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英语史诗《贝奥武甫》是英国文学的开山鼻祖,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第一座丰碑,位列欧洲中世纪四大史诗之首。史诗歌吟、纪念、反思的是英雄与民族之死这一古代日尔曼人最关心的问题。开头和结尾一对感人的 异教 葬礼,托起了史诗前后呼应、插曲交织、充满隐喻象征的壮阔的叙事。三场搏斗,杀怪刺龙,构成史诗的叙事主线,塑造了一个古日尔曼英雄 蜂狼 贝奥武甫。 本书由著名翻译家、学者冯象精心增订,绝版30年后全新推出。史诗译文从头至尾修订三遍;评注扩充四倍,覆盖所有重要校补、神话典故、历史背景等;修订五个附录,收录贝学小辞典、大事年表、王室谱系图等。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共收1924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彷徨》的写作时期,正值五四落潮,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出现分化,作者一面因 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 而 感到寂寞 荒凉 , 一面总结过去的经验,寻找新的战友,部署新的战斗。 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彷徨》,比起其*部小说集《呐喊》来, 技术虽比先前好一些,思想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志却冷得不少。 新版《彷徨》完整收录鲁迅从1924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以及陈丹青先生专门为新版撰写的读后记长文一篇。 鲁迅曾经说过,自己一生的哲学都在《野草》里了。新版《野草》精选了74篇短小却意味深长的诗文,全书分四个部分,开篇完整再现《野草》,其余三个部分择选《华盖集》《准风月谈》《三闲集》《集外集》《且介亭杂文》中充满张力与魅力的短文。文章
《女宾》是波伏瓦的处女作,也被视为一部自传性纪实小说。皮埃尔和弗朗索瓦丝是一对情侣,他们邀请了年轻的格扎维埃尔加入他们的关系。优雅的弗朗索瓦丝,年轻的格扎维埃尔,以及爱着这两个女人的皮埃尔,试图在三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三重奏, 三个竭尽全力彼此相爱的人更加多彩多姿 但三重奏演变为 三角恋爱 ,嫉妒丛生,处处隐藏着猜忌与荒唐。维护格扎维埃尔却又饱受折磨的弗朗索瓦丝,终于做出了决定。 此书出版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评论,入围当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奠定了波伏瓦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它所描写的恋人模式,波伏瓦用一生的时间身体力行,并为此饱受诟病。在这本书里,波伏瓦探索了一个从1920年代起就一直困扰她的哲学难题:自我和他者的对立。书的题词引用了黑格尔的一句话:每一个意识都在渴求他者的死亡。现象学家
《唐宋八大家文鉴赏辞典》选目精当。从文体上看,包含了论、说、传、书、序、颂、赞、祭文、碑志、状、表等既有实用性文章又有文学性的文章。 八大家 中,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四家入选篇目较其余几家多,选篇的标准均是 识高文亦高 、内容形式俱佳的名篇,基本反映了唐宋时期散文的风貌和成就。 书的正文沿袭我社 中国文学鉴赏辞典大系 惯例,主要有原文、注释和鉴赏文三部分。鉴赏文仍采用一篇作品写一篇千余字鉴赏文章的配置,既保留 辞典体 和学术论文的知识性,又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阅读的轻松愉悦感,做到学术性和普及性相结合,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品评原文。原文前附作者小传,内容包括作家重要经历、作品集、诗文风格特点、文学史价值和意义等,达到帮助理解
弗拉基米尔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一九四O年代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后,在韦尔斯利学院和康奈尔大学教授欧洲文学,《文学讲稿》即是他为此精心准备的课堂讲稿和笔记的编录集,收入其对奥斯丁《曼斯菲尔德庄园》、狄更斯《荒凉山庄》、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斯蒂文森《化身博士》、普鲁斯特《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卡夫卡《变形记》、乔伊斯《尤利西斯》等七部作品的细读分析。彼时正逢新批评理论在西方文评界盛行,纳博科夫以注重文本分析(有时具体到了几乎逐字逐句讲述的地步)、独特的艺术观和批评方法,丰厚的语言和文学修养,昆虫学研究训练出的逻辑性和严谨风格,使《文学讲稿》成为运用新批评理论对作家和文学作品具体研究的典范之作。 纳博科夫在这本书里讨论了《曼斯菲尔德庄园》《包法利夫人》等
《三字经》是中国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之首,三字成句,朗朗上口,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知识揉合在一起。内容涵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习惯、历史典故、天文地理、修身治学等众多知识和道理。被誉为 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章太炎先生曾说: 若所以诏小子者,则今之教科书,固弗如《三字经》远甚 。 钱文忠先生以《三字经》原文内容为基础,融合文化常识与历史典故,用短小精干的故事和文字,讲述了众多故事和人物,传递给孩子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规范,充分融入了国学思想的精髓。 1,有用的科普书 串联千年历史,内容丰富 钱文忠教授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力,以《三字经》为脉络,用生动的语言、栩栩如生的故事,重新梳理中国传统文化,让本书成为权威的国学启蒙入门级读物。 2,有趣的故事书 讲述历史故事,通俗易懂
