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增《长征》自2006年出版以来,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 优秀图书奖 优秀装帧设计奖、第十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奖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等多项图书奖,总销量已近300万册。 《长征》以严肃的历史责任感记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惊人壮举,是迄今为止为全面、生动、动情的长征纪实作品。作品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叙述历史,并以宏大、厚重的笔触展开这一考验人类意志的大规模转移。红军转移的浩大场面,在作品中得到真实而翔实地再现,令人震动和感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赋予了长征以崭新的认知高度 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壮丽的英雄主义史诗,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作者激情澎湃的记述做到了这一点,这是过去所有记述长征的文学作品所从未具有的。 《长征》从红军一支部队突围寻找新
《解放战争》为王树增非虚构文学著述中规模*的作品。武器简陋、兵力不足的军队对抗拥有现代武器装备的兵力庞大的军队,数量不多、面积有限的解放区终扩展成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共和国,解放战争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演绎的是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传奇。国际风云,政治智慧,时事洞察,军事谋略,军队意志,作战才能,作品具有宏阔的视角和入微的体察,包含着惊心动魄的人生沉浮和变幻莫测的战场胜负,尽展中国历史上规模*的一场战争的丰饶内容。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国家如何艰难新生的历史。
《朝鲜战争》内容介绍: 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就这样被一个从来没有到过朝鲜的年轻的美国参谋在三十分钟的时间里,分割成了两半。 就在前一天夜里,在战争西线清川江前线作战的中国军队事先没有任何预兆地突然消失了。 自出国以来便在生死中搏斗的第三十八军的士兵们,脸上烟火斑驳,身上衣衫褴褛,他们围着这台收音机站在硝烟缭绕的公路上一动不动。那座使美军陆战一师无路可绕的桥,叫做水门桥。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六师三四七团七连司号员郑起于1951年9月30日收到一张红色请柬,上面写着:谨请光临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5月29日晚,朝鲜中部大雨如注,看见浑身湿透的洪学智,彭德怀用*沉的声音说:出事了。 就是把六十三军打光,也要在铁原坚守十五到二十天!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
本辑《单读-26》起源于5部来自*个全球记者奖 真实故事奖 的作品,并*终以9部非虚构作品和1部纪实影像作品为主体,首次推出了非虚构作品合集。在一个 后真相 时代,继续叩问真实。 这些故事来自洪都拉斯、波兰、刚果、塞内加尔、南非、古巴、英国、日本等12个国家和地区,涉及移民、养老、种族、性别等当下性、全球性的议题。由专业写作者深入现场调查,挖掘复杂事件的前因后果,呈现现实世界的光明与灰暗,直击全球社会的矛盾与不公 在真实故事里,世界是不平的。 本辑《单读-40》为口碑长销好书《单读26 全球真实故事集》续编。《全球真实故事集II》译介了第一个全球记者奖项瑞士 真实故事奖 2021年和2023年入围作品中的六部,分别关于关塔那摩拘押营的一对冤家、伊朗大德黑兰监狱的世相、一位德国父亲遭性侵的往事、疫情中过世的西班牙老人
《深蓝的故事四部曲》是深蓝非虚构作品集结之作。在书中,我们得以见证深蓝的成长与坚守,七年来,他的文笔愈加细腻成熟,但始终不渲染、不夸张,只是以诚恳平实的语言将从警期间亲历的故事娓娓道来: 《深蓝的故事1》:既有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深思,对养老问题的哭笑不得,也有医闹与 碰瓷 乱象、反映赌博害人的案件。 《深蓝的故事2:局中人》:收录为抓捕罪犯不惜 卧底 11年的三大队队长程兵,连续潜伏60小时殉职的周警长,为帮女友戒毒、自己当了警察的林所长等人震撼人心的故事。 《深蓝的故事3:未终局》:记录下两件在办案者多年追查下破获的大案,揭开错综复杂的真相与隐秘的人心。此外,还讨论了原生家庭,少年犯回归社会等热点话题。 《深蓝的故事4:在人间》:书中多数故事都与 家 有关,有互相支撑,为了家人改过自新的罪犯,
