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电力系统概念,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厂、风力发电、 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等发电方式的基本原理及主要设备,输电线路主要元件,变电部分和配电部分的基础知识,继电保护的概念、分类、基本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网调度,电力市场营销,电力通信等方面介绍了电力系统的常识。本书可作为公司系统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教材。
研究光伏发电技术,推动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对于缓解常规能源的短缺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并网逆变技术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技术。本书围绕光伏发电并网逆变技术,系统地介绍了单相和三相并网逆变器设计方法、光伏电池大功率跟踪控制技术、并网逆变系统孤岛检测与低电压穿越方法的分析、光伏并网发电监控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光伏发电系统功率预测与能量管理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等内容。本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涵盖了光伏并网逆变系统设计方面的诸多先进技术,可供光伏发电并网技术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管理等相关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共分为10章:第1章根据调研资料阐述了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优势前景;第2章介绍了海上风机系统构成(海上风机结构形式(叶片(风机舱(支撑结构(控制器、控制保护系统及电力电子系统等);第3章从设计方面归纳了海上风机基础支撑结构常用设计技术;第4章给出了海上风机叶轮发电系统的设计技术;第5章介绍了海上风机基础的防腐保护技术;第6章介绍了海上风电分布式微电网技术;第7章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海上风电场的安装和维护技术;第8章介绍了海上风电场资源评估及选址技术;第9章通过分析台风易发地区风电机组遭遇台风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海上风电机组防台风技术与控制措施;第10章基于多年来国内外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对海上风电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本书主要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自动化及海洋科学专业的学
苏巴 拉迈亚 柯蒂加拉*思达、何雪玲译的《 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新能源科技译丛》为引进版图 书,共分为五章,主要介绍了光伏技术在太阳能电池 加工领域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包括薄膜太阳能电池在 内的太阳能材料的基本特性和制作方法,探讨了 Cu2ZnSn(S1-xSex)4系统及其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 应用。本书可以作为一本教材或参考书,适合物理系 、动力与能源系、材料系、电子工程系、化学系或其 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学习研究薄膜太 阳能电池技术。本书也可以作为相关研究机构科学家 或相关企业工程师的参考资料,为研究开发各种类型 薄膜太阳能电池提供帮助。
本书以技术问答的形式编写,便于开展岗位培训和技术考核时使用。主要内容包括:风能常识、风电生产指标等基础知识、电气一次系统、电气二次系统、风电机组检修及维护、两票三制、常用工器具、安全防护等。本书有助于
本书重点阐述了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理论与技术,旨在为风力发电技术开发、设备设计人员提供实用的参考与借鉴。全书共分8章,包括绪论、风资源、风力发电原理、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载荷、风电机组总体设计技术、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动力学、风力发电系统模型、风电机组的控制技术。 本书可供从事风电机组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作为教材或参考用书。
本书根据外能源现状,回顾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和我国发展目标,系统分析了生物质的分类、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常见的生物质利用方式,重点论述了农林废物燃烧和气化发电、垃圾发电、沼气发电以及生物质制氢燃料电池发电工艺,并介绍了外大量工程实例,使读者对生物质发电技术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生物质作为一种以碳水化合物为基体的可再生能源,将逐步取代煤炭和石油,为人类提供化工原料和能源。本书对常见的生物质发电技术及其系统工艺进行较全面的介绍。编著者根据多年对生物质发电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编写了此书,以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工程师等参考。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组成、热力系统与主要技术性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机组的试验边界与测量参数,参数测量与仪表,试验的基准参考条件与负荷状态,试验过程与操作,试验数据的整理与机组特性的计算,联合循环机组特性的修正与评定,联合循环机组性能不合格时供货商责任的划分,试验结果不确定度的分析,试验报告,验收试验的数据处理与性能计算举例。 为了使读者能够理解运行条件与机组特性的关系,更深入地掌握联合循环机组特性,书末附录中列有机组修正曲线。 本书适用于从事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计、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热能及动力类专业师生参考。
为了提高电力工程现场质量监督检查效率,保证监督检查质量,按照国家能源局要求,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组织编制了《光伏发电工程监督检查标准化清单》,(简称标准化清单)。本标准化清单以光伏发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为依据,对应大纲中的各条款,分别给出了检查依据和检查要点,并规范了检查问题的描述格式。检查依据中摘录了与大纲条款对应的国家管理文件或规程、规范的有关要求或规定和执行标准,便于监检时的查询和应用。检查要点中明确了很基本、很重要的检查对象、检查要素及合格标准,使大纲各条款的执行操作性较强。本书共分5部分,靠前部分是抢先发售监督检查;第2部分是光伏发电单元组,包括地基处理监督检查、光伏电池板安装前监督检查;第3部分是独立蓄能工程,包括地基处理监督检查、蓄能电池组安装前监督检查、蓄能设
