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6折
筛选:
    • 满世界寻找敦煌 荣新江 寻找敦煌宝藏,寻找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书局 史学理论 历史研究 文物考古历史类 正版书籍当当自营正
    •   ( 494 条评论 )
    • 荣新江 /2024-05-01/ 中华书局
    • 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后不久,数万件敦煌文物文献被英、法、俄、日等国一些“考察”“探险”者骗取、掠夺,致使流散海外,约五万件分藏于十多个国家的四五十个机构及一些私人藏家手中。作者首次全面梳理自己四十年来满世界寻找敦煌文献的经历,其中记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有寻找的艰辛,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少独到的心得与感悟。本书不仅是一份一流学者的学术成长记录,也是国际敦煌学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本书文字明白晓畅,故事与知识融合,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不错的敦煌学入门读物;对于专业读者来说,也可从作者的治学态度和治学路径中得到激励与启发。

    • ¥53.4 ¥98 折扣:5.4折
    • 红山:中国文化的直根系(中国早期文明丛书)
    •   ( 575 条评论 )
    • 郭明 著 /2022-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也是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发达的玉器制作工艺、规模宏大的社会公共礼仪建筑等与礼仪活动相关领域的繁荣发展与日常生活领域相对规模较小的居住区、单一的以筒形罐为主的生活器具分别展现了社会发展的两个侧面,共同呈现了重礼仪、轻世俗,重精神、轻物质的红山社会。本书依据现有资料,从两类遗存所展现的差异入手,简要讨论红山文化兴起、繁盛至衰落的发展过程。分析显示,红山社会以玉器及社会公共礼仪设施所反映的礼制规范为构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 神权 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

    • ¥59 ¥118 折扣:5折
    • 仰缉纬象:马王堆帛书《五星占》研究
    •   ( 202 条评论 )
    • 任达 著 /2023-12-01/ 中西书局
    • 马王堆帛书中的天文类文献包括《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日月风雨云气占》三种,均与古代占星候气之术相关。其中,《五星占》是一篇专讲五星占测与五星运行规律的文献,为现存zui早的一部天文书,其价值在于提高了五星周期的精度,并将五星纳入历术,创设理想的历元,简化和修改了太阴纪年。《仰缉纬象 马王堆帛书 五星占 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学的方法,首次从古代数术角度依据所测天象对占辞进行分类,在帛书拼缀、字词释读、占辞分段等方面对《五星占》进行考察。同时,对其中复原情况较好占辞的数术涵义进行阐释和研究。以期对早期五星占测类文献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推进古代天文学的研究。

    • ¥64 ¥128 折扣:5折
    • 陶寺:中国文明核心形成的起点(中国早期文明丛书)
    •   ( 720 条评论 )
    • 何努 /2022-11-02/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这是一部系统阐述陶寺邦国文明的论著。该书在介绍陶寺文明形成的历史背景、陶寺都城选址因素、陶寺早、中期都城基本状况、陶寺晚期殖民地社会状况的基础上,展示了考古、文献、人类学证据链绳论证陶寺都城 尧舜并都 的观点,最后总结陶寺邦国的文明成就及其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与贡献。 该书最终试图强调, 中国 概念最初诞生时有明确标准的,即 地中之都,中土之国 ,以圭尺 地中 刻度为物化标志。中国文明是指 中国 概念诞生之后、中华文明的核心也就是中国文明核心形成之后的文明。中华文明则不仅包括中国文明,还包括 前中国 时代的文明。所以,陶寺是中国文明核心形成的起点,而非中华文明的起点。

