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6折
筛选:
    • 医学通灵
    •   ( 897 条评论 )
    • 清·余道善 /2021-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医学通灵》:全书共四卷,卷一摘录中西汇通切要处,指点人身中脏腑、经脉、六气、阴阳大略,卷二剖明伤寒六经及杂病脉证治法,卷三分别明晰十二经诸病及其脉证治法,卷四详论二十八脉法及药性。该著作以浅略文字编成,内容由浅入深,从理论到临床,使学者容易参阅和记忆。

    • ¥14 ¥28 折扣:5折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   ( 26124 条评论 )
    • 张仲景 /2018-05-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是伤寒论的诸多传世版本之一,系仲景第四十六世孙张绍祖先生的家传秘本, 相传共有十三稿 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 。后张氏将该书传于桂林左修之(盛德)。左于同治三年,在岭南遇到其师张学正(即张绍祖),张自称为仲景的四十六世孙,传授左盛德仲景第十二稿《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光绪二十年(1894年)左盛德将此书传于同邑罗哲初并为该书作序,且冠以 桂林古本 名。 该书论述详尽,内容丰富,文辞畅达,说理真实,用之有效。既可补宋本文献之缺失,又能借以订正不少条文因错简讹脱所致之谬误。如通行本太阳篇下谓: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按脉证不合,其理难通。长沙古本作 表有热,里无寒,白虎汤主之。 此说似较为胜。而本书作 里有热,表无寒,白虎汤主之。 比长沙本就更进一层。再如虚

    • ¥23.4 ¥39 折扣:6折
    • 四象脉诊
    •   ( 3730 条评论 )
    • 罗松 /2019-11-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四象脉诊起源于巴蜀道门,历经数百年传承,以道家传承为核心,脉诊术为操作应用技法,并整合了中医辨证、西医辨病之特长。学习者通过习练道家养生功法学习道家脉诊,不仅能准确获取病患脉象,且对医者自身亦有较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实为道家千年秘传之 心法 。

    • ¥23 ¥46 折扣:5折
    • 方证相应方歌集 四川大学出版社 伤寒论金匮要略 中医经方后世方
    •   ( 73 条评论 )
    • 唐文富 /2025-02-18/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文富教授总结临床常用善用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及后世原方,为了辨析原义、服务临床、方便记忆,参考《金匮方歌括》《长沙方歌括》等书,自编方歌2000余首。所编经方方歌主要包括方名、药物组织、剂量、和主症眼目等内容,省略病机、治法,尤其重视经方的原方原剂量或者固定剂量比例,而能直接方证相应、椐证选方而快速切入临床。后世方则选择广泛,如李东垣、吴鞠通、王清任、黄元御、张锡纯等诸家常用之精华方剂都有选编;部分方剂编入了特征性脉证或病机,并与唐氏三才脉法,特别是双手诊脉交相辉映,丝丝入扣。熟读背诵这些方歌,能帮助中医临床医生拓展方剂视野,注重经方和经方剂量,提高临床疗效。

    • ¥18 ¥36 折扣:5折
    • 世补斋医书
    •   ( 3372 条评论 )
    • 陆懋修 著 /2014-10-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世补斋医书》括六大部分:《文》16卷为医学论文集,集中了陆懋修的医学观点,内容涉及广泛。其主要内容是论述天理论、伤寒学说、六经病方说、温病、瘟疫学说、各科疾病以及对各家学术观点的评价。《不谢方》一卷记载了陆氏自创的28个方剂,大多取法伤寒,而用又比较平和。多以祛邪为主,绝少补益之品。《伤寒论阳明病释》四卷记载了陆懋修对阳明病的见解。前两卷是陆懋修依据《伤寒论》原文对阳明经病、阳明腑病所作的发挥,后两卷是陆懋修总结了前人对阳明病的论述而作的集解,分为阳明经病集释、阳明腑病集释。《内经运气病释》九卷(附《内经遗篇病释》一卷)是陆懋修依据《内经》有关运气的论述而作的注解和发挥,在深入研究了运气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 六十年一气之大天 的观点,说明在的时期内,可以推

