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曾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教师。他在讲稿的基础上修订、补充,完成了这部著作。是许多人的西方美术启蒙书,提升艺术修养的专业指南。书中着重介绍文艺复兴以来的数十位美术大师及其名作,生动讲解其艺术风格和人品操守,并融文学、音乐、哲学、社会、时代于一体,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艺术是如何运作的?它是如何感动我们,知会我们,挑战我们的?作为 知名画家大卫·萨利的艺术随笔集,本书介绍了20世纪 影响力的一批艺术家的作品,从画家到观念艺术家,包括萨利的朋友和同代人,杰夫·昆斯、约翰·巴尔德萨里、罗伊·利希滕斯坦、亚历克斯·卡茨等。 本书不仅探索了艺术家本身特性的多重性,同样揭示了他们作品的特别之处。萨利摆脱艺术理论的行话,以幽默和热情的行文, 和深具缅怀的描述,带领读者奔赴一场诉诸直觉的艺术之约。这是一堂讲述如何用艺术家的眼光观看艺术的大师课。
2008年,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决定辞去自己的终身教职,离开这所常春藤名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感觉当前的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这套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即将辞去耶鲁教职之际,他发表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来讨论这些问题。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几周之内,它的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次(后来的累计阅读量超过了100万次)。很明显,这篇文章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 从那之后,他开始应邀到美国各地的大学发表演讲,跟学生们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
本书讲述当历史的长流进入文艺复兴阶段之时,我们在意大利驻足的时间最为长久。佛洛伦萨亮起了人文主义的最初曙光。马萨乔、达?芬奇、波提切利……这里艺术家云集,各种艺术门类充分发展。在地中海沿岸,我们于威尼斯放慢脚步,安静地感受着这里的阳光与缤纷的色彩,这个城市的魅力完全反应到艺术家的画作中,无论提香、乔尔乔内还是丁托列托,他们对色彩极为敏感,热衷表现眼前的自然风光与享乐情调。而罗马地区的艺术则布满宗教色彩。在法国,肖像画十分繁荣,凡尔赛宫与枫丹白露宫的装饰复杂精美。弗兰德斯地区的凡?艾克兄弟与勃鲁盖尔,德国的丢勒与荷尔拜因,都在文艺复兴的这场洪流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
本书对从原如时代服饰起源的资料及其起源动机的推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世界服饰的新款式,均给予系统介绍,并从美学角度加以评述。对书中幅插图,都有关于其款式的型制、色彩、面料和流行年代的具体说明文字,为广大美术工作者、戏剧工作者、服装专业人员和服装家好者提供一个文图并茂的外国历代服饰参考资料,详尽而一目了然。同时,由于本书是按照外国服饰发展史的源流和顺序分章节编写。同时,由于本书是按照外国服饰发展史的源流和顺序分章节编写,每一章首都有对各时代政治、经济和艺术概况及美学思想的简要论述,对每一时代服饰又按其地域、流派之不同而分节介绍,眉目清楚、易于查阅。
本书是“2009-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书中包括了:宏观经济与艺术品市场、中国艺术品展会市场、中国瓷器杂项拍卖市场、中国油画与当代艺术市场的板块行情、艺术品拍卖投资回报率分析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胡蛮是画家又是美术理论家,他一生写作、发表过多部美术理论专著和一百多篇美术理论、评论文章,并出版了我国部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写作的《中国美术史》,他一生的作品完全是与我国革命时代的大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胡蛮与新中国美术》的部分以传记形式描述了我的父亲,重点介绍了他的背景及主要从事过的美术活动;第二部分是根据他美术工作日记中对新中国(19521966年)中央和北京市重要美术活动的详述整理成文的,这部分是更为重要的史料,也是本书的主题。本书对整理和完善新中国美术活动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深刻地缅怀了那些曾为中国革命美术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前辈们。