本套丛书是叶圣陶先生的文章选集,分别以散文,童话,写作和阅读为主题进行汇编,其中: 《到阳光下去生活》主要收录了叶圣陶先生的散文作品,这些文章或取材于细小的生活趣事,或剖析社会世相,充满了真知灼见,是影响了几代人的文字。 《困在小孩身体里的大人》主要收录了叶圣陶先生的童话作品,这些作品用诗意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为广大青少年读者创造了生动活泼的童话世界。 《下笔如有神》主要收录了叶圣陶先生关于如何读书的文章,书中汇总了叶圣陶令人受用一生的读书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地讲述了有关读书的方方面面。 《下笔如有神》主要收录了叶圣陶先生关于如何写作的文章,书中针对青少年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许多具体而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这几本书中,作者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审美趣味,从经典散文到诗意童
本系列图书共包括六册,分别为《诗词格律十讲》《诗词格律》《诗词格律概要》《古代汉语常识》《语文讲话》《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其中,前五本均为王力著,《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为王力主导、马汉麟执笔写作。 1.《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是继《诗词格律十讲》之后,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普及诗词格律基本知识的一部系统性著作。与 十讲 相比,本书调理清晰,将诗词格律的基本知识概括为四个部分,部分阐释韵、四声、平仄、对仗等概念,第二、第三部分系统讲解诗律、词律,第四部分分析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通过王力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即使没有格律知识基础的人也能了解基本的诗词格律常识,从而加深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 本次出版,编辑校订多个版本,除例行收录《诗韵举要》《词谱举要》两文,此外,增加《诗律余论》《今读阴
《浮士德》是歌德至为重要和知名的代表作,从开始创作到终完成,耗时近六十年,涵盖了歌德整个文学生涯,同时也是德国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经典,有着世界性的影响,与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并称欧洲四大名著。 《浮士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讲述浮士德与魔鬼梅非斯托订约,从自己的书斋出发,进入外部世界,不懈追求爱情、权力、美与理想的历程。虽然浮士德的追求不断遭遇悲剧,而且他后在改造自然的事业完成时死去,但他的这种精神背后体现着歌德本人在其漫长人生中向着内心和世界所做的探索,同时也是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期三百年间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文化发展的缩影。
本系列为著名作家、建筑学家林徽因的文学和建筑学作品精选集,其中《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主要为诗歌、剧本、译文,《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主要为散文、小说、评论、书信,《古城黄昏》主要为建筑文化。本系列涵盖了作者多篇经典作品,如现代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散文《悼志摩》,建筑学作品《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以及与文人好友的书信等,全方位展示了作者在文学、建筑学领域的过人才华与重要成就。
《分成两半的子爵》 中世纪战场上,梅达尔多子爵跃马横刀,却被土耳其大炮轰成两半。一个完整的人就这样被分成了一半恶人和一半圣徒。子爵说: 不仅我一个人是被撕裂的和残缺不全的,你也是,大家都是。 世界上两个造物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相互撕咬,人在与自己的恶斗中体验到了 完整 的世界。虽然分成两半的梅达尔多子爵*终复归为一个完整的人,但很明显,如果没有那场分裂,仅仅一个完整的子爵并不足以让全世界变得完整。 《不存在的骑士》 阿季卢尔福是一名灌注于白色盔甲里的骑士。他的躯体不存在,他由精神力和骑士的高傲灵魂组成,凭借意志的力量效忠查理大帝。那身盔甲骁勇善战,是拥有着顽强意志的精神主体。他自称是一个 不存在的骑士 ,却远较其他人更具骑士精神,是完美骑士的化身,唯有他使铠甲具有意义。当他名扬天下的业