《热工控制设备检修》为《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检修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热工控制设备检修》主要讲述了热工控制设备检修基础、热工测量仪表检修、热工控制机构检修、热工控制系统检修、程序控制系统检修、热工监测与监视系统检修、热工控制系统调试、热工控制设备安装工艺等内容。书中全面、详细地分析了热工控制设备的检修、安装及其要求,并适当加入了自动调节系统调试的内容,突出了培养岗位职业能力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全书编排紧凑、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热工控制设备检修》可作为火力发电厂生产现场的技术人员和热工自动装置检修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新人厂职工上岗培训的学习资料。
黄东方主编的《500kV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监控信号处置手册》分析了500kV变电站一、二次电气设备运行监控信号发生的具体缘由、表象、可能关联发生的信号及其对关联继电器、保护(操作箱)状态的影响以及信号对主设备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在调控处理要点、现场处置意见中对不同情况下的处理原则进行了关键提炼。全书共23章,主要设备包括:500、220、35kV开关,HGIS开关,刀闸,TA,TV,端子箱,站用变压器系统,油浸电抗器,500kV联络变压器,500kV电抗器,500、220kV线路保护装置,35kV系统保护装置,500、220kV母线保护装置,500kV联络变压器、500kV电抗器保护装置,开关保护装置,其他保护及自动装置,直流系统及通信系统,保护管理机、故障录波器、故障信息系统,GPS,UPS,综合自动化系统。《500kV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监控信号处置手册》可作为调控中心、运维站驻点
本书结合我国“十二五”新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及国内外离网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应用技术,以从事离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及施工人员为读者对象,系统、全面地讲解了离网太阳能光伏发电基础知识、离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蓄能装置、离网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与电能变换技术、离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设计、离网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管理与施工技术等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热工计量与测量、热工自动调节、热工保护与顺序控制、汽轮机电液调节控制、计算机控制、热控电源及现场管理、热工技术管理。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绘图题、计算题。
本书主要涉及火力发电厂设备的腐蚀和防护的内容。首先叙述了火力发电厂所处的腐蚀环境、腐蚀影响因素、腐蚀的主要形式和防护技术,从原理上阐述了火力发电厂设备所用材料的腐蚀,分析了热力汽水系统、冷却水系统、烟气脱硫和脱硝系统、酸碱系统和电力用油系统的设备腐蚀和防护方法,阐述了火力发电厂设备常用材料型号和特征,很后介绍了火力发电厂设备腐蚀监测和检测技术、腐蚀预警技术、以及防护技术发展方向。
托马斯 鲍尔*的《热光伏发电原理与设计》旨 在强调其他学科的作用以及这些学科对热光伏系统开 发的贡献,同时还对组件(滤光器、辐射器和光伏电 池)材料进行了论述。**章对热光伏技术在发电领 域进行了概述,以及讨论了太阳能光伏和热光伏的差 异、科学文献来源、发展史以及转化效率定义。本书 的其他内容分为两部分。**部分涉及热光伏系统的 三大组件。这三大组件分别是第2章论述的辐射器、 第3章论述的滤波器和第4章论述的光伏电池。第二部 分重点在于系统。第5章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建模方 法入手,对热传递进行了论述。第6章是本书的核心 部分,重点关注系统的腔体设计和光谱控制。第7章 论述竞争技术并确定了热光伏的技术优势。第8章对 热光伏技术的潜在应用领域进行了识别。
根据我国电力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受国家能源局委托在2014年水平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基础上,依据2014年度火电工程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资料,采用2007年7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发布的《火力发电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07年11月发布的《电力工程建设概算定额》(2006年版)、2007年2月发布的《电力工程建设预算定额 第六册 调试》(2006年版)以及2012年设备、材料(北京地区)价格,编制了常规燃煤火力发电厂工程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2012年水平)及2011~2012结算性造价指数和300MW等级及180MW等级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参考造价。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以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内容为主,重点介绍燃煤烟气湿法脱硫系统工艺基本原理、特点,影响脱硫性能的因素,主要设备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环保法规、标准对火力发电厂烟气排放的要求,控制连锁条件,启动调试及验收,系统设备运行及维护,性能测试及化学监督,系统运行安全,对脱硫运行中遇到的异常及事故的处理,以及脱硫运行和检修管理等知识与难点进行解答。编写内容紧密结合现场实际,知识点全面,突出理论重点,注重实践技能,实用性和技术性强。 本书可供从事燃煤火力发电厂脱硫运行人员、设备维护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脱硫技术管理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用书。