    • ¥64 ¥128 折扣:5折
    • 寻古中国
    •   ( 79 条评论 )
    • 寻古中国节目组 /2025-01-1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寻古中国》以总台同名历史文博纪录片为框架,以扎实的前沿考古成果为依托,寻根求源,多角度探索、呈现早期中国。 图书共分为《古滇记》《古蜀记》《稻谷记》《玉石记》《云梦记》《寻夏记》《河洛记》七个篇章,以地域为框架,将早期中国文明从 启明初升 到 满天星斗 的广阔格局呈现在读者眼前,记录 上穷碧落下黄泉 的考古探源心路历程。 书稿着重讲述了考古人是如何运用最新的考古技术,揭示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实物资料印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宏阔历史篇章,用前沿科技还原古人生活场景。精心编撰的文物图说内容丰富,将众多权威的考古专家的观念融汇其中。 阅读这本书,就像是置身于历史、博物馆和考古现场三者的交汇处,时间的潮涌在脚下奔流不息,古人的智慧与今天的发展相映生辉。

    • ¥54.5 ¥99 折扣:5.5折
    • 花舞大唐春:解读何家村遗宝
    •   ( 3829 条评论 )
    • 齐东方 著 /2022-10-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70年10月发现的何家村遗宝,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反而以独有的魅力,谜一样地吸引学界不断地探索、破解。唐代宫廷贵族生活、金银制作工艺、租庸调制、道教和医药、胡人和胡风等,都能在它们身上看见。何家村遗宝的主人是谁?精美的器物来自哪里?何时被埋入地下?为什么要埋入地下?国家宝藏守护人齐东方教授,为您解读何家村遗宝背后隐藏的故事。

    • ¥59 ¥118 折扣:5折
    • 读图观史:考古发现与汉唐视觉文化研究
    •   ( 810 条评论 )
    • 贺西林 /2022-04-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汉唐美术开创格局,成就风范,在诸多领域开后世之先河,启未来之风气,树时代之楷模,其以特有的视觉方式建构了帝国形象,描绘了现实生活,营造了死后世界。近半个世纪以来,考古发掘迅速推进,视觉材料大量涌现,为汉唐美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 本书收录了作者历年来发表的十篇有关汉唐视觉文化研究的论文,并对其做了补充修订,依据主题和内容分为三编,即 图像表征与思想意涵、图像考辨与知识检讨、图像传承与文化交融 。作者旨在透过可视的图像和固态的物质遗存,揭示其内在逻辑理路和创造动机,进而实现重构历史体验的目标。本书集中展现了作者多年来就汉唐视觉文化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心得,所收录论文深化了多项研究议题,拓展了美术史研究的视域和格局,也为思想史、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研究提供了学术支持。

    • ¥72.5 ¥145 折扣:5折
    • 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
    •   ( 160 条评论 )
    • 侯灿 /2023-11-01/ 凤凰出版社
    • 《楼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是中国学者关于楼兰古城的第一份详细的考古发掘报告。1979-1980年,乘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之机,新疆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楼兰古 城及通往楼兰的古道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发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研工作者首次进入楼兰古城遗迹开展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如重新勘定了古城的确切位置、发现了城内的 古水道遗迹、出土了60多枚汉文木简文书、发掘了城郊的平台墓地和孤台墓地等。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之上,丰富了对于楼兰的史前文化时期、两汉时代与魏晋时期的历史认识。本书 即此次考古工作的成果。考古工作的领队之一侯灿先生在书中不仅对于考古资料进行了详尽细致的整理,而且结合国内外学术史,对于楼兰考古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观 点,使本书深具史料价值和学术创见。

    • ¥84 ¥168 折扣:5折
    • 凌家滩:中华文明的先锋(中国早期文明丛书)
    •   ( 403 条评论 )
    • 吴卫红,刘越 /2022-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在系统梳理凌家滩历年发掘及相关调查材料的基础上,从聚落演变、饮食器用、玉石器制作、丧葬礼仪等方面,对凌家滩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详细解读,尤其是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凌家滩的玉石器制作工艺,对凌家滩文化的产生、发展、变迁及其与他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凌家滩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对凌家滩考古史的详细披露和解析,也有助于正确客观地认识凌家滩考古工作的完整历程。

