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介绍油墨工业相关知识的专业工具书,根据油墨生产技术的特点,以油墨产品为中心,以原材料、生产方法和设备、原料及产品的检测方法为重点,比较系统地综合汇编了有关油墨品种类型、参考配方、原材料品种和性能、产品技术特性和测试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同时编入了名词术语、相关的基础理论、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油墨应用故障与排除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共十章,分为上、中、下三册。 本书为下册,包含第6~10章,主要介绍了油墨生产的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要求,油墨原材料及油墨产品物理、化学技术特性的检测方法和油墨应用故障与排除等方面的内容,并在附录中收录了部分油墨及相关产品制造供应商名录。 本手册适合从事油墨科研、生产、应用以及企业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印刷及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
本书系统介绍了印刷油墨生产的基础理论、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各种印刷过程的特点以及与之适应的印刷油墨;介绍了各种印刷油墨的组成成分、生产工艺、各种油墨必须满足的印刷适性,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油墨的关系;介绍了印刷油墨的检测方法并编入一些配方,以及使用中容易遇到的种种问题;并在书后附有油墨生产的标准供读者查阅。本书对于油墨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印刷厂家的科技人员和印刷工人提高印刷质量也会有所帮助。
本书以海德堡单张纸胶印机实际使用为目的,对这类机器的正确使用和规范操作、故障的排除和机器和维修以及其自动化系统做了较为详细的讲述,对其典型结构和原理也作了具体的分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书可供印刷工程技术人员,印刷机操作、维修人员使用,亦可供印刷院校相关专业教学参考。
我国发明的印刷术,先后传入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琉球、菲律宾,西传至伊朗,并影响了非洲的埃及与欧洲。本书概述了古今中外各家学说,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对中国印刷术的传播途径作了探讨。作者还根据《李朝实录》等资料,说明朝鲜铜、铅活字在世界印刷史上的地位,指出元末大批刻工在日本刻书对日印刷术事业的贡献,并介绍了越南、琉球的古代刻书情况,又论到中国天主教徒在菲律宾开创的印刷事业,这些都弥补了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一书的不足。
本书积累了作者长期工作中与外国工程技术人员交流中获得的专业知识;实践工作中的经验;阅读资料、刊物中总结的常识。全书以图文并茂的书写风格,试图改变技术书刊以严谨的文字叙述为主的版面,让各个层面的读者都能快速受益:想进入凹版印刷行业的读者,可作为一本入门普及书籍从头到尾快读一遍,达到启蒙的作用;熟练的技术人员、设备操作人员细读一遍,有助于达到实践到理论的升华,有益于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面对凹印疑难问题,针对性地选读相关章节,可将轮转凹印技能融会贯通、豁然开朗;从事凹印机设计制造的技术人员,本书也能为你提供现代轮转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的使用现状,可供研发参考。
中国书画装裱历史悠久。本书汇辑有关书画装裱技艺的二十六种古籍,并作标点、注解、今译,又在“释义”中较详尽地介绍了现代书画装潢技艺,书末附图、格式十五例。内有明清专著《装潢志》《赏延素心录》全文,唐《历代名画记》、宋《画史》、《书史》等九种典籍有关章节,后魏《齐民要术》至清《一角编》等十五种古籍中的装潢短论。原文以善本校订,注译深入浅出,释义通俗易懂。 本书首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历代装裱的技艺、材料、经验、历史等,具有较高的艺术、技术、学术、资料诸价值,实用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