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在文学成就上受到后世不少文学评论家的赞许: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 六才子书 :冯梦龙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与《金瓶梅》定为 四大奇书 。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讲述北宋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被迫落草,发展壮大后被招安,东征西讨的故事。金圣叹批改本对原《水浒》进行了较大改动。本次加以绣像插图,足本出版,更好服务读者。本书为120回本,收入征王虎、田庆与征方腊故事,以见水浒故事的全貌。其中,前70回,收录金圣叹的评点,对读者理解小说章法、佳处,大有裨益。
这是一套专门为2-5岁的小朋友打造的拼插玩具书,共4册。书中采用了全新的游戏概念,将纸质的平面图书“动态化”,让图画书变成游戏书,让阅读的过程变得趣味十足。每本分册都是一则独立的故事,有围绕日常生活展开的“我去上学”“我去医院”,有围绕冒险展开的“大侦探”“拯救王子”,阅读时,孩子挑选心仪的卡片,和小主人公一起,为主人公制造故事经历,顺着故事的情节发展,还可以和小主人公一起,解决故事中的问题,不仅能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大大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
(明)施耐庵《水浒传》是中世纪的文化结晶,也是农耕社会中华智慧的百科全书。它萃集时代精神和道德行为于一体,梁山群体和社会其他诸家百行所呈现的态势,其内涵意蕴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广大中下阶层固有的思维定势和价值法则、文化选择,于兹叙述人们的喜怒哀乐、正义与邪恶、纯朴与虚假、高大与卑劣,是非曲直,非常迎合农耕社会人们的取向和潮流,分别由社会人格打造为道德人格。诸如林冲委曲求全、鲁智深仗义与路见不平、皇帝昏聩、高俅父子,都为此后舞台塑造了成功的正负面脸谱。盛巽昌先生的《水浒传补证本》是对《水浒传》的一种解说、证明,和补充。盛先生将大众文化研究的学术性与通俗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全书近千则补证,为读者深入阅读,沟通文史提供了一种具有新意的水浒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