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江苏省海洋发展为重点,海洋发展战略侧重于江苏省海洋发展的战略分析,特别是从高质发展、融入 一带一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角度深入剖析,强调发展海洋经济应以海洋资源和空间开发利用为依托,追求可持续发展。海洋产业是海洋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海洋产业升级重点分苏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实的短板,强调海洋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同时分析江苏省海洋文化等产业提升发展思路。海洋管理是海洋发展的重要保障,海洋管理创新从海域使用权法制化管理制度,海洋体制机制创新,海域安全与应急管理机制,海洋产业科技支撑等多角度提出系统化方案,以提升海洋管理水平,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近海海洋图集 山东省海岛海岸带》是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 专项(简称 908专项 )工作成果的一部分。本图集具体包括山东省沿海地理位置图、山东省沿海地形地貌图、山东省海岛海岸带调查站位分布图、山东省海岛分布图、山东省海岛海岸带地貌分布图、山东省海岛海岸带岸滩动态分布图、山东省潮间带沉积物类型分布图、山东省潮间带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图等。图集内容详实,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本图集由总图、海岸带、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以及无居民岛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包括岸线、地貌、地质、潮间带底质、潮间带底栖生物、潮间带沉积化学、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等专业图件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本图集为辽宁省 908专项 成果集成主要成果之一。共138幅图。包括辽宁省海岛分布图、海岛海岸带图、岸滩动态图、潮间带沉积物类型分布图、潮间带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分布图、底栖生物图、滨海湿地类型分布图、植被类型分布图、海洋保护区类型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通过这些专题图较好地表达了辽宁省海岛海岸带区域的基本环境状况,可为沿海及海岛行政主管部门、建设部门、科研单位和高校的相关人员工作提供参考。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UNESCO)组织编写的《全球海洋科学报告》,首次对全球海洋科学的现状、能力和趋势进行了系统性的评估,量化了关键要素,促进了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促进了海洋科研,为应对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挑战做出了贡献。《全球海洋科学报告》译著的出版发行,对于衡量我国海洋科学发展实力与差距,推动中国海洋科学技术进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可参照的重要文本,为管理者、决策者和政府部门等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工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确定并量化推动海洋科学生产力和效能的各种因素;促进国际海洋科学合作与协作;帮助确认科学组织和能力之间的差距,并通过共享专业知识和设施,推动能力建设及转让海洋技术;制定优化利用科学资源和促进海洋科学与
本书主要介绍海洋船基调查技术分类、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海洋调查船分类、国内外典型海洋调查船及其支撑设施与装备,后续章节以当前海洋船基水文、气象、海洋地形地貌、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声学特性、海洋光学特性调查所测要素为主线,重点介绍了测量原理方法、典型仪器装备以及实践应用和应用要求。本书不仅可为从事海洋调查技术的研究人员、海洋调查研究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学生等了解海洋船基调查技术的基础知识、典型仪器设备以及应用实践等提供有价值的重要参考,也可为政府管理部门、研究机构等谋划编写海洋调查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和依据。
人类的创新活动以及由此诱导发生的技术进步大大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但是,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如果不去或很少关注自然资源开发活动对环境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人类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必将刺激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而这种自然资源的持续开发将不断降低自然资本价值。本书从经济、技术和环境三个角度探讨了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现状和潜在的开发趋势,详尽描述和解释了开发利用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洋可再生能源.水下矿物质资源、渔业资源和海洋生物制品这5种自然资源的经济条件和技术装备需求,《海洋经济——海洋资源与海洋开发》重点强调了不同的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与手段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特定环境问题,并给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方案。
本书主要系统性地讲述海洋-大气耦合矢量辐射传输数值模型PCOART及其在海洋水色卫星遥感(HY-1B卫星为例)及大气遥感(云顶高度、海面风速偏振遥感)的应用技术。全书共分10章,章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外研究现状等。从第2章至0章内容分为部分。部分为第2章和第3章,主要阐述海洋和大气辐射传输理论的基础知识以及海洋-大气耦合矢量辐射传输数值模型PCAORT的开发。第二部分为第4章至第8章,主要阐述PCOART模型在海洋水色卫星遥感领域的应用。第4章至第7章以我国第二颗海洋水色卫星HY-1B的大气校正算法开发为例,详细讲述如何利用Pc0ART模型生成HY-1B卫星的瑞利散射查找表、气溶胶散射查找表和大气漫射透过率查找表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大气校正算法。第8章针对HY-1B卫星COCTS遥感器具有相对较大的辐射偏振响应的问题,利用PCOART模型开发了HY-1B/COCTS辐
《中国近海海洋图集: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绘制了渤、黄、东海近海4个水文要素的平面和断面分布图,4个水文要素包括水温、盐度、密度和声速;绘制了渤、黄、东海近海的余流时间序列图。台湾海峡至北部湾近海4个水文要素的平面和断面分布图,渤、黄、东、南海的气温、3个海气通量要素、6个辐射要素和皮温的平面分布图。 本图集对绘制要素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处理,经过校对、分析、对比和质量控制,进行了筛选采用。
本文集是海洋学界老科学家文集之一。全书共收入论文25篇,内容主要是作者对海岸泥沙运动基本理论的研究和为解决我国港口实际问题所作的分析和探讨,文中提出了一些计算公式和方法。对波浪水流共同作用时的流速场、淤泥的悬扬和推移质输沙,以及潮水口门横断面面积与纳潮量的经验关系和口门的稳定性等问题亦作了研究。 全书内容丰富翔实,可供有关海洋专业的科研、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地球上3.6亿平方千米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海洋环境复杂多样,理化性质独特;微生物群落结构新颖多样,包含了细菌域、古菌域、真核生物域和病毒等多个类群,估计物种有2-10亿种。新奇独特的海洋微生物是发现新材料、新功能、新基因、新机制的理想资源。《中国海洋微生物多样性》共10章,按环境多样性、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化学多样性、生物活性多样性、生物功能多样性、生物机制多样性和多样性的利用等介绍海洋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