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留下诗文一千余篇。宋敏求、曾巩编定的《李太白文集》是现今可见zui早的完整的李白作品集。以后出现的各种李白文集或全集,虽有增订,但都以该版本为母本。本书即是据这部《李太白文集》校勘增订而成。校勘的底本采用的是巴蜀书社影印出版的 蜀本 ,同时参考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李白诗文相关文献,比如元代萧士赟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明代唐汝询的《唐诗解》、清代王琦编注的《李太白全集辑注》等。在底本的基础上,我们还增补了 蜀本 未刊的李白诗、词共计六十七篇附于书尾,收全了李白现存诗文。本书书名也因此改为《李白全集》。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除了将原版的繁体竖排改成简体横排之外,尽可能保留了底本的原貌。如原版中出现的错、别字仍旧按原样保留,但在该处出注,注明相关情况。又如原版中常用 一作 、 又作 标
每个诗人都是自己的传奇,每首诗词都有它的故事。 我们选取盛唐有代表性的18位诗人,结合200余首经典诗歌,以幽默风趣的语言,独特新颖的视角讲述诗人的温柔与缱绻,家国与天下,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以诗明志。 他们是中国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他们的一生和他们的诗歌串联成一部壮丽的大唐史。 和我们一起,穿越千年,走近那些旷古奇才,回味那些传世经典: 孤独的陈子昂,任性的骆宾王, 薄情的元稹,多情的李商隐, 豪放豁达的刘禹锡,乐天知命的白居易, “仕隐两得”的王维,“仕隐两失”的孟浩然…… 那些遥远的面孔,从未如此鲜活、有趣,那些经典的诗篇,字字句句,都能拨动心弦。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唐诗选集,编成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署名蘅塘退士。自问世以来,刊刻不断,而每次刊刻均有所增补,由此形成了313首、317首、321首等不同版本。此次出版,以20世纪50年代中华书局刊印的光绪日本四藤吟社刊本为底本,重新注释整理,并补录同题名诗作中未选录的诗歌。例如,张九龄《感遇》一诗共计12首,日本四藤吟社刊本只收录其一、其七两首,此次则将其余10首以篇后附录的形式增补,全书其他同题名未收录的诗作均以此形式呈现,以期给读者带去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正本313首,新增73首)。 《宋词三百首》由清末上彊(qiáng)村民选编,是 的宋词选本,也是家喻户晓的一部宋词选本。该书选录标准受清带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影响,初编收录自宋徽宗至李清照凡87家,共300首词作,初刻于民国十三年(192
一九二五年,周学熙退居林下,建师古堂藏书楼,从事写作、史料整理工作。一九三〇年,周氏在北平寓所附设师古堂刻书局,刊行大型丛书《周氏师古堂所编书》,收书五十余种,计数百卷,周学熙亲自编着的便有二十种。周氏晚年着有《止庵诗存》及《止庵诗外集》(师古堂课作)。
《写着写着几千年》 《写着写着几千年》是李元洛老师 诗文化 散文精选集,全面讲解50位重要诗人和200余首国民熟知的诗歌,从字句意象、文史典故,到诗人身世、人生心境,旁征博引,会通古今,开创 诗文化散文 先河,将古诗词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 不局限于古诗词逐字逐句的解读,本书精选的是中国古代诗歌辉煌的时期 唐宋元的诗词曲和作家,是李元洛先生诗文化散文的完整脉络精华浓缩。 作者带领读者,一起跟着李白、杜甫去旅行,去唐诗里赏月,去宋词里过七夕,去元曲里看平民与英雄,看千古诗词中爱吟诵的主角。读这本书获得的不仅是对古诗词更真切的感知,还有各种思想、历史、自然、社会等的串联,其散文将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融为一炉,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合为一事。且作者善于串联诗人和作品,让读者一本书获得古今中外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