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刘心武先生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新作。该书以《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涉及的12位女性为主,以《金陵十二钗副册》等信息涉及的4位女性为辅,结合《红楼梦》的文本,一共探讨了16位女性与一些花木之间的联系,并将与人物性格或命运联系*紧密的花作为人物的象征,引领读者体味曹雪芹的创作苦心。一方面,作者通过文本细读向读者展示了曹雪芹的精妙构思,即如何用 无意随手、伏延千里 的手法预示人物的人生遭遇和*终命运,表现了曹雪芹对金陵十二钗花样生命、花样年华的无比赞赏与珍惜,对摧花风雨的满腔愤懑,耐人寻味;另一方面,作者对相关花木均做了植物学上的解释,使本书具有科普性,体现了花木的植物属性、文化内涵与人物的情感和命运的相通,别具一格。这种写法有利于读者体会曹雪芹运用花木侧面表现人物生存状态
◎内容简介 有学者认为胡云翼是继王国维与胡逋之后词学研究 现代化 的巩固者。本书在我国现代词学史上具有首创意义,论证了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应占有的历史地位,盛赞了豪放派,一反婉约派为文学正宗的传统观念。上篇《宋词通论》以宏观的视野探讨了词的起源、特点和发展规律,还阐述了北宋词的概况和演变,又标举南宋南渡时期的词为英雄的词文学;下篇《宋词人评传》对柳永、张先、欧阳修、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等词人均有专章论述,另综合论述了苏门词人、北宋中期词人、辛派词人、南渡词人、晚宋词人等。
本书作者以大半个世纪的研究积累,解读中华经典文本,恢复原本客观存在但由于历时久远而中断的认知关联,别开生面,本书读者自会拓展新视野。 入手处以 意象 结构为基本单元,使得汉语诗性语言结构中的景、物、人、事、情、志、意、理诸端,分割而不隔,混沌见逻辑,相背以相协,实现为同构。由表层变体,到深层句样,化静态凝固为动态流变的观察。 引领读者深度漫游《诗经》《离骚》以及苏轼、王维、陶渊明、李商隐、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经典诗词的意境蕴场,力求解脱 套版思维 , 打通墙壁说话 ,让心路四通八达,神魂海阔天空,进观其小无内、其大无垠的美感堂奥。
家喻户晓的《西游记》历来被人们作为经典娱乐欣赏,有谁解其中的深刻寓意?有谁能从中领悟人生的智慧和管理的谋略?请听本书作者娓娓道来。 本书以管理学、社会科学的视角,对《西游记》进行了解读。上篇讲述孙悟空的心路历程,认为孙悟空的心理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无性阶段;生性和任性的阶段;从五行山下出来,悟空经历了一个收性的阶段;最后,到达西天被封为佛,达到了更高层次的无性阶段。下篇则从管理学、经济学等角度,对 天庭 管理进行了深入有趣的分析。包括对取经队伍内部的利益关系的分析,如来佛对取经队伍人员构成的考虑,设九九八十一难,体现天庭对悟空的考验等方面的分析。这些分析,对于认识中国古代管理的奥秘,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本书的读者群为对《西游记》感兴趣及研究《西游记》的广大读者。特别是有社会工
《明代思想研究》是荒木见悟明代思想研究的论文集,全书由序言和12篇论文构成。以明代心学的展开为中心,阐述明代儒学正统和异端的总体性发展趋向,解释明确这些思想和佛教的关联。
《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一本面向社会的通俗读物,写得简单易懂,是岛田将自己的阳明学论文和著作论证过的主要观点浓缩而总结概括出来的著作,岛田自认是对自己阳明学研究的总结。本书上起宋儒,下迄李卓吾,追溯了理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认为阳明学是对朱子学从外(王)向内(圣)的必然发展,肯定理学思想的基盘是 中国一般人民的生活意识 ,而非佛教的翻版;肯定了儒学作为 有 之哲学的价值;同时对 理 、 气 内涵和工夫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析。该书为初步学习研究宋明理学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简要的读本,自1976年5月刊行后,曾多次再版,并有多种语言译本行世。
《明代哲学的本质》是冈田名著上下卷《宋明哲学的本质》的下卷,收集了冈田四十多岁到五十多岁所谓学术全盛时期的明代哲学研究的12篇论文,篇篇珠玉,展示了冈田阳明学研究的峰。
《日本之阳明学》是日本近代学术史上本阳明学专著,成书于19世纪末。它首先分发端、陆象山、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等章节,对阳明学进行了全面阐述。其次对日本阳明学的意义作了精练的阐发,认为 大凡阳明学含有二种元素,一曰事业性的,二曰枯禅性的。得枯禅之元素者可以亡国,得事业之元素者可以兴国。中日两国各得其一。 再就是《日本之阳明学》将从中江藤树到西乡隆盛的日本阳明学的人物系谱,进行了系统的勾画,并对他们的著作和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
