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被视为中文现代诗歌第一人,一生留下的诗作仅不到160首; 他有一种灵魂上的痛苦,而这使他最普通的观念都得了一种深重和庄严 。他翻译的普希金、雪莱、拜伦、奥登等人的作品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本书借助翔实的文献,记述了诗人穆旦/翻译家查良铮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激荡起伏的一 生。 像穆旦这样在不长的一生中留下可纪念的甚至值得自豪的足迹的诗人不会很多 学生时代徒步跨越湘、黔、滇三省,沿途随读随撕读完一部英汉辞典,最后到达昆明西南联大;25岁以中国远征军的身份参加滇缅前线的抗日战争,经历了严重的生死考验;1952年欣慰于新中国的成立,在获得美国学位之后毅然回归祖国 何况他还有足够的诗篇呈现着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祖国和民众的赤诚 他的诗歌创作所拥有的创造性,他至少在英文和俄文方面的精湛的修养和实
本集为《散文》创刊四十年际复证初心之制,精选《散文》四十年中刊发的名家杰作,计百人百篇。本书作为《散文》创刊四十年来的一次整体回顾,同时也是对历年来所刊发文字的一次再沉淀、再萃取的过程。经过对读者、作者以及专家反馈的研究分析,所选作家、作品均代表性地体现了华语散文创作四十年来的面貌与水准。其中,既包含冰心、季羡林、孙犁、汪曾祺、王蒙、冯骥才、史铁生、铁凝等文坛大匠的经典美文,收录当下活跃的文坛中坚力量与新锐作家zui具代表性与知名度的作品,同时,亦将选编视野对准海外华语散文创作,采撷佳篇。 百人百篇 ,依作者出生年月编次,跨越整个二十世纪,是对《散文》办刊历程一次多维度的 全面回忆 ,也是对现当代华语散文创作的一次盛大巡礼。
每个人都会面对人生的艰难时刻,才华横溢的乔治 吉辛也不例外! 许多年来,乔治 吉辛一直靠写作谋生,一直在生活中奋争, 挣钱本应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从十六岁自立开始,有三十多年了,我却不得不将挣钱当作目标 。 更让他焦虑的是,尽管他时不时能挣到所需之外的一点余钱,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度过一生。他需要休息,需要安静,需要身心健康,需要宁静平和的心境,带着对生命的喜悦,写下一个想法、一段回忆、一点遐思,描摹一段心境,诸如此类。 直到四十岁,乔治 吉辛梦寐以求的生活也只能靠幻想才得以实现。此后,他创作了103篇自传式随笔,如实记录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这些散文以《亨利 莱克罗夫特杂记》即《四季随笔》为名出版后一纸风行,帮助无数读者顿悟生活的真谛,从艰难时刻走向更新、更广阔的世界。
令海明威一早成名且经久不衰的作品,当属他开创一代文风的短篇小说。他的短篇以陈述句为主,描写精准,对白简短,给读者直接生动的印象,影响了世界上许多现当代作家。 本书分上下两册,收录了海明威的全部短篇小说。上册收录了1938年出版的作家*部完整的短篇小说集,即 首辑49篇 ,包括《乞力马扎罗的雪》等传世名篇;另有6篇未收入 首辑49篇 ,而显然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一并放在 附录 中。下册收录了 首辑49篇 后发表于书刊上的短篇小说及早先未发表过的小说,共21篇。附录中另有5篇,为原版全集中没有收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发现的。
《山林笔记》是一部卷帙浩繁的日记体散文集,也是作家胡冬林的遗作。2007年5月5日胡冬林搬到长白山区生活,直至2012年10月31日生病住院,作家坚持每天记录他在山林生活期间的日常起居、写作情况,更重要的是与猎人、山民、鸟兽、鱼虫、蘑菇和花木的故事。胡冬林因病离世后,其妹胡夏林整理了他留下的笔记,按年代分为上下两册共计六章,凡118万字;编辑另册编排《〈山林笔记〉动物、植物、菌类手册》,配以作家亲自拍摄的照片近两百幅,向读者徐徐展现了四季长白美丽壮阔又细腻温暖的世界。