    • ¥28 ¥56 折扣:5折
    • 金匮指归
    •   ( 324 条评论 )
    • (清)戈颂平 著 /2008-08-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戈氏医学丛书》为清末戈颂平撰,四种,三十卷。清光绪三十三年(一九七○年)纂成。作者戈颂平,字直哉,江苏泰州人,清末医家。其早年习文,研读四书五经,致力探求格致之理。后其子女患痉病、痘病不治先后故去,其兄、母亦患病不治而终。于是发奋研究医学,封《伤寒论》等经典医籍〔逐字逐句,推理穷原〕,历年渐有心得。经二十余年,易十三稿,乃纂成是书。 该丛书包括《黄帝内经素问指归》九卷、《伤寒指归》十卷、《金匮指蹄归》十卷及《神农本草经指归》四卷(附录一卷)。自序云:〔原名下增〕〔指蹄〕二字,俟门下士有所指归焉。〕意思是使学者能〔由此而求之己误知改,如倦游之归家,如改邪之归正。未学者知慕如行人之归市,百川之蹄海,使天下殊途而同蹄〕。(闵序)此语虽有赞誊之意,但是书内容确有参考价值。书中采

    • ¥13 ¥26 折扣:5折
    • 外经微言
    •   ( 1217 条评论 )
    • 陈士铎 /2015-09-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外经微言》共九卷、八十一篇,分述养生、经脉、脏腑、阴阳、五行、四时、运气、病机、治则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医理论性作。其理论基础主要本于《内经》,其中有很多养生的论述,十三篇专门论述五脏六腑的生克关系和宜忌常变的原理,以及脏腑病变的治疗原则,并对《内经》的经络学说及六气学说等论述都有所阐发。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幼习儒术,初为乡间诸生,后因仕途不成,遂弃举子业,乃究心医学,治病多奇中,从不计酬。喜爱书立说,以惠后学,其作颇丰。

    • ¥21 ¥42 折扣:5折
    • 金匮要略(影印版)
    •   ( 1085 条评论 )
    • 张仲景 /2019-01-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全书3卷,25篇。系统论述了急性热病之外的各科、各类疾病、病症的理、法、方、药等。*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阐明各类证候的发生变化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第二至第二十二篇分别论述痉湿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病、中风历节病、以及妊娠病、产后病、妇人杂病等20余种、类病症。所述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病症各有专篇。今据院图书馆藏明万历27年己亥(1599)海虞赵开美刻本影印。

    • ¥19 ¥38 折扣:5折
    • 奇效医述
    •   ( 227 条评论 )
    • [明] 聂尚恒 著 /2015-09-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本书二卷,收验案四十余则。书中所收医案多为其于姻戚僚友、家人仆妇所获验者。故每案必能具其首尾,尽其曲折,历述其起因、病程、曾用何药、现证云何,并详析其病理机转、辨证立法、遣方用药之要,以及何时得效,何时全愈等。案后附原用方药,且于剂量、炮制、服法等,靡不详备。其论病专以辨证为主。凡述一案,必推究其原委,审因以明证,因证而设方,于寒热虚实真假疑似之辨颇见功力。此次影印所据为日本万治四年(一六六一)松梅轩翻刻之单行本。

    • ¥13 ¥26 折扣:5折
    • 厚德堂集验方萃编(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715 条评论 )
    • (清)奇克唐阿 /2012-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厚德堂集验方萃编》四卷,刊于清光绪九年(1883),清·奇克唐阿手辑。本书为验方辑录书,再经著者本人“屡试而屡验”之方分类汇编而成。诸方编次,按部位分类,包括头面、目疾、鼻疾、口齿、耳疾、须发、咽喉、脾胃、腰腿等诸症:按疾病分类包括补益、痰嗽、痫症、风症、血症、黄疽、痞积、伤寒、瘟疫、感冒风寒证治;另有妇科、儿科、外科等证治。书后附有膏药、药酒方等。本书特点在于收方广,选方精,用药简便廉验,正如序言所云“用药尤有寻常易购,价廉工省者,虽至穷乡僻壤之区,马足船唇之地,靡不可仓促立致以收其功”。

    • ¥11.5 ¥23 折扣:5折
    • 伤寒正医录(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712 条评论 )
    • (清)邵成平 /2012-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伤寒正医录/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编著者清·邱成平。《伤寒正医录/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十卷,清代邵成平(字庸济)编著,成书于乾隆九年(1744年)。邵氏精伤寒学,认为张仲景《伤寒论》非独疗伤寒,亦为疗诸科之本。然其辞古奥,其义深邃,其法百变,读者每以为难。历来注《伤寒》者数百家,其中或同或异,皆可互参考证。故对历代医家所注《伤寒论》进行考证、研究,并结合己见,务期洞筋濯髓而必求其是。暮年不避寒暑,奋笔纂成《伤寒正医录》。书名“正医录”,系从博览中觅其精髓之内涵,体现了本书较强的实用性,对后世研究《伤寒论》颇有参考价值。