《中国近世思想研究》收入六篇论文,四篇讲朱子学,两篇论阳明学。该书的研究特点在于使用西方哲学的概念、体系和手法来研究朱子学和阳明学,认为中国古代那些语录式的著作、特别是朱子和王阳明的著作中有某种逻辑体系,用西方哲学史手法研究中国思想史基本的方法,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去寻找这个逻辑联系,这样的研究手法在日本当时的中国哲学史学界尚属首次。其次是指出了阳明学和朱子学之间的必然联系。特别是安田认识到了阳明学和朱子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为学的方法,提出了朱子是 自下而上 的主观演绎法,阳明学是 自上而下的方法 的客观演绎法。
《书法技法教程》系列的10本碑帖为《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临摹的经典碑帖。历代书法教育的经验,临摹经典碑帖是毛笔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每本书设有基本笔法精讲、基本笔画讲解、结构布局十二法和集字创作等版块,用高清图片对笔法、笔画、结构布局进行分块讲解,全书图文并茂,好玩好学。《书法技法教程》系列的10本碑帖为《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临摹的经典碑帖。历代书法教育的经验,临摹经典碑帖是毛笔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
本书是一部诗词鉴赏类图书。全书40篇阅读笔记,从诗经、汉乐府、唐诗、宋词等古代文学作品中选取大约200首经典诗词,通过对诗歌文本细节的挖掘,重新发现古典诗词的诗意,细腻深入但点到为止地与现代人生活体验以及生存情境对话,使古典诗词展现出勃勃生机,并调动读者自身对诗词的体验,以冀从汉语的古典精神中引发出现代日常生活的审美启示。
《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根据对立统一的原则,为江户以来的日本阳明学派设计了一个对立面 朱子学派,然后根据正反合原则,把中立于阳明学和朱子学之间的学者划归为 古学派 ,企图折衷二者矛盾的学者的归纳为 折衷学派 ,后把都不沾边的学者划归为 独立学派 。在此之上该书详细论述了日本阳明学从江户到明治时期的传承,按流派和人物全面论述了日本阳明学派的源流、内容和特征。井上哲次郎的《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是迄今为止日本阳明学权威的著作,为日本阳明学在日本学术界挣得了正式的话语权。 《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对中国学者的影响非常深远。如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的梁启超的日本阳明学修养和知识见闻基本上来源于该书;张君劢的《中日阳明学比较》以该书为知识源泉;朱谦之的《日本古学及阳明学》以该书为蓝本写成。
《明清思想史》分为四部分。部分《序说》,讨论了《明清思想史》的两个主题。一是宋学的思想史意义,二是从宋代到清代 气 思想的发展。第二部分《性理学的诸问题》,论述了朱子学和阳明学关于气、太极、心即理等思想的内涵和演变。第三部分《从明学到清学》,从明代到清代的演变,论述了明清时代的 经世致用 、明清之际学术的特点等问题。第四部分《戴震研究》,探讨了戴震的 气 和考证学。
《摸象集 现代诗导读》分为三辑。辑《摸象集》是2017 2021年在《特区文学》的 十面埋伏 、 新经典导读 专栏发表的赏析;第二辑《观星集》是在《诗刊》的 每月诗星 、 发现 两个栏目发表的短评;第三辑《肖像集》为在各种报刊发表的短文,均为首次结集。本书论及对象,既有经典诗人的杰作,又有锋锐新秀的佳作,文风朴素,深入浅出,既具有专业眼光,又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宋明时代儒学思想之研究》由 宋学 部分和 明学 两部分构成。 宋学 部分从新儒学的出现到宋学后期朱熹集宋学之大成,完整地论述了宋学的发生发展的思想史过程,展现了完整的朱子学风貌。 明学 部分从宋代的陆象山心学开始,论述了阳明心学的渊源。其次论述了以前很少有人研究的元代儒学,认为元代儒学大致按照陆学的方向发展而来,衔接明学。然后根据前期、中期、后期的时代分划,完整地论述了阳明学的发展过程和思想全貌。本书堪称日本学者不可多得的宋明断代思想史专著,系统明确,描述完整。
本书即以《红楼梦》中的 情与爱 为主线,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和人物心理的解剖,用生动而又睿智的语言,透视情爱表象,破译人性密码,感悟人生哲理。《红楼梦》 大旨谈情 ,那么,这个 情 不仅是指男女之情,更是指人生之情。面对人生的矛盾和痛苦,我们无奈,我们叹息,却依然无法阻挡我们对纯真和浪漫的向往,我们依然可以一半烟火一半诗意,心怀梦想,踏歌而行。
本书收录了朱光潜先生的两本美学著作 《谈美》《谈美书简》,全面系统地呈现了他的美学研究成果,是了解美学的入门参考书。《谈美》从15个方面着手,深入浅出地将朱光潜先生在美学甚至人生方面的心得体会娓娓道来。《谈美书简》以13封书信的形式讲解了美与美感、形象思维、文学创作等一系列问题。阅读本书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还能了解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你的气质来自,你看过的书,走过的路,背过的诗词古文,读过的国学艺术。 全书收纳了二十多篇从夏商到晚清,杰出文人的杰出古文作品。 作者在前作《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美古诗词》的基础上,用时4年创作了新作《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经典古文》。 古诗词 古文,把古代美绚丽的文学瑰宝一网打尽。 这套书不但适合想提升文学修养的成人,也适合学龄的孩子。让孩子们沐浴在美的古代文学瑰宝中,对古代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喜爱,从而促使孩子更自主、自驱的学习语文、提升语文。
