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中国绘画史》介绍上至远古,下至清末民初的中国绘画史,将中国文化、哲学、个性、风俗融入其中,正式提出中国画与西方画并立为人类艺术双峰的观点,是一本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美术史专著。 全书分为古代史、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四编,介绍24朝、1600余位画家及创作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各画派源流、特点等,包括但不限于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宫廷画、文人画、佛画、界画、墨戏画等,介绍了美术史上 南北宗论 吴浙之争 的重大争议,并对西域、古印度、西洋宗教画等外来画派对本土画的影响进行了系统介绍。 本书初版于1924年,原稿因淞沪战火焚毁,经作者撰写修订,于1936年重新出版,被列入 大学丛书 。书中观点受到包括汉学家高居翰教授在内的诸多学者的推崇。有人说,如何在世界视野下不失本位意识地观照中国绘画的演进发
本书用浅白风趣的语言和逻辑清晰的脉络,梳理了30000多年西方艺术史的精髓,帮助你迅速构建完整的艺术史认知框架,提升你在生活中的独立审美意识。从艺术的起源、西方文明的源头开始,经过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再到浪漫派、印象派乃至20世纪之后的当代艺术,这些名目繁多的流派、艺术家和代表作,经由意公子轻松有趣的解读逐一串连,配合书中丰富精美的图片以及关键词索引附录,满足你阅读的不同需求。在这里不仅可以学到艺术领域的基础知识,也可以找到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这本句句有梗的极简艺术史,你值得拥有。
《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 《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内容包括:史前及先秦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明清美术、现代美术。《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21万字,图三百余幅,简明扼要,以中国美术发展的阶段性为纲,以各美术门类在同一时期的演讲为纬。注意了四个结合:普及中国美术史基本知识与反映期新研究成果相结合,呈示中国美术各门类的发展演变与阐述重要的美术现象、美术流派、美术家和美术作品相结合,显示中国美术的自身发展与揭示美术同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相关因素相结合,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与使用可靠的美术文物(包括新发现的重要作品)相结合。 《外国美术简史》 《外国美术简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是大部分艺术院校选用的美术史教材。2007年,为了规范和发展美术史教学,作者对原书稿进行了
本书的主要讨论对象是乾隆朝的西山图像,且和乾隆皇帝个人密切相关。北京西山在历 并非名山大川,明以前虽有题咏但鲜有入画。随着北京作为都城,西山日益变得重要。到了清代尤其乾隆时期,西山之山成为了一定的龙脉发源,西山之水则一下晋升为“天下 泉”。西山是护卫帝京的天然屏障,是代表帝京的 山水。 本书选取西山这样一个特定地域空间来观察,并从美术史的角度,探讨西山形象与以往的不同以及乾隆朝的塑造,并探讨其图像背后所容纳的乾隆皇帝的意识与观念。 乾隆朝宫廷绘制的西山图像和乾隆内府收藏中的明代西山图像有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是否强调其实景特征上。乾隆内府收藏的前朝表现西山的绘画有王绂《北京八景图》卷和文徵明《燕山春色图》轴,皆是典型的文人化、概念化的表达。但这种文人模式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乾隆朝
