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6折
筛选:
    •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共2册)新版
    •   ( 10532 条评论 )
    • 方敏马克烽耿向东李侃 编 /2022-08-20/ 中华书局
    • 这本《中国近代史》作为高等院校的历史教材,从1977年初版至今,先后经过三次修订,累计印行100余万册,在高等院校的历史教学和广大读者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对于编著者来说,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说是鼓励,因为编著者的劳动,通过教学实践和读者的检验,得到了公众的承认;说是鞭策,因为编著者感到书中还有不少缺陷,需要改进。鉴于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进展,这部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客观实际情况的需要,因此决定再作一次修订。这次修订,大体上是在保持原来框架的基础上,对某些章节作了必要的调整;适当简化了对若干历史事件历史过程的叙述;充实了一些社会经济生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对清朝统治集团的活动和变化情况,也略有增加。同时改正了某些史实错误,吸收了一些新的研究

    • ¥30.5 ¥61 折扣:5折
    • 从晚清到民国(2019新版)
    •   ( 94431 条评论 )
    • 唐德刚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19-12-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曲折动荡的长江三峡,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带。鸦片战争,揭开了十九世纪开始的中国两千年一遇的 社会文化大转型 现象的序幕。在史学大家唐德刚的慧眼中, 人文史观 一如 自然史观 ,1840 年的一场战争不仅掀起了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大变革,也使历史长河须历经百年的诡谲动荡,方能通过三峡进入壮阔的太平洋。唐德刚交融三峡史观与人文探索于本书,成就了一部客观而深入的中国近代史。

    • ¥34 ¥68 折扣:5折
    • 甲申前夜·大晦
    •   ( 1588 条评论 )
    • 刘鹤 /2024-05-10/ 中华书局
    • 《甲申前夜 大晦》以明末为历史背景,以松锦战役中浮海逃回的辽东明军下级军官刘破虏在崇祯十六年冬天的一系列诡异经历为主线,描绘了在明王朝行将就木的最后时光里,官员、军人、百姓在大灾、大疫、大战中的人生百态和命运沉浮。

    • ¥39 ¥78 折扣:5折
    •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研究清末自强运动的开创之作
    •   ( 416 条评论 )
    • [美]芮玛丽 /2025-03-01/ 重庆出版社
    •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 1874)》是已故耶鲁大学教授芮玛丽的一部力作。作者详尽论述了同治时期清政府的中央及地方官员为 扶大厦之将倾 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方面,以及近代西方国家如何对待这些改革措施,阐释了 中兴 所依据的社会历史条件,揭示了中兴 几乎成功 的内在机制和最终失败的原因,指出 他们的目光仅仅局限于当地局势和现实问题,不能透过千年积累的细枝末节去认清维系儒教体制持续存在的基础。他们坚持整体保留现存秩序,这样做却只会导致它的全部丧失 。

    • ¥49 ¥98 折扣:5折
    • 汗青堂丛书145·夹缝中的总督 曾国藩的五次困局
    •   ( 3010 条评论 )
    • 鞠海 后浪 /2024-10-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本书展现了曾国藩最后二十年的夹缝人生和晚清大变局的转折关头。短短二十年里,曾国藩由丁忧侍郎先后擢升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大学士。与此殊荣相伴的却是常人难以背负的如山压力和难以承受的生死煎熬。这期间,曾国藩主动或被动与死亡擦肩的瞬间不下五次,看似权力极大的督帅却不得不挣扎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一次次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到底是什么一再将他逼入生死绝境,又是什么让他死而不亡?这正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诚如作者所说, 这既是个人境遇所逼,也是时代潮流所迫 。担任总督之前,曾国藩率孤军迎敌,受到君王中枢的猜忌,常陷战阵之危的困局。担任两江总督后,不仅要想御敌之策,更要协调各战区的关系,处理复杂的人事纠葛和权力纠缠,常因心绪焦虑而陷入迷茫绝望的困局中。而当上直隶总督后,他又面临处理中外事

