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作者在多年的学诗写诗和教学实践中,日积月累写就的一本实用型对仗知识手册,包括对仗的概念、规则、种类,律诗对仗存在的问题,写好律诗中二联对仗的方法,以及词曲的对仗知识等。其中有些内容为作者独创,比如对 流水对 的理解。在讲解对仗知识的同时,佐以大量古今诗人的诗词进行分析、鉴赏,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欣赏性。该书语言精练,阐述精妙,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可以帮助广大读者尤其是诗词爱好者学习对仗知识,学会如何创作对仗,早日登入诗词大雅之堂。
本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基准,主要参考部编版语文教材,收录了从小学至高中的所有必背古诗文篇目,共208篇。古诗文原文大字注音,并配有音频,学生朗读无障碍。注释简明,译文通达,讲解精炼,帮助学生全方位理解诗文内涵,体悟诗文魅力,从而轻松掌握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为方便学生更好地记诵重点诗句,还对名句进行了标示。
唐诗宋词是汉字之美的*。 一首首名篇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一个个大咖如何快意恩仇、神采飞扬? 换个角度读诗词,会发现不同的诗意。 超级愤青骆宾王、千古情圣杜甫、逆袭牛人高适、完美男神王维、 文艺大叔孟浩然、花间L子温庭筠、大女主体质李清照、全能天才辛弃疾 三十位诗词大神,涉及近三百首诗词经典。 全书考据精到,融诗、史于一体,串起唐宋文坛一个个耀眼的瞬间, 从中可以窥见一部起伏跌宕的热血历史。 这本读起来非常过瘾的 诗词小说 ,是一个以前没见过的文学江湖。 唐诗宋词骨灰级爱好者、公号大V 少年怒马 的致敬之作, 随便翻一页,读就对了。
《古诗词课》根据骆玉明老师多年来备受欢迎的《古典诗词导读》一课整理而来,在他的讲述中读者和诗词作者之间没有了时空上的距离,站在同一种处境上品味人生,读者在读懂诗词的同时感受自己的生命历程,治愈生活的焦虑。语言或俏皮幽默,或尖锐深刻,丝毫没有 说教感 ,只有深切的关怀,让读者产生深深的共鸣。 从《诗经》楚辞讲到唐诗宋词,这21节治愈人心的诗词课,用极具代表性的经典诗词还原古诗词中的人生境遇,深刻展现亘古不变的人性。 翻开本书,在骆老师的带领下轻松走进诗词深处,获得发自内心的感动! 《咏怀 第七十一》:焦虑不是消极,而是对生命的敏感 生命就是一个充满焦虑的走向死亡的过程。这是阮籍诗歌的一种表达,也是叔本华哲学的一个表达。人有时候会凝视着生命的这种焦虑灰暗和无望,不能把它理解为一个纯粹
诗词灵犀丛书: 诗境浅说 俞陛云著 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 读词偶得 清真词释 俞平伯著 唐宋词格律 龙榆生著 诗词指要 谢崧著 传说犀角上隐有白纹,感应灵敏,拥有 灵犀 ,彼此便能心领神会,不言自明。古人的好诗词,立意布局、声韵格律都有规矩法度,而境界情致又出之于自然,读之朗朗上口,妙处却难以迹求。今天我们学诗,如果能在关键处得到点拨,便能豁然开朗,领悟诗词鉴赏和创作的奥妙。为此,我们推出这套 诗词灵犀丛书 ,希望借助既深谙诗词创作,又懂得品鉴诗艺文心的名家之作,丰富我们的感受能力,使我们在读懂一首诗,写好一首诗的路上多一点灵犀,多一点慧心。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
李白:任世人厌我、妒我、恨我、爱我、笑我、哭我,我只当风曾来过。 那个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飞至半空跌落,是因为没有力气吗?它激起的风还能传承万世呢,终究是这天地小啊!孔子曾为死去的麒麟哭泣,这大鹏呢,谁会为他哭一场?李白的诗,磅礴大气与清新明丽兼具。但回看他一生的岁月,宦海浮沉荣辱似乎都未能配得上他诗里的酣畅淋漓,不知道在生命后写下《临终歌》的那一刻,他是否释怀,有无失落? 本书第74页 杜甫:要有多勇敢和坚定,才能义无反顾扑向生命中一场又一场大火。 何谓 诗史 ?他当天的感慨,成为了千百年间后世回望的坐标。那个年代的历史是脆弱的,没有相机、录音笔,往往无从说起。那个年代的历史又是坚强的,总有人以血泪作笔墨,一字一句镌刻于时光之上,流传至此,生生不息。 本书第117页 纳兰性德:
本书精选12位宋朝代表性词人,以他们的人生经历为主,佐以百余首诗词赏析,烹制出这道色如玉、味绝美的宋词饕餮盛宴。 如繁花满枝的苏轼;将栏杆拍遍的辛弃疾;簪花的欧阳修;人见人爱的秦观;被嫌弃的柳永;花中第一流的李清照;叛逆少女朱淑珍 用现代人的视角观照古人的生活,理解他们受困于时代的困苦,又赞叹于他们敢于突破自我的坚持。
《李煜全集》汇辑李煜诗全部作品,是目前李煜诗作全面的辑本。每篇均加以今注、简释,力求对李煜诗作及李煜本人进行全面客观的解读。
这一本小书有一个总的目的,就是试图简单扼要地叙述诗词的格律,作为一种基本知识来告诉读者。 关于诗,着重在谈律诗,因为从律诗兴起以后,诗才有了严密的格律。唐代以前的古诗是自由体或半自由体,还没有形成格律,所以不谈。至于唐代以后的古体诗,虽然表面上也是不受格律的限制的,实际上还是有很多讲究,所以不能不谈,只不过可以少谈罢了。 词和律诗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所以先讲诗,后讲词。有时候,诗和词结合起来讲述。 这书所讲的诗词格律,大部分是前人研究的成果,也有一些地方是著者自己的意见。由于它是一部基本知识的书,所以书中不详细说明哪些部分是某书上叙述过的,哪些部分是著者自己的话。这本书着重在讲格律,不是诗词选本,所以对于举例的诗词,不加注释。所引诗词的字句,也有版本的不同;著者对于版本是
《人间词话》是一部恒久流传的中国美学经典,是一把开启性灵的金钥匙,从这里,读懂中国人的"境界",读懂流传千年的诗词之美。 作为晚清以来*影响力的诗词理论著作,《人间词话》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其中,"境界论"是全书*主要的思想核心与脉络,是王国维在中西新旧等多重思想影响下所形成的独特的批评理论,体现着对传统词话的创新。它既与中国传统诗词话一脉相承,又兼具文史哲视野,融合中西方美学,有着超越时代的独特性;是一本永恒流传、自成体系的中国美学经典著作。 本版《人间词话》参校以1926年朴社本、《国粹学报》本、二牗轩本,精编精校,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水云全新校注导读。
这是一本中英双译的诗歌鉴赏集。2018年,陈行甲带贫困山区孩子去海边夏令营时,按历史脉络梳理出18首关于山与海主题的诗歌,并在现场和孩子一起赏析。直到现在,陈行甲仍然和参加 梦想行动 童行中国 公益项目的孩子一起,在现场赏析本书内容。像这些诗歌当初驱动他向往山之外的海那样,希望这些诗歌赋予更多的孩子拥有成长的内在动力,带领他们跨越人生的山与海,点燃他们心中的梦想。 本书由陈行甲选取出来的18首诗歌,得到了他的公益合伙人陈昶羽为之注析释义,还拥有 诗译英法Wei一人 许渊冲对本书古诗的英译授权,以及作品多次入选大、中、小学课本的著名学者梁衡的倾情作序。
焦虑时读读这些古诗,用禅意让焦虑消失! 禅是一种富于智慧的人生态度,能让人以恬静而欢喜的心情看待世间的一切。在本书中,我们将在复旦大学著名教授骆玉明的带领下解读和欣赏一系列体现禅理与禅趣的诗篇,通过阅读本书消除紧张和焦虑,便能 以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的态度,求得本应属于你的完美的生命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佛祖手中的金婆罗花、陶渊明手中的菊花,它只是可有可无的道具吗?恐怕未必。花虽微渺,却显示着人世的美好。 本书第22页 你既无心我亦休 爱情恨意,生死流转,渺渺冥冥之中,不知是谁在何处埋下了最初的种子。爱有尽头,恨也有尽头。不能爱时便不爱,事已过去便不恨,不能死在爱与恨里,一切才有生机。 本书第75页 翻开本书,这些古诗一读就静下心来!