本书基于经典名著《三国演义》,全书共四十多篇文章,囊括了《三国演义》中的所有重大谋略,有些谋略人们耳熟能详,有些谋略鲜为人知。通过研究这些隐藏于各类斗争冲突中的谋略,生动地讲述谋略的进程及效果,理性地总结谋略的成败与得失,让人体悟其中的智慧,使文章既具故事性,又富逻辑性。同时对种种谋略,站在当今时代,以唯物史观予以审视,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本书旨在以历史的视野、形象的思维,让人读后有所感悟,得到启迪。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曹雪芹何以能创作出不朽的文学经典。它既是一部研究《红楼梦》文学思想的专著,又是一部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红楼梦》、深刻理解《红楼梦》艺术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教材。作为教材,为了帮助学生深入领会曹雪芹文学思想的独特创新, 前言 部分对曹雪芹的家世、时代特征及其社会关系做了必要的简明介绍,让学生了解《红楼梦》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文化因缘。作为一部学术著作,本书从《红楼梦》中选择了十六个文学思想命题,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主要涉及曹雪芹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两大部分。其中,哲学思想是文学思想的基础,而文学思想又是其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The senses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by the medieval laity is an exciting arena in which many authors of the golden age of Middle English vernacular literature exercised their exegetical ability and literary craftsmanship. This book examine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divine by the anonymous fourteenth-century Pearl-poet, through a close reading of his three scriptural Middle English poems, Cleanness, Patience and Pearl,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lture of sensorium in late medieval England. In this book, individual corporeal senses and general ideas about sensory perception will be investigated, as well as the non-physical senses. By bringing the Pearl-poet s treatment of the sensorium - both of God and of humans - into the focus of attention, Dr Bao illustrates how human interpretation of sense-perceptible signs, and their decision to regulate sensory experience accordingl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oet s vernacular theology , and in the spiritual life of late medieval English laity.
演讲是一门语言逻辑巧妙运用的学问,无论是经过深思熟虑写成的讲稿,还是慷慨激昂的即兴演说,它的背后都有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口才训练和文化积淀;演讲更是一种机智幽默激励人心的艺术,它把社会文化、道德伦理、政治军事等有机融汇在一起,把语言的美与生活的真如艺术般完美而巧妙地结合。一次成功的演讲,可以对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一篇引人入胜的演讲词,往往能给人们带来心灵的享受和情感的震撼。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演讲词,不仅可以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增加知识储备,获得艺术熏陶,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完美,而且可以培养好的口才,提高演讲技巧,在职位竞聘、主持活动、社交请赠等重要生活和工作场合一展才能。鉴此,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著名政治家、军事 家、科学家、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