俄国白银时代文学中,帕斯捷尔纳克和茨维塔耶娃是两位最杰出的诗人,他们彼此也是柏拉图式的恋人、挚友。本书共收有两人留存世上的珍贵书信近200封,时间跨度为1922 1936年,两人的通信持续14年之久。这是一曲爱的罗曼司,一场情感的马拉松。两位诗人在保持通信的这段时间里经历了重大的生活和人生变故,流亡海外,颠沛流离,生活窘迫,但是并没有放弃诗歌创作。这些书信完整地记录下了他俩当年各自的生活和创作,心境和情绪以及帕拉图式的情感历史。促使他们相互走近的,正是他们面对诗歌之命运的责任感和寻求新的艺术可能性的使命感。他们是真正的知己,拥有是共同的信念和追求,在书信中相互慰藉,相互鞭策,以获得继续写下去的动力。这些书信,不仅记录两人当时生活,也是记录了他们对对方诗歌的评论。两位诗人的通信,也构成了一场诗
《唐朝诗人的朋友圈》 杜甫也是从朋友圈里偶然得知偶像李白离职的消息,一时难以相信。 李白可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啊!他人那么有魅力, 诗写得也那么好,怎么就离职了呢? 李白比杜甫年长十多岁,当李白已经名声大振时,杜甫还在学海无涯苦作舟,志向远大的杜甫了解到李白其人,很是敬佩,所以知道这个消息后黯然神伤许久。 没过多久,李白游历到河南,与杜甫来了个粉丝见面会,两人都正处人生低谷,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李白和杜甫虽交集不多,但是这两位伟大诗人友谊,一直是一段佳话。 刷刷唐朝诗人的朋友圈,谁日常忧郁?谁是段子手?谁文如其人?又是谁反差萌?刷刷朋友圈,刷出那些过去的八卦。 《明朝人的精致生活》 张岱的散文惊才绝艳,他写唱戏,写灯火,写斗鸡,写声伎,写茶道,写民间绝技,写地方小吃,器件玩物,写有趣
桑顿 怀尔德经典作品集(全五册) 是桑顿 怀尔德最具代表性佳作,包含一部小说,四部戏剧集。其中,《圣路易斯雷大桥》荣获1928年普利策小说奖;《我们的小镇》荣获1938年普利策戏剧奖;《九死一生》荣获1943年普利策戏剧奖。曾经,只有《我们的小镇》《圣路易斯雷大桥》被引进到国内,其他三本《阿尔刻提斯之歌》《漫长的圣诞晚餐:独幕剧集》《九死一生》都是首次出版简体中文版。更值得期待的是,本次作品集是一套在全球都独一无二的珍贵版本,怀尔德基金会(The Wilder Family LLC)独家授权普利策戏剧奖得主保拉 沃格尔、唐纳德 马古利斯等当代知名剧作家和作家为每一部作品作序,此版本是桑顿 怀尔德诞辰125周年纪念的唯一版本。
我的第四本书,跟前三本《窗里窗外》《云去云来》和《镜前镜后》有些不同 第四部散文集《青霞小品》,首发了林青霞的多帧照片、绘画作品,均为青霞亲选,汇集各个时期的成长──看见又真又美的青霞。 经历让人成熟,岁月使人感悟。驰骋文坛十八年,加上阅读的滋养,她驾驭文字的能力再度提升,凭借精细而准确的观察力,轻松流畅地写出一篇又一篇细腻的文章。美人美文,率真情深!自如自在,脱俗清新! 著名电影美术指导张叔平再任设计总监。 金耀基校长撰序推荐:青霞悟性高,又肯转益多师,不知不觉间修成了林青霞独有面目的文体 青霞体 爱林泉 的 影迷会 应该扩充为 影文迷林会 了。 林青霞说, 我现在的心态,觉得很有意思,很喜欢看到人家高兴,人家高兴我就高兴,所以我就常常给人惊喜。
镜前动人,镜后真挚。 睽违六年,相遇不一样的青霞。 更真、更善、更美,文情并茂,为读者送上暖心的问候。 白先勇跟金圣华说,青霞现在真是作家了。 作者林青霞说: 我的《镜前镜后》在我今年生日出版,算是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也好在疫情中跟大家分享我思、我想和我描写的人物。 《镜前镜后》是林青霞第三部散文作品,在《窗里窗外》和《云去云来》之后,继续娓娓道来她所经历的事、认识的人。书末特别收录几篇 朋友的话 ,他们识于不同时期,也见证着青霞的成长。多年阅读滋养下,也丰富了她的创作灵感,身边的人和事都成了她笔下的主角,随手拈来,轻松流畅。以读书为乐、写作为趣的她,对事物观察入微,写来惟肖惟妙,所思所想,真情流露。 本书还首发了她的生活照片多帧,均为林青霞亲选。