本书是以某火力发电厂单元机组仿真运行为原型编写的一本实用型的火电厂运行类技术手册。本书的编写采用了统一的编写风格与模式,以任务驱动为模式,项目化教学为模板。全书共分五个项目,八个任务,任务由浅入深,涵盖单元机组的操作风格、单元机组的运行参数认识、单元机组的冷态启动、单元机组的滑停、单元机组的典型事故处理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亚临界燃煤锅炉的原则性操作步骤以及亚临界燃煤锅炉通用的参数调节技巧和事故处理方法,以较大篇幅介绍了如何进行燃煤锅炉的燃烧调整、锅炉水位调整以及经济运行技巧,这些技巧来自于编者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热能动力类专业学生单元机组运行实训课的教材,也可作为发电厂生产实训的参考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电力、冶金、化工等大型企业的电厂
本书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给出了永磁体的磁极面积和两磁极面之间的距离与永磁体磁感应强度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而给出永磁发电机磁极的径向布置和切向布置时气隙磁感应强度和磁路的计算。同时也给出了定子槽数、每极每相槽数与永磁发电机起动转矩的关系及起动转矩的计算方法。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永磁发电机的温升、冷却、效率的理论和实际计算方法,以及永磁发电机主要零部件材料的选择及其刚度、强度理论和计算。此外,还给出了永磁体的种类、性能及其应用,供读者参考。本书在第十章给出了永磁发电机设计程序并列举了60极900kW和18极1000W永磁发电机设计计算的全过程以飨读者。 本书可供永磁发电机制造企业,永磁发电机设计、使用、维护及风电场的工程技术人员、技师等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机设计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黄新波主编的《智能变电站原理与应用》是推行和实施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应用型参考书,书中全面分析了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原理、实现和应用,并给出相应的具体设计与分析。全书共分9章,包括智能变电站概述、智能变电站基础、智能变电站数据通信网络、智能高压设备、智能辅助系统、智能控制装置、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智能变电站调试与运行维护、智能变电站设计实例。 《智能变电站原理与应用》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检测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还可作为从事智能变电站研究、设计、制造、使用和运行检修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林世平编著的《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技术应用手册》主要用于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工程设计和技术咨询,可满足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深度要求,全书分为技术部分和应用部分,共十章。技术部分包括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系统及类型;系统主要设备,各种原动机、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系统设计,包括负荷计算、发电机组选型设计、系统设备配置原则、系统方案设计案例、联合循环汽轮机组选择、能源站选址及条件、噪声防治;电气系统及电力并网;控制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系统构成及案例;能源系统能源利用评价、技术经济分析;工程建设与调试;运营管理,项目运行准备、运行规程、运行策略及系统维修维护。应用部分包括燃气冷热电分布式能源政策及发展、政策汇编、工程技术规范;区域能源服务商业模式、项目商务
本书共分为六章。其中第1章介绍风力发电概念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第2章介绍风能资源的现状、评估和预测及风电场选址;第3章介绍风轮机系统的原理及设计;第4章介绍海上风电的市场空间、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海上风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第5章介绍风电并网技术、电网电压管理#电网电能质量管理、风电系统保护等;第6章介绍风电的相关政策及政策对风电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国内外风力发电案例和风电市场的分析。
本书结合我国能源规划的方针政策和国内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以风光互补发电技术为本书的核心内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的*应用技术,包括风光互补发电基础知识、风力发电机与太阳能电池、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计实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运行维护与故障处理等内容。本书题材新颖实用,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文字通俗,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是从事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研发、应用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读物。
本书以火力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秘方法为基础,根据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酌实践经验和在高校的教学体会,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标准;技术导则和*学科研究成果编写而成。全书主要介绍了火力发电江腥: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方法和评价程序广泛并有重点地讨论了然煤搏燃油发电工程和核屯工程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并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说明各种火力发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步骤和方法,便于读者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本书可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和水利土木工程等领域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