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类艺术史》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纪念建馆150周年之作,现任馆长亲自牵头,策展部安排全书架构,数字部提供海尔布伦艺术发展史时间轴,影像部拍摄艺术品照片并校准颜色,出版及编辑部编校文字。 本书首度用134个主题关键词分类并总结六大洲各个时期的艺术,不受时空限制地呈现人类艺术的全貌和相互关联。既可以品鉴《呐喊》《麦田里的丝柏树》等886件镇馆级艺术品,也可以通过关键词探索和其他艺术品之间的无穷联系,或是阅读161篇研究文章深度了解艺术家的生平、时代背景、流派特点等内容。 整座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搬到手边,随时随地翻开就能逛!想怎么逛就怎么逛,想逛多久就多久!
本教材融合中外美术史为一体,以上古、中古、近古与现当代为时间线索,把中国以及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美术作为并列介绍,以呈现世界美术发展多样化的总格局,呈现中国美术在世界美术中的独特的东方特色。本教材从教学授课的实际出发,按课时编排,附有导论、小结、名词解释、思考题与参考书目。修订后各章均增加了中外美术的融合,增加了中外美术大事记简表,以利于直观的查阅、对比。应是一本立意新颖,编排合理,实用性较强的美术史教材。
《极简音乐史》是西方音乐史入门级趣味读物,只要1小时,即能读懂西方音乐史。 你是否觉得古典音高在上,不接地气?在古典乐迷眼里,现代流行音乐是否“缺乏内涵”? 其实,各类音乐是相通的,你想不到流行音乐的源头竟来自“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早已不知不觉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 文艺复兴以后,音乐走出教堂,音乐家们创作和演奏音乐,同时也在编织历史。让我们跟随古典音乐天籁般的音符,在音乐史这条泱泱大河中泛舟前行,用阅读的方式感悟音乐。
本书研究的历史分期思路,是综观有史以来的中国陶瓷绘画发展特点,将其分为景德镇之前的时期、景德镇时期两大阶段,顺之分为上、下两编去写的。景德镇之前的时期,主要包含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绘画、唐代长沙窑釉上彩绘、宋代磁州窑系瓷绘板块。其特点,一是地域呈南北分散状态,二是画风呈南北不同状态而各成体系。景德镇时期,是在景德镇之前的时期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历经元、明、清的发展,从此画风不分南北而品种不断出新,依次成熟了青花、斗彩、五彩、古彩、粉彩、浅绛彩等彩瓷品种,从而将陶瓷绘画推向了历史的鼎盛期。由此而分的章与节,正好反映了各个时代不同彩瓷品种的演变。而由于陶瓷绘画每个品种的产生都与当时的绘画有密切关系,所以在研究中,虽然常站在中国陶瓷史的角度点出问题,却处处自然而然地融和了中国绘画史来
美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丽的写照。 美术的起源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烙印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的。在远古黝黑的岩洞中,人们用鲜艳的色彩把受伤的野牛刻在了壁上——美术在这里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生活现实的模仿与记录。美术在这一时刻就呱呱坠地了。 《快速品读经典丛书:品读世界美术史(修订版)》从美术的发端讲起,沿着人类绘画发展的脉络,对史前绘画、古埃及绘画、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巴洛克与洛可可绘画、古典绘画、印象派绘画、俄罗斯绘画、现代绘画等,一一解析。文中既有对名画诞生背景的追忆,也有对作品的鉴赏与点评,更有发生在艺术作品背后的谜团破译,专业、生动、鲜活、图文并茂,方便您轻松阅读。 品读了《快速品读经典丛书:品读世界美术史(修订版)》,就明晰了人类美术发展的历史,就升华了我们的艺术内涵
《中国艺术史》是一部集大成之作。苏立文通过梳理远古、先秦、秦汉、三国六朝、隋唐、五代与两宋、明清直至20世纪的中国艺术,将中国艺术的不同门类——建筑、雕刻、绘画、书法、陶瓷等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清晰、细致、全面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他不仅全面论述了中国艺术的特点本身,而且更加着重于艺术与历史的结合,将中国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置于宏大的历史叙述之中,书写出了纵贯5000年的中国艺术之演进脉络。
