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通过形式去了解内容:诗词既然是有一定格律的,我们在学习诗词的时候,如果能够知道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基本知识,那就更能欣赏其中的艺术的美,更能体会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性了。 这一本小书有一个总的目的,就是试图简单扼要地叙述诗词的格律,作为一种基本知识来告诉读者。 王力
九十多年前,北欧神话这一文化瑰宝,经茅盾先生之手初次引入国内,世界神话的奇耸山脉自此扎根。历经时间洗礼,焕然如新,影响着后世的多位学者。 茅盾先生以生动的笔法介绍了北欧诸神的性格特点与神的职能,叙说发生于他们身上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幅冰与火世界的磅礴画卷就此展开。同时,茅盾先生根据时代背景、历史因素、地理环境对神话进行解析与溯源,提供了学术上有创见的观点。其作为我国第YI部介绍、研究北欧神话的经典,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同样具有开拓意义。
由詹姆斯 斯科特 贝尔所著的《冲突与悬念(小说创作的要素)》帮你制造张力,让你的读者上钩。 书中收录了让作品变得精彩的各种方法,帮你推动故事情节,让读者欲罢不能。作为一名惊悚小说作家兼写作指导,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将告诉你如何描绘场景、创造人物、开发故事曲线,让你的故事从头至尾充满冲突与悬念。 通过向成功的小说和电影学习技巧,本书帮你:1.给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配置适当的冲突。 2.通过人物的内心冲突制造悬念。 3.为故事的视角人物建立冲突。 4.平衡次要情节、闪回、背景故事,推动故事向发展。 5.在对话中使张力*化。 6.在修改的时候增进悬念。
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 写小说怎样使用技巧? 如何通过阅读提升理解力和认知? 创作剧本和小说的区别是什么? 如何看待批评? 如何通过作品传递自己的观念? 如何从生活中提取原型? 毛姆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毒辣凝练的风格为读者讲透阅读与写作的奥义。
作者近年来集中于文本细读理论与实践,发表了大量文章,本书选取他在小说、古诗、新诗、散文鉴赏方面的精彩篇章,包括对《三国演义》、《水浒传》、《孔乙己》、《祝福》、《下江陵》、前后《赤壁赋》、《再别康桥》、《死水》、《记念*君》、《听听那冷雨》等代表作品的赏析,在本土理论的框架下,回到文学文本自身,尝试 审美阅读 。
本书是雨果奖、星云奖得主,女性主义科幻小说家乔安娜 拉斯的著名文论,她在书中模仿文学评论中的惯用论调,以反讽的方式写了一份 抑止女性写作指南 ,以此尖锐地指出和批评那些施加在女性作者身上,阻止、贬低和无视女性写作的社会阻力。同时,这又是一部主流视野之外的文学史,它重新搜罗了那些被认为不值得了解的作品,并对那些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的作者指名道姓:狄更斯、海明威、伍尔夫、桑塔格、勃朗特姐妹 有人曾贬抑女性写作,有人是被贬抑者,而有人两者皆是。 这是一部愤怒又锐利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它直指女性书写所面对的结构性暴力,带领读者重新认识那些被贬抑的声音。
《中国叙事学》将中国的叙事传统放在世界文学的范围内进行考量,而且以此为课程的切入点,再慢慢地引入中国叙事文学的代表性文体 明清 奇书文体 ,再对奇书文体的代表著作进行细读分析。对叙事学、比较文学感兴趣,又或者对《金瓶梅》《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的作品阐释有疑惑的读者,相信都可以在这本小书中获得智慧的启发,找到入门的道路,做更加深入的探索。 浦安迪教授的语言文字精准睿智,而这本讲稿相较于他的代表性学术著作,篇幅小,可读性更强,但同时表达和注释都很严谨。虽然对这些奇书的研究已经不计其数,但书中观点仍然让人耳目一新。
小说创作是思想一次孤独的长途旅行,不写提纲的旅者,容易迷失方向。写提纲有助于你更优质、更高产地开始并顺利完成你的小说创作。 本书破除你对提纲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逐点指出写提纲的趣味、好处和技巧,让你的小说框架、层次和节奏都能得到方向性的保障。作者手把手地传授小说提纲写作的布局和技巧,从人物、背景、结构、冲突到主题,每章以一个具体的话题开始,建立起清晰的方法描述和任务目标,同时辅以大量创作案例;每章以对一位作家的采访结束,分享他们创作小说提纲的秘诀。此外,作者还引入了高效写作软件、连点成画、九型人格等工具,每一条建议都极具操作性,经得起创作实践的检验。
