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艺术与心理学:我们如何欣赏艺术 艺术如何影响我们
    •   ( 884 条评论 )
    • 埃伦 /2022-12-29/ 机械工业出版社
    • 这本书探讨了关于艺术的长久以来的谜题,并使用社会科学方法(访谈、实验、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的实证研究,来阐明这些问题。经过检验的研究揭示了普通人是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的,以及为什么他们会以这种方式思考。这些问题包括: 到底什么是艺术? 我们从艺术中体验到 真正的 情感了吗? 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刻意回避负面情感时,为什么还要从艺术中寻找悲伤和恐惧呢? 我们如何判断什么是好的艺术? 审美判断有什么客观的标准吗? 为什么我们会贬低赝品的价值,即使我们 甚至是专家们 无法将它们与真品区分开? 小说能增强我们对他人的同情和理解吗? 学习演奏音乐能提高孩子的智商吗? 现代艺术是我孩子能做的吗? 艺术天赋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本书用心理学研究的视角解读了人们关于艺术的种种困惑,是艺术爱好者的书。

    • ¥43.5 ¥79 折扣:5.5折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艺术的共谋
    •   ( 401 条评论 )
    • (法)让·波德里亚 著, 张新木杨全强戴阿宝 译 /2015-1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艺术的共谋》收入了让 波德里亚关于当代艺术的重要文章和发言,包括《审美的幻觉与幻灭》《艺术的共谋》,其后期重要的社会学长文《沉默大多数的阴影》,长篇访谈《忘记阿尔托》,以及一组对波德里亚的访谈。涉及幻觉艺术、濒临灭亡的艺术、电影电视等,并对《黑客帝国》、蓬皮杜艺术等做了哲学化的分析。他认为当代艺术已经进入审美幻觉幻灭、充满冷漠的暴力和垃圾繁殖的阶段。

    • ¥33 ¥60 折扣:5.5折
    • 无罪者
    •   ( 1056 条评论 )
    • [奥]赫尔曼·布洛赫/著 李晓艳/译 /2022-08-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无罪者》是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 中欧四大小说家 之一的奥地利作家赫尔曼 布洛赫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故事发生在前希特勒时代的德国,以钻石商人A和W男爵夫人一家为中心人物,讲述了他们之间的爱恨纠葛,生动地呈现了小人物在价值崩溃时代的孤独、麻木与痛苦。 小说炉火纯青地运用了多种文学表现形式,在不同的章节中分别呈现出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等风格,各部分被统一的诗体框架天衣无缝地缝合在一起,成为一件绝妙的艺术品。《无罪者》对人性的洞察高度深刻,是反思欧洲历史的重要文学作品。

    • ¥40.8 ¥68 折扣:6折
    • 戏剧导演
    •   ( 226 条评论 )
    • 张仲年 /2022-10-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这是一本有关戏剧导演的理论研究,也是一部较全面的教材。 本书正是为有志于成为这样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青年而编写,力求告诉有志者,如何认识戏剧本体,如何掌握戏剧的种种艺术手段,并详细阐述导演艺术创造规律与工作方法。 本书按教学的程序写,不把它写成纯导演理论著作,也不是写只讲操作的技术教材。体例上从元素解析、创作过程到导演观念的阐释;论述上注意顾及初学者,注重理论和操作相结合,列举大量演出实例,深浅适宜;内容上注意吸收和融汇外各家导演学派之长,力图把它写成一部视野开阔、能为导演教学和导演创作人员有所遵循的教材型学术著作。 本书尽管没有深奥的理论表述,但视野开阔、立论中肯、论域系统、实例丰富,是一本帮助青年学生学习导演的好教材。

    • ¥49.5 ¥88 折扣:5.6折
    • 交给你了:约翰·伯格父子的26封信 美学 美育 两位父子之间的深情对话 也是两位艺术家围绕名家杰作 对艺术的平等探讨 畅
    •   ( 38 条评论 )
    • [英]约翰·伯格 [美]伊夫·伯格 /2024-09-01/ 北京联合
    • 英国 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很少在公众面前提及他的孩子,在《交给你了:约翰·伯格父子的26封信》中,他 次以父亲的角色和角度,与后辈交流他对艺术的见解。这是一本充满温情与智慧的书信集,由约翰·伯格与艺术家儿子伊夫·伯格互相寄送的26封信件组成,通过这些信件,两人不仅探讨了各自对丢勒、戈雅、马奈、贾科梅蒂、珂勒惠支等艺术家的作品看法,还深入交流了对生活、生命与情感的思考。这一切始于一封信件,约翰·伯格将几幅艺术作品的复制品了寄给远方的儿子,并附上了几行饱含深情的字句。正是这封信,拉开了他们长达数月的通信序幕。儿子收到信后,以一幅画和一个关于艺术的问题回应了他。就这样,两人的对话逐渐深入,开始探讨艺术的本质和彼此的内心世界。每一封信都是一次深度心灵对话,展现了父子间独特的情感纽带和彼此的理解

