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4篇,共19章,在内容设置上满足了各个层次电脑使用者的需求。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首先介绍电脑的基础操作,如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常用工具的使用;接着介绍了网络方面的应用,以及网络安全和文件安全的设置等;最后介绍了电脑的日常维护。在介绍电脑维护时,本书以读者遇到的问题为主线进行讲解,易于读者理解,便于读者根据遇到的问题查找解决方案。 本书适合没有任何电脑经验的初学者、公司办公人员、电脑爱好者,以及想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电脑操作的读者。
FPGA自学笔记—设计与验证
《51菜鸟到ARM(STM32)高手进阶之旅》内容非常丰富,以新颖的思路带领读者从51单片机菜鸟晋升为ARM高手。书中内容多由作者从10多年工作实践中总结而来。 本书主要介绍51单片机和ARM Cortex-M3系列STM32的原理及应用。全书共6章。第1章主要是引导读者从零开始,接触51单片机的DIY项目;第2章介绍51单片机的理论知识;第3章为51单片机全方位实战,通过手把手的操作,全面剖析51单片机的结构及其应用;第4章介绍ARM处理器,掌握了前面的基础,就可以理解从51单片机过渡到ARM需要哪些知识;第5章为ARM实战,通过几个精彩的实战例程来真正学懂ARM;第6章介绍嵌入式开发过程的经验和技术心得,同时概括了行业的现状。 《51菜鸟到ARM(STM32)高手进阶之旅》条理清楚,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学习脉络环环相扣,非常适合广大学生、电子爱好者及产品开发者阅读。
书以XE164FN为例介绍了英飞凌XE166系列单片机的基本特点、硬件结构、外设功能模块等的基本原理与工作方式,并结合DAvE软件,通过实例详细阐述了各个功能模块的配置与应用方法。全书共16章,从最小系统设计、相关软件操作到功能模块开发,再到综合实例应用,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帮助读者真正掌握英飞凌公司XE166系列单片机的工程开发方法。同时针对电机控制领域的应用,本书还详细介绍了无刷直流电机及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的原理与实现。另外,附带的配套光盘给出了书中的示例文件及相关代码,方便读者动手实践与设计参考。
本书是《高档AVR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配套教材。全书共分4章:章是主教材的习题解答;第2~4章是配合主教材的实验指导,介绍了ATmega 8单片机开发实验器、ATmega 8的实验和ATmega 8的实验解答。在第3章中,作者精心设计了16个实验,涵盖了ATmega系列单片机片内各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内容全面,具有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等特点,每个实验都附有相应参考程序。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研究生和大学本科生的单片机的实践教材,也是从事嵌入式单片机应用与开发人员的一本较为理想的参考书。
《嵌入式网络那些事:LwIP协议深度剖析与实战演练》面向网络TCP/IP协议初学者以及大量嵌入式网络开发人员,从当下流行的嵌入式网络协议栈LwIP的源代码入手,详细讲解TCP/IP协议的各层机制及其实现原理。同时,通过搭建简单的实验环境,还详细阐述LwIP在嵌入式设备组网过程中的移植过程、应用编程案例、编程框架、注意事项等。 本书可以作为TCP/IP学习者的快速入门及精通的指导书籍,配以简易的实验平台及专门的实验例程,读者可以轻松学习TCP/IP协议内的各种机制,通过实验验证,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对于嵌入式初学者来说,本书具有相关的实验平台,通过对实验平台的学习与使用,初学者能快速实现嵌入式入门;最后,本书可以作为广大嵌入式网络开发人员的参考手册。
《工程师培养计划:基于Proteus的PI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与仿真》以目前流行的PIC16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通过丰富的c语言实例详细介绍了Proteus仿真软件在PIC16F877A单片机课程教学和单片机应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工程师培养计划:基于Proteus的PI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与仿真》以夯实基础、面向应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原则,采用新颖的讲解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环境、Proteus中原理图的绘制与仿真及PCB制作、PIC单片机的c语言基础知识、PIC16F877A通用I/O控制、中断系统与LED数码管显示、定时/计数器控制、CCP模块、USART串行通信、模拟比较器和模数转换器、键盘与液晶显示器、串行总线的应用、电动机控制等内容。书中选择的实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工程师培养计划:基于Proteus的PIC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与仿真》
文本分类技术广泛应用于新闻媒体、网络期刊文献、数字图书馆、互联网等领域,是人类处理海量文本信息的重要手段。 本书重点探讨了利用信息论中的评估函数量化特征权值的方法;基于权值调整改进Co-training的算法;利用互信息或CHI统计量构造特征独立模型,进行特征子集划分的方法;基于投票熵维护样本权重的BoostVE分类模型;融合半监督学习和集成学习的SemiBoost-CR分类模型。 其中特征选择和权值调整方法、基于特征独立模型划分特征子集的方法适用于文本分类,其他算法不仅适用于文本分类,对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其他研究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基于模型的设计:MCU篇》以基于模型的设计在MCU中的应用为主线,分三部分介绍全书。部分,深入剖析了Stateflow的建模与应用,以及Simulink建模与调试;介绍了新版MATLAB的特色功能与R2010b版中EmbeddedMA丁I.AB的编程规范和新的编程与调试模式;最后着重讨论了用户驱动模块的创建过程与应用实例等.第二部分,演示了简化的基于模型设计,即基于模型的8051、英飞凌C166、MicroehipdsPIC、ARM等MCU中的快速开发,并在Proteus中进行虚拟硬件测试,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在可视化的开发环境中,从算法验证到嵌入式C代码自动生成一步到位的方便与高效。第三部分,以直流电动机的PID控制模型为例,介绍了满足DO一178b航空电子规范的完整基于模型设计在ARM上的实现。其流程包括可执行、可跟踪的需求分析/技术规范、ModelAd—vior测试、系统测试、设计测试、浮点模型到定点模型的
本书实现了一个完整的嵌入式图形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讲解了从驱动层面剖析图形处理器GPU硬件加速原理,详细介绍了VxWorks下的OpenGL驱动程序开发方法及驱动实例。本书共分为9章。章介绍了计算机图形的基本概念以及计算机图形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流程。第2章讲述了计算机图形显示原理。第3章着重讲述了图形处理芯片(GPU)的基本架构及加速原理。第4章讲述了通用图形系统的软硬件实现原理及基本开发流程。第5章结合图形理论基础和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指出了在嵌入式图形系统开发中所需关注的若干要点。第6章介绍了嵌入式图形系统硬件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法。第7章对嵌入式图形系统开发中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环境、开发工具及其具体使用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第8章详细讲述了嵌入式图形系统驱动程序的开发。第9章介绍了图形系统OpenGL驱动开发的基本方
针对目前介绍飞思卡尔MC9S12(X)系列单片机的教材不多、初学者入门困难的现状,作者撰写了此书,旨在将初学者领入飞思卡尔的殿堂。本书在内容组织上循序渐进、从原理到实践、从简单到复杂,主要讲解了MC9S12(X)系列单片机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和寄存器定义,并通过实例讲解使读者掌握模块的使用方法,尤其针对“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进行了大量实例讲解。本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用性强,为读者提供实例的测试代码。这些代码可以在飞翔科技系列开发板上进行调试。读者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例的调试,迅速入门飞思卡尔单片机。本书可作为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单片机教材,也适用于该系列单片机的自学者和开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