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尔薄凉,内心也要繁花似锦。浅浅喜,静静爱,深深懂得,淡淡释怀,望远处的是风景,看近处的才是人生。唯愿此生,岁月无恙;只言温暖,不语悲伤! 本书精选季羡林、史铁生、梁实秋、汪曾祺、朱自清等21位名家的43篇经典散文,一同走进文学大师的生活,一起看看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在点滴之间的温暖,找到力量,向上开花,向下生根。
2025年4月2日是 童话之父 安徒生诞辰220周年,也正逢中丹两国建交75周年,值此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隆重推出《安徒生童话与故事全集》,作为安徒生220周年纪念版和读者朋友见面。全书根据丹麦汉斯 雷兹尔斯出版社1992年纪念版译出,收入安徒生传世童话故事157篇,丹麦画家威廉 佩德森及洛伦兹 弗罗里希插画作品500余幅, 国际安徒生大奖 、 丹麦国旗勋章 翻译终身成就奖 获得者、北欧文学研究专家石琴娥丹麦文直译,时任丹麦王国驻华大使、欧登塞安徒生博物馆撰序。为译文插图珍藏本 小经典NO.1。
本套书以四季为序,精心编排为《春 希望》《夏 成长》《秋 收获》《冬 温暖》四本。每本书均精选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章,深情抒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寻。内容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人世间的温情脉脉与积极情绪,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生动鲜活、感人至深的生活画卷。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讲述的是男孩黑狗达的外婆离世后,阿太(外婆的母亲)送给他一群小鸭子,用以补偿外婆的爱。此后,老母鸡阿花、大黄猫黑咪、兔子佐罗以及鸽子米点和雪花,都在主人公的少年儿童等不同时期,陪伴过他和家人,为他们带来人生的慰藉和温暖。作品以儿童的视角体察世界,在陪伴、告别、成长等命题的基础上,更为深入地探讨人如何与万物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人的故事、现代化进程中的故事中,探讨如何接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建构当代精神价值。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升级彩插版》收录了迟子建近年散文新作及其备受推崇的经典散文名篇,配以作者拍摄的多幅摄影图片。从白山黑水到碧野青空,从清晨日暮到冷月斜阳,从皑皑白雪的冬日到生机盎然的春天,这些摄影图片为该书平添了几分诗意与哲思。迟子建从万物生死中探寻世间真情,从人生的寒冬迈向岁月的暖春,这种种感人至深的片段构建了她所 的散文天地。无论是追忆往事、慨叹人生,还是文学漫谈、艺术沉思,全书字里行间所透出的苍凉与温情,都如同北方雪野中的一抹夕阳,至真至美。
“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冯骥才说,孩子的天性本与自然最接近,亲近自然,可促进孩子的心灵天地丰富、健康。本书50篇以纯真视角观察自然、植物、小动物、季节以及人物的散文,配以8幅冯骥才亲绘插图,在优美、易懂的字里行间,温柔善待每一株小植物、每一个小动物,让孩子在自然真性的阅读中,补充“知识教育”之外的“心灵教育”。其中《珍珠鸟》《花的勇气》《挑山工》等多篇入选义务教育教材。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刘震云作品选》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小说作品选集,收录了刘震云自1987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塔铺》起至今30多年来获奖无数的经典代表作。包括《一日三秋》《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我叫刘跃进》《温故一九四二》《一地鸡毛》六部作品。
“十三邀”作为一档现象级人物访谈节目,自2016年启程,迄今已陪伴我们走过八年。作家许知远深度采访国内外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在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变化的世界。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收录“十三邀”第5、6、7季(2020-2023)共计40多位人物的对谈实录,重新编辑整理,全套五册,分别为:《站在历史的远处》《你愿意活出什么样的世界》《保持对生活的一些刺》《创造一个自己的时间》和《人生的定义性时刻》。 “观念固然重要,行动才是灵魂。”诞生于特殊时期的这些珍贵对话,在保持精神与思想之问的同时,尝试去往更辽阔的世界,踏足更陌生的领域,进入更真实的生活,倾听更丰富的语言,袒露更率真的自我。 世界在变,“十三邀”在变,许知远也在变,不变的是对话本身。世界是一场无尽的对话,在对话中观察理解这个变化的世界和我们
一个想要改写命运的女人,要如何重新定义自己的命运,却又不致被其战胜?一个脱离传统命运的家族,要如何重新找寻人生的意义,庇佑内心的安宁?《命运》是蔡崇达继《皮囊》之后,时隔八年潜心创作的长篇小说。 《皮囊》里的那句“皮囊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正是出自《命运》的主人公,阿太之口。《命运》以九十九岁的她一生的故事为主线,串联起福建闽南一个渔业小镇一家族人的生死、甘苦与起落。 阿太原名蔡屋楼。她的家族世代靠海却不能下海,祖辈男丁以码头装卸为生。可到了她爷爷一辈却只得一女,家族命运就此改写——“怎么活”,成了横亘在她们面前的新命题。 屋楼幼年便被神婆预言将“无子无孙无儿送终”。她性子倔,头一遭听到自己的命运时,便撸起袖子要和它吵架,与命运争夺“谁说了算”。 她不信,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