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人间一束光》是外卖骑手、诗人王计兵继《赶时间的人》之后又一全新诗歌力作,更是最平凡、最草根的劳动者用他的经历诠释的属于底层劳动者的 诗与远方 。他在送外卖的间隙,把生活中的诗意灵感随时记在烟盒上、废纸上,写成一首首感人的诗歌。作品既是对日常琐碎的真实记录,也是对人性光辉的深度挖掘,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以及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他用最朴素、最真诚的情感给这个世界传递出一份温暖:即便手持一束微光,也能照亮自己的路,温暖他人的心房。
生活在 低处 , 飞行 去远方。 一个个居于现实社会 低处 的平凡生命,以飞行的速度与力量投入生活,以飞行的方向对视生活,又以飞行的姿态引领生活。 一首首诗歌犹如烟火人生的一块块补丁,作者将这些补丁连缀在一起,便有了《低处飞行》这件 百衲衣 。王计兵希望以此为人间遮风挡雨,抚慰读者的内心,继而能让人变得沉稳、平和、善于容纳。 不同于以往诗集的是,《低处飞行》中王计兵不仅作为 卧底 ,探索外卖员真实生活的细节、精神和情感的幽微处,还作为置身社会 低处 的普通一员,观察、书写和思考世界。诗作包括他成为备受瞩目的 外卖诗人 后迥然于过去的内容,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冯唐灵魂诗作,总有一句狠狠戳中你! 《见一面吧》是冯唐近十多年ZUI具浪漫与才情的三行短诗集,犀利中充满鲜活和灵气,细腻中藏着俏皮与温柔。305首人生之诗,写给每一个在生活缝隙中发现和捕捉美好的你。有关爱情,有关勇气,有关遗憾,也有关风雨的平常和一朵花开的惊喜。 每一首都写进了你的内心深处,恨不得全文摘抄背诵。 去出发,去奔赴,去生活。去见一面吧。
《毛泽东诗词鉴赏》(珍藏版)为著名诗人、学者公木先生 30 余年研究毛泽东诗词的成果,内容博大精深,高远淳美。公木先生,早年参加革命,长期受毛泽东思想的熏陶,以对毛泽东本人和毛泽东思想客观完整的理解,以对党和伟大领袖的深厚感情,以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修养,以诗人的情怀,开辟了一条从艺术境界鉴赏毛泽东诗词的道路。 自 1994 年出版以来,至今已重印数十次。1999 年 12 月,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书中对每一首诗词的赏析都堪称优美的散文,人称 诗的鉴赏 ,更是 鉴赏的诗 。 本书原收有毛泽东诗词 57首,1999年修订时,加入1996年公开发表的诗10首,共 67 首。 分为毛泽东诗词讲稿、毛泽东诗词补编、毛泽东诗词六首、毛泽东诗十首、学诗启示录五大部分。 其中前两部分按毛泽东诗词写作时间的先后编排。在每首诗词后
冯唐灵魂诗作,总有一句狠狠戳中你! 《见一面吧》是冯唐近十多年ZUI具浪漫与才情的三行短诗集,犀利中充满鲜活和灵气,细腻中藏着俏皮与温柔。305首人生之诗,写给每一个在生活缝隙中发现和捕捉美好的你。有关爱情,有关勇气,有关遗憾,也有关风雨的平常和一朵花开的惊喜。 每一首都写进了你的内心深处,恨不得全文摘抄背诵。 去出发,去奔赴,去生活。去见一面吧。
本书是对毛泽东经典诗词的解读和赏析。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毛泽东诗词的整体面貌,在诗词选择上,作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66首毛泽东诗词,并分别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思想内涵等多个角度对每首诗词进行了解读和赏析。此外,本书在附录部分还绘制了毛泽东诗词地图以及旧体诗词的基础知识,比如平仄、词牌等,帮助读者对毛泽东诗词有一个更为透彻的理解。
《破壁与神游》为诗人陈先发三十年写作精华精选作品集。精选了作者在各个时期获得广泛阅读、颇具影响的短诗、长诗、“诗哲学”随笔、媒体专访,如《前世》《养鹤问题》《九章》《了忽焉》《黑池坝笔记》等,表现出作者宏阔的知识视野、深厚的学术功底、敏锐的问题意识与坚实的人文立场。此外诗人在题材、语言、意象上的探索,在体例结构与语体风格上的开掘,都具有原创性和典范性,对当下汉语写作有不可多得的借鉴与启示价值。
