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词》是明代杰出的音乐家、乐律学家、科学家朱载堉创作的词曲歌谣集。经历郑王夺爵、席藁独处岁月的朱载堉,在走出王宫、接触社会,体察到人世沧桑和人间百态后,创作了《醒世词》。以民间小调、方言土语的形式揭露社会上贫富不均、人世间贪婪丑态;也以相劝、相戒,勤奋劳作为宗旨,表现了民间喜怒哀乐之景象。篇篇都是大实话,句句都是俚俗语,发自肺腑,直抒胸臆,醒世启人。
《中国回文诗图大观》包括回文诗近三百首、回文词近百首、回文赋一篇及回文图一百三十多幅,回文联若干。
雍容华美,和畅典雅,汇多种风格流派,采万千诗歌精品,“雍和诗歌典藏”于2006年隆重面世。中国诗歌学会采用其所在地名,以“雍和”命名此套诗丛,表明了中国诗歌学会在当今诗坛上的包容、涵盖、倡导、和谐的诗歌态度,并寄予了对中国诗歌事业繁荣昌盛的美好祝福。
《基诺山》收录诗人雷平阳2010年《云南记》之后的诗歌作品111首,分“渡口”“偏安”“基诺山”三辑。长诗《渡口》一经发表,好评如潮,被人称作“突破之作”“野心之作”,不论是意象、情景之设置,对现实的描摹,还是对个体、族群存在的拷问,都发人深省,震撼人心。
保罗·策兰(Paul Celan,1920~1970),二战以来影响的德语诗人;1952年,其成名作《死亡赋格曲》震撼德国;1960年获德国文学奖——毕希纳奖。策兰生于罗马尼亚犹太家庭:父母二战期间死于纳粹集中营.他战后辗转定居法国,在流亡中背负历史记忆的重压继续生活和写作;1970年4月深夜在巴黎投水自尽。 策兰毕生以诗为生存的依托,以诗人的天性对抗历史和遗忘,创造了一种“浓缩了我们所有年期记忆”的作品。他的诗歌,是我们这个既富足又贫困的时代依然缺少的一种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