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概论》是我国*本讲述敦煌学的简明教材。作者以自己走上研治敦煌学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入题,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敦煌经卷与艺术品的丰富内容,从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评述敦煌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价值。作品推本溯源,深入浅出,还将如何研究敦煌写卷的方法娓娓道来,并饱含对研究敦煌文化年轻一代的热切期望。
丛书介绍: 20世纪初因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文献流散而兴起的 敦煌学 ,成为 世界学术之新潮流 。浙江的罗振玉与王国维 导夫先路 ,几代浙江学人(包括浙江籍及在浙工作生活者)奋随其后,薪火相传,从赵万里、姜亮夫、夏鼐、张其昀、常书鸿等前辈大家,到王仲荦、潘絜兹、蒋礼鸿、王伯敏、常沙娜、樊锦诗、郭在贻、项楚、黄时鉴、施萍婷、齐陈骏、黄永武、朱雷等著名专家,再到徐文堪、柴剑虹、卢向前、吴丽娱、张涌泉、王勇、黄征、刘进宝、赵丰、王惠民、许建平以及冯培红、余欣、窦怀永等一批更年轻的研究者,既有共同的学术追求,也有各自的学术传承与治学品格,在不同的分支学科园地辛勤耕耘,为国际 显学 敦煌学的发展与丝路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巨大贡献。浙江的丝绸之路、敦煌学研究者,成为国际敦煌学与丝路文化研究领域举世瞩目
由文物出版社编的《敦煌莫高窟第57窟大势至菩萨(初唐)》是敦煌莫高窟第57窟北壁中央说法图中西侧的大势至菩萨和阿难。头冠、项饰均以沥粉堆金,虽然面部和肤色变色严重,但仍然展现了唐代壁画描绘精致,设色富丽的特点。第57窟建于初唐,单前室、甬道等处存有晚唐重绘壁画。
《中国简牍书法系列》反映了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在秦至两汉魏晋这个大变革时期的生动面貌,读者不难从中发现中国文字和书法的衍变脉络和发展线索。该套丛书为8开全彩版印刷,每页均附释文。 本书为该套系列丛书之“甘肃敦煌汉简3”。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共三十卷,本书是第二卷。此套书以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汉文非佛教文献为资料来源,将这些数百年前或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写本,全部按号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字,并对原件的错误加以校理,尽可能地解决所涉及文书的定性、定名、定年等问题。每件文书释文后附有校记和九十年来学术界有关该文书的研究文献索引。本书收录的文献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族、历史、艺术、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社会、建筑、科技及中西交通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共分成五个板块,具体内容包括:学术综述、会议介绍、出版信息、其他学术信息、论著目录。本书由“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共同主办,全书详细介绍了敦煌学和吐鲁番学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对两种学术进行了对比,相信对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些学术有一定的裨益。
把优秀的宋诗扼要地介绍给广大读者阅读。这里我们只选了一百多首,自然不能包括宋诗的全部精华,也很难完全体现宋诗的特色;我们只是想使这些入选的诗比较能够反映宋诗的精神面貌,并努力发掘了一些过去被人忽略的作品,以求丰富多采。
《2010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由“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和“上海師範大學敦煌吐魯番學研究所”共同主辦,策劃:高田時雄、柴劍虹;主编:郝春文。本刊的内容以國際敦煌學學術信息為主,刊發的文章的文種包括中文、日文和英文。
《没这回事》这是最近畅销小说《国画》的作者王跃文推出的系列小说,《国画》洋洋五十万字对一批生存于权力中心和边缘人物的世相百态的精微描写让许多读者感叹不已,本书收集的他的8篇小说,又一次从各个角度揭开了现代《官场现形记》的面纱。其文章对官僚们的明争暗斗有细致入微的的描写。
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敦煌莫高窟第57窟观世音菩萨(初唐)》是敦煌莫高窟第57窟南壁中央说法图中东侧为首的观世音菩萨,描绘精致,设色富丽,头冠项饰均以沥粉堆金,肌肤细腻,以淡朱色晕染,细眉长目,鼻直唇红,体态婀娜,是唐代菩萨形象的很好代表作之一。第57窟建于初唐,单前室、甬道等处存有晚唐重绘壁画。
林悟殊所著的《林悟殊敦煌文书与夷教研究》收入了林悟殊教授关于敦煌文书与夷教研究方面的26篇论文并附有著译目录,内容主要有二:其一专门以敦煌夷教写本为考察对象者,探讨写本之真伪、内容或其产生之背景原因等;其二则以夷教为研究对象,但文章之立论或论证离不开敦煌文书者,旨在彰显敦煌文书之发现与当代夷教研究之密切关系。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共三十卷,以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汉文非佛教文献为资料来源,将这些数百年前或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写本,全部按号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字,并对原件的错误加以校理,尽可能地解决所涉及文书的定性、定名、定年等问题。本书收录的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族、历史、艺术、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社会、建筑、科技及中西交通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以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汉文非佛教文献为资料来源,将这些数百年前或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写本,全部按号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字,并对原件的错误加以校理,尽可能地解决所涉及文书的定性、定名、定年等问题。每件文书释文后附有校记和九十年来学术界有关该文书的研究文献索引。本书收录的文献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族、历史、艺术、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社会、建筑、科技及中西交通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1编):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9卷)》共三十卷,《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1编):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9卷)》系第九卷。此套书以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汉文非佛教文献为数据源,将这些数百年前或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写本,全部按号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宇,并对原件的错误加以校理,尽可能地解决所涉及文书的定性、定名、定年等问题。每件文书释文后附有校记和一百年来学术界有关该文书的研究文献索引。《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1编):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9卷)》收录的文献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族、历史、艺术、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社会、建筑、科技及中西交通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共三十卷,本书系第十一卷。此套书以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全部汉文非佛教文献为资料来源,将这些数百年前或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写本,全部按号释录成通行的繁体字,并对原件的错误加以校理,尽可能地解决所涉及文书的定性、定名、定年等问题。每件文书释文后附有校记和一百年来学术界有关该文书的研究文献索引。本书收录的文献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族、历史、艺术、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社会、建筑、科技及中西交通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