在这部短小、感性、充满话题性的纪实作品中,作家利维不仅讲述了她所经历的婚姻解体、母亲去世的人生至暗时刻,更由此思考了对于女人而言,什么才是有意义、有价值、有乐趣的生活。她援引西蒙娜 波伏娃、詹姆斯 鲍德温、埃莱娜 费兰特、玛格丽特 杜拉斯、大卫 林奇和艾米莉 狄金森等大家的思想精华,尝试勾勒出何为女性生活的终极自由。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主编 汪篯、白寿彝、邓广铭、郑天挺、翁独健、胡厚宣、阴法鲁、何兹全、戴逸等史学大家联合编订 精炼近300个国史关键词 一本书串联上下五千年 本书是吴晗先生组织汪篯、白寿彝、邓广铭、郑天挺、翁独健、胡厚宣、阴法鲁、何兹全、戴逸等一大批著名历史学者,为普通读者整理、编写的通俗历史普及读本,以百科词条的形式,对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专门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典章制度、文史常识等进行条理清晰、简洁生动的叙述和阐释,将各历史时期的社会概况、人物掌故以通俗有趣的故事化方式呈现出来,是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经典读本。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重庆解放75周年。本书是由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编纂、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献礼图书。 全书以时间为线索,从1949年《进军大西南!》讲述西南服务团进驻重庆、扎根重庆建设开始,到2024年《 小巷书记 的大使命》反映老旧社区改造、焕发新生为止,每年选取一件事,或由亲历者讲述,或由作者深度采访,文章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75年来重庆发展的沧桑巨变,展示了时代精神面貌和 新重庆 建设的伟大成就。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新中国、新重庆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从而更加坚定 四个自信 ,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而努力奋斗。
2024年 10月16日,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周年纪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5年的光辉历程中, 两弹一星 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 两弹一星 精神被第一批纳入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本书通过大量鲜活的人物事例和珍贵的史料图片,回顾了 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获得者中14位清华人发奋求学、以身许国、艰苦奋斗、建功立业的人生历程,特别是在 两弹一星 研制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和难忘的瞬间。读者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中国科学家在极为艰苦的历史条件下研制 两弹一星 的过程,感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 两弹一星 精神的实质和魅力。本书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弘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优秀作品。
他被宋人称为 国朝人物 ,令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钦佩不已。他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一身而备数器。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以天下为己任,锐意改革,奋不顾身。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雄辩地证明孟子所说的 大丈夫 可以真实存在。他是文学上的天才,情感丰富而细腻,明月高楼,斯人独倚,酒入愁肠,化作他的相思之泪。 长篇历史小说《范仲淹》生动地再现了范仲淹传奇的一生,这是一部大宋 孤勇者 的英雄史诗,也是一部揭示真正的中国式处世之道的书。全书内容建立在客观史实之上,人物故事、典章制度经过严密考证,细节想象合情合理,描绘了北宋初年错综复杂的政治风云,塑造了众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读者翻开这部小说,就仿佛穿过历史隧道,重回到那个成就了范仲
中国网络文学自1997年至今二十余年间,发展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影响广泛、活力无限的部分之一,也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文化奇观。《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为中国网络文学基础史料挖掘梳理成果,由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耗时十年,接力完成。 上编 中国网络文学大事年表(1996 2020) ,择要记述中国网络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大事要事,以六条线索贯穿:媒介变革、网站兴衰、生产机制发展、网络文学与 主流文学 的关系、中国网络文学与世界网络文艺的关系、类型文的流变和重要作家作品。下编 重要网络文学网站简史 ,在数百家网站中遴选70家,按重要程度分别撰写词条、简史和专题。上下有经纬,总体而言,上编追求简约明了,下编则不避冗杂。或者说,上编是可读的,下编是可查的。 对于网络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而言,这是一部方便可靠的案头工具书。
