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电磁兼容(EMC)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各种电 磁干扰产生的机理和模型,减少干扰及提高抗扰度的方法,电磁场的生物 效应与人体暴露限值,系统的EMC和天线耦合的分析,电磁干扰(EMI) 的预估技术和计算机电磁建模的方法,以及各种民用与军用EMC标准的 限值要求和测试方法。书中还提供了 69个电路层级的EMI固化(EMI Hardening)解决方案,1130个插图和表格,包括丰富的器件数据资料以 及它们的正确安装和应用方法。本书的阐述从EMC技术的工程应用角度 出发,所讨论问题的思路清晰,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翔实、具体,便于 实际应用。此外,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可供选用的EMI诊断技术和费效比 优良的解决方案,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 本书适合从事电气和电子产品研发、设计、制造、质量管理、检测与 维修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科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原理及其控制技术(第4版)》是该书自2012年出版以来的第4次修订,全面贴合现行国 标GB/T 7251.1-2023和GB/T 14048.1-2023,秉承 阐释原理、了解规范、切合标准、掌握规则、结合场景、 配置方案 的原则,详细介绍了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原理,结合 IEC标准和我国国 家标准全面论述了低压开关柜的结构及设计方法,并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主回路、辅助回路工作原理和应用 方法进行了全面探讨,还对低压开关柜的现场总线组网技术、PLC测控编程技术和电力监控技术给出了较为 详尽的方案论证和阐述。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原理及其控制技术(第4版)》可供从事低压配电行业的专业电气工程人员、各类电 器设计工程师、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在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本手册紧紧围绕着国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宏伟目标,坚持创新思维,立足于电气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使现代电气先进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着眼于未来科学与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吸收国内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 本手册内容在第3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涉及的电气工程科技知识更新颖、更先进、更实用。本手册主要内容包括:通用数据资料和数学公式,电气工程理论基础,电工电子功能材料和光电线缆与绝缘元件,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信息化基础,可靠性技术、环境技术和电磁兼容,电气测量和仪器仪表,电机,变压器、电抗器和电容器,开关保护设备,自动控制,电气传动,通信,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其他新能源发电及储能,电力系统与智能电网,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技术,建筑电气与
《光机系统设计(原书第4版)》分两卷、共19章。本书为卷Ⅰ,由11章和附录组成:第1章光机设计过程;第2章环境影响;第3章材料的光机性质;第4章单透镜安装技术;第5章多透镜组件安装技术;第6章光窗、整流罩和滤光片的设计和安装技术;第7章棱镜设计和应用;第8章棱镜安装技术;第9章小型反射镜的设计和安装技术;第10章挠性装置的运动学设计和应用技术;第11章光机设计界面分析。 本书提供的技术内容与实例能够对军事、航空航天和民用光学仪器应用中的设计概念、具体设计、开发、评价和使用提供有益指导。 本书可供在光电子领域中从事光学仪器设计、光学设计和光机结构设计的设计工程师、光机制造工艺工程师、光机材料工程师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参考用书。
《中国电源行业年鉴2024》由中国电源学会编著,对电源行业整体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性、连续性、史实性的总结和描述,是电源行业权威的资料性工具书。《中国电源行业年鉴2024》共分八篇,前两篇:政策法规、宏观经济及相关行业运行情况,主要介绍了与电源行业相关领域的政策法规、宏观经济及相关行业运行情况,为行业发展和各单位的决策提供指导和参考;后六篇:电源行业发展报告及综述、电源行业新闻、科研与成果、电源标准、主要电源企业简介、电源重点工程项目应用案例及相关产品,从各个方面介绍了2023年电源行业的发展状况。 《中国电源行业年鉴2024》可供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采购单位、检测服务机构和电源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电路基础知识、电路分析方法为主体,辅以典型例题,并穿插介绍电子工程领域相关历史人物与知识,旨在改变以往枯燥的电路课程教学,引领新时代教材改革。 第7版涵盖全面的线性电路分析方法,并保留了“设计一个问题”的功能,这有助于学生练习他们的设计技能,书中还有100多个“设计问题”习题集,有助于学生掌握关键概念。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第1部分为电力系统建模与控制,介绍了同步发电机和感应电动机;传统发电厂主要部件的建模;风力发电;短路电流计算;有功功率和频率控制;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等方面内容。第2部分为电力系统稳定与保护,介绍了电力系统稳定性;小扰动功角稳定性和机电振荡阻尼;暂态稳定性;电压稳定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方面内容。第3部分为电网停电和恢复过程,介绍了电网主要停电事故的分析、分类及预防;大停电之后的恢复过程;电力系统暂态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等方面内容。 