《文学理论》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末,作者韦勒克和沃伦不仅厘清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更提出了文学的 外部研究 与 内部研究 的分野,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研究归于 外部研究 ,把对文学自身因素的研究归于 内部研究 ,超越了传统文论从外部切入文学的理论思路,把研究的重心置于文学本身,不仅描述了分析个别艺术品的方法,而且探讨了文学类型、文学评价和文学史等问题,这对之后全球数十年间的文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学理论》自出版以来,一直作为*经典的文学理论教材受到各国批评家、作家、教授及广大学生的欢迎。在国内,它是高等教育司中文专业大学生的100本著作之一,被许多高校指定为中文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
《意象的帝国:诗的写作课》是作家、诗人黄梵在其系列写作课讲课录音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增补而成。全书分为 受用一生的写作观念 一堂课学会写出好诗句 新诗写作的核心 写出整首诗的若干方法 等四堂写作课,针对诗歌创意写作的思路和具体方法路径展开讲解、阐释,是一本具有整体性、实操性的新诗写作指南。
触动我心灵的那些课,阅微讲堂,让生命打开。“阅微讲堂”系列丛书,专注于从全球范围内寻找那些既给予我们各种“新知”,更给予我们“智慧”,充满洞见与生命激情、触动心灵的课。《苏轼十讲》,主讲人:《苏轼评传》作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刚。主讲地:复旦大学。苏轼一生“如鸿风飞,流落四维”,仕途几经浮沉,一代文坛盟主的影响力却未见消减;与禅门僧人、方外道士过从甚密,兼采佛道之修养;壮浪纵恣于儒释道三家思想,其心灵世界博大宏丰,兼擅诗、词、文与书法、绘画,乃至经学、史学、医药、水利等,在众多领域达到一流水准;最后“湛然而逝,谈笑而化”,走向优选的生命完成。苏轼可谓穷尽了中国士大夫的一切可能性。本书以十个主题串联苏轼的生命历程,并将苏轼置于历史与文化的洪流中,上下观照,在作品与文献中捭阖
这是一本极佳的中国文学入门书。 书中保留了钱穆先生授课中*鲜活的口语表达,也留存了许多神来之笔。 全书31章,从诗经一直讲至明清章回小说,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脉络。 或许并不是 理想 的文学史,或许并没有严谨到可用作教科书,但它有活泼的生命力、有效治学的方法、令人眼睛发亮的顿悟。 一本好的书,它本身只是起点,它可以让读者从起点出发,向知识更远更深处独立前进,钱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就是这样的书,它是启发者,点燃许多人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让人忍不住去阅读和思考它所提及的作品和知识。从此种意义上,它超越了那些严肃严谨的文学史。
文科无用论 大行其道,人文学科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危机,在这一背景下, 跨学科 的探索可以有怎样的作为?人文学科何去何从? 乔 莫兰以深厚的学术史意识,探讨了我们如何将知识组织成学科,以及当旧的思维方式变得过时、不相关、不灵活或有了排他性时,如何将其重组成新的知识结构和联盟,或者说是 跨学科 的形式。作者讲述了跨学科变幻激荡的轨迹,追溯福柯、德里达、拉康、克里斯蒂娃、利奥塔等人的开创性实践,探讨了权力理论、女性主义、酷儿理论、精神分析、历史主义、生态批评等如何为人文学科打开全新局面。 人文学科本质上是跨学科的,因为它们关注的是人类凌乱、无边界、无算法规则的状态,旨在研究人类创造意义的整个杂乱过程。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跨学科来寻求改变与超越,鼓励学科之间的交流,并对组织知识的方式保持开
这是一本讲述如何阅读经典的书,更是一门从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的写作课。 一位资深的文学教授,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阅读体验和教学经验,精挑细选了十五部经得起 考究与折腾 的经典小说,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小说中的要素一一拆解开来,引导读者直达其中的丰富意涵,从而收获意想不到的妙趣,使得个人有限的生命在他人的故事里得到延伸扩展。 全书以故事元素和故事讲法为序,正文以经典的文学作品为内核,分别讲述故事的叙述者、人物、情节、对话、情绪与意境,作者用专业的视角、细致的感受力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对《变形记》《游园惊梦》等15部经典作品抽丝剥茧,合上书页的那一刻,读者不仅能体会经典作品的妙处,迫不及待地找寻原文品鉴,更能深刻领会文学大师们的写作技巧。
卡夫卡说:"我们应该只读那些会咬人和蜇人的书。" 只有好故事才会折磨读者! 读者或观众喜欢一本小说、一幕戏的原因只有一个:好故事。 他们希望从故事中寻获不同的经验,不同于每日所见的事物。 而情节和结构是好故事的基础,只要情节够精彩、结构够完整,就能成功将读者带入全新的世界。 本书作者詹姆斯 斯科特 贝尔是创意写作高手,出版过20余部小说,2000年克里斯蒂小说奖得主,《图书馆周刊》赞其为"悬疑大师"。美国《作家文摘》经典写作指导书系作者,佩珀代因大学虚构写作教授。 他将在书中教你: ◆好情节的原则:LOCK系统 ◆好结构的秘密:三幕+两扇门 ◆强劲紧凑的开头、中段、结尾写法 ◆创造难忘场景的四道和弦 ◆利用角色弧线增加故事层次与深度 ◆激发创意点子的2
