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公子深度解读苏东坡人生活法:人生得遇苏东坡,方知可以这样活。全书共分为九大章节,跟随意公子的视角推进,结合现代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对苏东坡的人生活法进行层层递进的探究,道出东坡精神对当下生活的启示意义。带着“世人为何都爱苏东坡”的疑问,意公子走近苏东坡,历经从惊讶到敬佩再到深识的全过程。她探寻苏东坡的高峰与低谷,研究苏东坡的家庭与感情,分析苏东坡的仕途与交友,在深度共感苏东坡的作品与人生之后,终于了悟苏东坡与命运和解的真正方法。活着,到底为了什么?面对这个永恒的问题,苏东坡用他的一生给了我们答案。而通过这本书,我们将和意公子一起,在苏东坡身上照见自己的人生。
《谈美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写给青年人的美学入门书,以与朋友谈心的方式,将美学知识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亲切自然,是最为经典的美学启蒙读物。其中,《谈美》是朱光潜早年留学西方时的美学思考和体悟,谈美从哪里来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提出 人生的艺术化 ;《谈美书简》则是其耄耋之年的心血之作,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等一系列问题。本书将两书合二为一,全面系统地呈现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指引读者踏入美学殿堂,领略一代大师风采,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迷失地图集:地理批评研究》是法国比较文学专家贝尔唐 韦斯特法尔的新近力作,既是对已有地理批评理论成果的一次总结,也标志着法国地理批评学派 地图转向 的开启。该书由一篇长序和11篇文章组成。因为地图和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引导观者认知并重构现实世界的功能,所以作者在书中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抽丝剥茧地在不同形式的艺术地图中挖掘文化涵义和创作意图。鉴于此,形形色色的地图为我们打开了审视真实空间的多样视窗,打开了更多 可能性世界 的大门。
曲黎敏对话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解读《诗经》的起源及意义,领略读诗的八大益处,对爱情、婚姻、男女、结婚、归宁、剩女、怨妇、孤独、命运等诸多人生主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诗意的表达,带领人们再次感受《诗经》里古朴热诚的精神力量,在《诗经》里寻找解决心灵之痛的良方。
英国侦探作家俱乐部是世界樶古老且樶知名的侦探小说写作组织之一,本书的每位作者都曾是或正是该俱乐部成员,包括G. K. 切斯特顿、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萝西·L.塞耶斯、约翰·迪克森·卡尔、约翰·勒卡雷、米克·赫伦等等。他们就如何写出成功的犯罪小说给出了中肯而实用的建议,从“动机”“视角”“人物”“地点”“手法”“情节”等方面切入,探讨侦探小说的书写,也分享了自己在创作中的趣事逸闻。无论对于初入侦探小说圈的读者,还是 侦探小说书迷,都可以从这本类似于推理小说“ ”的手册中找到方向和灵感,同时收获阅读的乐趣,体会到智力上的刺激。
本书根据龙榆生词学学习创作课上讲义编辑而成,作品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词学渊源、选调、作法等内容。其论选韵、重去声、析比兴,皆鞭辟入里,富远见卓识,可说是讲解宋词欣赏的优秀读物。
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我写作的百科全书。 本书由白先勇台湾大学《红楼梦》导读通识课(2014-2015)课堂讲义编纂而成。《红楼梦》是一本天书,有解说不尽的玄机、探索不完的秘密,但*重要的,它终究是一部伟大的小说。白先勇正本清源,把这部文学经典完全当作小说来导读,侧重解析《红楼梦》小说艺术的 现代性 :神话构架、人物塑造、文字风格、叙事手法、观点运用、对话技巧、象征隐喻、平行对比、千里伏笔,检视曹雪芹如何将各种构成小说的元素发挥到极致,并远远超越它的时代,甚至比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更早、更前卫。 他以小说家的艺术敏感,擦去经典的蒙尘之处,将历来被冷落的人物、被曲解的角色一一归还原本的个性姿彩,令其登台绽放。在文字艺术的赏读玩味之间,解读中国人生哲学的绝妙真意与人情社会的文化密码,更从一本伟大
《呼吸结晶》是策兰晚年一部重要诗集,甚至曾被策兰声称是自己 的作品。伽达默尔对此作了一次细读,从诠释学角度,围绕策兰诗中的叙述者与倾听者,在“何谓你,何谓我”的辨析中,在“何人斯”的主题沉吟中,逐次领读二十一首诗,再现策兰这部杰作的神秘与美妙,以及其下可能的深意。 “纸上造物?诗歌课”书系第二本。以思解诗,从哲学的进路趋近诗歌。 大哲学家谈论大诗人,用心倾力,可遇不可求。一部解读诗歌的经典之作。
阿城先生散文集,闲谈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充分体现了作者擅长清谈的风格。