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关于艺术品市场研究的专著。现今艺术市场蓬勃发展,寻找艺术品价格变动的线索有其特定的意义,本书就此进行了一些尝试。内容涉及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概述、特征价格、模型构建、中国画及油画的特征价格、价格调整等。通过此书,艺术家们可以了解到相关的市场知识,同时了解自记在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另外,此书也向对艺术有兴趣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提供了某方面的参考。
《文本》是作者2002年来作为策展人所写的系列文章的合辑。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是针对展览、项目所写的文章,涉及诸多中国当代艺术事件,或以旁观者、或以亲历者的身份道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涵括多方面知识,内容庞杂;其二是关于当代艺术家的文章,梳理研究了艺术家的工作;其三是作者有感而发的随笔文字,往往于率性自然间窥得作者的情绪与思想。书中随文附有大量的照片,还原了策展、事件发生时的情境,使读者仿若身临其境,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
《小型物流企业实用会计手册:记账、核算、纳税一本通》由张燕主编,卢阳,李小仪,朱丽娟副主编。《小型物流企业实用会计手册:记账、核算、纳税一本通》从一线小企业财务工作实际出发,结合实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根据本行业的业务特点介绍相关内容,并附实际案例,力求简明、实用,易学易会。
本书中的绝大多数文章是为做一个课题而写的。本来想写成一本系统的书。但总觉得有点难。一本书能提供一个单一而完整的思想,为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艺术的前景,说一点什么。但是,说什么呢?全球化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它们会将艺术带向何方?很难看清楚。写书时作预言,总有一种风险。你总希望你的书过几年还有人读。而那时的人,就会处在一个有利的地位,指着你的书说:你看,说错了吧。有了这一层顾虑,写起来就很艰难。很想按照一个预想的系统写下去,但写的过程中新的想法不断出现。于是,最终写成了一个系统论文。也许可以这么说,这些论文所反映的更像是一个思考探索的过程,而不是端出一个现成的思想。本想画一幅大图,结果是画了一本连环画。而且,这个连环匦还不是从头画起的。先画了一个个的 单张,最后才订成一本
美术史人类文明的标志。从全世界的范围了解美术的作品、作者,各种流派、风格的演变;从审美的角度观察分析美术的意义、作用和影响;人们更需要从历史的高度,从宏观到微观来认识、熟悉世界美术演变发展的全过程。王小岩编著的《世界美术简史》带领你去认识、熟悉,去欣赏、品味世界美术的全貌。本书将历史依托于人物,把知识付诸于故事,带你畅游历史长河,认识的美术大师,品味经典的美术作品,在纵观美术史的同时,耳听八方,了解彼时的世界大事。一部与众不同的美术史,带你一窥灿烂辉煌的世界文明……
这是一部系统研究视觉艺术和艺术史中伊曼努尔·康德接受和影响的著作。奇塔姆先生在本书列举了与康德以及造型艺术相关的大量史实和文献,并站在哲学、美学和艺术理论史的角度对之进行了深刻剖析。通过对艺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发展阶段的分析,作者透彻而睿智地为我们揭示潜藏在潘诺夫斯基、沃尔夫林以及格林伯格等艺术史学说中的康德基因,同时也揭示了康德通过种种方式对于艺术史的持续不断的影响。
对于所有初次接触艺术史的学生和爱好者来说,《艺术史》提供了一个生动平易的入门。每本书都勾绘出一个时代之艺术的主要特征,揭示出它们与当时历史的关联。全书配有大量彩色和黑白插图,并附有杰出艺术家小传和艺术小词典。清新的页面,丰富的色彩,使得阅读这套书成为一件赏心乐事!本套艺术史自问世以来,持续,是普通读者深入全面了解人类绘画艺术发展的书目。 本书对19世纪艺术作简单介绍,目的是对这一时期的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的主题、构思与风格特点加以辨别。本书从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研究开始,这两个专门术语是用来描述大约在1750—1850年之间居于视觉艺术中心的两大潮流的,它们有时泾渭分明,有时又纠缠在一起。本书将指出这一时期的主要画家和雕塑家,分析其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