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巴尔加斯·略萨在攻读博士学位时, 欣赏加西亚·马尔克斯。作为自己的博士研究课题,这位秘鲁作家深入研究了自己的文学伙伴在当时创作的全部小说,于是诞生了这本精深而厚重的博士论文。然而,两人在1976年突然决裂,本书随即遭到雪藏,直到近五十年后,《百年孤独》的作者已不在人世,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领域的重要专著才终于以单行本的形式重新出版。在小说家之外,巴尔加斯·略萨也是一位犀利的文学评论家。这本书不仅包含了他为哥伦比亚作家所作的详尽传记, 展现了他极其扎实的精读功力,细致入微地拆解了哥伦比亚作家当时的每一部作品。他向世人雄辩地证明,即便在 、 挑剔的批评者眼中,从《枯枝败叶》到《百年孤独》的每一个细节仍都是站得住脚的。
\\\"【内容简介】:《八十本书环游地球》是哈佛大学教授大卫?丹穆若什的80堂文学课,借助80部世界文学经典来完成一趟环球旅行。 大卫?丹穆若什教授模仿凡尔纳《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福格船长,但起点变成了自家书斋,交通工具是书籍,每天凭借一本书带来的灵感,从伦敦出发,途径巴黎、开罗、耶路撒冷、加尔各达、京都、上海、南北美洲,直到再回到伦敦;从伍尔夫、狄 斯、但丁到卡尔维诺、沃莱?索因卡,再到吴承恩、鲁迅、张爱玲、莫言、北岛、三岛由纪夫、马尔克斯和奥尔加?托尔卡丘克……读者随之探访 各地,与经典和现代文学对话,也与当地的风土、人物、城市和乡野对话。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曾说,丹穆若什是世界上读书 多的那个人。《八十本书环游地球》为人类记忆建造了一座纸上宫殿,以危机时刻燃灯前行的人文力量,
巴黎评论》创刊七十周年之际,经《巴黎评论》 授权,我们将这三十四篇诺奖作家访谈归总一处,补充作家生平及获奖信息,分上、下两册迻译出版。这些访谈是《巴黎评论》与身处世界文学之巅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持续对话的产物,展现了当代文学世界 启迪和创见的思想。作为一份能够定义我们写作生命之精髓的记录,这些访谈本身亦足以成为当代文学经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奥斯维辛三部曲”的终结篇,关于大屠杀不可不读的作品。对人类在状态下的生存状态和道德困境进行了残酷而深刻的反思。 1984年《被淹没与被拯救的》出版时,距离大屠杀已有四十余年,物证被销毁,记忆已模糊,有人刻意回避,也有人拒绝承认,而莱维写作本书的目的即是记忆和见证这段历史,让人类避免重蹈覆辙。 在本书中,莱维极其冷静地分析了集中营和集中营之后的一些关键问题:人类记忆所具有的欺骗性、纳粹摧毁囚犯意志的诸种手段、集中营中的特殊语言,以及暴力的本质。同时,他怀着幸存者的羞耻感和罪恶感,对善与恶、正与邪、加害与受害的绝然区分始终抱持怀疑,对道德的灰色地带与人性的缺陷进行反思,努力呈现了那个环境下错综复杂的真相与事实。 “莱维作品”系列还包括《扳手》《他人的行当》《这就是奥斯维辛:1945—1986
\\\"《我的探险生涯》不仅是被誉为“西域探险之父”的斯文·赫定5次深入亚洲腹地的探险之旅的文字实录, 是他历经艰辛、实现理想的忠诚和勇气之书。从1886年踏入波斯的土地到1908年启程回国,在长达22年的时间里,除去中间的短暂休整,斯文·赫定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亚洲腹地的探险事业上。其间,他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解开了罗布泊之谜,发现了楼兰古城,穿越了西藏“尚未勘察”的空白地带,复活了“丝绸之路”,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几次装备人马尽失,自己也濒临死亡……\\\"
在《我的疯狂世纪》中,作者创造了一个有趣的文学——将非小说类的自传和随笔结合在一起,以两卷的篇幅从新的角度来探索他生活的时代意识对人的影响作用。作者经历和回忆视角都相当独特,用质朴自然的散文化语言,思考了社会与人的本质及关系。本卷是克里玛回忆性散文作品集的第二部,这一卷开始写他的中年及晚年时期。他展示了这一阶段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景象变迁和文学创作现状,讲述个人家庭受时代影响的生活琐事及情感经历,同时阐述了人们对新政体寄予的厚望和憧憬,以及作者本身对社会体制的思考。
《平家物语》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双璧之一,讲述平家一族的兴衰,以及源氏与平家逐鹿天下的故事,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享誉 的绘本大师安野光雅寻访古迹,实地走访京都、坛浦、太宰府等地,以崭新视角解读《平家物语》的故事,选取其中143个章节,精心绘制79幅细腻雅致的绢画。 黄莺啼、杜鹃语,藤蔓绕着松枝,摇曳多姿。原本车马盈门、高朋满座的府宅,已经悄无声息。繁华转眼,皆化作往日旧梦。安野光雅以凝炼文字与细腻绘画,生动再现八百多年前的风云激荡,汇聚了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感悟, 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
1971年,巴尔加斯·略萨在攻读博士学位时, 欣赏加西亚·马尔克斯。作为自己的博士研究课题,这位秘鲁作家深入研究了自己的文学伙伴在当时创作的全部小说,于是诞生了这本精深而厚重的博士论文。然而,两人在1976年突然决裂,本书随即遭到雪藏,直到近五十年后,《百年孤独》的作者已不在人世,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领域的重要专著才终于以单行本的形式重新出版。在小说家之外,巴尔加斯·略萨也是一位犀利的文学评论家。这本书不仅包含了他为哥伦比亚作家所作的详尽传记, 展现了他极其扎实的精读功力,细致入微地拆解了哥伦比亚作家当时的每一部作品。他向世人雄辩地证明,即便在 、 挑剔的批评者眼中,从《枯枝败叶》到《百年孤独》的每一个细节仍都是站得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