    • ¥49.9 ¥99.8 折扣:5折
    • 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
    •   ( 3991 条评论 )
    • 杨奎松,汉唐阳光 出品 /2020-05-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从 一枪不放司令 到 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张学良如何完成蜕变? 张学良与中共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 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 西北大联合计划 为何半途而废? 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 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 *为什么说 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 ? 中共与张学良的结合,何以*终演变成了 兵谏 ? 本书介绍了在西安事变之前,在事变期间,以至于在事变善后的过程中,张学良和中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共对于整个事变起过怎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身为十几万东北军的统帅,深得蒋介石器重的张学良,何以会冒险与自身尚处于极度危险中,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几万红军暗通款曲,甚至于把宝押在中共身上? 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先生运用中外权威资料,梳理这段历史公案,其精辟的解说、合

    • ¥39 ¥78 折扣:5折
    • 中国近代史(套装上下册)
    •   ( 3639 条评论 )
    • 陈恭禄 著 /2017-10-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34年完成的《中国近代史》是陈恭禄著作中影响*大的一部专著,曾被目为代表民国时代*高学术水准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全书共19篇,约70万字,叙述起自晚清鸦片战争,迄于20世纪30年代初。跨越时间长,涵盖内容丰富,论断公允。其所论及领域极广,地理、民族、政治、经济、交通等。

    • ¥49 ¥98 折扣:5折
    • 平天下:曾国藩的暮年雄心
    •   ( 781 条评论 )
    • 周禄丰 /2024-08-01/ 岳麓书社
    • 安庆之战后,曾国藩总督两江,指挥清军与太平天国进行最后决战。曾国荃胆大心细,率军直捣金陵,逼迫洪秀全将攻打上海的李秀成调回,从而进入战略防御。湘军逐渐掌握战争主动,经过浴血奋战,最终拿下 天下第一功 克复金陵,彻底消灭太平天国。 打下天京,曾国藩步入人生巅峰。为了保全身家性命,他主动裁军、勒令弟弟养病,处处谦恭退让。曾国藩的急流勇退,反而招来朝廷的种种刁难和打压,多次提出辞呈却不被允许,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在剿捻战事中,曾国藩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策略被朝廷斥责 畏敌不前 ,遂坚辞主帅,重返两江。在两江总督任上,他得以施展治民理政抱负: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开科取士、整顿盐务,江南地区得以迅速恢复元气。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积极发展洋务,致力于将传统儒学与现代科学相融通。就在曾国藩致

    • ¥44 ¥88 折扣:5折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 617 条评论 )
    • 沈艾娣 著, 赵妍杰 译 /2024-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 1942))(第2版)》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一位山西绅士刘大鹏的日记为核心资料,描绘出其人作为儒者、孝子、商人、议政者、农民的不同身份状态下的人生景况,讨论了中国在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动荡中下层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生活的困难、身份认同的焦虑,以及由此而来精神的折磨与坚守。从一个人的遭遇折射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中国知识群体的转型之痛。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 1942))(第2版)》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一位山西绅士刘大鹏的日记为核心资料,描绘出其人作为儒者、孝子、商人、议政者、农民的不同身份状态下的人生景况,讨论了中国在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动荡中下层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生活的困难、身份认同的焦虑,以及由此而来精神的折磨与坚守。从一个人的遭

    • ¥34 ¥68 折扣:5折
    • 魏特琳日记
    •   ( 4880 条评论 )
    • [美]明妮·魏特琳 /2019-03-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记载了日军从轰炸南京、进攻南京到南京大屠杀及日军在南京进行殖民统治到全过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南京大屠杀和沦陷时期南京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提供了十分重要到资料。由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专门收容妇女难民到难民所,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这里成了日军实行性暴力到重要目标,作为该难民所的负责人,魏特琳的日记是揭露侵华日军性暴行*说服力的证据。魏特琳女士爱憎分明,感情真切,想象力丰富,其日记文笔优美流畅,可读性强,其日记对揭露日本到法西斯暴行具有重要到价值。

    • ¥44 ¥88 折扣:5折
    • 觉醒的年代:1911—1920年的中国
    •   ( 156 条评论 )
    • 祝 勇 /2025-01-21/ 华文出版社
    • 1911 1920年的中国,原本混乱的局面中,人们开始苏醒,醒醒眼刚睡醒的样子。多少志士能人开始为中国的前途努力探索和挣扎,他们有抱负,有理想,有抉择,有野心,有私心,有坚持,有放弃,有痛苦,有纠结,有忠诚,也有背叛 无论如何,那个年代的人们开始睁眼了。 祝勇用讲故事的高超笔法,重构了那段跌宕起伏的年代 清末虽积重难返,但不会因革命的成功而有所改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现代的国家架构,建立了多党政治的平台,但也不能解决制度问题 所有人都处在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中,有人站在了风口浪尖,有人逐浪而行,粉墨登场后,随着五四运动的到来,一个新的时代向大家走来。