由亚历山德拉·弗雷格兰特编著的《巴黎卢浮宫(伟大的博物馆)(精)》介绍了卢浮宫的发展历史、传世馆藏、各馆建造等。卢浮宫坐落于巴黎塞纳河畔,曾为法国王宫,现为世界上 古老、 、 的博物馆之一,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化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早在16世纪,弗朗索瓦一世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收藏;此后,历代国王逐次继承并充实;拿破仑一世称雄欧洲时,大肆掠夺了其他各国的艺术品;无数收藏家和艺术家进行了无私的捐赠。时至 ,卢浮宫已成为一座庞大的艺术殿堂,其藏品数量在40万件以上,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古希腊罗马六个门类,分别在六大展馆中展出,展览大厅就有198个。在灿若繁星的艺术珍品之中,《蒙娜丽莎》《米洛的维纳斯》《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尤为知名,被誉为“镇馆三宝”。
《我的策展之道》是世界上很有影响力的当代策展人、伦敦蛇形画廊艺术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的经典之作。本书是小汉斯对自己多年策展经验的非凡汇编,包括启发他的艺术家、历 伟大的艺术创新、他个人的策展实践和对未来策展的展望。 小汉斯跨越了时间、国界、文化和学科的界限,重新定义了“策展”一词——不仅是小汉斯对个人策展经历的一个总结,也是对策展行业的思考, 是其策展思维的凝结。在人人都是策展人的时代,阅读本书,让策展思维成为打开未知、看待未来的新方式。
本书用浅白风趣的语言和逻辑清晰的脉络,梳理了30000多年西方艺术史的精髓,帮助你迅速构建完整的艺术史认知框架,提升你在生活中的独立审美意识。 从艺术的起源、西方文明的源头开始,经过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再到浪漫派、印象派乃至20世纪之后的当代艺术,这些名目繁多的流派、艺术家和代表作,经由意公子轻松有趣的解读逐一串连,配合书中丰富精美的图片以及关键词索引附录,满足你阅读的不同需求。在这里不仅可以学到艺术领域的基础知识,也可以找到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这本句句有梗的极简艺术史,你值得拥有。
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西方世界和非西方世界美术的发展历程,结合不同地区和 社会的、 的、政治的、文化的背景,突出展示了从史前到现代外国多彩的美术现象和丰硕的美术成果,为读者认识人类创造力在美术领域的辉煌体现提供了便捷的路径,有助读者进一步去探究美术的种种奥妙。通过分析提炼、精辟总结,呈现给读者的是一本线索清晰、内容精炼、重点突出、便于记忆的艺术史, 利于艺术爱好者阅读,作为一本外国美术史的入门读本。同时页有利于美术学生深入理解,免去了看大堆参考书籍、自己总结提炼的繁杂程序,帮助美术生深入理解,提高复习效率,轻松应对美术史考试。
本书用浅白风趣的语言和逻辑清晰的脉络,梳理了30000多年西方艺术史的精髓,帮助你迅速构建完整的艺术史认知框架,提升你在生活中的独立审美意识。从艺术的起源、西方文明的源头开始,经过文艺复兴、巴洛克、
罗马 现代艺术美术馆成立于 1883 年,旨在保留意大利的艺术记忆。自成立以来,美术馆就开始不断展出各个时期的代表画作,并将其视为当时艺术发展的见证。随着时间的推移,美术馆的馆藏不断得到丰富,逐渐成为意大利统一后的一大艺术地标。罗马 现代艺术美术馆是藏有 19 世纪和 20 世纪艺术品 多的美术馆之一,其藏品近 24000 件,包括绘画、素描、雕塑和装置艺术品等。此外,美术馆内还设有“生命肖像档案馆”,里面藏有关于美术馆历史和 外 艺术家的档案资料,包括手稿、视频、照片和印刷品等。
唐纳德·普雷齐奥西著的《艺术史的艺术:批评读本》分为九章,每章聚焦一个艺术史研究议题:美学、风格、作为艺术的历史、图像与符号、性别、现代与后现代、解构主义、博物馆学等,所选介的文章作者也呈现出多样化,从温克尔曼到坎科利尼,从康德到福柯。编者普雷齐奥西教授为每个主题均撰写导言,以批判性的阐述,为读者提供了背景信息与参考书目。
装置是当代艺术中 流行、 广泛的形式之一。《装置艺术》 清晰地描述了装置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兴起,本书不仅重新审视, 重新评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许多著名艺术作品。它提供了理解与研究装置艺术的一个基本方法与论述框架,此外,它还向读者介绍了 多尚未受到严肃批评关注的年轻艺术家。书中介绍的艺术家包括维拓·阿孔奇(Vito Acconci)、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马塞尔·布罗德塞尔(Marcel Broodthaers)、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材料小组”(Group Material)、伊萨克·朱利安(Isaac Julien)、利亚·卡巴科夫(Ilya Kabakov)、草间弥生(Yayoi Kusama)、西尔多·梅雷莱斯(Cildo Meireles)、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克莱斯·奥登伯格(Claes O
