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耀是当代重要的诗人,也是被诗歌界广泛认可的大诗人。他歌唱西部的旷野、草原的雄鹰雄鹰,行走的旅人,充满西部风味。奇峻凝练,质朴浑厚,如远古的驼铃般隽永而真切。有着对命运不屈不挠的追问,对美的理想的执着坚忍。这本诗集选入昌耀不同时期代表作100余首,《划呀!划呀!父亲们》《一个步行的挑战者行走在上帝的沙盘》等名篇,品味不俗,使灵魂得到洗礼。
《还原为石头的月亮》这本诗集分为三辑,分别收有作者具有代表性的短诗、组诗及长诗。诗集的创作时间跨度20余年,囊括了作者精心挑选的满意之作。这些诗多倾向于沉思,作者从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入手,勾连起个人的生活经历,提炼出丰富的人生经验,其低沉的叙述音调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该诗集从多个角度体现了作者对不同诗风的尝试介入,将感性与理性、寻常与神秘、陌生与熟悉糅合一处,从中能见出作者独特的诗歌认知。这是一本感怀之诗,知性、深沉、冷彻;亦是经验之诗,沉潜、从容、灵性;还是真实之诗,满含真诚、真性、真情。
《*后的情书》这一本诗集记录了作者从2015年8月以来内心的纷繁、芜杂:它(内心)就像野草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执拗地生长。殷俊认为,诗是人生信仰,是完善生命的zuigao途径。她惟愿以极简淡的文字,表达有意味的人生。她的诗歌从新的视角、新的维度去观察、感受万千世界,在平日的寻常景物中发现新的气象,并且带着浓厚的广博的炽热的爱。读他的诗,你会被这份真情实感深深地打动,你会体会到那种将自然的灵性和温暖的人性和谐统一的意境,从而被其优美文字绘就的美好世界吸引。
诗集《造一座城》是诗人2013至2017年创作的短诗作品合集。《梦回唐朝》《两棵语言不通的树》《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红月亮》等近两百首诗,是带着精神温度的诗。即使诗集中的浪漫,有时疼痛,有时苍凉,有时孤独,有时愤怒,有时忧伤,有时呆萌 但是,它们一定优雅、纯情、温暖、高贵。作品充分展现了诗人(同时又作为画家、音乐人)对当下世界的观照,对现实生活充满了感性主义的梳理与撷取,文风含蓄、隐忍。他诗歌中的美术性与音乐性,更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特别的肌理与美感。
诗集名为《一意》,一言以蔽之,就是独唱的意思,这个意思里,自有生命波涛中的诸多惊动。这本诗集共包括六部分:一、别样的情怀,二、移花接木,三、虞山之下,四、空心潭上,五、时光有痕,六、散落的章节;共计一百三十多首诗。作者诗歌的指向中,从不屈尊俯就,他一方面冷静而坚硬,一方面却放任而温暖。从某些方面看,他是一个丰富的矛盾体。他的精神质地更接近于西方的酒神传统。朗读一首首诗,可以清晰地感到,作者无论在审美根底和个性展露上,都绝不是一个打退堂鼓的人,而且还要前进一步,给人一种积极奋进的动力。
诗集《献给缓慢退隐的时空》收录诗作一百余首,多有生活小事件或场景切入,进行描摹,在里面加入了想象与思悟,力图抵达对命运对人性对思辨自身的呈现。另外,诗集所收录的作品,比如《深夜在农场》《幻境中的自己》《一路欢唱的孩子》《紫禁城小憩》《风的行迹》《树总是把养分长成树》等,大多朗朗上口,诗境澄明,无生涩感,哪怕是少量读来有些费解的作品亦眉目清晰,属于 简以生繁 的范畴 诗人表述不可言说的对象时,只能以清晰的形象和思维过程,来让读者间接感受。
这是诗人孔灏的一本 抒情 诗集,或者说,就是一本 情诗 集。包括三辑: *辑:无限事 第二辑:无尽意 第三辑:无穷世 ,收录了《青海湖边》《早已不再轻易地让雨水打湿脸庞》《对你的思念是咸的》《你那双眸之美》《风吹过去了》《名叫虹的女子》等优秀诗歌。诗人用一种优雅的古典语言和简约、直接的现代白话文来建构他的精神宝塔, 让那些爱,更温暖,更真实! 这样,汉语诗歌中语词的光芒被擦亮了,无疑为汉语抒情诗歌寻找到一种来自源头的活力,值得诗歌爱好者慢慢品读。
《悲悯的土地》这本诗集写法朴素,视野开阔,给人以安静和力量,让人对生活、对大自然充满想象和憧憬。这正是诗歌所传达的主旨,也是作者历经浮躁生活之后,钟情朴素诚恳的事物,珍视内心深处的感受的心路历程。思考人性、抒发亲情、关注现实是其诗歌的基本主题,充满了悲悯的人文情怀。他不是简单地描述生活现象,而是透过现象来深入思考,从中发现生命的奥秘,探索人生的真谛,思考社会的问题。读者读其诗,能够引发强烈的共鸣,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诸多启示。
《露珠》为一部现代诗歌集,共收入了一百五十多首诗歌。这些作品是作者多年诗歌创作的积累与呈现。它精练简洁、抽象空灵,接近生命的本质,寄托和抒发了作者不同情境下的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与情愫,以及对人生的和生命的一些思考。诗歌格调清新、诗句秀丽、想象奇特、韵律优美、抒情气息浓郁,故读者朗读这本诗集时,不仅能朗朗上口,有诗歌的美感,还能领悟到深刻的生活与生命的哲理。
