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圣:张仲景》为 周大新剧作选 系列第一部作品,作者为知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周大新早期作品《香魂女》同名电影曾荣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周大新对人性、人心的洞察细微,其笔触打动人心,感人至深。 本书是作者为被后人尊称为 医圣 的张仲景创作的剧本。张仲景虽然留下了无数个千古名方,被人们所铭记,但是记述他的史料却很少。这部剧本是作者付出了很多心血写成的。作者说,他接下来的创作重点就是剧本,这是他最看重的,也是他付出极多脑力的一部剧本。 张仲景(约150~154年 约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 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他确立的 辨证论治 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太阳》 内容简介 : 2012年荣获第63届读卖文学奖戏剧 剧本单项奖。 21世纪初由于世界性细菌战投放的病毒,人口急剧减少,政治。经济混乱不堪,社会基础分崩离析。数年后,感染者中有人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然而他们的体质已发生改变:免疫力和代谢能力远在一般人之上,并由此得以长期维持年轻、健康的肉体,但他们忍受不了紫外线,无法在太阳光下活动。这部分人自称为 诺克斯 ,头脑聪明,生活条件优越。普通人为了摆脱生老病死,想尽一切办法变成 诺克斯 ,而 诺克斯 则羡慕普通人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能欢欢喜喜地生活。双方以河为界,在自治和交流中不断进行思想碰撞,建立情感纽带。 《白条肉》 内容简介 : 2009年荣获第15届日本剧作家协会新人戏剧奖。 戏剧以东京近郊的属宰场为舞台,借由寻找丢失的延髓串联起主线,通过农场接
《中国古典舞剑舞教程》是目前国内关于剑舞训练的系统性教材,将中国古典舞剑舞多年的教学与表演实践加以梳理并提升至理论层面。对剑舞的历史渊源,中国古典舞剑舞的产生背景与意义进行了系统论述,将单一技法训练、短句训练和组合训练的教材内容配合动作图片予以详述,并附有剑舞伴奏乐谱,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适合于中国古典舞剑舞教育者和爱好者的优秀教材。
本书收录王安忆改编张爱玲的两个名篇《金锁记》和《色,戒》。为香港焦媛剧团的舞台剧底本。王安忆的改编保留了张爱玲小说的精髓,同时加入了自己的解读。令改编也成了经典之作。 爱情天然具有原动力,所以,就要赋予反常的性质,才能燃爆它。 王安忆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根据张爱玲小说《沉香屑 炉香》改编的文学剧本,通过讲述上海女学生葛薇龙在乱世中的求学、成长、爱情与沉浮,展现了其从天真烂漫的少女到成人后的心路历程。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元代杂剧的唯一元刊本,保留了元刊杂剧的原始样貌,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此次整理《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作者在广泛吸收学界研究 新成果的基础上,对之前的校勘破陈出新,全面修订。修订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修改了初版一些编校错误;2.修改了正文中不同于底本的文字讹误;3.补充校例, 如 频婆 补充了数则方志释例等;4.修改校例,如《风月紫云亭》中 恁尊君 ,初版 君字,形误为居 ,修订版改为 原本君,作居,非形误,音假也 。后两种修订,也是 修订版的最重要价值所在,体现了作者在元刊杂剧整理工作上的进一步精进,对推动元刊杂剧研究的深入意义重大。
《牡丹亭·绘本》由青年画家华张一历时三年精心绘制,再现了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笔下超越生死、奇幻浪漫的爱情故事。游园惊梦,久居深闺的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一见倾心,但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与柳生人鬼相恋,几经波折后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无媒自婚,永结同心。全书七十余幅大师级绘画全新演绎中国古典戏剧巅峰《牡丹亭》,分镜式改编的白话文字保留完整的故事线、立体的人物刻画与经典唱词,使读者快速领略《牡丹亭》故事精髓。这不仅是将戏剧经典《牡丹亭》绘制成画、易于阅读的大师级绘本,也是一件极具审美价值与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古雪夫!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舞界人士而言,可谓如雷贯耳!他是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57 年至1960年间,在北京舞蹈学校第二届舞蹈编导班执教的苏联专家,不仅为我们复排了《天鹅湖》《海侠》《吉赛尔》这3部欧美经典芭蕾舞剧,更指导我们成功创作了中国经典民族舞剧《鱼美人》,进而成为新中国芭蕾,乃至整个舞蹈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这部文集是中俄双方携手同心的硕果:上编“接续中俄舞蹈界的传统友谊”收录了双方为取得汉译版权撰写的9封信件、公函及2份工作报告;中编“来自中国的缅怀与感恩”摘录了10位前辈的回忆文章,记录了4位译者的切身感受,并提供了他们的简介和中西文里关于古雪夫的文章目录;下编“来自俄罗斯的挚爱与追思”,则是对《芭蕾骑士——彼得·古雪夫纪念文集(1904—1987)》的忠实翻译,其中包括古雪夫的女儿对