    • ¥46.3 ¥86 折扣:5.4折
    • 东西方艺术的交会
    •   ( 429 条评论 )
    • [英]迈克尔·苏立文赵潇 译 /2014-10-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已经成为公认的、自文艺复兴以来世界历有意义的事件。《东西方艺术的交会》一书讲述的便是从16世纪到现代,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艺术,与以西欧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历史。 中国风为何会风靡18世纪的欧洲宫廷?浮世绘如何产生于西方美术的影响,又是如何反作用于举世闻名的印象派的?日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了怎样的特殊角色?西方艺术如何影响了中国的现代美术革命? 苏立文教授引导读者穿越这风云变幻、瑰丽多姿的四个多世纪,清晰阐述出近代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彼此深深吸引而又对立排斥的过程,为我们厘清这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纷繁际会。

    • ¥44.5 ¥79 折扣:5.6折
    • 生产性观众:媒体接受作为文化与审美过程
    •   ( 533 条评论 )
    • [奥]赖纳·温特 /2022-09-20/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文化社会学为导向对观众在日常生活背景下的媒体接受行为展开了研究。作者首先回顾了主流的传播学研究,比如媒体效果研究、阿多诺/霍克海默关于文化工业的研究、鲍德里亚和詹姆逊关于后现代文化的研究,然后进一步深入主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媒体观众的概念 生产性观众。作者认为,这些观众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媒体信息,而是在媒体接受的过程中,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积极地改造这些媒体文化产品,展现出他们的生产性和创造性。本书旨在表明,媒体接受作为一个文化与审美过程,其作用和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被完全忽视了。我们对观众的生产性和创造性的考察,是理解当今流行文化非常重要的一步。

    • ¥40.5 ¥72 折扣:5.6折
    • 永恒的骰子
    •   ( 1080 条评论 )
    • 陈黎 张芬龄 /2021-08-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本诗集选秘鲁诗人巴列霍代表作品100首,共涵盖其诗集四部《黑色的使者》《Trilce》《人类的诗》《西班牙,求你叫这杯离开我》,中译诗选工程前后跨越40多年。诗人的前卫技巧突破了传统语言,在扭曲的意象、断裂的造句后面隐含着热烈而真挚的情感,作品生动刻画了人类在面对死亡及无理性之社会生活时的荒谬处境。

    • ¥33.6 ¥56 折扣:6折
    • 王季迁书画过眼录
    •   ( 1371 条评论 )
    • 王季迁王义强 编 /2021-07-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本书是对目前市面上可见王季迁所有手稿的首次整理出版。这三本日记手稿 题画杂录、题画杂录(二)、备忘(二),记录了王季迁在20世纪40年代日常寓目、购藏的书画作品,兼及交游、鉴赏、考辨、售格等额外信息。 这些日记手稿中清晰可见王季迁写日记时的构思,在涂涂改改中表现了他的艺术观点、鉴藏理念等。在书中,我们保留了这些删改的内容原文,方便读者阅读与比对王季迁在这一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以此揭示鉴藏家对古代书画的鉴定思维与深度分析。 书中记录的众多作品现存于世,本书采取补入作品图片及注释藏地两种方式,以作阅读时的参照。 本书因是日记手稿,作者在记录时较为轻松,在表达观点时也更开放,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作为鉴定家的王季迁。也从日记中,看到王季迁同吴湖帆、庞莱臣、潘博山等人的交往游艺。

    • ¥43.9 ¥78 折扣:5.6折
    • 虞美人草
    •   ( 266 条评论 )
    • [日]夏目漱石/著 陆求实/译 /2022-03-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二十世纪初,在结束明治维新的日本,一群接受资产阶级思想洗礼的青年登上社会舞台。本书以三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为主线,讲述了深陷情感与利益纠葛的他们,受到迥异的价值观的驱使,终迎来了彼此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结局。 本书为夏目漱石写作生涯的承上启下之作,是夏目文学中的 我执 主题极为深刻的展现。