《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基于事实的分析、充满艺术特性的理论与模型、极富洞见的一手和国际政策经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全书源于四位作者长达十年时间整理的研究生教学讲义,并用一致性的框架加以整合,写作过程没有任何的党派倾向,书中案例来自不同国家的经验,有助于读者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和局限。作者关注经济政策的三个维度:实证维度(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当代经济?)、规范维度(政策制定者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评判?)和政治经济约束(什么阻碍了经济政策的实施?)。通过上述方式,作者试图弥补经济政策领域的理论与现实相互脱节的现状。
毛尖以《非常罪非常美》定义了影评作为一种文体之后,转而寻求突破,她在报纸专栏上用文化批评的方式写电影,在文学杂志上用随笔杂感的方式写电影,在评论刊物上用半论文的方式写电影。《例外》便是她突围后的集合,亦是她的第二本影评专辑。 在这个全民影评家的时代,一个影评人,除了表明更能骂以外,还有什么呢?为了这个寻找这个“还有什么”,毛尖有意改变了写作风格。常常会有读者跟她提意见,说现在文章没以前的好看,中心思想是,从前比较腐朽,如今比较健康。这种“健康”,是好还是不好,读者看完文章自有说法。不过,如果没有了毛尖的文字,我们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吧。尤其是这个烂片当道的年代,我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毛尖的文字。
从15 世纪的达·芬奇到19 世纪的安格尔,他们的绘画风格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到了20 世纪初,康定斯基的抽象画与之前的绘画风格相比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持续了400年都未曾改变的西方古典艺术 ,为何在短短 100年内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革? 近代艺术入门 指南,西方艺术 有趣的100年。 秒懂近代艺术!快速看懂19世纪西方绘画运动。日本美术评论家山田五郎笔下的近代艺术启蒙课。 本书从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到野兽派、立体派,再到抽象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一次通晓11个重要流派,完整了解近代艺术风格的流变之路;通过11幅简明人物关系图,快速获悉凡·高、莫奈、马蒂斯、毕加索等75位艺术大师之间的相互关系。追溯近代艺术的两大源流,全景呈现绘画的历史变迁;200余幅高清画作,大图、小图、细节图、图文对照,360度为
秒懂西方艺术!19个艺术流派,500年的西方艺术中19个艺术流派的杰作精选。 日本美术评论家山田五郎通过浅白风趣的语言,从作品赏析到画家生平,分别以图解形式介绍画作特征,用简历形式介绍画家的非凡人生等角度,逻辑清晰地介绍西方艺术 具代表性的34位艺术大师的34幅作品。 3种不同文化的结合体: 古代对肉体的赞美vs. 教的禁欲主义 教对偶像崇拜的禁止vs. 日耳曼的自然崇拜 日耳曼的独特审美vs. 古代的合理主义 15世纪:文艺复兴开花结果,三种文化要素达到和谐的西方古典绘画得以确立。 2个重要发展阶段: 一部“真实自然”的盛衰史 15-18世纪:西方古典绘画的特征是“逼真,浓墨重彩,热衷于 ”。 19世纪:从模仿外界到表达内心:“抽象,突变,不再如实地描绘自然”。
秒懂西方艺术!19个艺术流派,500年的西方艺术中19个艺术流派的杰作精选。 日本美术评论家山田五郎通过浅白风趣的语言,从作品赏析到画家生平,分别以图解形式介绍画作特征,用简历形式介绍画家的非凡人生等角度,逻辑清晰地介绍西方艺术 具代表性的34位艺术大师的34幅作品。 3种不同文化的结合体: 古代对肉体的赞美vs. 教的禁欲主义 教对偶像崇拜的禁止vs. 日耳曼的自然崇拜 日耳曼的独特审美vs. 古代的合理主义 15世纪:文艺复兴开花结果,三种文化要素达到和谐的西方古典绘画得以确立。 2个重要发展阶段: 一部“真实自然”的盛衰史 15-18世纪:西方古典绘画的特征是“逼真,浓墨重彩,热衷于 ”。 19世纪:从模仿外界到表达内心:“抽象,突变,不再如实地描绘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