《爱的诉说——三行情书集》主要以“三行情书”(三行,60字以内的抒发情感的文字)为单位,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情感进行分类,通过版面的设计强化情感的抒发,具有深远的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包括恋情、友情、师生情、父母和子女情以及对祖国、大自然、人生等的各种情感表达,2013年还针对学校开展的“三项工程”,重点推出了“尊师重教”为主题的“三行情书”。本书内容丰富,集中表达新时代的情感,适合各年龄层和各群体阅读,配有良好的图画设计,非常具有吸引力,可作为学生情感教育素材,也可作为学校赠*品。本书由李庆双主编。
《比这三年更安静》这本书精选了作者2016-2018年三年间的诗歌作品二百余首,均为生活片段,可以视为作者日常生活的诗意表达。这一首首的小诗,虽然琐屑但不苍白,他们无处不吐露作者的感触和感动。这些诗语言浅白而可堪回味,画面简洁而线条突出,情感清淡而意境深远。诗集共分三辑《*辑:草坪》《第二辑:在雨中飞》《第三辑:时间》,包含优秀诗歌《手推车》《看见了》《预言》《一瞥》《叶子》《相遇》《柠檬》《白开水》《正午》等。
《这一天已经来临》收录了作者邹小雅习诗十年来的部分诗歌。读邹小雅的诗,可以看出其诗的峻绝,不经意里全是趣味,而且你在这种趣味里回想,皆是深刻。她的诗朴素踏实,不做作,多从生活的实景中采撷,往往能从一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处突然亮出一把闪亮的刀子。乡间物事,人情冷暖,记忆碎片,一一陈列,一点也不不夸张,不激烈,不变形,甚至伤感。诗中的情感呈现出丰富细腻的底色,厚重而不失清新,读之不仅为之动容。
《秋天的庭院》是作者结集出版的*本诗集,收录了近年来创作的部分诗歌。作品清新悠远,格调高洁。多角度地反映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社会的思索。江南的文脉源远流长,这里的山水给人们的心灵留有一片诗意的空间。常熟自古人文荟萃,明清以来,诗歌作为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在常熟历史文化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者王晓明身处人文气息浓厚的虞山,一直以来备受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方面的熏陶与滋养,让其对诗歌创作情有独钟,多年来笔耕不辍,将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思索、感悟诉诸笔端,遂有一首首清新悠远、格调高洁的诗歌的面世。诗歌或是赞美我们的祖国和美好的生活;或抒发眷恋家乡之情愫,让心中流淌的旋律和山川禽鸟和谐相鸣;或诚挚、深沉地把人间zuimei好的亲情、友情、爱情献给亲人、友人和爱人!
《夜之书 虞山》是作者浦君芝的一部诗文集。全书共六辑,收录了作者诗歌作品100余首。《夜之书 虞山》这些作品侧重于对作者生活地域和自然景色描写,体现出作者对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多人生百态的思考和感悟。
《夜的大衣》是诗人的十年诗歌选集,代表诗人的创作特色,诗歌朴素而真诚,简练而清淡,有着泥土一样的气息,露珠般的清新,抵御平庸的侵袭,歌颂生活和大自然。抛开浮躁的伪抒情,体现爱的温暖。诗中既有对生活的关照:诗人以敏锐的感受,写出对琐碎生活中的不平常的感悟。也有对旅行途中的记录,还有对生命的思考。诗歌中的叙述方式,有着鲜明的个性,多维地体现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倾诉,每一个字背后的诗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深藏着沉重与痛苦,对荒诞的叩问。
《象:十三辙》是诗人木叶的第四本诗集,收录诗人近年来的作品99首。作者致力于呈现存在以及对于存在的思想,因此他近期的诗歌,可以理解为企图 从个人特殊经验向经验的本质结构还原 (胡塞尔语),思想开阔,书写真诚,意象新奇,但始终把目光专注于现世辽阔的存在。邱华栋认为,木叶是一个独自前行、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询问,写出来了带有白银的光泽的诗歌的诗人。 木叶的文体意识特别强,诗歌风格鲜明,极具辨识度,他有意识地破坏诗歌的 整齐 ,特别长和特别短的句子交错使用,以及意味深长的跨行和跨节,使得作品的美学风貌上呈现出别样充盈的张力。有论者认为创造了个性鲜明的 木叶体 。
《野草:插图本》是鲁迅先生创作生涯中专享的一部散文诗集,其中收录了散文诗二十三篇。这些作品,按鲁迅先生的说法是包含了他自己一生的人生哲学。全书以曲折幽晦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和愤懑,其文笔深沉
早在1990年,诗人柏桦接触到《枕草子》一书,这似乎成为他日后写作的一道伏笔。而这本全新诗集《竹笑:同芥川龙之介东游》,正是柏桦向日本文学所做的致敬和回赠。全书收录了九十六首诗作,连同长达一万多字的 缘起 ,字字珠玑,写出了东方文化中惊人的美。这种美是轻的、风雅的,丰富的、多样的,纤细的、精*确的,敏感的、爱清洁的,它也是女性的、神经质的。 百年来,新诗一直未完成它自身的审美现代性,一直在广义上的启蒙和 民族寓言 (杰姆逊语)里打转。从美学上说,《竹笑:同芥川龙之介东游》的诞生,或许将唤起人们对中国新诗现代性的重新思考,诗集里的每一首诗,都直击 纯粹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