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的著名散文,也是他的遗著。1935年写于狱中。作者以亲身经历概括了中国从"五四"运动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的悲惨历史,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肆意欺侮中国人民的种种罪行。他满怀爱国主义激情,象征性地把祖国比喻为"生育我们的母亲",吸她的血液,汉奸军阀帮助恶魔杀害自己的母亲。作者高声疾呼,"母亲快要死去了","救救母亲呀!"他指出挽救祖国的"*出路"就是进行武装斗争,论证"中国是有自救的力量的",坚信中华民族必能从战斗中获救。并在篇末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描绘出革命后祖国未来的美好幸福的景象,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我们要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汉文学史纲要》本书系鲁迅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 中国文学史略 ;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后改此名。鲁迅先生有几项没有完成的写作计划。《中国文学史》便是其一。他留下了一部教学讲义,题为《汉文学史纲要》。他的讲演记录《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对魏晋文学的演变进行了十分精彩的描述,实际上也具有文学史的性质。
本书是一册描写上世纪北方乡土景物的现代散文集,杂以少量诗歌、人物小传等。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方,古华夏农业文明仍然一脉相传,过去千百年的演进极其缓慢,文化、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其实都没有太大变化。因此所谓故乡,于我们不仅是空间维度的,也是时间维度的,当我们立在土地上,从黄帝、诗经、大河,到犁头、草木、饮食,故乡是几千年的丰厚叠加。当历史车轮辚辚加速,生活图景在几十年里迅疾变化、天翻地覆。古人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个景象依旧是静态的、安宁的,个体历经颠沛沧桑,仍有怀抱可回归、可依偎。而如今,故园不再,故人不再,故土之魂也全然陌生了。异乡者怀想过去。过去并非完美,甚至不一定美好,但它厚重,是我们的一部分。作者尽可能用凝炼白描的笔触
这是一个尊崇月亮的地方,他们认为人和大地是合一的,月亮就是夜间的女神。然而,教会滥用权力,善良的居民都被指控为巫师,犯了全是凭空任意想象出来的罪行:放毒、杀婴、亵渎陵墓、做渎圣弥撒、敬奉魔鬼 罪名数不胜数,还说撒旦是以公山羊的形式主持巫师们的聚会的。他们被刑讯逼供,被判处火刑,玛达伦被称为月亮的女儿,可是母亲却被指为女巫,她在善良的人们帮助下终于救出了母亲。
本期合订本将2021年7月下、8月(上、下)这三本杂志汇编成册。本册合订本中,健儿们争相攀登峰顶,生死一线,谁能问鼎峰成为《攀登之王》?好心人帮忙传递一封《奇异家书》,千里迢迢来到指定的位置,却根本找不到送信人所说的人家;一株传说中的《傀儡草》,牵扯出了大明后宫的波诡云谲,风云变幻 读者们的老朋友阿P又带着新故事来了,《阿P送外卖》的路上,结果被人冤枉《阿P 敲竹杠 》,简直就是一出《阿P翻船记》。对于学习写作的小读者来说,老栏目 3分钟典藏故事 浮世绘 可以积累作文素材,开阔视野;新栏目 我的青春我的梦 可以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文,借鉴学习,不断进步。
本书收录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的中篇代表作品《春琴抄》和《吉野葛》。 《春琴抄》描写了富家盲女与仆人之间异乎寻常的爱情故事,凄美,凄苦,凄凉。大阪药材商之女春琴幼年双目失明,但在音曲方面天赋过人。照顾春琴起居的佐助因倾慕于她,在尽心服侍之余,拜其为师,苦练三弦琴。自立门户后,春琴因招人忌恨,被人毁容,佐助甘愿自刺双目,陪其度过一生…… 小说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舞台剧、歌剧等,尤其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这对银幕伴侣主演的《春琴抄》为中国观众所喜爱。 《吉野葛》是一部以吉野地方历史传说为背景创作的小说。作者在讲述各种历史传说的同时,道出了主人公由思念早逝的母亲转而追求山村少女的委婉心曲。
《一杯茶》收录了徐志摩翻译英国 短篇小说家曼殊斐尔的《一杯茶》《巴克妈 形状》《一个理想的家庭》《刮风》四篇小说,以及徐志摩纪念曼殊斐尔的文章《曼殊斐尔》。读者从中可以领略曼殊斐尔写实、简约、诗化的写作特色,以及徐志摩同样具有诗意的译笔。
《朝花夕拾》是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大型文摘类综合读物。系《读者参考》第120辑。
王爱玲编著的《愿做山间一泓水》分类精选品牌益智类期刊《思维与智慧》二十年散文精品,国内近百位知名散文作家联袂奉献,畅谈人生智慧,滋养美好心灵,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担任顾问并作序推荐,人生需要智慧,智慧启迪人生。亲情、友情、爱情,情情相暖;考场、职场、战场,场场斑斓。一册在手,饱览人生妙趣;一篇在目,品味人生真谛。
白先勇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他写的是非英雄的悲剧,他的小说的悲剧主角不是时代的英雄,而是在大时代浪潮冲击下不能支配自己命运的一群失落的贵族,以及附属他们的各种各样的小人物,作者怜和同情他们的困境和不幸;他写的是心理的悲剧,作者在描写这群悲剧人物时,没有像通常的悲剧作品那样,着力去描写悲剧的背景,作者所着力描写的,占领舞台和小说中心的,是他们的内心痛苦和怀旧情绪,对他们的显赫气派的光荣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