《纳兰性德全集》汇辑纳兰性德诗全部作品,是目前纳兰性德诗作全面的辑本。每篇均加以今注、简释,力求对纳兰性德诗作及纳兰性德本人进行全面客观的解读。
《李煜全集》是 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 中的一种。本书汇辑李煜的全部作品,共收诗16首、词38首、存疑词16首、文14篇,另有残句3句、残篇6篇。全书分为甲卷(全诗新编)、乙卷(全词新编)、存疑词、丙卷(全文新编)、残篇和附录六个部分。本书的整体顺序是按照时间、文体、正文、残句、存疑序例,先诗次词后文赋。正文部分除每篇(首)原文外,设有题解、校注、汇评等部分。附录部分主要包括五篇录自《宋史》《南唐书》等关于李煜的传记。另有李煜研究资料汇编。 本书是目前对李煜作品一次较为完备的整理,力求对李煜的作品及李煜本人进行全面客观的解读,为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可靠、可读、可赏的读本。
此为《国学典藏》丛书新一种。南宋傅幹撰《注坡词》十二卷,是《东坡词》第*家注本和*早的刊本,该书对于校正苏词,存真辨伪,验明题叙,考定编年等,均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刘尚荣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起即注意到《注坡词》特有的学术价值,并对该书进行了抢救性整理,编定了《傅幹注坡词》一书。此次出版,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大规模重新修订,核校了诸钞本《注坡词》原书,尤其是增加了一种重要的校本,即沈德寿藏《注坡词》旧钞本,重订了各参校本异文,调整了校勘记,又在保存傅幹注释原貌的前提下,进一步通过 刘按 的校证对傅注作补苴校订,令其典故出处更精确,诗文标题更规范,原有疏误得到纠正,傅注的价值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揭示与提升。
《 二十四诗品 讲记》主要疏解《二十四诗品》的内容,联系《诗家一指》其他部分、联系虞集存世文献中的相关内容来讲。讲它的文本源流、篇章校核,讲它原本的意思,以及在虞集整体思想背景下的应证;并且尝试放在传统艺术哲学思想发展的大背景下,讲这部中国诗学史、艺术观念史、美学史上奇文的理论贡献,讲其提出的问题在今天美学思考中的价值,等等。在每品的分解中,有一个 延伸讨论 环节,一般提出一到两个关涉中国美学和诗学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尝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品的内容。 讲记 是朱良志老师计划推出的一个系列,其初衷是对经典文本的再发现。像《〈二十四品〉讲记》,虽然文字不长,但触及传统诗学、美学等很多关键性问题,朱老师通过自己在北京大学课堂上的讲课以及与同学们的讨论,希望能引起大家对《二十四诗
《楚辞译注》以王逸《章句》本为根据,收录《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悲回风》、《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裁去《惜誓》以下的汉人作品。每篇有原文、题解、白话翻译和注释。注释择善而从,尽可能吸收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间或也有作者自己千虑之一得。书末附《史记 屈原列传》,适合大众阅读。
这本书是在台湾地区《古典文学》杂志上连载的叶嘉莹先生讲唐诗的系列讲座。叶先生结合人物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来讲,分析深刻,入木三分,让读者在领略诗歌的优雅与隽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作者独到的用心,展现了唐诗的独特魅力。
本书是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对汉魏六朝时期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的鉴赏、评点。叶先生从具体的个体诗人入手,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讲解评析,阐述了历史时代、社会现状和诗人个体的身份地位、品性才情对其作品的深刻影响,展示了整个汉魏六朝时期文学的整体风貌以及这一时期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和其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人间词话》是百年来中国影响力至高的美学经典。 王国维以简隽明晰、深入浅出的条分缕析,首次开创性梳理出词的脉络、规律。他用短短64则笔记,讲透词之美学核心:推崇 简 与 真 、提出 境界说 ,让人豁然开朗。开发灵性,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对读者的启迪,更如雨润万物。 本版依据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王国维手定稿,参校民国十五年(1926 年)朴社定本,同时参考了学者周锡山的《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与佛雏校辑的《新订人间词话 广人间词话》。年谱的整理受益于赵万里的《王国维先生年谱》、陈鸿祥的《王国维全传》与刘烜的《王国维评传》。 画家陈家泠先生名动G20峰会的著名画作《清荷》,独家授权用于本书封面。作家韩寒的妙译与授权,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用于本书导读标题。导演贾樟柯的协助推进了出版进度。主
杜甫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在他的一千五百多首诗中,有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现实生活,所以他也被誉为 诗史 。叶嘉莹先生结合杜甫的生平,融入自己对诗歌感发生命的理解,深入讲解了杜甫人生各个阶段有代表性的作品,尤其对《秋兴八首》做了详细的解读,带领读者走进杜甫的人生和诗心。
在天上,水星有一座山以她的名字命名,这是全世界诗人的荣耀, 在大地上,这个天才诗人度过了她风流倜傥又波澜起伏的一生。 她的人生悲欣交集,上半生得到一切,下半生失去一切。 她出生书香名门之家,少年时就展现出惊人的文学才华,信手拈来《如梦令》,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让诸多名士疯狂称赞, 李清照 这三个字,自此成为人世间才女的代名词。 十八岁那一年,嫁给青年才俊赵明诚,这对绝配夫妻,琴瑟和谐,过着纵情诗画的诗意生活。然而,随着金兵突然入侵,宋室南渡,李清照夫妻也陷入逃亡生涯,乱世不由己,途中明诚身亡。 从此,她的人生陷入困境,流离失所,历经坎坷,半生漂泊,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写诗作词,成了她的灵魂慰藉。 她的诗词,充满甜蜜,充满真情,充满美好,又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