医院奇闻录 纪实系列, 魔宙 旗下非虚构品牌 天才捕手计划 重磅作品,引发无数粉丝共鸣的高口碑之作。这里有击穿每个人的故事,没有那句本故事纯属虚构! 9名专业医护的亲笔记述,15位患者的真实人生。躲在身体里的 妈妈 、不能动的 女王 、变身为少年的 少女 、背负 家族诅咒 的老奶奶 被浓缩的人生,藏匿着生命的秘密!医院里的日常,有不为人知的深情! 白色记事簿,一本医护手中的记事簿。全书从医护视角,记录了医生和病患如何应对疾病与生死的艰难时刻,以及医生真实的心理与日常,带你了解普通人无法接触的生死场。一本白色记事薄,承载着生命的喜怒哀乐,生死爱恨。 7名一线医护,1位调查记者,关于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真实记录。这里有击穿每个人的故事,没有那句本故事纯属虚构! 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和的症状是无法被治愈的,但比
我们来认识一下米拉。 她是一位喜爱读书的小镇女孩,从小就是个独立而聪明的孩子。她十四岁读尼采和潘恩,开学第一天就学完了全部课本,学校只得让她跳级。可这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女性最常见的职业是 打字员 ,人生的主题则是 家庭 。母亲对她最大的期望就是 嫁个好人家 。在 一个封闭的小地方,她的聪明和独立却使她成为异类。久而久之,她屈服了。她像其他女孩一样草草结婚,穿紧身褡,学做饭,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生下两个孩子,努力让自己做一位 贤妻良母 。丈夫有体面的工作,她也住上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大房子。她举止优雅,总是面带微笑。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在生活的平静表象之下,她正在默不作声地崩溃
本书是一部长篇传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经络学家立传的长篇传记作品。本书用优美的笔触,娓娓向读者叙述了中国著名经络学家祝总骧的一生。祝总骧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经络研究,他从1973年以来,他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与合作者经过二十年长期艰苦攻关,发表论文110篇。写成专著《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 中国第一大发明的科学验证》(北京出版社,1989)。他们运用电子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声学和形态及动植物等多种学科检测和独特的实验法,准确地揭示人体经络线的分布位置,证实了古典经络图谱的高度科学性和客观存在。以后又提出 经络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立体结构的调控系统 的理论。这一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之中,取得神奇效果。因此获得国家科委首届 星火杯 创造发明特等奖。
《解放战争》为王树增非虚构文学著述中规模优选的作品。武器简陋、兵力不足的军队对抗拥有现代武器装备的兵力庞大的军队,数量不多、面积有限的解放区最终扩展成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共和国,解放战争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演绎的是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传奇。国际风云,政治智慧,时事洞察,军事谋略,军队意志,作战才能,作品具有宏阔的视角和入微的体察,包含着惊心动魄的人生沉浮和变幻莫测的战场胜负,尽展中国历史上规模优选的一场战争的丰饶内容。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国家如何艰难新生的历史。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一百多年前,王道士偶然发现了已经尘封近千年的敦煌藏经洞,洞中所藏敦煌遗书重见天日又几经流散。几代学人为寻访敦煌遗书披荆斩棘,为探求敦煌遗书所含的文化价值孜孜不倦,为促进保护和研究敦煌遗书的全球性合作呕心沥血。 本书展现了中国学者寻访、著录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的过程。作者自与方广锠教授结缘,便一起踏上了这条漫长艰辛又蕴藏着无穷奥秘的寻访之旅。在三次随同方广锠教授远赴英国期间,作者以日记的形式细细记录下方教授及众多敦煌学学者在英国工作、生活的点滴,书中亦收录了方教授在英期间的部分日记和通信,不仅为我们呈现了方教授的治学精神和方法,也侧面反映了敦煌学学者工作的浩繁与艰辛、吴芳思等众多国际友人对保护和著录敦煌遗书工作的支持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