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文在本书中对美国国父托马斯?杰斐逊的生平进行了极为精辟的评述,深入分析了传主在起草美国《独立宣言》、出使法国、议定国都、出任总统等一系列重要事件当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介绍了杰斐逊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使得该书既深刻,又生动,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富兰克林被誉为“资本主义精神完美的代表”,是18世纪美国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富兰克林》基于作者李君奭深厚的学养和优秀的文字表现力,在采集富兰克林大量历史资料并深入研读的基础上,用优美的文学描述,以生动的情景再现了富兰克林的传奇人生,展现了其独有的个性特征、人格魅力和对理想的坚持与执着。 《富兰克林》多为简历式的的介绍和事件的记叙与说教式叙述,多从日常生活曲折有趣、多姿多彩、富有启发性的小故事中传达伟人不同的特质及取得成功、成就的道理,把传主不平凡的一生经历,全面、立体、多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于愉快轻松阅读中吸取养分,得到启示。
塔布曼(1820—1913年)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黑人女杰。她出身奴隶,从5岁起开始劳动,经常挨打,对奴隶制深恶痛绝。逃出奴隶制火坑后,她参加了“地下铁道”的工作。“乘务员”在带领黑奴逃亡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料想不到的困难,但塔布曼在她工作的十年中,采取各种巧妙的方式,从未丢掉一名“乘客”。由于她勇敢、机智,所以约翰·布朗称她为“塔布曼将军”。 1913年3月10日,曾帮助黑奴同胞由“地下铁道”(协助黑奴逃亡的秘密交通网)逃向自由的勇敢、 目不识丁的庄稼人--哈丽特-塔布曼, 在她的纽约家中去世,享年92岁。 塔布曼出生在马里兰州东部海岸的一个庄园中。1849年逃到北方。 此后她又帮助了300个或者更多的黑奴逃往北方。内战期间,在南卡罗来纳州的联邦军队中她当过厨师、护士、侦察员和侦探。内战结束后,奴隶获得了自由,废
在《秘密岁月:戴安娜私人医生回忆录》里,我们可以知道戴安娜如何在西蒙的帮助下次出色地施展骗术而得以成功地享受一个真实人所拥有的自由:在商场里购物,在公园里散步,和她的后一位情人为了度过一夜而在世界著名的饭店Ronniescotts排长队。 这里呈现给读者的是西蒙所知道的戴安娜生活的全部:一个孤独地呆在家里以电话消遣的女人;一个放松而淘气的独身女孩;一个知道自己天生丽质的姑娘;一个对弱者和病残人充满关爱与慷慨帮助的人;一个称职的母亲;一个苛刻并有时无常的朋友。
1995年11月4日晚,正是欢度周末的好时光。可对整个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尤其是以色列和阿拉伯爱好和平的人们来说,却是一个黑色的周末。正是这天晚上,缔造巴以和平的领导人之一,号称和平斗士的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全世界震惊了,他那轰轰烈烈而又令人心碎的一生,顿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为他悲哀,为他流泪,为他祈祷,祝愿他在天之灵安详。 一只和平鸽就这么被枪杀了,一个和平的斗士就随着那野蛮、罪恶的几声枪响而倒下了。但是,拉宾为中东和平鞠躬尽瘁的高大身影,并没有在人们心中倒下,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深深地感动着人们。
少年丘吉尔是一个顽皮、孤独、多病的孩子,生活在充满温情的贵族家庭里,凭着良好的教育和各种各样的成长机缘,更凭着天生的勇敢、敏锐的洞察力和幽默开放的气质,他养成了卓越的见识和能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为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通过丰富的插图,以及大量的少年丘吉尔的信件和美术作品的复印件,把人们带回到温斯顿·丘吉尔引人入胜的少年时代。 这本书首次向读者展示了丘吉尔管理决策方面的才华。在这本书中,作者不是要单纯来描绘和虚构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而是要为当今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树立一个典范。在这里,斯迪文·哈沃德以历史学家的洞察力提示了丘吉尔商业成功的秘密——从组织和激励一个一流的闭体制订出色合理的预算;从传达先见之明到组织高效率的会议;从果断行动到在失败中振作。哈沃德在书
