《文明的历程》是中国先秦史学会组织撰著的一套先秦史系列丛书,共五卷,包括《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
王程远编著的《西周金文王年考辨》是接续《商周断代新考》而对西周列王年代的考证,《商周断代新考》解决的是武王伐商的年代和时日,《金文王年考辨》通过对出土的青铜器中记载的铭文历日进行辨识,推断各个王世的年代。
《商周服制与早期国家管理模式》基于中国早期国家的结构与管理模式这一视角,将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考古材料相结合,对商周服制展开了极为丰富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新颖而重要的见解。全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从甲骨文、金文中服字的使用情况入手,结合关于商周服制的文献记载,考证商周时期服制的基本史实及商周服制的构成。二、重点研究商代内外服的建立、发展及演变。三、从殷礼出发考察商王与外服君臣关系,论证外服实际上是一个政治实体邦。四、考证商代内服主要来源于甲骨文中统称的王族、多子族、多生,主要居住在王畿范围内,是商王朝的支柱力量。五、讨论商末周初服制的变革。六、论述周代服制的建立、发展与演变及历史影响。七、比较商周服制的异同。
本书是作者继《吴越春秋》之后,又一部“新历史小说”的力作。全新的视角导出了一个全新故事。在这一交织着爱情的王朝变更故事中,历来被污蔑为“狐猩精”的妲已获得平反昭雪,被塑造成一个美丽而智慧的悲剧女性;而一直被视为“暴君”的商纣王也摆脱了“妖魔化”的阴影,呈现为一个有性情的天子和一个因爱情而疯狂的男人的复杂形象。小说还着力刻画的周武王姬发在江山和爱情之间的两难选择,以及成为新天子却永远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之后的无奈和痛苦。凡此种种,无不基于历史与人性两方面洞幽烛微的独到眼光,据此作者不仅重写了商周之交那段历史,空刻提示了古中国如何由一个相对自由民主的联邦国家,沦为封建王朝专制的转变契机,从而重新解读了整个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小说的叙事方式紧凑巧妙;故事情节百回千转、悬念迭生;语
本书不仅是介绍西方学者一些具体的早期中国研究的成果,引进一些新的概念、技术、思想、方法,而且更希望搭建一个开放性的不断探索前沿课题的学术交流对话的平台。这就算是作者寄望于《早期中国研究》丛书的又一个意义。本书并非一部西周的通史,甚至也不是西周晚期的通史,而是对西周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证性研究。作者通过探讨西周国家的衰弱和灭亡这一特定的持续历史和地理过程中,地理条件及其政治性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综合运用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联系地表形态的特征,分析和说明了西周的政治体系是如何并且为何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从而最终导致了西周国家的解体和王畿的崩溃。
本书考集尚书存佚篇目108个,篇数127个,按照史事编排时代,每篇都著有解题;本书讨论尚书学,以时代为经,以人物为纬;本书还有“本篇结论”多条,为每个朝代尚书学提要。书中资料汇集完备,论述,文字简洁,无论作为初学者入门,或作为学者深入研究,都是的参考著作
《战国策笺证》(上下)是战国时期策士及各类人士纵论国事与时势的言论辑录。全书文笔优美,记述生动,反映出战国时期特有的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社会历史的重要史料。但是,该书内容庞杂,前后矛盾,难题甚多,前人整理该书付出了很多心血,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理想的整理本、注释本问世。范祥雍先生花费几十年功夫完成的《战国策笺证》一书,是近年少见的有关《战国策》整理研究的力作。全书以清嘉庆十九年黄丕烈士礼居覆刊宋剡川姚氏本为底本,间用湖北崇文书局翻刻黄本参校,并广罗高诱、姚宏、鲍彪、吴师道等古今中外各家校注,加以甄别考订,指正其缺失、错谬,补充其不足和遗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创获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