    • ¥39 ¥78 折扣:5折
    • 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修订本)朱英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   ( 1170 条评论 )
    • 朱英 /2021-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nbsp nbsp近代是中国历史上面临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修订本)》邀请名家以专题讲义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近代中国著名实业家、近代中国中层社会、近代中国股市兴衰、近代中国风俗流变、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近代中国灾荒人祸等十五个大问题。不仅在选题上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兼顾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社会等各方面,力求反映中国近代史的不同层次与面相。

    • ¥34 ¥68 折扣:5折
    • 春风吹动耐寒枝:民国风云人物追寻记
    •   ( 66 条评论 )
    • 张功臣 /2025-02-2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清末民初这段历史,尽显吾国社会文化变迁特有的激烈性、多面性,及惊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加之恰逢改天换地的新时代,又被注入了革命这个复杂而微妙的主题,就变得难以准确把握,面对纷纭繁复的人与事,更无从遽下结论。 在与本书这些人物神交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其中每个人,都很难用一句话甚至一段话准确概括其政治属性及历史评价,必须讲述、解析他们的全部人生经历,才能做出足够符合逻辑的判断,得出接近历史真实的结论。 张功臣 围绕杨笃生、刘揆一、徐绍桢、程璧光、李准、唐在礼、张季鸾、林述庆、何海鸣等九个清末民国人物展开。在历史转型时期,他们中间有人以清廷官员身分选择革命,有的在革命和守旧之间摇摆不定,有人参与了北洋阵营,有人坚持反袁到底。张功臣通过对这九名中层人物的书写,率领读者重回

    • ¥43.5 ¥79 折扣:5.5折
    • 消逝的海外华邦(西婆罗洲华人政权的兴亡) 东南亚华人建邦立国专史 颠覆华人海外奋斗的传统印象 李欣祥著
    •   ( 764 条评论 )
    • 李欣祥 /2022-1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华人下南洋,在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地区进行移民和生活至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18 19世纪在今天印尼的加里曼丹岛(婆罗洲)西部的华人社群更是开创了华人海外社会的新阶段。他们创立了自己的多个政权实体,包括兰芳公司、大港公司、三道沟公司,等等。 这些公司具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功能,实际上已经相当于独立的政权,国内外也有一些研究者称之为国家。这些政权建立之后,不断受到西方殖民者的骚扰和侵蚀,终被荷兰人逐个击破灭亡。 这些华人政权虽然已经在历史中消逝,但对于中国历史的价值却非常重要。梁启超将兰芳公司的创始人罗芳伯与美国国父华盛顿并称为当时的伟人,这些华人政权是中华文化非常珍贵的旁支和拓展,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消逝的海外华邦 西婆罗洲华人

    • ¥49 ¥98 折扣:5折
    • 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 著名史家石川祯浩力作 生动演绎中国近代历史的台前与幕后
    •   ( 459 条评论 )
    • (日)石川祯浩 /2015-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收入石川祯浩考证中国近代史实的论文15篇,聚焦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晚清民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二是1920年代的国民革命。作者在大量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巧妙提出问题,加以严谨论证,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治学风格。如对晚清 睡狮 形象的观念溯源,对 黄帝 符号流行的解读,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告示牌的考证,都经过缜密的考辨,得出了扎实的结论。《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的出版,将有助于推动国内研究,也会引起一般历史爱好者的兴趣。 《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尚未出版日文版。所收论文,少数已译为中文发表,此次作者做了重新修订。其他原用日文或英文发表,作者免费授予版权。只需支付译稿费。

    • ¥44 ¥88 折扣:5折
    • 海外中国研究·帝国之后: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转型(1885—1924)
    •   ( 1389 条评论 )
    • (美)沙培德 著,刘芳 译 /2023-10-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1885年至1924年间中国经历了剧烈的政治与文化变革,这场变革根本上是由人们思想上的转变引起的。本书追溯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探讨经历过两千多年君主统治的中国人,为何在清末民初不再相信君主制,并且如何在新观念上建设新的国家。作者娴熟运用各类史料,不仅梳理主要政治思想家的思想演变,分析大众政治文化中反映出来的观念,还重点阐释 公民 主权 等概念在中国被吸收与改进的过程,为中国从旧式王朝向现代国家的关键转型提供了新的解释,对有关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经典话题亦能有所启发。 方法论上,本书将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演变置于国内政治斗争以及对帝国主义反应的大背景之下,勾勒出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清晰脉络,提供了一种对跨文化知识交流的有益探索。