“我会回来的。”一位鼻子上架着眼镜的15岁的男孩说。检查他们行李的海关人员嫌恶地瞧着他,一言不发。这就是1938年的基辛格。他跟随父母被迫带着少数几样私人物品迁移到美国,因为当时的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已达到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6年后,他果真回来了——以占领者的身份。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不是普通的美国大兵,而是黑森州贝格斯特拉斯区的行政长官,掌握着这些迫害过犹太人的德国人的生杀大权。 实际上,他在政治生涯中屡次表现出来的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死撑硬汉子形象,如飞蛾扑火似的急于求得批评者的认同等等都是源于他童年、少年的痛苦经历。“基辛格是个强者,但纳粹能够侵害他的灵魂。” 本书对基辛格的童年、少年生活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本书描述了美国历史上连任四届总统的天才领袖罗斯福的日常生活;罗斯福夫妇从相爱、结婚到生育五个子女后的婚姻危机。 人们从中可以领略这对独特配偶、特殊家庭中的欢乐与痛楚。 感情与信念的矛盾、权力与婚姻的妥协,埃莉诺·罗斯福由妻子变成丈夫的政治伙伴、事业上的助手,却再也不能依从背叛感情后的任何亲近。 埃莉诺夫人排斥和嫉妒初出现的“第三者”,却容忍和接纳了另一位女秘书留在丈夫身边并成为家庭的一员。 日理万机、身心疲惫的罗斯福在二战胜利前夕终于倒下了,他生命的后一刻却躺在了一生钟情于他的露西小姐身边……
近代湖湘之民,如秦耕战之士;近代湖湘之士,多是子贡、子路辈。 其民,非豪杰不能用;其士,非圣贤不能聚;曾文正兼而有之,故能聚其士而用其民,开洞庭圣化之风,启岳麓帝王之钥,而使湖湘崛起。 湖湘之人文,乃儒脉斜阳也。由王夫之开其山,以英雄末路之悲愿开山,故具英雄性格;曾国藩集其成,以圣贤精神集成,故具圣化境界。 自曾国藩以来,湖湘之地,英雄辈出,有蔡锷高举共和之剑起于西南,有黄兴以革命纵横天下,连青年*也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 曾国藩有圣人气象:李鸿章则更像个徽商,一方水土一方人物。
奥巴马的书所引起的反响看起来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新作《远大理想:实现美国梦的思考》在出版后的周便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第二位。而且,这本书的成功陵他1995年出版的处女作《父亲的梦想》销量上升,而后者刚面世时反响不佳。2004年12月,奥巴马与兰登书屋签汀了三部书的出版合同,并为他带来了190万美元的收益。《远大理想》是这三本书中出版的本;他和妻子及两个女儿将共同完成第二本书,那是一本儿童读物;而第三本书的书名还没有公布。毋庸置疑,这些书面世后不仅会同样冲击畅销书榜,还会大大提升他在读者中的声誉和知名度。 尽管不缺少宣传,但是许多人仍不清楚奥巴马对于一些重大问题的立场。《奥巴马语录》一书将会带给你答案。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这位议员对于那些能影响美国人的议题的态度,从而帮助你确定巴拉克·
《世界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自传》是他在77岁高龄开始写的,他写这个自传的目的是供自己参考,并让家人知晓。这部著作忠实、富有启发性并饶有趣味地叙述了杰斐逊的生平经历以及他生活在其中的那个史诗般的时代,从他出生起直到1790年3月他出任乔治·华盛顿的国务卿为止。《自传》是根据笔记和备忘便条(有些几乎是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回忆、信件以及类似信息来源撰写的,偶然也有前后不一致或失实现象。例如,1787年,杰斐逊说约翰·亚当斯在欧洲时当选为合众国副总统,实际上,亚当斯在当选前已经返回美国。尽管有这些不足之处,《自传》仍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伟大的美国人以及美国历史上一个意义重大的时期。
《外国元首情趣爱好》一书以生动的事例、墒洁明快的语言,介绍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元首的家庭生活、广泛的情趣爱好、工作之余所喜欢从事的活动,并由此反映了他们的性格特征及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一个侧面。例如,“克林顿:以‘演讲’的名义旅行”一节,较详细地介绍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许多轶闻趣事。“小布什的兴趣:牧场、绰号和书”一节介绍了美国现任总统小布什的生活习惯、家庭情趣、文化爱好以及体育锻炼等诸多方面的轶闻趣事。“酷爱运动的美食家普京”一节披露了普京热爱柔道运动和他在饮食方面的一些讲究。“卡拉姆,心中只有导弹”一节披露卡拉姆的独特性格及他对导弹研究的执著。“‘忍冬草’金大中”一节叙述了韩国总统金大中痴迷诗歌,并在狱中克服重重困难创作了大量诗歌的情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伊丽莎白二世对帽子情
