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版的基础上,精选农药品种339个(收集至2021年3月),其中除草剂26类共计270个、除草剂安全剂13个、植物生长调剂剂56个,系统介绍了各农药品种的创制经纬、产品简介(包括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CAS登录号、化学名称、理化性质、毒性、生态效应、环境行为、制剂、主要生产商、作用机理等)、应用(包括适宜作物与安全性、防除对象、使用方法等)、专利与登记概况(包括专利名称、专利号、申请日期及其在世界其他国家申请的相关专利、工艺专利、登记情况等)、合成方法(包括基本原料的合成方法、合成实例)、参考文献等。另外,本书还介绍了相关重要杂草的一些知识以及除草剂概况,供读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研发时参考。书后附有2020年HRAC公布的除草剂作用机理分类表等附录以及农药中英文通用名称索引,供读者进一步检索。本书具有实用性强、信息
土壤学是研究土壤发生、分类和分布,理化和生物性状以及利用改良的一门科学和技术。全书由绪论和四篇组成。篇(1~2章):土壤的形成与发育,主要介绍土壤地学基础和土壤发生及形态学;第2篇(3~10章):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与性质,包括土壤生物学、土壤物理学性质、土壤化学性质;第3篇(11~13章):土壤营养与林木施肥,包括土壤养分、土壤和林木营养诊断、肥料和林木施肥;第4篇(14~16章):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包括土壤退化、土壤质量和土壤分类等。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主要适用于高等农林院校林学、水土保持、园林、园艺、环境、草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等本科专业的土壤学课程,同时也可作为生态、地理信息系统、生物等专业的教材与参考书。并可供从事农林、生物、生态环境等相关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兽医药理学(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在第二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基础上,对内容和章节划分均做了必要的修订,以求更好地适应我国兽医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本版教材全书分15章,内容包括,总论:药效动力学,药物动力学,影响药物的因素及合理用药,药物管理与法规;各论:外周神经系统药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理,血液循环系统药理,消化系统药理,呼吸系统药理,生殖系统药理,皮质类药理,自体活性物质与解热镇痛抗炎药理,体液和电解质平衡调节药理,营养药理,抗微生物药理,消毒防腐药,抗寄生虫药,特效解毒药。本教材除可用作高等农林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的本科教材外,也是兽医、畜牧科研人
家畜病理学是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与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学、传染病学、寄生虫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习这些兽医临床课程的重要基础。同时,运用家畜病理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畜禽尸体剖检和动物实验等手段,又可直接参与兽医临床实践,为生产服务。 本版家畜病理学包括基础病理学、系统病理学和疾病病理学3篇,合计25章。其中,基础病理学介绍常见而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分为12章;系统病理学介绍一些重要系统的常见疾病和病理过程的病理变化和发病机理,分为7章;疾病病理学介绍常见、多发、重要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其他疾病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分为6章,涉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和我国农业部规定的动物法定报告疫病的大多数病种。 《家畜病理学(第四版)
本书是一部以图谱形式体现内蒙古樟子松林内丰富多彩的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分类地位的专著。全书共记载大型真菌3门5纲14目41科(其中1科为未定科)77属153种,涵盖菌物界及原生动物界,其中菌物界包括子囊菌门4科5属6种与担子菌门36科(其中1科为未定科)71属146种,原生动物界包含变形虫门1科1属1种。本书详细介绍了每种菌物的名称、拉丁学名、采集地点、经纬度(指采集地点经纬度)、生境、特征、价值、评估等级(指濒危评估等级)、分布等相关信息,书末附有参考文献、中文名索引及拉丁名索引。 本书可作为从事菌物学、食用菌、药用菌的研究者及高等院校森林保护、林学、生命科学类等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为樟子松林内人工引种驯化等方面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小动物外科手术标准图谱》共分11章。章总论,主要介绍外科手术器械、缝合与打结技术;第2章至11章,重点介绍头部、眼、口腔、颈部软组织、胸部、腹部、脊椎、长骨矫形外科、四肢骨折、关节及韧带外科手术等。《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小动物外科手术标准图谱》共涉及手术类别120多种,手术方法180多种。每种手术配以线状图和彩图,手术方法规范准确,通俗易懂,便于掌握,并尽量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直观的有用信息。希望它能成为临床医生进行小动物外科手术时可以借鉴的工具书。
我国的畜牧业,当前正在从分散的、小规模的、原始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过渡。所以,一方面是广大农村小农生产所形成的汪洋大海,一方面是大城市郊区已经兴建和正在兴建的比较现代化的养殖场。我们认为,农民的科学意识正在迅速增强,技术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他们的养殖业已经转向专业化、商品化,正在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我们编写这本教材的宗旨,是面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既为广大农村养殖专业户指出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又为城市郊区兴建新型畜牧场提供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 本书是为了适应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在体系的建立和内容的取舍上充分考虑了本科生的特点和要求。全书系统性比较强,阐述比较详尽,文字也通俗易懂,所以也可以作为社会上广大畜牧、兽医及农业建筑技术人员的自学
本书是动物实验专业技术人员经过考试获得初级证书的参考教材,全书共计16章,内容从实验动物的概念与分类及法规要求入手,分别介绍了动物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动物的抓取与保(固)定方法,消毒与技术,实验动物的注射方法、灌胃方法、采血方法及检测样品的采集方法,实验动物的麻醉技术、外科手术的基本技术、包扎法、实验动物安死术、动物实验后的观察和饲养管理,实验动物解剖技术、动物实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动物实验的安全防护等。同时也可作为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生物制药及质量控制人员的有用的参考书。
《食用菌生产技术(第二版)》主要介绍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相关的内容。全书分为3篇:篇章为基础知识篇,主要介绍食用菌基础知识、食用菌的生理生态、食用茵的生产流程、食用菌菌种生产、食用菌病虫害管理等;第二篇章为应用技能篇,主要介绍香菇、双孢蘑菇、黑木耳、平菇、草菇、灵芝等6种菇类生产和贮藏加工技术;第三篇章为拓展提高篇,主要介绍食用菌产业发展动态,以及有助于学生今后往食用菌专业方向发展的相关知识,主要有:食用菌栽培新技术新设备介绍、工厂化生产技术、食用菌模拟创业分析等。 《食用菌生产技术(第二版)》以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并重的思路来安排内容,尽量减少纯理论或者只谈经验而无理论分析的内容,希望学习者能根据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
《食用菌生产技术(第二版)》主要介绍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相关的内容。全书分为3篇:篇章为基础知识篇,主要介绍食用菌基础知识、食用菌的生理生态、食用茵的生产流程、食用菌菌种生产、食用菌病虫害管理等;第二篇章为应用技能篇,主要介绍香菇、双孢蘑菇、黑木耳、平菇、草菇、灵芝等6种菇类生产和贮藏加工技术;第三篇章为拓展提高篇,主要介绍食用菌产业发展动态,以及有助于学生今后往食用菌专业方向发展的相关知识,主要有:食用菌栽培新技术新设备介绍、工厂化生产技术、食用菌模拟创业分析等。 《食用菌生产技术(第二版)》以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并重的思路来安排内容,尽量减少纯理论或者只谈经验而无理论分析的内容,希望学习者能根据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