    • ¥44 ¥88 折扣:5折
    • 晚清州县学官训士书八种(外一种)(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十一辑))
    •   ( 43 条评论 )
    • (清)谢金銮 等,何 整理 /2024-12-01/ 凤凰出版社
    • 晚清县学教官训士书,是指晚清时期的县学教谕、训导用来教导治下士子、生员读书、修身、做事的书籍。本书收录八种晚清州县学官训士书和一种县学文牍专集。分别为:谢金銮 《教谕语》四卷,张履《容山教事录》一卷,牛振声《训士琐言》一卷,柯汝霖《铎语》一卷,高继珩《演教谕语》一卷,丁显《秀才须知》四卷,孙德祖《学斋庸训》一卷附一卷, 汪先弼《昌江问俗录初编》四卷附一卷,孙德祖《长兴县学文牍》不分卷。县学教官属于基层文官,他们直接接触、管理、教化普通士人,这些书籍更加展示出,晚清时期面对社会变 革底层读书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 ¥49 ¥98 折扣:5折
    • 时刻人文·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1898—1918)(早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革命党的胜利就已在北美唐人街悄然埋下伏笔
    •   ( 145 条评论 )
    • 陈忠平 /2024-12-01/ 东方出版中心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在激烈的改良和革命中经历了破除帝制和走向共和的艰难曲折历程。在改良与革命的风潮中,成千上万散居海外的华侨与国内的政治运动保持了紧密联系。 本书利用鲜为人知的北美史料与新的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1898至1918年间北美唐人街的改良与革命运动如何影响中国政治变革及跨太平洋华人社会改造。特别的是,康有为、孙中山等政治人物的跨国活动引导了北美华人加入改良派或革命党,为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或共和国进行了爱国斗争。这些改良和革命团体包括最早的华人妇女政治组织,发起了1905年反对排华种族主义的跨太平洋抵制美货运动,并支持了1911年前后的国内立宪改革和共和革命。通过对北美和跨太平洋华人改良与革命的各自起源、相互关系及其广泛影响的深入分析,本书为中国近代史、华侨史及北美华人史研究都作出了重

    • ¥46 ¥92 折扣:5折
    • 风雅:历史的细节与温情(签名版)
    •   ( 399 条评论 )
    • 马勇 著 /2024-03-01/ 海南出版社
    • 在本书中,马勇老师以十多个重要人物为线索来记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提出了不少新说。例如,他根据翁同龢在戊戌变法前后的具体行动、言谈文章,串联起变法发起及至失败的过程;又如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声称自己得到了光绪皇帝的 衣带诏 ,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康有为在说谎,但作者通过分析,得出了新的看法;如此等等。本书中,作者向读者展现历史中的人是如何影响历史的事件,从而影响整个历史的走向。这些文章笔法严谨,见微知著,有别于富于情感的历史随笔,也有别于宏大、专业的历史论文,言必有据而好懂易读。 本书汇集了作者在过去十几年对近代中国主要人物、重要事件的讨论。作者认为,大人物创造了历史。他们做出了决策,要比一般人更有力量。但是,民众是历史的最终创造者。历史中的许多重大突破,让历史进程改变

    • ¥39 ¥78 折扣:5折
    • 甲午战争
    •   ( 3829 条评论 )
    • [日]陈舜臣 著,新华先锋 出品 /2018-09-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 历史小说《甲午战争》以袁世凯、李鸿章、日本的陆奥宗光、朝鲜的金玉均为中心,以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为始,详细讲述了自朝鲜的壬午兵变到甲申政变,从日本处心积虑发动战争到后李鸿章出面收拾残局,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整部小说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者引用大量史料,客观地描写了那个特殊时代不同利益团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刻画出垂老的晚清是如何被青春萌动的明治日本打败的,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追问。在这场战争中,中日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内幕?朝鲜又扮演了怎样的关键角色?

    • ¥39.5 ¥79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