    • ¥84 ¥168 折扣:5折
    •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丛书)(孙机作品)
    •   ( 707 条评论 )
    • 孙机 著 /2008-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结合出土文物,详细介绍了汉代农业、手工业的成就,内容涉及耕作、渔猎、窑业、冶铸、纺织、钱币、车船、武备、建筑、家具、服饰、文具、医药、饮食器、灯、熏炉、玉器、金银器、乐器、杂技、娱乐、少数民族文物等。书中附有上千幅汉代文物图样。作者在解说这些物质遗存时,大量引用相关的史料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对于每件物品的产生、发展及其沿革都作了系统、扼要的阐述,时有独到精辟之见。

    • ¥74 ¥148 折扣:5折
    • 追迹三代
    •   ( 1760 条评论 )
    • 孙庆伟 著 /2015-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夏商周考古与中国考古学共同起步,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夏商周考古在取得丰硕成果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依然分歧重重。该书围绕夏商周考古重大学术问题,对夏商周考古学史的若干方面进行梳理。深入其中,可以了解当前面临的问题,明确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夏商周考古颇具意义。 孙庆伟编著的《追迹三代(精)》由十篇文章构成,以顾颉刚 古史辨 为开端,对夏、商、周考古学发展历程中的重大问题、代表性学者均有细致入微的分析,同时作者秉持客观原则, 述而不论,点到为止 ,不对各家观点的优劣进行评骘。

    • ¥64 ¥128 折扣:5折
    • 神话与仪式:破解古代于阗氍毹上的文明密码
    •   ( 1014 条评论 )
    • 段晴 /2022-09-1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新疆,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东西文化的交汇点,也是世界上出土古代纺织品集中的地区之一。2007 2008年,挖玉人在新疆和田的山普拉找到了几幅毛毯 氍毹。这些氍毹色彩鲜艳,其上织有古代于阗的文字与图案,仿佛诉说着昔日传诵在于阗故地的传说。 本书是北大外国语学院南亚系教授段晴,针对和田出土氍毹展开的一场解密之旅。利用历史语言学和图像分析等方法,作者破解了氍毹上于阗文的含义、解读出氍毹图案上的苏美尔、希腊神话,由此揭示氍毹 起死复生 的主旨,并将之与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的 龙鼓传说 相结合。氍毹上的神话叙事与其所供奉的人祭祈雨仪式,使古代于阗文明独特的宗教信仰 苏美尔女神伊楠娜崇拜 得到了充分呈现,凸显出新疆作为多文明汇集之地的得天独厚。 这项研究是名副其实的 绝学 ,而段晴教授自2008年投入到

    • ¥64 ¥128 折扣:5折
    • 朔知东南风——从凌家滩到长三角的区域文明探源
    •   ( 171 条评论 )
    • 吴卫红 著 /2021-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从凌家滩遗址的考古探索出发,进而拓展到皖南、安徽全境,后到整个中国东南;研究对象方面,从器物、遗迹到大遗址,再到文化谱系,可以说层层拓展又联系紧密,探索了中国东南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脉络,凸显了中国东南,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流域史前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整个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作用。

    • ¥54 ¥108 折扣:5折
    • 从飨宴到丧祭:两汉至宋元墓葬家居随葬组合研究
    •   ( 207 条评论 )
    • 李嘉妍 著 /2023-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传统文化绵延千年,始终保持独特的文化核心从未改变。这一文明的延续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对身后世界的想象与地下住所的营建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墓葬是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极其重要又受到学者广泛关注的物质载体,是反映中国古代社会面貌的有力证据。埋藏的有意性也促使其能够较好地呈现出时人的灵魂观念与宗教思想,并在特定的群体范围内,表达礼制等级与传统倾向。 家居随葬组合与墓主人画像自两汉时期起,便开始被纳入墓葬空间体系之中,直至元明之际仍波属云委,在墓葬中占据主体中心地位。在近1500年间的各个历史阶段中,这一随葬组合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活跃在地下墓葬之内,展现出差异性的分期特征、变化规律,器物组合及图像题材也多有改变与发展,由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中国古代社会生死观念、丧葬仪俗的承袭与