本书讲述了:英国历史上有两个时期被认为是英国的黄金时期,一个是16世纪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时期,那是资本主义开始发展的时期;另一个就是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那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鼎盛时期。后面的这个时期,历史上称之为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女王就成了这个时代的象征。本书记述了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读者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同时也可以看到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那个时代。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 16 任总统,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尽管他仅在边疆受过一点儿初级教育,担任公职的经验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了美国历*伟大的总统。 林肯 1809 年 2 月 12 日黎明出生在肯塔基州哈定县霍尔以南 3 英里的小木屋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小时候,他帮助家里搬柴、提水、做农活等。 9 岁的时候,母亲去世,这对林肯来说是一个残酷的打击。幸而继母对他很好,常常督促他读书、学习,他和继母的关系很融洽。后来,长大的林肯开始独立谋生,他当过农场雇工、石匠、船夫等。 1830 年,林肯一家迁居伊利诺斯州,在那里他次发表了政治演说。由于抨击黑奴制,提出一些有利于公众事业的建议,林肯在公众中有了影响,加上他具有杰出的
美国总统是美国领导人,在美国历史上发挥着重大作用。从华盛顿到小布什,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共42位美国人担任着这充满挑战性和影响力的职位。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每位总统的背景、军事及政治生涯、各人执政期间的历史事件、政策决策。引用了140多幅真实有趣的相关图片,使青少年朋友对美国历史上这些重要人物的生活和政绩有更全面的了解。
作为英格兰历代伟大的君主之一,她被人冠以“贤明的君主”、“光荣的女王”,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再现了她曲折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童年时代,她就经历了伦敦塔的“囚徒”生活,君临英国后又终生未嫁,却以其一颗爱民如子的母性襟怀,引领弱小的英国周旋于法国、西班牙等强国之间,开启了大英帝国独霸海洋的序幕。 作为君王,她的智慧与手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作为女性,她的爱心与冷酷,果敢与优柔寡断,率真与虚伪,同样鲜明强烈。 她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她的王国,是历史上鲜有的一位和王国的结婚的“童贞女王”。
林肯的出身贫困之极,简直可谓赤贫。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能够健康长大,就不能不说是奇迹,更不要说接受教育、参加演说、开律师事务所、当选总统、废除双隶制。但是,伟大的林肯做到了。林肯成了黑人的救世主、美国的英雄,甚至是全世界的偶像。纵观林肯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开端平淡、发展曲折、高潮迭起、尾声宏大,落幕时赢得无尽的掌声。
约瑟夫·布罗兹·铁托 (Josip Broz Tito,1892年5月7日-1980年5月4日),前南共联盟总书记/主席、前南斯拉夫总统、南斯拉夫元帅、南斯拉夫联邦的缔造者、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913年在奥匈帝国军队服兵役。 1915年4月在一战中被俄军俘虏并带到俄国。 1917年6月在俄国鄂木斯克加入共产党。 1919年,与佩拉佳亚·贝卢斯诺娃结婚并一起回到南斯拉夫。 1934年4月,改名铁托。12月当选南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35年赴苏联,以“瓦尔特”的名字在共产国际工作,并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36年离开莫斯科赴维也纳参加南共中央领导工作,11月被任命为中央组织书记。 1937年回国从事党的组织工作。8月,南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基奇被召到莫斯科并失踪,铁托开始主持中央工作。 1938年8月赴莫斯科,被共产国际指定为南斯拉夫共产党临时总书记。 1940年10月,支持召开南共五大,被
