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上校还乡》讲述的是上校军官韩军退役后甘愿回到故乡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人故事。韩军在待分配期间回乡探亲,由于不忍心看到乡亲们就这样贫困下去,毅然接受老支书韩俊法和自己的老同学于亚军的邀请,放弃了落户省会城市的机会,回到故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充分发挥自己在部队积累的工作经验,依托五名退伍军人作骨干,整修村道和河道,兴建规模化养殖场、服装加工厂等,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乡村旅游,积极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使昔日在全县垫底的贫困村跃升为全省的生态样板村。期间虽有父亲的劝阻、弟弟的不理解、搭档的从中作梗、爱妻的英年早逝 但他都始终初心不改,一往无前。小说人物形象众多,时代特色鲜明,弘扬主旋律。
《牧歌》是维吉尔早期最重要的作品,被认为是拉丁语文学的典范,充溢着浓郁的古罗马田园风采。早在1955年,杨宪益先生便将这十首田园牧歌译成中文,成为一个经典译本。《牧歌》每首诗的具体写作年代无法考证,内容大体是关于一些牧人的生活、爱情故事与美妙的田园风光,有时也涉及一些政治问题,对了解当时的社会及自然环境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本书为拉丁语—汉语双语对照本,杨宪益先生从校勘本译出,原汁原味呈现古典作品原貌;特别收录王焕生先生所译《维吉尔传》为理解维吉尔的生平提供了便利。
本书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游击根据地查找暗杀自己妻子芦花的凶手为线索,通过对他回故乡三天之中的经历、见闻、联想、回忆等的叙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内容。 作品不仅在结构和表现手法上与众不同,其意象的摄取也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在吸收中外小说特点的同时,对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也进行了大胆的借鉴,形成了新颖别致的风格,具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并于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以“文库”形式荟萃本社历年出版物之精华,是国际出版企业的惯例和通行做法。作为新中国建社最早、规模、读者知名度的专业文学出版机构,人民文学出版社在自己六十余年的历程中,已累计出版了古今中外文学读物凡一万三于余种,沉淀下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出版我们自己的“文库”不仅生逢其时,更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精品阅读的需求。 有必要对“朝内166人文文库”这样的命名予以简要说明:“朝内166”是我们赖以栖身半个多世纪的所在地,从这里走出了“一位位大师,沁透着一股股书香,这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与灵魂地标;“人文文库”似已毋须赘言;而随后还将对文库该辑所集纳之图书某一门类予以描述,我们的描述将是客观的、平实的,诸如“经典”、“大全”、“宝典”一类的炫丽均不是我们的选择。 “文库”将分门别类推出,版本精良、品质
张昌华先生是出版人,在其三十多年的编辑生涯中,有缘结识海内外诸位文坛耆宿和新秀,并与他们围绕图书出版有过不同形式的合作与私人往来。在这一过程中,作者不仅精心留存了诸位名家的手迹,还有机缘为他们拍摄照片,尤其难得的是留存了许多前辈名家晚年的影迹。本书以一手资料讲述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状写风貌,叙说缘分,是对珍贵瞬间的捕捉,也是对点滴往事的重现。 亦文亦史亦影像,宜读宜赏宜收藏。
龙虎乡河边村的李万吉到文华乡大田村西山王家,给亲家王怀仁拜寿。两人都认为今年端阳没划船没有味道。李万吉代表河边村邀请大田村来年端阳到河边村划船。王怀仁明知道艰难却一口答应。 一转眼到了第二年二月底,王怀仁还是没能组织一支龙舟队。他的媳妇李朝霞悄悄担起了这个责任,她在短时间内组织了三个骨干:西山王家的袁玉、山上刘家的刘芙蓉和东冲张家的陈青兰。李朝霞在西山王家,刘芙蓉在山上刘家,陈青兰在东冲张家,各喊了几个女子。大田村二十二个女人成立了半边天龙舟队,她们开始了像模像样的训练。 不久,又有王迎春和张金花加入半边天龙舟队,一共二十四个人。后来,何明婉因为与人,尽管她也想回到生活和道德的正轨上来,但欲望主宰了她,她和情夫双双殉情。吴丹丹因为家里没钱,跑到广东打工去了。龙舟队又只剩下二十
《人心不古》是“乡村志”系列中的第三部,讲述了做过县重点中学校长的贺世普在退休之后,被贺家湾村主任隆重地请回老家,担任了贺家湾村矛盾调节小组组长。贺世普一心想把现代法制观念引入村民心中,让村民能够懂法、守法并自觉遵法守纪,减少村里纠纷。可是在几件事情上,贺世普所持的观点和解决纠纷的方式都与村民的观点不和。在自己小姨妹因家庭暴力喝农药自尽后,他想依照法律,把小姨妹的丈夫,自己的远房兄弟兼邻居贺世国送进监狱,却遭到了来自村庄“就活人不就死人”的习惯思维的阻挠。然后,他又遇到了一桩建房纠纷:贺世国在加盖房屋时,将平房建成三层,并且还要在三层楼上面盖人字形的屋顶。这样不但把贺世普的房屋挡在了后面,还严重影响了房屋的采光。贺世普拿起了法律武器来替自己维权,将贺世国告上法庭,遭到了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