《陪你读书日历2025》是一本可以听书打卡的文学陪伴日历。本书从麦家理想谷上千册藏书中精选《月亮与六便士》《倾城之恋》《傲慢与偏见》《遥远的向日葵地》《人生海海》等52本中外经典名著,汇聚毛姆、鲁迅、巴尔扎克、米兰 昆德拉等多位古今名家。 全书秉持 读书就是回家 的理念,以 每日金句 读书打卡 扫码听书 为基本构架,实现碎片化时间 把名著读薄 。同时配有图书、作者的基本介绍,及精读音频二维码,由资深拆书团队静心研磨,专业配音人士倾情演绎,让读者随时随地享受旷野人生,留下独属于自己的文学足迹。 2025年全新升级,月历页选取麦家金句,搭配12幅色彩大师精美油画。每日宜忌,年轻人的出行玄学指南。日历和盒套均采用经典专红设计及烫金工艺,高级感十足。附赠麦家陪你读书书签及精美笔记本,收藏送礼皆宜。
顾随先生既是一位专注于古典文学与文艺理论研究的学者,又是一位天才骏发的诗人、作家。生前著述、创作颇丰,然不轻易刊发,故刊行者较少。十年动乱中,部分手稿又下落不明,殊为可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叶嘉莹教授及顾随先生之女顾之京教授多方访求遗稿,期间得到多位前辈学者的帮助,终成《顾随文集》,由我社于1986年出版。 《顾随文集》系顾随先生著述、创作文字的首次系统整理出版。正式出版后的36年间,顾随先生著作又陆续出版多种,他的研究与创作成就,也已较为全面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此次推出的新版《顾随文集》,较1986年版,内容编次一仍其旧:上编收录 东坡词说 稼轩词说 揣籥录 等研究性文字,下编收录 词选 诗选 杂剧选 等创作性文字,附录收录叶嘉莹教授撰写的长篇纪念文章和顾之京教授的后记。 顾之京教授依据原印
本书为《马识途文集》中的第十卷和第十一卷,是一套特殊的个人回忆录。《沧桑十年》是作家对 文革十年 个人经历的回忆,从1966年夏天,马识途从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岗位上被下放写起,直至1979年1月25日被彻底平反,详尽记录了 文革 十年间自己所经历的人和事,文字简朴直白,却声情并茂,抒发了作家真挚的情感,是国内关于 文革 记录的重要文本资料。《百岁拾忆》马识途在百岁之际追怀过往、反思历史的回忆录,是他学习巴金说真话的书。马识途的人生波澜壮阔,多姿多彩。本书从他的家世、童年写起,追忆了他求学、参加革命、搞地下工作的精彩故事,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建筑和科研管理工作、身经各种运动的漫长、坎坷的历程。他的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创造力,都让人赞叹不已,油然而生见贤思齐的念头。
由当代文学研究开山鼻祖洪子诚和海外汉学名家奚密领衔,吴晓东、姜涛和冷霜等著名新诗研究者参与编写,精选台港澳和大陆100年来108位诗人而成,编者、诗人的阵容皆可谓神采奕奕、耀眼夺目。编选者在今天类乎 诗三百 的极简约形式和十几卷本以至几十卷本的宏大规模之间,选取一种 适度 篇幅的选本作为补充,是旨在面向诗歌爱好者的普及读物,同时又为想了解新诗历史和现状的读者提供进一步深入的空间。为了让读者对诗人的生平、创作历程和艺术特点有所了解,诗选将简要 导读 的撰写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提供可以扩充阅读的诗集目录。编选者为这部诗选以 时间和旗 与 为美而想 为名,命名虽然带有偶然的因素,但也多少体现了他们对新诗与历史、时代的关连,以及新诗在艺术构型、探索走向上的某种理解。
本套书以四季为序,精心编排为《春 希望》《夏 成长》《秋 收获》《冬 温暖》四本。每本书均精选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章,深情抒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寻。内容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人世间的温情脉脉与积极情绪,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生活画卷。