    • ¥59 ¥118 折扣:5折
    • 尚朴堂文存
    •   ( 174 条评论 )
    • 冯时 /2021-09-0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为作者从已经发表的两百多篇论文中选出,共计15篇。涉及古文字学、天文考古学、民族古文字学、先秦史、天文年代学、历史文献学和先秦思想史等不同领域,旨在反映作者对相关问题的一些思考。有的文章因发表时间过早,至今已有三十年,故稍事修订,其他文章或只做了文字的订正和体例的统一,个别插图有所移换,一仍其旧。全书文章根据主题的不同约略进行了分类。

    • ¥70.4 ¥128 折扣:5.5折
    • 名物研究十二题 中华书局
    •   ( 30 条评论 )
    • 扬之水 /2024-08-01/ 中华书局
    • 名物学是涉及社会生活史、工艺美术史、文物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二十多年来,扬之水通过其扎实严谨的研究和勤奋著述,将名物学发扬光大,给这门古老的学问注入了新的内涵,正如作者所说:“在考古学逐步走向成熟的情况下,今天完全有条件使名物学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解决文学、历史、考古等领域中遇到的问题。”本书涉及古代家具、宋代花瓶、香事、茶事、酒器、节令风物等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讲述和揭示名物学这一交叉学科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功用,考据精审,文图并茂,一卷在手,既可以领略和体会名物研究的魅力,也可对作者治学的特点以及学问的如何养成等多所领悟。

    • ¥64.3 ¥108 折扣:6折
    • 中国古代的理想城市-从古代都城看《考工记》营国制度的渊源与实践
    •   ( 394 条评论 )
    • 陈筱 著 /2021-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以考古勘探和发掘所反映的城市形态为标准,以修建于开阔平地且受到后世建设干扰较少的都城 曲阜周鲁城、东魏北齐邺城、隋唐长安城和元明中都为考察重点,串联起中国上古、中古和近古时期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都城。并将之与《考工记 匠人》对城市规模、边界、路网、功能布局等的规定进行对比,纵向考察了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的都城选址与布局特征,横向上比较了不同古代文明区的理想城市,归纳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制度的特点与影响,并深入探寻孕育这些思想与制度的社会文化背景。

    • ¥64 ¥128 折扣:5折
    • 真腊风土记 西洋朝贡典录 文物出版社
    •   ( 35 条评论 )
    • 无 /2022-07-01/ 文物出版社
    • 《真腊风土记》元代周达观撰,一卷,民国二十六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元明善本丛书》/明万历中《增订古今逸史》本。周达观,字达可,号草庭逸民,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元贞元年(1295)达观随元使赴真腊(今柬埔寨),大德元年(1297)返国,因记所见闻,撰成此书。内容包括城郭宫室、人物风俗、山川物产、饮食器用等方面,共四十条,记载颇翔实。记中之都城,即今柬埔寨吴哥窟,是珍贵的国际历史文献。此书是最早全面介绍真腊吴哥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历史文献,被学者认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纪行文献中拥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其史料价值自然不言而喻,极具研究价值。《西洋朝贡典录》明代黄省曾撰,三卷,清道光三十年南海伍氏《粤雅堂丛书》本。此书是明代地理志类著作,纂修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六月二十九日,至清嘉庆十三

    • ¥51.1 ¥90 折扣:5.7折
    • 彩陶之路--考古所见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和亚欧世界体系
    •   ( 23 条评论 )
    • 韩建业|责编:李金涛 /2024-01-01/ 中国社科
    • 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和早期亚欧世界体系的论文20篇。提出全新世以来亚欧大陆存在东方、西方和北方三大文化圈,三大文化圈为东西方文明的形成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认为距今5000多年开始的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可以分为三大阶段,正好对应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提出“彩陶之路”的概念,认为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还从亚欧世界体系和比较文明的角度,提出亚欧大陆的彩陶时代大致对应前文明社会。

    • ¥61 ¥108 折扣:5.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