《故宫国宝100件》从故宫博物院馆藏的90多万件文物中挑选出100件,所涉年代上至商周,下迄明清,分为青铜器、书画、陶瓷、工艺美术、织绣五大类,每类每件都有精彩的解说,内容涉及文物的前世今生、发掘故事、制作流程等,图片细节丰富,角度独特,全面展示璀璨的中华文明。
永恒的经典!纪念世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 莎翁具体出生日期不详,我们只知道1564年4月26日星期三,他在英国小镇埃文河畔斯特拉福德镇的圣三一教堂受洗。从18世纪开始,人们将4月23日认作他的生日,巧合的是他于1616年4月23日在斯特拉福德的家中逝世,享年52岁。本书详尽解读了莎翁的生平和每一部戏剧创作的台前幕后。 DK《莎士比亚百科(全彩)》内容简介:是勇敢贵于审慎,还是良心让我们成了懦夫?这是我们的青葱岁月,还是牢骚萧条的人生之冬?本书探索了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栩栩如生地展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主题、情节和人物。 《莎士比亚百科》语言通俗易懂,阐释诙谐生动,插画一目了然,是莎士比亚戏剧的完美入门书籍,囊括了从《错误的喜剧》到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全
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西欧戏剧自古希腊、罗马时期,经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直至 20 世纪历史的专著。以西欧戏剧的历史沿革为纲、对重要作家、作品都有深入的论述,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可读性。本书既可作为高校戏剧专业教材使用,又可作为艺考和报考相关专业研究生备考使用,还可供普通读者阅读。
本书按照舞蹈创作的规律,从宏观感性的创作理念突破,再到微观理性的作品选材角度落实;从舞蹈层级的最小单位动机开始,继而扩大到舞句和舞段;随后再阐述其在独舞、双人舞、舞剧中的具体应用;最后以三部优秀的中外舞剧做实际案例分析。在舞剧创作理论上提出了许多完全崭新的理念。内容基本囊括了舞蹈编创过程中必经的步骤与相应的技法,是一本从理论到实践、从结构到技法、从小的作品到大的舞剧都论述到的比较系统全面的专著。本书在编写的立意上打破了舞蹈创作中舞种的界限,使本书的编舞理论与技法可以被不同舞种学习借鉴。
《北京舞蹈学院舞台美术系教师设计作品分析集》是北京舞蹈学院建院70周年系列著作之一,是舞台美术系老师们辛勤付出和智慧的结晶,是老师们对设计作品和教学的分析总结。作品分析集的出版,将成为同学们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对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学习及学术交流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北京舞蹈学院舞台美术系教师设计作品分析集》收录北京舞蹈学院舞台美术系教师的文章计22篇,主要是文章结集,多为舞台设计、服装设计、灯光设计等案例分析。
《吴晓邦经典著述二种》分新舞蹈艺术概论和我的舞蹈艺术生涯两部分。《新舞蹈艺术概论》共9章,论述了舞蹈艺术的基本理论;舞蹈基本知识;中国舞蹈发展史纲;介绍了人体运动艺术美的规律和现代舞蹈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等。体现了吴晓邦的舞蹈艺术观和美学思想,是吴晓邦多年从事舞蹈艺术实践的总结。《我的舞蹈艺术生涯》共8章,以自传体形式,回顾了吴晓邦从事新舞蹈艺术的经历和生活道路,着重写了1929~1960年30余年间他学习舞蹈和创作、演出、教学、研究等活动。书中附有多幅图片。在这本书里,吴晓邦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切感情。
《壮士梦》为 周大新剧作选 系列第三部作品,作者为知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大新。周大新早期作品《香魂女》同名电影曾荣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他对人性、人心的洞察细微,其笔触打动人心,感人至深。 本书讲述了一位转业军官钟辕,历经艰辛,克服困难,成功创立了一家大型快递公司,为中国的物流建设作出了贡献的故事。
日本,紧凑、同质、紧密团结,害怕无序;美国,庞大、开放,害怕经济危机,不断谋求 市场。本书即讲述了自1853年以来这两个 之间的分歧、冲突、战争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爱恨故事。通过运用美日两国的文献材料,拉夫伯尔为我们呈现了重新武装日本背后的曲折、现代美日贸易谈判中的紧张、日本在为美国巨额赤字提供资金方面的持续重要性,以及两国开拓中国市场的动力。
