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乾坤,神州大地,历经十年浩劫,百废待兴,积重难返。国人渴盼拨乱反正。小平高瞻远瞩: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振聋发聩,一扫阴霾!斯时,国人除了腹中饥肠碌碌,文化生活贫瘠匮乏。十年间仅有八个戏,一本书。于是,《伤痕》、《班主任》、《于无声处》等一批冲破樊篱的作品一经发表,瞬间便传遍全国,人人争读,街谈巷议,一时传为佳话。于是,时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的林呐先生倡议,经社委会充分论证并一致通过:《小说月报》便应运而生,于一九八。年一月正式创刊。刊物一经面世,首期发行三十五万册,一抢而空,二期发行五十余万册,三期即达一百一十余万册。由于争购者众,邮局不得不采取排号限订措施。大有洛阳纸贵之势。作为国内首创的文学选刊,从全国发表的中短篇小说中选优拔萃,每月一期向读者汇报。创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生命的声音,在轻轻地飞扬……他只好再全力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还剩下几根,还只剩最后几根了。那时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他的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无数次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还有呢?突然间心里一阵空,空得深重。就只为了这些?还有什么?他朦胧中所盼望的东西似乎比这要多得多……
本书是著名作家吴启泰的中篇小说选集。书中收入的四个中篇,《天出血》展示一场美好爱情的毁灭以及孕育这一爱情的绿洲的毁灭,读来令人动魄惊心。《美丽的谎言》、《北回归线的太阳》、《无言的结局》讲述的都是经济特区发生的故事,通过形形色色人物的不同遭遇展示特区色彩斑斓的生活,并较深刻地揭示出改革开放、商品大潮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以及新型的人际关系,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人生在世,会有多少的感触、多少的思虑?一个人能写下来的,便永远只是一部分。而这之中,有的又因为思路不够究竟,或者言路不够中肯,自己来审视一次,余下来的自然就更少。而这更少的,也只是在你看来才是这样,若在别人看来,也就未必。那末在此之后,岁月就要洗刷它了,是否还有一点一滴能够留下来,就不是你能指望的。但在这时候,一个人能做的,似乎也就如此而已。
在这本集子里,收录了作者2001年至2005年几乎短篇小说的,在这五年里,作者依旧奉行“一日不做、一日不得食”主义,不敢说勤奋,惟愿不浪掷时日,惟愿努力做好每一日的事。作者与短篇小说,是既喜爱又怕,短篇小说之不易写,一如一个人在桌面大小的冰面上划花样,别人看着精彩且喝出彩来,自己却时时会惊出一身冷汗。 在这五年里,短篇小说仅仅是作者所著文字的一小部分,相对作者的长篇与中篇还有散文随笔,作者于短篇用力,这是作者珍爱它的原因。书名既为《狂奔》,而作者的写作态度却宁愿是漫步,慢慢走下去,且有一种的风光可看。
小说的诞生地是孤独的个人——本雅明在上个世纪欧注洲风雨飘摇的年头写下这句语录式的话时,我猜想他心中掠过的那些孤独背影是:爱伦·坡、卡夫卡、克劳斯和尼古拉·列斯科夫。孤独的冷焰灼痛了天才的灵感,使想像力在绝望中变得异常尖锐,生存的极限被想象的激情穿透,小说便在一片黑色的废墟中破土而出。 本雅明对小说的美这意义有一种间意味深长的理解,他在无与伦比的的《的人》一书中这样告诉我们:“小说不是因为它为我们展现了别人的命运而有意义,而是因为这陌生人的命运燃烧的火焰为我们提供了从自身的命运中无法汲取到热量。小说吸引读者的是借他所读的一次死亡来温暖冷得发抖的生活的希望。”
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从总体上看,白先勇的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大的阶段,阶段——1958至1962年,为出国前的小说创作;第二阶段——1964至1965年,为出国初期的小说创作;第三阶段——1965至1971年,为《台北人》小说集的创作期;第四阶段——1971至1977年,为长篇小说《孽子》的创作期;第五阶段——1979至今,为后期创作阶段。 本书主要收录了我们看菊花去、闷雷、月梦、玉卿嫂、小阳春、青春等二十一篇小说。
经典的文学评论,伴随着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有阅读的必要。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一部深具复杂性的作品,问世三十年来,关于它主题与艺术手法的研究评论文章不可胜数。一九七六年结集的《王谢堂前的燕子》,其作者欧阳子作为与白先勇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并共同赴美留学的同窗好友,有别人不易追赶的优势,由她来评论《台北人》,也是文坛的一道风景。 欧阳子采用当时西方学术界影响至巨的“新批评”方法评论《台北人》,通过系统化的归纳,以“今昔之比”、“灵肉之争”与“生死之谜”等主题命意来讨论其含义和意象。三个主题互相关联,互相关联,互相环抱,共同构成串联这十四个短篇小说的内层锁链。 《王谢堂前的燕子》深入研析《台北人》之含义,文集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学和文化价值。欧阳子在其个人理解范围内,凭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