一本讲述十七世纪江南风雅巨擘钱谦益的精彩之作,围绕其诗文、人际交往、功过评说展开,通过解码他诗文中的典故、象征、隐喻,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立体的钱谦益形象。 本书从钱谦益的诗文入手,讨论了钱谦益对竟陵派的攻排,与柳如是的《东山酬和集》,与王士禛、钱曾等后学的交往,以及逝世100年后乾隆仍禁毁其诗文等诸多议题。同时关注到了钱谦益诗文在海外的流传与影响,以及其诗文在清末民初的“复出”。作者综合运用文本细读、文史考证、人际关系分析等多种方法,其中蕴含了作者长期以来对钱谦益研究、明清诗文研究的深度思考。
《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中国志怪小说的杰出之作。本书从《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小说中,以 鬼、狐、妖、神、人 为切入点,从全新的角度对原著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以便于读者更深入细致全面地了解这部名著。 本卷精选了《聊斋志异》中与 人 有关的篇目进行讲解,描绘了原著中平凡尘世间匪夷所思的奇人异事与百姓的各种非比寻常的生活经历,或揭露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或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 每个主题都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写作风格等处细致分析,结合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发掘其深层次的内涵。作者以轻松诙谐的语言,为读者解读一个个动人的《聊斋志异》故事,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感受《聊斋志异》世界的多彩玄妙。
《情到深处是中庸(曲黎敏精讲诗经100首)》是曲黎敏继《诗经:越古老,越美好》之后又一扛鼎之作。她不拘泥于传统思维,精彩解读了中国极早时期诗歌总集《诗经》,精选“风”“雅”“颂”共100首精彩篇目,18个章节。书中有丰富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智慧,带读者领略《诗经》起源及其深厚的意义,体会《诗经》之大美。阅读过后,读者对情感、婚姻、男女、孤独、命运等诸多人生主题,将会有更深刻的思考,更清澈的认知,找到解决自己心灵迷惘的良方。是一剂拨开现代人情感迷惘的诗性“读药”。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一个用心的读者盯牢一个小说家的作品,从20世纪90年代初一直盯到今天。范小青和子川,曾经同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也一度在作协机关共过事。作为本书中小说作者与小说读者,此前,他们似乎从未就小说文本有过文字以外的接触,尽管他们原本有可能坐在一起充分交流或讨论。用子川的话来说,他只想做一个不受任何影响的纯粹读者,为了这一点,他似乎还屏蔽了所有关于范小青的评论甚至作者创作谈之类的文字。这本书中收录范小青7个短篇小说和2部长篇小说的节选,是子川选读的范小青的小说文本。范小青不仅是高产的小说家,也是一个始终活跃在一线的高水准的小说家。跟踪阅读范小青小说的子川,不仅读了范小青大量小说作品,还为他选读的范小青小说写下9篇读评文章。这些读评文章在《当代作家评论》《扬子江文学评
《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新1版)(精)》选录“五四”以来百年间170余位作家的散文作品320余篇。既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郁达夫、朱自清、丰子恺、沈从文等散文大家名篇,也不乏汪曾祺、余光中等当代文坛名家佳作。 学者、评论家撰写赏析文章,为您带来精彩的解读阐释。
讲《尧典》;第二讲《皋陶谟》;第三讲《汤誓》;第四讲《益稷》《甘誓》;第五讲《西伯戡黎》《微子》;第六讲《泰誓》;第七讲《牧誓》;第八讲《洪范》;第九讲《大诰》;第十讲《康诰》;第十一讲《酒诰》;第十二讲《梓材》;第十三讲《召诰》;第十四讲《洛诰》;第十五讲《多士》;第十六讲《无逸》;第十七讲《立政》;第十八讲《多方》;第十九讲《顾命》;第二十讲:《尚书》结课总结。 作者秉持探索真理、讲求证据和逻辑的治学理念,站在人类视野的角度重新翻译、解读了《尚书》以上篇章内容,可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阐述《尚书》的天命论。分析《尚书》人物眼中世界的本质、《尚书》的宇宙观、《尚书》的天命论思想,分析天命 的世界秩序和历史的演变。 2、分析天命的表达形式。天命是主宰的力量,
本书就当代文艺美学研究中关注的十个热点问题,如 无边的人道主义 文学是人学的魅力 论文学是情学 美学的三双眼睛 形式的美学奥秘 美学是一门科学吗? 关于文学的未来性 等做了探讨,作者以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创作的史实为基础,以古今中西文论的发展历程为背景,重点追寻了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和理论意味,梳理了它们在论争中的异见和歧见,并以美学或艺术哲学的眼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以丰富我们的艺术思维和精神生活。全书视域独特,体现了作者宽广的理论视野。在具象的作品之后寻觅形而上的人类精神动机、追求和意义,正是理论之于创作的超拔作用,也是本书文化和出版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