古诗,有可能回应当下的时代变局、生活处境吗?或许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答案。“九诗心”,指九位在时代动荡的阵痛中求索人生方向的诗人(屈原、李陵、曹丕、陶渊明、杜甫、欧阳修、李清照、文天祥、吴梅村)。他们的处境和生命之问,每一个后疫情时代的人都会感同身受。通过诗歌,我们得以看见人如何在大的时代纷乱中,转化生命的痛苦,获得个体的从容和内心的稳定;也得以看见,对于人生的根本处境,人可以作出怎样的回答。作者以女性学者的细腻浪漫,挖掘诗人不为人知的一面,构建丰满立体的九位诗人;以诗性文笔,带读者跨越古文障碍,直抵千年幽微心事,照见共通的生命处境;以扎实的文献校勘和文史互证,再现诗人心灵与现实冲突的历史现场。
本书百年来最经典的现代诗歌,至今最为热闹的余秀华在内,并有百年来的新老诗歌评论,每首诗包括四个要件:诗人、诗歌、导读、评论选粹,每首诗尤其甄选了两到六家诗歌评论家最精到的评论,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点,可以说是现代诗歌精选的立体书。尤其适合诗歌写作者细嚼慢咽,品味。同时也适合高校中文系学生学习和中文系教师参考。
《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为诗人李元胜40年诗歌精选集。近年来,李元胜的代表作《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等传诵度极高,使之成为引人注目的大众诗人。本书精选了他40年来创作的200余首诗歌,作为他诗人生涯的一个总结。 鲁迅文学奖对他的授奖词为: 李元胜有着开阔的精神向度,善于以直觉贯通感性和理性,在日常化的事物和场景中揭示生活和人性的复杂内涵。他的诗安静、内敛,具有考究的结构感、叙事性和音乐性,跳跃性强又具内在逻辑,语言干净、洗练,体现着优雅的诗情和活泼的思力。
这是一部殿堂级的诗集。作者为九八老人黄永玉,保持了一生的干净和有趣。本书为其诗歌全编,收录其1947-2021年间创作的150余首诗作,时间跨度70余年,其中的部分诗篇诸如《老婆啊,不要哭》《听说从丰台来》等,已经成为名篇,也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珍贵记录,见人性人情,见历史反思。另一些诗作如《非梦》,是诗人九十五岁时所作,依然葆有着珍贵的悲悯情怀,读来感人至深。 这本诗集是作者阅历与情感的抒怀,也是时代历史变迁的见证。作者是画坛大家,也因此,文字不拘一格,肆意洒脱,达观睿智,热忱坦诚,从中可读到贯穿一生的爱、怜悯与感恩。
《明月陪》全书共五卷,收录李海洲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并附有两篇对李海洲诗歌的评论文章。书中收录作品大多以组诗形式发表在《人民文学》《作家》《十月》《山花》《星星》《诗歌月刊》等国内重要文学刊物上。作为中国 70后 的代表诗人,李海洲的诗作以唯美高贵、哲学语境、想象力奇诡、诗质高雅等著称,在题材的开拓、语言的表现手法、文本创作等方面对当代诗歌有很大贡献。 书中包括《少时乡居生活图》《红橘遗枝记》《熊耳夫人的身体》等在内的多首诗作,被评论家称为只有 诗人中的诗人 才能完成,体现了他一贯的 鬼才 风格:用浪漫主义的 火车头 (激情上),牵引后现代主义的 车厢 (诗艺上)。在《春风深埋》《夏天的少年们走过冬天》《懒坝岁月》等作品中,伟大的浪漫主义在诗人的笔下有着更广阔的内涵,虚与实、雅与俗
《我,一个驾驶蝴蝶的人》是诗人张进步的诗集,收录了诗人创作的127首短诗、1篇诗学随笔、1篇诗人专访。内容分为 菩萨是一阵细雨 意象戏剧 世界和它闪光的部分 秋夜七弦 四辑。 在这本诗集中,作者打破规则的藩篱,让万物纷纷涌入笔下,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诗歌的形式也更加自由。其中 秋夜七弦 是一部组诗,每首诗七行,每行都是长句,共20首,每首诗围绕一两个核心意象展开,符合诗人对 意象戏剧 的追求。