    • ¥40.8 ¥68 折扣:6折
    • 来日非善:艺术、批评、紧急事件
    •   ( 619 条评论 )
    • 作者:哈尔·福斯特 , 译者:李翔宇 /2021-01-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艺术批评家哈尔 福斯特至为重要的当代艺术研究之作。 在本书开头,福斯特讨论了当代艺术的现状、艺术批评家在此中扮演的角色等议题,以此交待了此书的缘起。 在第1章中,福斯特追溯了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有关真实这一概念的转变,它从被很多后现代主义艺术所理解的那种再现的结果转变为被绝大多数贱弃艺术所视作的那类创伤性的事件。 第2章则讲述了过去二十年里艺术作品的归档冲动,其表现为对已被遗忘了的、过时了的抑或陷入困境了的人物、地点和活动历史层面的探索。 在第3章中,福斯特着重讨论了 911 恐怖袭击事件之后艺术作品对我们周遭资本主义乐色空间(junkspace)和恐怖主义政局过度而又突兀的模拟。 第4章则思考了那种通过凸显其自身不稳妥性来展示新自由主义社会垂危状态的艺术作品。 在第5章中,福斯特

    • ¥38.3 ¥68 折扣:5.6折
    • 绘画中的符号叙述:艺术研究与视觉分析
    •   ( 350 条评论 )
    • 段炼 编著 /2018-01-08/ 四川大学出版社
    • 这部译文集是从当代符号学的视角出发,对西方艺术史的研究,聚焦于绘画图像中的符号叙事和视觉分析问题。在此,所谓当代符号学,是指解构主义之后西方学者所重建的跨学科符号学。在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研究领域,这一重建以荷兰学者米克 巴尔( Mieke Bal , 1946- )为代表,其研究和相关著述,从上世纪 90 年代至今,以图像形式的文化分析和意识形态的叙事多重性分析,而将符号学推进到了当代西方人文学科的学术前沿。巴尔将自己的这一学术工作称为 视觉分析 和 文化分析 。

    • ¥32.7 ¥58 折扣:5.6折
    • 回视:历史想象与图像修辞
    •   ( 678 条评论 )
    • 著者:[美]迈克尔·安·霍利,译者:王洪华 /2020-05-2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本书探索了艺术作品的再现手段如何影响后世批评家对其所作的评论和诠释,这其中的主要问题是关于图像和文本之间修辞意识形态的有效对应。作者通过具体的史学例证(布克哈特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共时研究;沃尔夫林所例举的巴洛克艺术的案例;夏皮罗和弗洛伊德对达 芬奇艺术的争论;潘诺夫斯基对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 伪装的象征主义 的注解),论证了被编码于艺术作品之中的再现手段如何继续被编码在与其相关的评论中。 作者认为,历史上的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在往昔产生之时,就有为后人而存在的意向,尤其是再现式的艺术,仿佛是为后人的研究而开放自身的。在这个意义上,后人对往日艺术的研究,不是 此时此在 的主观诠释,而是对 彼时彼在 的探讨。作者指出,如果对于诠释的动态理解要求我们艺术史家必须反思自己对待作品的方式

    • ¥32.7 ¥58 折扣:5.6折
    • 我听见斧头开花了
    •   ( 1293 条评论 )
    • [德]保罗·策兰/著 /2021-10-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保罗 策兰, 战后欧洲重要诗人 、二十世纪下半叶耀眼德语作家,作品备受文学界和思想界推崇。他亲历了纳粹对于犹太人的屠戮、德语世界的敌意和一名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作家身份认同之艰难,反对纯诗,直面苦难,创造出以犹太文化和命运为底色、汲取现当代文学艺术精髓、惊恐与勇气并存的卓越诗篇。 本书共收录策兰诗歌273首,涵盖了他的早期作品和生前身后出版的10部诗集,附有详尽生平年表,是一部完整呈现策兰诗歌面貌的中文译本。