一套根据当下中小学生的阅读水平精心打造的丛书,分别从咏物、绘景、事与人、情与人四个角度精选现代名家散文编排而成。所选文章均为名家名篇,情感真挚动人,文字清新隽永,在拓展阅读面、提升写作能力之外,更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
《舒婷随笔》为舒婷随笔自选集,收录了舒婷多年创作的经典随笔。全书分为六个部分:荒园笔记、两栖女性、不忘露珠的寂静之味、民食天地、书斋打食、语言为舵。记录了舒婷的思想轨迹,有对事物人物的体察,有对两性问题的思索,有对书斋生活的品悟等。舒婷用精炼独到的语言以及犀利的眼光向读者传达出她对人生的思索,对生命的感悟,让读者在闪耀着思想的火花的文字之中,享受到心灵的震颤。 《舒婷散文》为舒婷散文自选集,收录了舒婷多年创作的经典散文作品,全书分为五个部分:老陈家的陈年芝麻儿、我儿子一家、干菜岁月、自在人生浅淡写、我的海风我的歌。舒婷的散文风格明快洗练,在幽默的叙述中含有一丝恬淡的忧郁。写到她的童年记忆和家族轶事,行文是松快的,是风趣的;写到她的青春年代和下乡岁月,行文是饱含激情的,是略有酸
这是叶锦添的创意美学笔记,也是他大半生的艺术思考和实践。无论是做艺术指导还是服装造型设计,抑或是一个导演、一个艺术家、一个写作者,叶锦添都是一边专心致志,一边神游八荒,在这种矛盾且统一的状态中,他才能达到他想达到的境界 既要做到极致,又要找到足够多的可能性。 艺术就是创作,叶锦添说: 找到那个目的,一直为了那个目的创作。我们很难找到标准答案,因为没有固定的答案。 与众多各个领域的大家合作过之后,他拼命汲取着艺术的养分,比如,他这样评价李安: 李安的电影永远是在一个含蓄、高雅的感觉中,如一支银针般刺痛了神经,令人过目不忘。他深刻地认识自我,勇于尝试不同的题材,克服地域文化的差异,而那种隐藏的士大夫情怀,却从不缺席。 他从西方看到东方,从东方看到西方,将东西方融合,诠释出独有
城市书写是在20世纪后期 空间转向 背景下产生的,城市书写关注城市空间在小说叙事和主题阐释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作者在小说中对城市的多维社会的文化解读,其中融入了作者的城市理念、创作方法以及主题思想。英国小说中的城市书写聚焦空间景观中的文化叙事、权力机制、精神表征以及民族认同等社会文化建构,分析英国社会文化在小说文本中的多维再现。本书稿旨在阐释城市书写如何成为英国小说中重要的人物刻画和主题阐释手段。本书稿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结合国内外最新资料对城市空间研究进行了梳理及总结,并系统分析了文学的城市书写理论及其发展述评。第二章主要阐释了英国小说的城市书写方法和策略,重点阐释英国小说的城市书写特征及其城市书写的多维文化建构意义。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从城市运行机制、文化再现、精神
这是丰子恺散文漫画精品集中的 珍重此生 套装尊享 小绿盒 版。 小绿盒版包括4册丰子恺散文漫画精选集,及一册特别馈赠丰子恺箴言漫画手帐。 4册图书分别从4个不同的主题对丰老的散文、漫画进行甄选。《此生多珍重》从对待人生的方式这一主题出发,特别收录《送阿宝出黄金时代》《学画回忆》《怀李叔同先生》等40篇经典散文; 《一辈子率真》从做人坦然率真的主题出发,特别收录《忆儿时》《从孩子得到的启示》《华瞻的日记》等37篇经典散文,谈童真、忆往昔,既有艺术理念也有人生道理; 《不负人间好》从想让自己幸福就要发现世间的美好这一主题出发,特别收录《生机》《无常之恸》《实行的悲哀》等31篇经典散文,回忆形色各人,感怀细微实物,悲哀中生出珍重; 《万物有真趣》从 不能活得成功,至少要活得有趣 这个主题出发,特别收录《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