《地狱中的独行者》 是残雪创作的关于歌德的《浮士德》和莎士比亚的悲剧等经典名著的评论集。《浮士德》是歌德一生艺术实践的结晶,莎士比亚的悲剧与其一同被誉为 名著中的名著 ,他们都是欧洲与世界文学*具价值和*富影响的作品。阅读他们对残雪来说,是一种艺术重构,也是一种生命体验。残雪独特的艺术眼光,使她通过操练挣脱传统的束缚,抵达艺术的核心。书中,残雪兵分两路:先以13篇作品论,对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各个击破地进行犀利而深刻的剖析;继而对歌德的《浮士德》则以17个刁钻的角度对《浮士德》的作品进行了剥丝抽茧般的解析。其凛冽,其深邃,其独到,其精辟,其曲幽,令人精神一振,回味再三。
这是著名作家残雪的一部评论集。是残雪对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小说进行的全景式、全方位、细致的文学评论的专集。它以作家对作家的解读方式,以文学家感悟性的语言,对博尔赫斯迷宫小说的谜底进行了精当而独特的解析。本书为中国文学家对博尔赫斯小说进行的解读的一部专著。残雪对博尔赫斯的解读像是玩心灵的魔术,因为她对于无边的狂想和迷宫般的艺术形式有一种说不出的兴趣。残雪的解读很好体现了博尔赫斯那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现实和梦幻的莫测氛围,而且残雪很好的把这些归结到艺术家的创作斗争上。此书的语言有残雪一贯的风格,典型的残雪式解读。
《背影》里 我 和父亲的关系究竟怎样? 《祝福》中害死祥林嫂的 凶手 是谁? 《围城》究竟是谁围住了谁? 这些经典作品,你真的读懂了吗?文学阅读有没有方法? 中文系名师、多年参与国家语文教育顶层设计的倪文尖老师,通过对文学史上的中外经典及语文课本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进行精读分析,呈现阅读的趣味和魅力。本书上编为十一篇课堂讲稿与名作解析,从《孔乙己》《背影》《合欢树》到《京华烟云》《围城》,一篇有一篇的角度与技法,实操演练,以文本为中心,从头到尾,从肌理到结构,从行文脉络到作家立场,从内部形式到外部语境 读通读透,酣畅淋漓;下编选取《祝福》《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哦,香雪》等十三篇诗文进行旁批评点,几百条随文批注或提示重点,或设问引起关注,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探索与思考。 出入文本内
《想象中国的方法》是哈佛大学学者王德威颇具代表性和开拓性的二十世纪中国小说论文集。他从狎邪、科幻、公案、谴责、翻译等晚清小说谈起,探讨晚清文学的开创性,提出 没有晚清,何来 五四 的著名论断;通过合观鲁迅、沈从文的作品以展现中国写实文学的美学与道德尺度之间的对话,通过《骆驼祥子》颠覆性的闹剧手法来展示 人道主义写实作家 老舍对现实主义的对抗,借此研究现代小说名家与现实主义的关联;同时以张爱玲为引,呈现了女作家以写实为基础却又独创一 鬼蜮世界 的独特想象。二十世纪以来,小说记录并反映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现象。小说中的涕泪飘零、嬉笑怒骂,看似与中国命运无甚攸关,却往往反映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少为人注意的真切现实。本书将叙事理论与历史议题相连接,希望借此扩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
这是著名作家残雪的一部评论集。是先锋女作家残雪撰写的对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作品《神曲》的评论集。残雪一反我国几十年来《神曲》研究的基调,抛开社会、政治、文化等的外部解释,从内入手,将《神曲》看作诗人的心灵,并深入这个博大的心灵世界,将里面各层次、各部分的关系一一加以揭示,从而体现了 文学即人学 的基本艺术原则。此书面向广大文学爱好者,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使读者能学会领悟西方经典文学的本质。
本书是我社2015年出版图书《听客溪的朝圣》一书的新装版。 1971年,在经历了一场几乎致命的肺炎之后,安妮 迪拉德在弗吉尼亚州的听客溪生活了一年,深入地体验生命,由此写就的这本《听客溪的朝圣》记录了她的山中生活,带领读者随之观看了整整一年关于造物的秘密:空中的鸟、地上的植株、宇宙中的星星......笔笔皆随意,而处处充满精细的美。她写眼中所见,同时在心中作更为博大幽深的联想。迪拉德看到造物的残酷,在她的笔下,大自然既令人感到恐怖,也充满无限慈悲。以她的视角看来,若能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则你已为你自己攒下了 一生的好日子 。
仿佛一名在小说字里行间探寻关键细节的侦探,又像一位带领读者进行文本游历的专业导游,本书中,作者走走从编辑的基本功 细读 入手,通过分析三部有影响力的当代文学作品,同时对照以同主题外国文学和电影作品,带领读者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小说写作。 从毕飞宇、苏童、阿来,到耶利内克、麦克尤恩、福克纳,再到电影《黑天鹅》《狩猎》《阿甘正传》,作者在作家、教师、编辑的身份之间不断切换。
本书是一部词曲赏析之作。本书赏析了温庭筠、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辛弃疾等词人词作。作者结合时代背景、词人生平,梳理古典诗词的情致,深入分析词作幽渺的意境,直探词人之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