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重磅推出的《中国艺术编年史(1900-2010)》一书,共约一百八十万字,收录图片两千一百张,是中国艺术门类中的一部重要的大型文献工具书。该书以编年形式按时间排序,记述了自1900年至2010年间中国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作品,并涉及美术、文学、电影、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的重要艺术思潮、艺术社团、艺术事件以及艺术活动。 该书由吕澎主编,历时五年,书中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原始文献和图片资料,工程浩大,颇费心力。其中每一年又分为概述、摘要、综合大事记、制度法规、人事结构、活动展览、艺术家、著作出版和附录文献九个部分。该书编纂方法,科学严谨高屋建瓴,结构框架缜密清晰,内容详实,出处明确,可为研究学习者提供方便,更可为丰富艺术史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中国艺术编年史(1900-2010)》这
《好戏上场》一书由九个专题组成,强调风格各异的展览内容及形式。其中,包括对于公共空间的探索、对全球一体化展览的关注、将观众参与置于展览核心的变革性尝试、以及将戏剧、建筑、科学等其他学科及元素融入画面的探索。本书收录的50个展览来自世界各地,包括柏林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英国感性展、约翰内斯堡双年展、巴西艺术综述展等。本书收录了200余幅图片,包括现场图、场地规划图、画册图录等,很多资源都出自存档资料,此前从未公开发行。书中详细收录了每个展览的基本信息,包括策展人、时间、地点、出版物和相关艺术家资料,同时也大量引入了展览画册及策展人的经典评述。在详尽而重组的文献基础上,霍夫曼通过其敏锐的视角和深刻的判断一一剖析每个展览的背景和主题,以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5》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为基本事实,设 时、地、人、事 四个专栏,搜集和记录2015年度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料;第二部分是主题记载,追踪当代艺术动向,提供专题调查报告,收录2015年度富有代表性的艺术评论文章,呈现关照中国当代艺术现状和发展的多元视角。本卷专题调查新增当代水墨研究、新媒体艺术研究、性别专题、行为艺术研究等领域的综述,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同时,对艺术现象及诸多内在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反思。
首届“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涵涉绘画、当代艺术、雕塑、书法及篆刻等艺术领域,提名委员会秉持公平、公正、规范原则和评奖标准进行评审,经充分评议推举出13位获奖者。他们体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培养优秀青年艺术人才的标准与要求,也寄托着我院对“中国青年艺术家”的期许。吕品田、田黎明主编的这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2年度)》将这些获奖者的部分代表作汇集成册,既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艺术才华的平台,也为广大艺术家特别是青年艺术家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既为日趋多样的艺术创作提供一种观照视角,也以此激励和引领当代艺术创作,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并终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