    • ¥40.8 ¥68 折扣:6折
    • 世界3:艺术史与博物馆(巫鸿主编,艺术史理论前沿集成)
    •   ( 1706 条评论 )
    • [美]巫鸿郭伟其 /2021-06-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辑《世界3》以 艺术史与博物馆 为专题。 博物馆或美术馆近年成为学术界和公众文化一个共同注视的主题,由此也成为联系知识精英和城市大众的一个特殊纽带。特别是中国城市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快速现代化进程,把博物馆和美术馆在城市中的地位和职能问题推到了前台,多种形态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一方面成为衡量现代城市成熟程度的标杆,另一方面也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的关注对象。因此在中国讨论博物馆,一个自然而然的焦点是它与美术收藏、艺术史研究的关系,也就是本书的主题。《世界3:艺术史与博物馆》将 艺术史 和 博物馆 作为两个持续交叉和互动的框架,深入探讨二者之间复杂而多重的关系,以及其他有关范畴和当前的研究动向,不仅探讨博物馆的本质和结构,也关注更具现实意义的功能,如何通过博物馆的展览和互动,拉近艺术史与社会

    • ¥49.5 ¥88 折扣:5.6折
    • 荒野呼啸
    •   ( 766 条评论 )
    • [英]艾米莉·勃朗特/著 /2021-08-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艾米莉 勃朗特长久以来因名著《呼啸山庄》屹立于文学史,闻名世界,而她的诗歌成就丝毫不在小说之下,甚至更伟大。她只活到三十岁,多病、孱弱,却在诗歌中展现出一个巨人的灵魂。她与荒野为伴,仅凭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宏伟的冈达尔帝国。 本书精选艾米莉 勃朗特诗歌98首,她的诗真挚、刚毅、粗犷、忧郁又激情洋溢,仿佛立誓与整个自然共存亡,完全不似出自一位瘦弱少女之手。她以不畏深邃黑暗的勇气,与席卷一切的罡风和洪水抗争着,终以自己杰出的诗篇战胜了时光永恒的侵蚀。

    • ¥33.6 ¥56 折扣:6折
    • 红色手推车: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选
    •   ( 1677 条评论 )
    • [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著 /2022-01-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威廉 卡洛斯 威廉斯是美国20 世纪久负盛名的大诗人之一,被誉为 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鼻祖 。他坚持以口语创作诗歌,认为万物无论美丑皆可入诗,开一代诗风之先。其诗歌风格影响了包括艾伦 金斯堡、加里 斯奈德、罗伯特 洛威尔在内的诸多后世诗人。 本书从威廉 卡洛斯 威廉斯一生的创作中,精选120余首传世之作集结成册。其中既包括广为传颂的《红色手推车》《便条》《且当一首歌》等名作,也包括诗人不同创作时期的其他代表作,以展示这位伟大诗人的创作面貌。

    • ¥33 ¥55 折扣:6折
    • (守望者·形视)贾科梅蒂
    •   ( 176 条评论 )
    • [摩洛哥]塔哈尔·本·杰伦 著,尉光吉 译 /2024-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贾科梅蒂(Giacometti,1901 1966)是瑞士存在主义雕塑大师、画家,代表作品有《超现实表》《笼》《鼻子》等,集中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心理上普遍存在的恐惧与孤独。本书是法国作家本 杰伦为著名艺术家贾科梅蒂所写的评论。本 杰伦结合其关于单人道的童年记忆来理解贾科梅蒂雕塑作品的形式特征,并通过对其生活经历的细致观察来体悟贾科梅蒂雕塑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关怀。此外,本 杰伦还对贾科梅蒂的画室进行了探访,在展示艺术家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揭示了其精神深处的孤独与创作理念。

    • ¥30.8 ¥56 折扣:5.5折
    • 艺术唤醒乡土——从直岛到濑户内国际艺术节
    •   ( 930 条评论 )
    • 福武总一郎北川富朗 /2017-03-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艺术唤醒乡土》进入第三届的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已经成为与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相媲美的世界大规模的国际艺术节,并且受到国际瞩目。现代化进程中,岛屿和乡村面临着资源匮乏丶人口稀少丶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为了让这些岛屿和乡村重新焕发活力以艺术激活当地的活动,早在25年前就以benesse art-site直岛的形式诞生。希望见到 老人家的笑容 ,为了创造出可以 好好生活 的理想园地,而通过艺术的力量努力至今的福武总一郎,与在里山人口稀少的越後妻有通过艺术进行地方再生的北川富朗相遇,一同将濑户内国际艺术祭从想法变为事实。以香川县以及12座岛屿为基地所展开的濑户内国际艺术祭,不仅吸引了上百万人的参与,也接连带动了移出人口的回迁,因人口减少而关闭的学校的的重开,以及汉生病患(麻风病,在当地是被嫌弃的)所居住的岛屿的开放(社

    • ¥31 ¥55 折扣:5.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