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塞作曲的《开塞小提琴练习曲36首(作品20号)》是初级小提琴练习曲之一,是小提琴学生必练曲目。本书由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育家王振山编订弓、指法及撰写练习提示,对使用者有具体、实际的指导意义。
《美声唱法(7级-8级 第二套)/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按级别、分声部以及作品演唱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和编排,给出了每个级别和每个声部的基本考试要求、基本演唱曲目和评判标准,包括不同音域的歌唱技巧,特别是驾驭声音的能力、演唱风格以及对音乐语言和歌词内涵的把握等。在曲目的选择上,侧重于选择大多数人熟悉并且适合考级的曲目。根据歌曲的年代、题材、体裁、风格、语言等要素进行分类,并按女声、男声、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声部编排。
开塞作曲的《开塞小提琴练习曲36首(作品20号)》是初级小提琴练习曲之一,是小提琴学生必练曲目。本书由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育家王振山编订弓、指法及撰写练习提示,对使用者有具体、实际的指导意义。
《烟花易冷:吉他弹唱当红流行歌曲集1》精选时下当红流行歌曲30首,每首有吉他六线谱、简谱和歌词,适合初级程度以上的吉他演奏者使用。另外,书中附录还对吉他调弦法、变调夹的使用、每日基本功练习、吉他演奏技
本套教材涵盖小提琴五个把位以内常用的演奏技术,建立了贯穿始终的音阶、练习曲、乐曲并行的训练构架,对小提琴学习初级阶段应当掌握的各项演奏能力都有所发展。教材本着“学用结合”的原则,基础性的练习内容紧扣
《美声唱法(7级-8级 第二套)/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按级别、分声部以及作品演唱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和编排,给出了每个级别和每个声部的基本考试要求、基本演唱曲目和评判标准,包括不同
本选题为琵琶考级作品集的中级卷。《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为1997年版《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中国音协考级教材)的首次再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
本书为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知名教授丁芷诺与浙江音乐学院胡静副教授合作完成的关于小提琴启蒙教学的教学法。丁芷诺、胡静编著的《小提琴演奏基础教学法》分为认识篇、启蒙篇、基础篇和教学篇四大部分,详细介绍了初学
本项目为上海音乐家协会各乐器考级的配套用书,包含了《少儿歌唱考级曲集》《打击乐考级曲集》《声乐考级曲集》《古琴考级曲集》《音乐基础考级》等相应教材,其中的内容安排由浅入深,按等级高低排序,考生可选择与
《英皇考级双语教学实用教程:教学用语300句:汉文、英文》由余海兰主编
第二套小号考级教材在各级别曲目的难易程度上做了合理的调整,精选了经典的中外小号作品,整体上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与实用性。它汇集了大量有代表性的不朽之作,在增强考生学练小号备考的实用性的同时,具备了一定的收藏价值。一级一五级的内容,更加适合低龄初学者的身体和专业技能条件,比如在高音训练方面和节奏的难易方面,特别讲究由低到高逐渐递增地训练,使初学者更容易掌握小号演奏的基本功。六级一八级的曲目,要求考生必须掌握更难的演奏技巧,比如双吐、三吐等演奏技术。这些技术的熟练运用,对于进一步提高考生的音乐表演能力有很大帮助。九级山十级的曲目突出经典,要求演奏者必须逐步具备规范的演奏方法、娴熟的演奏技艺和丰富的音乐修养,在小号演奏的技巧、音乐的表现力、演奏技术的把握和演奏作品的完整性方面,更加
口琴是一种大众化的小件乐器,它不仅音色独特、音阶固定、易学易奏,而且价格便宜、体积小巧,便于携带,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学习,很受广大群众喜爱。《复音口琴(一级-六级)/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
开塞作曲的《开塞小提琴练习曲36首(作品20号)》是初级小提琴练习曲之一,是小提琴学生必练曲目。本书由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育家王振山编订弓、指法及撰写练习提示,对使用者有具体、实际的指导意义。
1988年,上海音乐家协会率先在 开展了业余钢琴定级考试活动。之后考级领域逐步扩大,其各门类考级大纲的审定、分级标准和曲目的编订也逐年规范化,并在报名、考官、考试定级等所有环节的组织工作上,形成了一套科学而严密的程序与运行机制,从而确保和推动了考级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本系列丛书的出版发行,可以说是上海音乐家协会在累积二十余年音乐考级经验之基础上,使考级工作 加完善的必然产物。 本系列丛书在2015年重新编撰,本册为《单簧管考级曲集》,由赵曾茂编注。
小提琴考级教程选择了不同流派、风格且有艺术品位的众多曲目,目的是使得小提琴和小提琴艺术的发展相辅相成。
《中国音乐学院 校外音乐考级全国通用教材:笙》内容简介: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气鸣乐器,起源很早。早在殷代(公元前1401 前1122年)甲骨文中已有 仓 (竽,它是笙的一种)的象形文字记载。在西周中期(公元前570年左右)的著作中,《诗经小雅鹿鸣》写有 吹笙鼓簧 ;《尚书益稷》也写有 笙镛以间 的诗句。从这些记载证明当时笙已广为流传。古笙管数不等,有十二管、十四管、十八管等;而竽有二十六管、三十六管等。笙和竽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簧管的多少和音位排列,多者为竽,少者为笙。在春秋战国至汉以前,竽在音乐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只限在宫廷雅乐和接近雅乐的云韵乐中使用。在隋唐燕乐中,竽已经没有地位。宋代以后,只有笙,人们反倒把笙称为竽。 随着历史的变迁,音乐的发展,由于音乐品种的增多,以及其它乐器的出现和应用,直至解放前
《全国笛子演奏考级作品集(靠前套):第8级-靠前0级》适合于一般的习笛者作为辅助的练习资料。乐曲部分的初级阶段为民歌、小品、小合奏曲分谱等;中级至不错阶段为各种风格的笛子独奏曲及协奏曲片段。每一级都有
钢琴即兴伴奏歌曲108首 ,幸笛,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幸笛 原价 ¥25.00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05-01
笛子是世界上流行很广的乐器之一,它不仅存在于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而且在各个民族的音乐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笛子是中国民族器乐中很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对浙江河姆渡古墓以及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