在《阿诺德·汤因比传》中,威廉·麦克尼尔叙述了汤因比的人生经历、成长环境对汤因比的思想的影响、《历史研究》等诸多著作如何写成、汤因比的世界性声誉如何形成,他还利用档案、书信等大量一手史料。细致、客观地考察了汤因比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失意之处。 正如麦克尼尔所称:“本书也可以被视为一部世界史领域的作品,因为汤因比思想的影响力是 性的。”由于汤因比在史学上的重要地位,《阿诺德·汤因比传》不仅是汤因比的个人传记,还可以被视作一部对世界史、西方史学史进行检讨的史学著作。汤因比在亨受世界性声誉的同时也遭受了不少批判,麦克尼尔止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写出这部传记,将汤因比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但丁、斯宾格勒、韦尔斯进行比较,剖析汤因比学术上的得与失,解读汤因比作为大师的耀眼成就与作为凡人的弱
紫禁城堪称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典范,本书将此中国古代建筑的 成就一一剖析,并分类详解,涉及样式几乎囊括中国所有古建筑(宫殿、坛庙、园林、住宅),从总体到局部,详细图解堪舆 、施工用料、工艺原理等营建细节,成此一本经典的建筑百科全书。
本著作以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为指导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目前关于叙事的史料进行全面挖掘,在此基础上梳理出了中国古代戏曲叙事理论的发展轨迹,呈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在方法上,探索出了以历史为主与逻辑为主相结合的理论史撰述方法,从古代戏曲叙事理论的历史发展以及理论内部基本要素的逻辑演变两方面对古代戏曲叙事理论史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既呈现了古代戏曲叙事理论的历史存在、历史发展,又展现出了理论内部要素的逻辑演变,体现了理论史的史学品性。
本书是一本古中医天文学著作,是中医界提出“古中医”内涵的中医书,从天文、历法角度解释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从天干地支、五运六气角度解释《伤寒杂病论》,是国学界一本厘清子学根髓的国学书。 本书从国学、子学、中医的根子上,即阴阳五行的起源及其天文机制、历法本质、历史演变考证论述。无极状态是《易经》之中 根本的天象,一切皆是从无极而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而万物,也是三生万物的过程。故天下万品皆是无极演变而来, 终又归于无极。镜者,映像万物而不染,镜中万物皆虚幻,此万象万物皆由无极而生化,一切世间之物皆是无极之镜中的影像而已,镜像 能反映品物真实,巨细无漏,故有此书名。 本书 的特点是揭示了阴阳五行、河洛干支、五运六气、子学九式的物理本质、天文原理、历法起源。
本书是1949年以来第一部中国现代戏剧史专著,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一。全书从19世纪末中国现代话剧产生写起,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系统阐述了我国现代戏剧(主要是话剧)的产生及其沿革,从多方面总结了中国现代戏剧(特别是话剧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总结了一系列值得记取并令人深思的经验教训。书中对田汉、曹禺、夏衍等我国著名剧作家列有专章或专节进行介绍评述。本书出版近二十年来,作为教材在许多高等学校使用。此次修订,在观点、资料、文字三个方面迷行了一些必要的修改、删节、补充。抗日时期的戏剧,补入了讲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的“新剧”作家的内容,此节由台湾著名剧作家黄美序执笔。
《塞尔维亚史》讲述了困扰巴尔干半岛一千五百年错综复杂的塞尔维亚史。6世纪,南斯拉夫人南攻拜占庭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北征巴尔干半岛与塞尔维亚帝国的灭亡存在怎样的关系?科索沃战役为什么决定了整个巴尔干半岛的命运?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如何统治塞尔维亚的?塞尔维亚是如何通过民族大起义实现独立的?俄土战争、《柏林条约》的签订是如何平衡列强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格局的?马其顿人大起义、巴尔干联盟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大决战是如何影响巴尔干半岛历史走向的?为什么作者深信塞尔维亚的战略位置决定了巴尔干半岛 桶会再次被点燃?本书将详细解答。
本书由《舞蹈舞剧创作》《大型活动实践》《人文交流思考》《艺术评论漫谈》四个篇章组成, 内容汇集了陈维亚舞蹈、舞剧及大型活动演出作品创作的报道、评论、谈想, 陈维亚文化艺术交流访问经历中的所见所感以及陈维亚对舞蹈、对艺术的思考, 其中“陈维亚舞蹈艺术创作研讨会--评论文选”部分精选了该次研讨会相关的数篇文章, 深入探讨了陈维亚多年以来的艺术成就及创作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