这是一本由我们附近的诗集,由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创作而成。书中收录的200余首诗歌,是面向快手平台上的大众创作者征集而得,他们当中有农民、建筑工人、外卖骑手、家庭主妇、留守老人 这些诗歌的创作者,有着截然不同的家乡、职业、年龄、性别,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背负形形色色的身份,而在文学面前,他们的声音同等重要。这些自然、真挚、甚至是粗粝而不加修饰的文字,提醒着我们,在今天,依然有人在写诗,他们在我们当中,是我们自己。 书中收入的200余首诗,是我们邀请了阿乙、邓安庆、韩松落、胡桑、贾行家、蓝蓝、梁鸿、项飙、徐晨亮、叶三等共十位老师作为特约编委,从各自的阅读感受出发,由几百首初选篇目中遴选而成。他们不同的知识背景、阅读经验,丰富多样的文学趣味,让诗歌恢复其多元、生动的本来面貌,在大时代奔
内容简介 两届《亚洲周刊》十大小说奖“中国好书”奖得主葛亮潜心淬炼长篇小说南方写作版图的全新力作中国人的道理,都在这吃里头了江南岭南风日好,世道味道总关情三餐惹味处,半部岭南史这南来北往的人,可不吃到一块去了嘛 岭南百年老字号同钦楼盛传将在年底结业。一帮老伙计力挽狂澜,盘下店面。同钦楼已退休的主厨荣贻生师傅,道出个中缘由……小说沿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及薪火存续,见证辛亥革命以来,粤港经历的时代风云兴变。笔触深入近代岭南的聚散流徙,从商贾政客、革命志士、钟鼎之族、行会巨头等传奇人物到市井民生,生动描摹出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世态人情的雄浑画卷。 人间味是食知味,人间事终究是调鼎鼐、烹小鲜。《燕食记》里,时间流
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她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却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光阴,守护着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 人们亲切地喊她 敦煌的女儿 ,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 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她都选择了 坚守。 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积极开展 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 本书 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 申遗 及 数字敦煌 背后的故事。
可能是目前为止收录尤其全的布莱希特德语直译本!他是汉娜·阿伦特眼中20世纪“德国伟大的诗人”,先锋剧作家的盛誉未掩平民诗人的锋芒,反而赋予其诗歌以戏剧性。如果说“里尔克的诗艺是献给艺术的”,那么“布莱希特的诗艺则是献给社会革命的”。在其流动、激荡、活跃的一生,诗歌几乎就是他的“日常巡察和呼吸”,他瞩目战争、政治、社会事件,更忧心这一切背后人本身的苦难;他的诗句看似浅白,素淡,却以反讽、讥谑、戏仿的利刃刺入夜的黑暗和寒冷。而在多篇初次译介的早期诗歌中,我们感受到在自然里的纯然快乐,得以认识另一个布莱希特。在诗歌的坏时代,重读布莱希特一生各个阶段的好诗歌,在剥离了“漂亮画面和香喷喷词语”的明澈文字里唤起自我的道德勇气和智识清醒。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诗集《云雀叫了一整天》,依据木心晚年定稿,甲辑收入《大心情》《火车中的情诗》《永井荷风的日本国》《而我辈也曾有过青春》《安息吧,仇敌们》《知堂诗素录》等(特别收有《从前慢》原汁原味的小诗),乙辑收入俳句集,并配有作家影像、创作手迹等。诗集 出版时,木心已八十二岁。 这一百余首意境深远、金句纷披的诗篇,逾百行木心式的精彩箴言,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甲辑中,诗人在时空中,漫游伏尔加河、西西里岛、伊斯坦布尔、爪哇国、古希腊……异域人情,中国地貌,跃然纸上。下辑全为短句,多为偶感而作,异彩纷呈。这些句子又似俳句又似格言,诚如木心所言:俳句结集,大有火树银花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