    • ¥10 ¥20 折扣:5折
    • 中医入门丛书——《伤寒论》入门精讲
    •   ( 1094 条评论 )
    • 郑丰杰汤阳 编著 /2023-06-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初学中医,绕不开四大经典,《伤寒论》 六经辨证之先河、众方之祖,条文字少简洁,但却难懂。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元丰主编,以宋本为基础,原文 重点词注释 白话讲解 现代临床应用,再辅以大量图表,呈现出极简条文背后的意义,助你了解六经辨证的过程、辨证论治的精髓、治病租房的原则,理、法、方、药俱全,通过通俗易懂改的语言,实现从中医理论到临床应用的跨越。 全国名老中医高益民推荐的中医经典入门书。

    • ¥24.9 ¥49.8 折扣:5折
    • 简便良方(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518 条评论 )
    • (清)游光斗 辑,赵艳于华芸刘衍凤 校注 /2012-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简便良方》六卷,清·游光斗辑,刊于道光五年(1825)。游氏,亨紫垣,清道光年问人,籍贯安浦县。作者念及穷檐小户,求治维艰,故博采群方,删繁就简,汇成此书。是书以民间单方、验方为主,疾以门分,证以类别,使人一目了然。全书共列病证千余种,囊括了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常见病证,每一病证前简述病因机理、病证要点、治疗原则,次列方药,共载方三干余首。书中除收载部分前贤医方外,多为简便廉验效方,所用之药亦寻常所得,以方便乡村贫民延医乏力而取用。

    • ¥14 ¥28 折扣:5折
    • 成方切用 (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664 条评论 )
    • (清)吴仪洛 /2013-04-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成方切用》编者吴仪洛氏取《医方考》《医方集解》两书加以增改,得古今成方凡一千三百余首,逐方解释制方原意,列述加减之法,使读者既知规范,又审时宜,以求通变适用,而无拘执之弊。 《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成方切用》共14卷,卷首冠之以“方制总义”及“《内经》方”,从卷至第十二卷,每卷各分上、下,根据方剂性类使用的不同,分列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表散、涌吐、攻下、消导、和解、表里、祛风、祛寒、消暑、燥湿、润燥、泻火、除痰、杀虫、经带、胎产、婴孩、痈疡、眼目、救急等二十四门,每方先述适应证候,次为组成药物及加减法,再次为方义及附方,条理概括,词旨明爽,而注释引证不厌详明,尤便读者深切体会。 吴氏精于医理、又重临证,其所著《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15 ¥30 折扣:5折
    • 治法汇(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744 条评论 )
    • (明)张三锡 /2012-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治法汇》全书八卷。明·张三锡(字叔承,号嗣泉、嗣全),王肯堂(字宇泰,号损庵、念西居士)校,成书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系《医学六要》之一。《医学六要》收藏张氏所著六种,即《经络考》、《四诊法》、《病机部》二卷、《治法汇》八卷、《本草选》六卷、《运气略》。本书按总要、气、血、脾胃、虚损、发热等分门别类,列有内科杂病、妇、五宫等各科八十余种病症。首载治疗总则、药物性味、用药宜忌,补、泻、汗、下等各种治法,再以六卷、八十余门、五百余论,详录内科杂病、外、妇、儿、五官各病症之症状、治法、方药、加减及服法,论述较为全面扼要。在《内经》、《伤寒》、《难经》等经典著作基础上,博采前贤经验,并提出独特见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17 ¥34 折扣:5折
    • 宛邻书屋本 四圣心源(简体注释版)
    •   ( 443 条评论 )
    • (清)黄元御;(清)张琦李洪渊 /2021-09-01/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世传《四圣心源》版本较多,其中宛邻书屋本是业内公认的早流通的、为精善的版本,为清代阳湖张琦校刊,曾被误传已经失传。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版本多而杂乱,底本或据宛邻书屋本校刻,或距《四圣心源》成书年代久远,除此之外,多为传抄,底本不明。几年前,本书责任编辑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幸得宛邻书屋本,今整理并公之于世,以正本清源。本书的整理,程度地保持了原书原貌,力求对字词的辨析与处理精细、得当,对疑难之处的注释全面、精准,纠正了原书《素问》《灵枢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引文的多处错误,尤其是《素问》《灵枢经》引文出处的错误,并指出了目前市场上广为流通的以其他版本为底本的《四圣心源》校注本的不当之处。本书适合广大中医院校学生、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及其他黄元御研习者阅读参考。