本书非常适合作为电气工程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阅读,也可作为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领域工程师、制造商以及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一本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电机绕组彩色图集。本次修订是以本书第5版为基础,增补了近年来由修理者提供的实修资料整理成的绕组端面图。全书共收入绕组端面图1044例,其中新增绕组(书中标题前用“*”标示)261例。新增图主要来自变极电动机绕组,有116例。 本书布线接线采用作者原创的潘氏端面图画法,并配有相色线条,使绕组相别、布线层次、走线连接及线圈组结构都清晰醒目。此外,书中除各章节综合介绍所属绕组结构特性外,每例还包括绕组参数、嵌线要点、结构特点及应用文字说明。 本书内容丰富,是目前各类电机绕组出版物中*全的图集之一,是电机修理者、制造厂技工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工具书,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电机相关专业师生的实践参考用书。
《零基础学习电工》采用完全图解的方式对电工基本元器件与常用工具、常用家庭用电电路的安装接线、常用电动机及其控制电路的安装接线、常用器件应用电路的接线、实际应用电路的接线进行了详细说明。全书以超大的实物彩图,辅以清晰的接线引导,给电工领域的初学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直接的学习方式,可帮助电工初学者、从业者快速提高电工技能、提升工作效率。 《零基础学电子元器件检测与应用》以市场就业为导向,采用完全 图解 的表现方式,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电子元器件选用和检测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内容有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电子电路识图基础入门、检测维修工具的介绍与使用、电阻器的功能与识别检测、电容器的功能与识别检测、电感器的功能与识别检测、二极管的功能与识别检测、晶体管的功能与识别检测、场效应晶体管的功能与识别
该书分析了传统事故致因模型的及安全方法的局限性。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思想提出了一套针对复杂系统的安全性的建模、分析、设计方法。该方法运用基于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的"系统安全"的理论,提出了基于系统理论的事故模型STAMP,该模型引入"安全约束"与分层控制结构,通过建立面向社会与技术层面的系统过程模型,来捕获系统在分析、设计、操作、维护等阶段中导致事故的诱因。在此基础上,本书还提出了基于STAMP模型的工程风险分析与管理技术STPA,可以对同一工程中所涉及的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风险同时进行控制与管理。
《电力工程设计手册:变电站设计》是《电力工程设计手册》系列手册中的一个分册,是按110-1000kV变电站的设计要求编写的实用性工具书,可以满足变电站工程各阶段的设计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引论,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高压电气设备选择,导体设计,无功补偿装置,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站用电系统,接地装置,电缆选择与敷设,照明,计算机监控系统,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操作电源系统,二次辅助系统,二次回路设计,二次设备布置,站内通信,站址选择与总布置,建筑物设计,构筑物设计,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与排水,消防设施,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节能与节水等。 《电力工程设计手册:变电站设计》全面梳理了与变电站设计相关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研究成果,根据电力
本书是一本全面论述太阳能光伏发电所有涉及领域的技术论著。书中由浅人深地论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各个方面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工程技术内容。另外,书中还全面地论述了各种技术的全新进展,并给出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如果读者想继续深人地探讨相关技术,可以很方便地从书中及参考文献中找到所需要的知识。 本书基本上可以分成几个大的方面:光伏基本理论,包括光伏技术的热力学理论极限和pn结理论,还包括全新的有关第三代太阳电池的理论基础;硅材料的制备和硅片加工;各种太阳电池技术,包括晶体硅太阳电池、硅薄膜太阳电池、II- V族太阳电池、CdTe 薄膜太阳电池、CIGS 薄膜太阳电池、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等;各种光伏系统及应用技术;光伏测试技术;光伏系统的平衡部件的原理和技术,包括蓄电池、逆变器与控制器;从天文学和地理学的角度论述太阳辐射能量
《零基础学电工》以电工领域的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安排电工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内容 。结合电工行业的培训特色和读者学习习惯,将电工知识与技能划分成16章内容,具体为电工基础知识、常用 电器和电子元器件、常用工具和仪表的功能与使用、电工识图、电气部件与电子元器件的检测、线路的加工与 连接、灯控照明系统的安装与维护、供配电线路的安装与维护、电力拖动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电动机的拆装与 维护应用、电动机常用控制电路的特点与应用、变频器的使用与调试、PLC技术与编程、机电设备的自动化应 用控制、变频电路的综合控制应用、PLC的综合控制应用。这些知识内容涵盖了目前电工行业的主要岗位需求 ,注重电工知识的系统性,强调电工技能的实用性。 《零基础学电工》采用微视频讲解互动的全新教学模式,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