本书对于艺术史学原理、艺术史学方法与进路等艺术史学基本问题作了开拓性探讨。全书分三编,首先论述艺术史学的合法性原理、间性原理、通变性原理、科学性原理、思想性原理,进而从两个层面概述艺术史学的实证型方法(艺术史学的史料学方法、文献学方法、考古学方法、数据学方法等)和艺术史学的范式型方法(风格及形式分析范式、时代精神史分析范式、社会语境分析范式和深层结构分析范式等),还特别将艺术史学原理探讨与改革开放时代初期现实主义及艺术形式思潮的分析实践结合起来,使全书形成艺术史学原理探索与艺术史学实践之间的汇通格局。 提出从中国文心传统出发,把艺术史学规定为文心在世之象的传世之学的新主张。
斯福尔扎古堡博物馆于1900年5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它是意大利米兰地区首屈一指的博物馆,藏品种类繁多,主要藏品来自民间人士的捐赠和修道院教堂的赠予。斯福尔扎古堡是米兰的历史文化中心,在政治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活跃于15世纪末米兰的莱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知名能工巧匠的改造下,斯福尔扎古堡在艺术与建筑领域也变得不可或缺。由马蒂诺·阿斯托尔菲编著的《米兰斯福尔扎古堡博物馆(伟大的博物馆)(精)》精选了该馆内一些有代表性的馆藏,展示了这个小博物馆的无穷魅力。
从工作坊到剧场的过程中,总有某些东西消失了。 戏剧、电影导演彼得?布鲁克说:“在剧场里,我总是犯困。”《西方演出空间简史》这部创新之作对西欧戏剧传统中的演出空间进行了历史描述。大卫?怀尔斯采取了一种广泛的视野,认为戏剧活动既发生在作为“剧场”而设计的建筑中,同样也发生在教堂、街道、酒馆和画廊。他追溯了从希腊罗马直至当下的一系列不同的空间连续性,其中包括在标准的戏剧史中没有涵盖的领域。借鉴亨利?列斐伏尔的文化地理学,本书将戏剧演出定义为特定社会结构的空间实践。这不是一部戏剧文学的背景史。 怀尔斯利用历史材料来解决一个当前的紧迫问题:戏剧演出是在现代建筑师设计的、表面中性的“空的空间”中 好,还是在富有个性的“现成空间”中 好?
《齐白石艺事琐考》为艺术史研究著作。作者对齐白石的生平、画作、篆刻等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全书由六篇短文构成,深入浅出,文图互证,生动有趣,使用模件生产、考古类型、文化认同、影响焦虑等现代理论方法探寻真实的齐白石艺术人生。对齐白石的核心技术、衰年变法进行了quan新解读,从地缘文化的角度重新讨论了齐白石与陈师曾、王缵绪的真实关系,丰富了世人对于中国近代艺术史的认识,为当下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是近年来齐白石艺术研究的重要新作。
进入美术史,对艺术家而言,并非仅指一个恒定的认可。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三十年中,王广义对艺术进行了多种实验,成为美术史中非常值得探讨的个案。他在寻求个人创作语言的同时,解构与重构了我们已经既定的历史审美。这点上,他的创作并不能以“政治波普”所定义,从他对自己创作的哲学和思想层面的解说来看,他历经了对艺术多重的尝试。但之于美术史,研究不只是一段一段个人的评述组成,我们必须从作品本身寻找这些创作的真正释义。
本书是舞蹈评论家欧建平的第24部新著:《世界艺术史·舞蹈卷》,这部著作是作者频繁游学欧、美,大量学舞、观舞、说舞、写舞的集大成。 本书以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世界舞蹈。书中用花絮的笔触描绘了肚皮舞、埃及舞和草裙舞等极具代表性的东方舞,更以国别史的架构梳理了中国内地及港澳台、朝鲜及韩国、日本等共12国的舞蹈历史与现状,这种结构打破了以往《世界艺术史》普遍采用的“欧洲中心论”之框架,确保了中国和整个东方的舞蹈得到高度的重视和近1/2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