    • ¥19.5 ¥39 折扣:5折
    • 丹台玉案(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789 条评论 )
    • (明)孙文胤 /2012-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丹台玉案》,综合性医书。六卷。明·孙文胤撰。刊于崇祯九年(1636)。卷一阐述先天脉镜(专谈脉形),后列调摄养生十六条,继之以灵兰秘典(内论藏象图说及各脏用药治法等);卷二至卷六结合作者多年临床治验,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温疫、内科杂病、妇人、小儿、外科、五官、口齿等多种病证。每种病证按因、证、脉、治的次序论述。选方较广泛,对于一些主方的适应证、用法及加减法,叙述比较具体。本次《丹台玉案》点校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明崇祯十年丁丑孙氏仁寿堂刻本为底本,改繁就简,加以句读,横排出版。

    • ¥13 ¥26 折扣:5折
    • 精选清末云南名医著作集萃:仲景大全书
    •   ( 307 条评论 )
    • 清·余道善 /2021-07-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本书共计五卷,前三卷是余氏结合云南本土风情、社会文化、气候条件等对《伤寒杂病论》条文进行深入剖析,并汇集云南诸位医家临床经验增补方论;后两卷为《卒病论》上下卷,是余氏总结自己及诸位同道的临床经验汇编而成,该部著作系仲景之学在滇西多民族地区临床的应用、理论的总结、经典的传承。

    • ¥29 ¥58 折扣:5折
    • 精选清末云南名医著作集萃 岐黄续编
    •   ( 221 条评论 )
    • 沈士真 著 /2021-11-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本书为云南大理名医沈士真对《黄帝内经》的阐释发挥之作,故名《岐黄续篇》。书中以部位所见病症为纲,按头、目、舌、咽喉、胸腹、肢体等,祥述其诊治。补遗部分分为疾病传变规律、针刺法、经脉循行等病候等,并附有23种常用成药的制备方法。该书先引全文,后列按语,所论有证有方,行文浅易,易于读者参阅学习。 。

    • ¥21 ¥42 折扣:5折
    • 伤寒类证活人书
    •   ( 234 条评论 )
    • /2012-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类证活人书》宋 朱肱撰。成书于公元1108年(北宋大观二年)。朱肱编著的《伤寒类证活人书》共二十卷,为伤寒类著作。卷一至卷十一,以问答为体例,论述经络、切脉、表里、阴阳,剖析伤寒的各种相类证候:卷十二至卷十五,以方类证辨析《伤寒论》一百一十二方;卷十六至卷十八,采撷各家方论一百二十六首;卷十九至卷二十一,兼论妇人、小儿伤寒疮疹等杂方。全书学宗仲景,参合各家,首倡以经络论六经方证,提出 因名识病,因病识证 ,强调脉证合参以辨病性,对仲景学术颇多发挥,是《伤寒论》研究早期较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清代徐灵胎曾赞誉道: 宋人之书,能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持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 本书实为中医临证和基础研究的参考之书。

    • ¥15 ¥30 折扣:5折
    • 高注金匮要略
    •   ( 442 条评论 )
    • (东汉)张仲景 撰, 黄仰模,田黎 点校 /2013-05-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金匮要略》为我国古典医著之一,立 义定方,均可为后人法则,但文辞简赅,义理深奥, 读者往往难以理解。《高注金匮要略》为清人高学山 所著,见解独到,叙述精微,阐发详尽,对杂病的病 情、诊断、方义,都做出了精确的分析。(上海卫生 出版社,1956) 《金匮要略》以汉代文字写就,文辞古奥,读起 来不易理解。清人高学山(汉峙)诊余深入钻研《金匮 要略》,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沣解《金匮要略》,著 成《高注金匮要略》二十余万言,对读者理解《金匮 要略》有很大的帮助,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注金匮要略》1956年版《高注金匮要略》用繁体 字排印,且只有句读(只有顿号、句号),给阅读带来 一定困难。为了弘扬仲景学说,推广《高注金匮要略 》,点校者点校此书,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 和中医药院校学生及教师临床、教

    • ¥13 ¥26 折扣:5折
    • 中医经典入门丛书--伤寒论白话解
    •   ( 549 条评论 )
    • 刘俊李琳霈 主编 /2017-05-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对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的白话文解释,编排上分为【原文】、【白话解】、【解析】,对一些难解字句进行了【注释】。本书尊重原著,并查阅了大量历代、近现代的文献资料,注释简明扼要,白话解通俗易懂,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及广大中医药初学者、爱好者学习参考。

    • ¥19.5 ¥39 折扣:5折
广告
鏂扮獥鍙f墦寮€鏃犻殰纰嶈鏄庨〉闈�,鎸塁trl鍔犳尝娴敭鎵撳紑瀵肩洸妯″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