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书,包括从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评论集《普通读者》及其续编当中选译出的二十四篇文章。读着这样的文章,我们好像是在听一位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女作家向我们谈天许多有关文学、人生、历史、妇女的大问题、大事情、她都举重惹轻地向我们谈出来了,话又说得机智而风趣,还带着英国人的幽默、女性的蕴藉细致,让人感到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河套平原》是一部典型的写实小说。小说从两个“雁行人”进入大后套孟柜切入,铺开了一长串曲曲折折、相互缠绕的故事诸如两个长工与红格格之间的感情秘密;王义和强占盂家水渠的阴谋;双胞胎姐妹与苗、杨二人的婚姻与感情纠葛;缨子的挣扎、受害与报复;王爷对土地承包者们的控制与后者的自救;屯垦队的巧取豪夺;战争对农户的伤害……这些情节构成了义和隆几十年的历史世像,可算是大后套近代史的缩影。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美洲考古学的发展,关于古代中国文明与古代美洲文明的关系问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时有议论。既有赞成古代美洲文明与中国文明同源者,也有反对者。无论赞成与反对,两派都需要寻求更多的证据来支持其观点,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对于中美洲古代文明了解得还不多,只有整理、翻译和出版一些有关的资料庥,才会吸引更多的学人参与讨论,命名得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有所推进,这也是我向大家这部书稿的目的所在。
本书的作者布鲁诺·舒尔茨的小说,就像一个奇迹。它美丽、奇妙,令人叹为现止,而且跟所有的奇迹一样转瞬即逝。而本书这本小书想做的,就是捕捉住、凝固住这个瞬间,这也需要您,亲爱的读者,一起来合作。您必须专注、耐心、投入,而且相信(相信自己,相信我们,也相信舒尔茨),因为,跟所有的奇迹一样,它很容易被错过。
金色的黄昏,在河边一架旧风车下,十五岁的汤姆和恋人玛丽互相偎依,啜饮着青春期的欢愉。清晨,河里漂来伙伴弗雷迪的溺尸。此刻,他们深知自己正在被“真实的历史”吞噬。许多年后,人到中年的历史教师汤姆人生陷入困境:妻子玛丽变成精神崩溃的窃婴者;他自己也将被学校辞退。为了找出人生何处出了差错,他开始追忆和梳理自己的生命历程。在他几堂历史课上,面对学生们对历史的质疑,他抛开宏大叙事的历史,讲起了自己活生生的个人史,讲述自己现下的危机是如何植根于他的青春期经历、他的家族史、芬斯区的沧桑乃至整个人类史,讲述一个人如何被时间攫住,成为历史的俘虏。
作者通过生花妙笔,以轻松诙谐的口吻幽默地再现了十三位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亲人,通过他们看似平常却又富有传奇色彩的命运反映了俄苏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画面,在寻常人物的性格和生活经历背后,对于人性、道德、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在外留学三年,锦屏庄园的二少爷柳子禹每次日白,说得最多的就是他家的庄园。那神情,那口气,就像自己拥有一座皇宫。听得多了,锦屏庄园就在她心中生动起来,像高悬在云端的仙山楼阁。 这一趟颠簸真值啊,终于亲眼见到锦屏庄园!可以从庄园的大门走进去,触摸它的每一个细节了!一激动,夏澄荷浑身的血液也和这晚霞一起燃烧起来,轻飘飘地,想飞身过去…… 大水井古建筑群,是这块土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土苗文化与汉文化以及西洋文化融合的经典,是祖先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它从明末清初一路走来,历经数百年沧桑,依旧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散发着民间文化的异香。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民族的伤痛。自有记忆之日起,那一片破败的庄园一直是这片土地上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茶余饭后,惊叹李氏家族曾经的辉煌,
二十七岁的马克在车祸后因脑部严重受伤重度昏迷,醒来后面对自己唯一的亲人姐姐卡琳,却认定她是个冒名顶替者。著名神经学专家韦博专程从纽约飞过来研究马克。随着故事向纵深发展,一切都指向、韦博的婚姻的动力和卡琳日益加剧的对她自己的身份的怀疑。作者从生态学、神经学和身份的本质的千丝万缕中编织出一部引人入胜、给人启发又充满柔情的侦探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苦苦挣扎于自我形象的消解与重组之中。人物自我发现的闲适节奏和大量技术与自然方面的细节有利于充分的探讨。小说进而探索了人类自我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多变性以及把人们与其他造物分开和相连的人的头脑的不可靠性。这部小说的行文风格是个既抒情又明晰的奇迹。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精选集)》是汪曾祺的自传性散文集。汪曾祺自报家门,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祖父、父亲、叔伯的故事,也剖析了自己的作品,讲述自己作品中那些原型人物。还记录了汪曾祺在西南联大的生活,和同学师长之间的故事。汪曾祺是沈从文先生的学生,在西南联大读过书,也在昆明教过书,除家乡高邮和北京外,这是他一生待的很长的地方。这七年,是他人生中好看妙的七年,又年轻,又无牵挂。除了读书,就是游荡。在昆明,他还至少恋爱了两次,有一次因为失恋,睡在床上不吃不喝两天。当然,也有过一个时期,贫困潦倒,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但精神上,却是极其自由的。看这本书,可以知道汪曾祺为何成为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