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真实、自然、快乐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不完满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 月圆为少月缺为多 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世界和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的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与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 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作者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作者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作者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作者只想表现作者个人的观点。作者本想题这书的名字为 抒情哲学 ,用抒情一词说明这里面所讲的是一些私
我们常说一个人和一个人感情是可以相通的,其实,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生命更是可以相连的。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这样的,都不仅仅属于自己,都会天然地联系着他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只是有时我们不那么想或想的不周全,总以为生命是属于自己的,而对生命不那么善待甚至珍惜。而父亲母亲会将生命不仅仅看成自己的,而是关系着每一个孩子,他们就是这样将爱通过生命的方式传递着。 肖复兴在母亲去世后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他感激母亲对自己的爱,对自己没能在母亲生前理解她而深深内疚。然而, 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
如果一个人内心的爱还不够充满,但只要有一点的关怀、一点的善意、一点的温柔,试着把那一点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内心的情感也会因为清晰而深刻,因深刻而充沛了!在世俗的生活中,宇宙、天堂、永恒、无限、神圣、天使 都是那么遥远,可是当一个人深深融入一粒沙、一朵花、一只百灵鸟,也就进入了生之秘境。
这世界从未隐藏它的智慧与启示。下雨的时刻,欢喜的人看来是甘霖,悲伤的人看来是眼泪心清的人看来是醍醐、心浊的人看来是酸雨 雨何尝有什么隐藏呢?在我们生活的四周,充满了美好,也充满了情意,在我们生命的历程,充满了生生之机,也充满了洋洋之趣,那是因为敏锐的品位使一切普通的都变为美进而使心性变得神奇、浪漫、古典。
玄思妙想如露如电地穿过我们,使我们灵光一闪,有许多静止的时刻。在静止的刹那,在一生一会,玄思生起,妙想涌现,星辰、月光、清风、流云,都在谈美丽的心事春花,秋月、夏荷、冬雪,都有深深的情意。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管中窥豹,领略中外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
勾栏之地自古就上演着一出出历史大戏。风花雪月里,分明有政治演变起伏跌宕;低吟柔歌中,又可听一声声金戈铁马。这部作品为读者描写的正是清末民初北京的这样一个特殊舞台 八大胡同。八大胡同是老北京花街柳巷的代名词,位于今天的前门外大栅栏附近,清末民初因妓馆密集而成一大销金窟,并因其曾是赛金花和小凤仙一系列传奇故事的发生地,至今仍常被人提及。八大胡同,不仅仅是销金窟,风流地,它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一面凹凸镜。要想了解老北京的历史,哪里能够迈过它?作者一次次前往实地,访问曾见证过八大胡同兴衰的老人,去档案馆查阅资料,拍摄了大量弥足珍贵的照片,再现了八大胡同的历史浮沉、以及曾行走其间的人物命运,读来颇令人感慨动容
《陈忠实民生散文选》选取了陈忠实的四篇有关民生的散文。 《走进小岗村》记录了陈忠实走进小岗村,在中国农村改革转折中的重要基地体验、回顾农村改革中严俊昌、杨伟名等人的为民请命的风格、风骨,表达了他对广大群众求生的敬仰。 《父亲的树》回忆了父亲在艰难的生活中,供养哥哥和自己读书的辛苦和贡献,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和敬佩。 《神秘神圣的文学圣地》和《为了19 岁的崇拜 追忆恩师王汶石》都回顾了陕西省作家协会,以及在此当家的王汶石、杜鹏程、柳青等前辈,对自己的提携和帮助,在表达了深深感谢的过程中,折射了文学从业人高尚的职业操守和为人品质。 内有多张珍贵图片。
此书以良友文学丛刊 1935年初版之丰子恺散文集《车厢社会》为底本,原汁原味地再现丰子恺的随笔性文章,书名取自散文集中的一篇,题材皆是丰子恺在旅途中或在生活中的一些所见所想,有对故乡的思念,有对城市景象的刻画,有对生命的珍惜,有对孩子的崇拜和期待。《车厢社会》是丰子恺散文的精髓之作。
有些书不可不熟读,不可不熟知,那就是经典。那是被岁月吹打、淘洗、风化后剩下的菁华。让自己心灵纯净,精神充实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阅读经典。文学经典书香四溢,日久弥新。与经典同行,与名家对话,可以感悟作家自我的生命体验,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爱与美的追求。为生命而阅读,寻一片心灵的栖居地,体悟人的价值与尊严,对培养一个会审美的灵魂,一颗会感悟的心灵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书《落花生》就是这样一本文学经典,收录台湾作家许地山先生的散文50多篇,分成三辑编排,包括:《空山灵雨》、《危巢坠简单》和《一缕书香》。 《落花生》是经典常读系列丛书之一,适合青少年阅读。