本书是亨利 戴维 梭罗的代表作品,也是自然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是讨论美国现代文学绕不过去的经典。 该书首次出版于1854年。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 瓦尔登湖 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两个月零两天的生活,以及这段期间他的许多思考。瓦尔登湖地处美国 马萨诸塞州 东部的 康科德镇 ,离梭罗家不远。梭罗把这次经历称为简朴隐居生活的一次尝试。 《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本书是以人民文学出版社 名著名译 丛书的《瓦尔登湖》为底本,由译者苏福忠先生重
《神曲》全诗长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由《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三部分构成。《神曲》采用史诗的形式,描绘了诗人梦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所见的纷繁万象,反映了中古文化领域几乎所有重要成就和重大问题,神学、哲学、诗学、史学等,堪称中世纪的百科全书。全书既包含了古典严肃的美善考问和深刻的道德自省,又透露出新兴的人文主义思想曙光。作者但丁因此被誉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
民国时期的教育大家,每个人都是一座丰碑,都是一个教育宝库。 一个社会有三大底线行业:一是教育,二是医疗,三是司法。无论社会如何不堪,只要教育优秀,未来就有期望;只要医疗不堕落,人的生命就能获得起码的医治;只要司法不贪腐,社会的腐败就能被压缩到最小限度。而民国的教育大师,以其卓越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让当时破烂的中国依然充满希望,医人民的灵魂与水火之中。可谓开民族之愚昧,救中国于灭亡,揭华夏明珠之蒙尘。 《民国大师家风学养课》系列,精选蔡元培、梁启超、张伯苓、梅贻琦、胡适、陶行知、叶圣陶7位百年大师的著作、演讲词或家书,再现每位大师的智慧、气节与风骨。穿越百年而来的声音,震荡当代人的灵魂。 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好的运气;好学养,是世代传承的珍贵财富,读懂民国大师们纯粹而伟大的
包含《在我热爱的世界上游荡:聂鲁达诗选》和《看不见的河流:聂鲁达文选》2册图书。诗与文相映、互证,延展想象世界与现实风云,重现波诡云谲的世界里,诗人令人惊心动魄的过往。
《林徽因作品集》中收录了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剧本、以及建筑方面的作品,共分三册,全方位展现中国一代才女的卓越成就。《林徽因作品集》中的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一本诗歌、散文集。收录了林徽因诗歌与戏剧作品,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是林徽因对爱与希望的礼赞; 红叶秋林是秋天的火焰,终烧成焦燥同凋零 传递了她坚韧的信念 她的诗曼妙飘逸,如浅吟低唱,似轻声呢喃。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 《风轻云淡,岁月安好》是林徽因的一本小说、戏剧、书信集。她的小说和戏剧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 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先生》一书以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先生”专题文章,以十位先生的个性经历为经,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其莫不传奇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在点滴中渐次呈现,充分反映了先生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全貌,让读者走近他们,走进那个时代,感受他们,了解他们,了解那个时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传承。也亦为现今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 先生都学贯中西,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又对西方的民主科学感同身受;他们生于乱世,颠沛流离于战火,却不求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为国传承与担当;像庇护小鸡的母鸡般,以弱身
说起在我国留存至今的古典园林,则不得不提私家园林;在私家园林之中,又以江南园林为冠,有 江南园林甲天下 之誉。 古城的守望者 阮仪三教授在书中综述了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与艺术成就,通过优美的文字和丰富的图片,细致赏析了现存已不多的园林实例。本书还收集了著者对园林的论述,引领读者感受古人的理想和情怀,品味江南的园林,重返园林的江南。 本书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研究的经典著作,展现了独具一格的中国古典生活意趣,彰显了融古贯今的中式美学品位,亦是了解江南古典之美、艺术之美、生活之美的风雅读物,可称一部园林中的中国故事。阮仪三教授以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为窗口,呈现一派中国古典美学生活品位、趣味、韵味,值得品读与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