赫尔穆特·科尔 (Dr. Helmut Kohl,生于1930年4月3日,) 1982年至1998年年任德国总理。1973年--1998年任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主席。 1930年4月3日生于德国的路德维希港(Ludwigshafen), 少年时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阶段的战斗。1947年加入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后来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 1969年-1976年任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总理。 后任当时为反对党的基民盟领袖(当时执政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SPD)),并进入德国联邦议会。1982年10月11日,科尔通过不信任投票的手段战胜对手赫尔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成为总理。这也是战后一个通过这种方式上台的德国总理。1998年德国社民党在大选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10月27日,科尔的总理职位由格哈德·施罗德接任。科尔是俾斯麦之后任职时间长的德国总理。
【叶卡特琳娜二世】AлekceeBHa EkaTepиHa Ⅱ,1729—1796) 又译喀德邻二世。俄国女皇(1762—1796)。系德意志公爵之女,原名索菲亚·奥古斯特。1745年与彼得三世(ПёTp Ⅲ,1728—1790)结婚,改用此名。1762年废彼得三世自立。标榜“开明专制”,与伏尔泰及法国百科全书派交往密切。但同时扩大贵族特权,赐以大批农奴和土地。先后颁布地主有权放逐农民,农民必须屈从地主的诏令。残酷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对外同土耳其(1768—1774,1787—1791)、瑞典(1788—1790)进行战争。三次参加瓜分波兰(1772、1793、1795)。吞并立陶宛、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大部土地以及克里米亚。置格鲁吉亚为保护国。积极参加欧洲君主国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活动。其执政时期是俄国农奴制的鼎盛时期。
拿破仑.波拿巴,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1779年,在法国布里埃纳军校学习军事。1784年,升入巴黎军官学校,毕业后被任命为瓦朗斯炮兵团少尉军官,时年仅16岁。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拿破仑同情革命,一时成为雅各宾派的拥护者。他三次回到故乡科西嘉岛,积极开展争取科西嘉岛自治和自由的活动。由于受到当地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的排挤,被迫举家迁至法国本土。1793年7月,拿破仑带兵一举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土伦,深受雅各宾派奥古斯都.罗伯斯庇尔的赏识,1794年1月14日,被任命为少将、炮兵旅长。热月政变发生后,雅各宾派共有103人遇害,拿破仑亦受牵连,于8月5日被捕。后经审讯,无罪释放,但被免去少将、炮兵旅长职衔。拿破仑一时困居巴黎。 1795年10月4日,巴黎发生
华盛顿,美国国父、将军、政治家、任总统。 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奠基人,华盛顿的名字家喻户晓。 他开创了一个至今美国人依然遵守的先例,那就是和平移交政权。 美国“建国之父”乔治·华盛顿,具有灵活的头脑和超人般的毅力,他一生的作为带给美国人民永无休止的启示,两百多年来,这已成为美国社会进步的无穷动力。华盛顿不是一个像托马斯·杰斐逊、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本杰明·富兰克林及其他一些当代美国领袖那样有创意的、敏锐的思想家。然而,他却比任何一位思想家都更为重要。对于华盛顿来说,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和平时期,他都起了至关重要的领袖作用,如果没有他,任何政治运动都不可能成功。麦迪逊对美利坚合众圈的形成贡献巨大,而华盛顿的贡献则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