这是作家的童年记忆,是对单纯、懵懂岁月的再次回望。捉鱼,描花,和蜂巢作战,对着星星说话。小时候的天真和简单,爱想象和爱做梦,藏在每个人的心底。
本书是李劼人“大河三部曲”第一部。小说以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七年时间为经,以四川省会成都及其近郊构成的川西坝为纬,描绘了清朝末年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及挣扎的苦难历程。塑造了蔡大嫂、罗歪嘴、顾天成、刘三金等经典市民形象。李劼人对这个市民群体的心理刻画细微入理,惟妙惟肖,通过这个“市民阶层”的群画像,反映出在中国近代历史巨变中,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刻底层百姓的社会心理和传统道德观念的深刻变化。在作品中,作者表达了对备受压制的人们——特别是下层妇女的同情。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当时的民俗风情、起居服饰等,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的地方色彩。
从恋爱到婚后,徐志摩给陆小曼写了许多书信。这些书信表现了徐志摩作为恋人、作为诗人的热烈情感,也透露了种种难以摆脱的痛苦,同时也记述了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波澜。徐志摩的早逝,一直为世人所叹惋。1936年,在徐志摩罹难5周年之际,经过陆小曼的努力,《爱眉小札》得以面世,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爱眉小札》之所以为时人所重,是因为它收录了徐志摩与陆小曼热恋时写下的情书和部分日记,它见证了一段顶着来自家庭和社会非议的轰轰烈烈的爱情,也让世人看到了一位著名诗人在情感世界中的幽幽意韵。可以说,徐志摩与陆小曼的这些令人感慨动情的情书,既是他们倾城之恋的记录,也是现代散文史上的美文佳作。 本书所收徐志摩情书主要采自《爱眉小札》,但也收录了《爱眉小札》未曾辑录的部分情书。相信读者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文采
畅销,影响数代青年,华人世界首席励志大师刘墉经典代表作!人这辈子短短数十寒暑,刚起跑便到达终点;今天过去,明天还不知道属不属于自己,此刻过去便再也追不回;白了的发再难黑起来,脱了的牙再难生出来;错了的事已经错了,伤了的心再难康复……上天不容我们从头再活一次,即使再往回过一天、过一分、过一秒。所以,我们要高高地飞到枝头,欢唱着,吶喊着,敢爱敢恨,能取能舍,倾我们*的力量,以我们真实的心灵——把握我们有限的今生!作者刘墉以深入浅出的笔触,讨论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并告诉我们,如何积极地把握人生。
回想起过往这几十年里我所做的事,大致可分为“正事”和“余事”两类,且得分两橛来说。我参加过两次高考,正好相隔二十年。头一次高考是1958年,非常“古早”——我老家之一的厦门话,太古遥远年代的意思。那一年生人现在都已年过半百,在报纸社会新闻栏里已不时被称为老汉或老妪。考上的专业是采矿,既非我的志愿,亦非按考分排座次得来,而是根据出身成份而定。这以后二十年我的正事就是学习五年采矿工程的功课,实践十五年采矿助理工程师的工作。我的余事则是读各种各样的杂书,主要是历史类,其次是语言类。第二次高考是1g78年,也已去今多时(那一年生人,据说在与80后、90后比较的过程中有的已经觉得自己“臻入老境”),乃是以余事的水准报考研究生,并且按照自己的志愿录取到历史地理学专业,映射出二十年间中国翻天覆地的
这是流传在乡间、原野上的传奇。它们的奇幻和神秘,展示着这片土地的古老和深沉。有特异本领的野物,谜一样的黑水潭,沙滩灌木丛中的哭声。这是传说,也是生活。读者感受到的,是爱,是美,是同情,是悲悯。
《雅舍小品》主要内容简介: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
《经济学家茶座》以文笔优美的经济学随笔为主要内容,关注经济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经济学界,关注学术。 主要栏目有:国是我见,对国家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予以解答;生活中的经济学,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给与经济学解释;学问聊斋,谈如何做学问;学界万象,评经济学界万千现象;经济评论,对具体经济问题展开评论;经济随笔,专家学者撰写的经济散文;经济学人,介绍经济学家的学问和逸闻趣事;经济史话,回顾经济历史;他山之石,介绍海外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经验。 主要作者包括国内一流经济学家、港澳台地区知名经济学家和北美、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华人经济学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选》系第一部中译本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选集。选译二十九篇力作,约二十万字,其中绝大部分篇章为首次译成中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著名的俄国作家。他于1844年开始文学生涯。作为小说家,以其《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等鸿篇巨制早已享有世界性的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