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经典小说集(全五卷),《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怨女》《半生缘》《小团圆》,2019重装上市 经典小说,精装套盒,臻美典藏,月亮构筑起的永恒传奇 步入企鹅经典丛书的中国现当代作家 被李安、许鞍华等知名导演改编为多部热门影视作品的原著小说 张爱玲经典小说集包括:三部中短篇小说集《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怨女》,两部长篇小说《半生缘》《小团圆》。 《倾城之恋》:收录张爱玲于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包括《第*炉香》《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封锁》《倾城之恋》《琉璃瓦》《金锁记》《连环套》。 《红玫瑰与白玫瑰》:收录张爱玲于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七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包括《年轻的时候》《花凋》《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散戏》《殷宝滟送花楼会》《桂花
本套装是作家王小波的全集,共15册,包括小说《黄金时代》《白银时代》《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o双》《夜行记》《绿毛水怪》《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阴阳两界》《似水柔情》,杂文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书信集《爱你就像爱生命》,未竟稿《黑铁时代》
《周梅森作品纪念版》为周梅森小说作品套装,包含周梅森作品纪念版八部,分别为《人民的名义》《人间正道》《中国制造》《至高利益》《绝对权力》《国家公诉》《我主沉浮》《我本英雄》。这几部长篇小说是周梅森的代表作,是周梅森政治小说创作的精华集中展示。展现了周梅森书写中国现实的愿景,勾勒出一幅幅中国社会的生动画卷。这些作品,获得全国 五个一工程 奖、国家图书奖等奖项,均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引起巨大反响。
著名作家刘庆邦被称为 中国短篇小说之王 。在四十余年的文学创作中,他始终坚持以短篇小说为主,至今笔耕不辍,在短篇小说的创作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令文坛瞩目,并由此获得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他早期的短篇小说创作多关注于乡村和煤矿题材,而后期至近年的创作,可谓题材多样,不拘一格,风格多变。在这套编年卷中,收录了他在2003 2018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138篇,150余万字,分为6卷,从中可以看出作家这一时期在不断夯实现实主义写作的同时,也在挑战和开拓着自己,向着各种故事和人物进行着深入的开掘,因而这一时期的小说中出现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形象:打工者,农民工,市民,保姆 在这些普通人身上,既有人性的弱点,同时又不乏可贵的品性,表现了作家一如既往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从白狐报恩的神秘传说,到《禁门》里一段超越生死的深情守护,琼瑶通过狐、鬼、侠等富有传奇的形象和志怪情节构造了一个超现实世界,爱情也因此弥漫着神秘玄幻色彩。
这套五卷本的中短篇小说集,是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温亚军三十年文学创作生涯的精选集结。温亚军的小说无论是西域风情的悲壮与苍凉,还是边地风光的神奇与玄秘,抑或是大都市的灯红酒绿,主人公都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但从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光芒与复杂,丝毫不亚于某些皇皇巨著。小说主人公生存地理的纠结,与作家精神地域的变迁,相互融合,相互映衬,在温暖的生活底色上描绘出一幅变幻莫测的精神世相图。
《中国乡土小说名作大系(6卷共18册)》精选了改革开放35年(1977 2012)来,中国乡土短篇小说中的名篇力作,其中包括荣获全国大奖的乡土短篇小说,被小说选刊选载且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在当时社会上引起轰动或受到广泛关注、在读者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它反映了这个时期乡土短篇小说的整体面貌。全书图文并茂,乡土气息浓郁。它构成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深度变迁的画卷,具有史诗般的价值。
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 丛书对 五四 以来的中篇小说创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是由当代著名评论家点评,展示中国百年中篇小说创作实绩的大型文学丛书。自2018年至今已出版58个品种。 《百年中篇小说名家经典 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卷》(辑)精选鲁迅文学奖10位获奖作家(铁凝、刘庆邦、邓一光、红柯、陈应松、王跃文、吕新、范小青、孙惠芬、鲁敏)的中篇小说代表作,每位作家的作品独立成册,附收名家导读、作家小传及各时期照片。可作为入门了解读物,也可当作文学经典选本细细品读。 这套书为方便握持的袖珍本,轻盈、好读、好看,可读可藏。
《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是有名戏曲批评家吴小如的戏曲批评文集全编,以“良史”为指归,“务求翔实,力戒虚夸”。 该书以时间为主线、文章题材为副线,由民大学国学院谷曙光教授编注,以全新的体例,在突出《京剧老生流派综说》等名作的基础上,全面收录了吴小如七十多年来有关戏曲理论、演出史料、宗派发展等方面的戏曲文章,立体、历史地呈现了吴小如的京剧批评造诣。 该书的出版,既是对七十余年的京剧演出史、流派史、文化史、制度史、理论发展史、传播史的有效梳理,也为当今京剧批评提供了宗师级的批评角度、批评视野甚至批评工具。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推广、传播以及如何有效地继承发展,可以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1986年向汉语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奉献的一部影响巨大的作品,被译为二十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小说通过“我”的叙述,展现了抗日战争年代“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一幕幕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故事。爷爷、奶奶、父亲、姑姑等先辈,一方面奋起抗击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迸发着让子孙后代相形见绌的传奇爱情。小说洋溢着丰富饱满的想象,以汪洋恣肆之笔全力张扬着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通过这部作品,作者把他的“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了世界文学的版图上。 本书获得2001年第二届“冯牧文学奖?军旅文学创作奖”;其中的《红高粱》作为单篇小说,获得1987年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在《亚洲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排行榜上位列第十八名;进入英美学界重要期刊WORLDLITERATURE TODAY(《今
《红楼梦》(绣像批评本)据护花主人、大某山民、太平闲人三家评本整理出版。三家评本在120回《红楼梦》原著上附以30余万字的夹评和回评,是评点派的代表作,对红学研究及《红楼梦》阅读鉴赏,多有启迪。除正文外,本书还收有各家的读法、批序、总评、摘误、论赞、题辞、题咏、问答、音释、大观园图说,以及人物绣像和回目插图等,双色印刷。 《水浒传》(绣像批评本)底本为明万历间容与堂刻百回《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与通行的120回本比较,除少了征田虎、王庆的情节外,在细节描写上也有不同之处,并保留了大量韵文,对研究《水浒传》成书过程具有重大价值。署名李卓吾的眉批、夹批和回末总评,颇多精警的见解。本书据以标点整理出版,并参考了明、清其他主要传本,文字择善而从,保留评语及插图,双色印刷。 《西游记》(绣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