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前到清,中国女性为谁化妆,如何化妆? 《中国妆容之美》以古画、雕塑、壁画为入口,以诗文典籍为辅助,展示中国古代妆容细节,探讨历代女性地位与东方审美,同时以29组真实妆容复原图,再现中国历代女性妆容之美。 该书从夏商周的文身起笔,历数素妆风行的周代、彩妆肇始的秦代、审美成型的两汉、自在灵动的南北朝、盛世华丽的唐朝、回归素朴的宋朝、少数民族风情的辽元、端庄的明、花样的清,不仅在细节处点明历代女性妆容的要点,也从侧面呈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风貌和审美思潮的变迁。 本书不仅是一部详尽的妆容史,更是一部独到的中国妆容图谱。两位作者发起中国古代妆容复原项目,邀请造型、化妆、摄影专家和模特,共同完成了了中国历代女性妆容复原。本书史前至魏晋、辽元、清部分由李芽撰写,唐、宋、明部分由陈诗宇
《装置艺术在中国》全书分五章,、二章探讨了装置的美学定位、装置的修辞语言、装置的起源和在西方的发展过程;第三章追溯和记录了中国装置艺术发展的过程和现状;第四章探讨了装置艺术在现阶段面临的一些相关问题;第五章是中国台湾、香港装置艺术发展的简略描述。后附装置艺术大事记是首次详细地将中国装置艺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16年重要事件以编年方式加以记录整理。 该书为作者自2015年开始写作的文化部课题,历经4年完成。作者曾出版《装置艺术》一书(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本书是在《装置艺术》基础上,增加了三分之二的篇幅。是国内目前关于中国装置艺术研究完整的一部著作。
战国至汉代的数百年,是中国绘画传统的 轴心时代 。其发生、发展、确立的过程,仍是一个未被讲述的故事。本书是作者计划中的 中国绘画传统的诞生 三部曲之部。它所呈现的,是这故事的高潮:绘画传统在两汉之交确立的经过与制度机制。通过辨认、撷取山东平民墓葬画像中的 皇家因素 ,作者对汉代新兴的帝国艺术的基本轮廓,作了可信的复原,并探讨了其背后的政治、礼仪及意识形态动力。
从远古到21世纪,《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以时间为线索,厘清中国艺术发展脉络,以通晓流畅的语言剖析器物、绘画、书法、建筑等门类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形式、特点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互动。与此同时,苏立文不仅将艺术作品放置于广阔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中讨论,而且强调艺术自主性,倡导回归艺术自身来理解艺术史的演变。
当代艺术策展人的展览实践,已经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构建全球艺术生态的主要因素。《我与前面的未来在一起:冯博一策展往事》作者冯博一即是策展概念传入后,中国策展人和艺术批评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2000年以来,冯博一基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和现状、中西方在艺术问题上的不同,在美术馆、画廊、书店、仓库和乡镇等不同公共空间中实施的展览策划,在发掘中国当代艺术新力量的同时,还积极探讨艺术展览在策略、方式上的各种可能性,而且以艺术批评参与到艺术创作的建构中,对艺术生态和年轻一代艺术家、策展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与前面的未来在一起:冯博一策展往事》从作者过去三十年的编辑、写作和策展实践中,选取了十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汇集成册,每一个案例都包括案例发生时的写作和现在的回忆,前者多是对具体案例所针对
在面对经济动荡不安和复杂国际环境的今天,如何解决政治、经济、民生问题?中国将要迎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钟琳、刘少武编著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修订版)》通过阐述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阐明生活在我们祖国和时代的中国人民只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有出彩的人生。
敦煌壁画是不可触碰和再生的人类珍贵艺术,而将其复制并整理临摹更非易事。本书作者谢成水先生从事敦煌壁画创作四十余载。经现状临摹、复原临摹、整理临摹到后再创作临摹。 面对石窟壁画中脱落、变色、技艺缺陷等遗憾,他重新对人物造型、色彩问题、颜料材质的创新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让沉睡千年的壁画呈现于世,并带给观者全新的精神盛宴。本书 含临摹作品100余幅,从北魏北凉早期粗旷的飞天,到隋唐丰满而又端严的佛菩萨造像,栩栩如生。微观到巧妙的点睛之笔,宏观到气势磅礴、色彩绚丽的大型经变画,其中无不体 现出作者在形、色、线、质这四个壁画创作基本要素方面严谨而高妙的造诣。本书采用大开本,精选力作,适宜大众读者欣赏、临摹。
本套书基于祝唯庸在喜马拉雅平台的艺术史讲稿,以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家为主线,采用“纪传体”的方式,在讲述艺术家人生故事的同时,展开作者对中国书画史的独特叙述,行文幽默晓畅,作品分析有趣有料,配图精挑细选,是可读性、可赏性极高的入门读物。 从南北朝到初唐,中国书画艺术的框架已经搭起,规则也已经建立。法度森严、刚毅规范的唐楷的出现,昭示着楷书达到了 。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张猛龙碑》《九色鹿经图》《游春图》《北齐校书图》《千字文》等一大批经典,还有欧阳询、褚遂良、阎立本等一个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作者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将我们熟知的画作和人物串联起来,枯燥的历史也因此而丰富生动。
《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文集》主要内容包括:当代中国书法学术活动的里程碑、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开幕式上的讲话、怀素《自叙帖》之我见、书画船古代书画家水上行旅与创作鉴赏关系、网络时代明清书法史研究的史料问题、艺术与学术、书法史料解读中的微观与宏观、美术考古与中国古文字起源研究等。
触摸敦煌艺术之美,一本值得珍藏的国民日历。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在中华文化历史的长卷上书写着灿烂的篇章。千年艺术珍宝,专家团队数十载潜心修复临摹,精选绝美壁画与彩塑作品,打造365日不间断的沉浸式艺术大展。 既有飞天、九色鹿、妙音鸟等构成的奇幻世界,也有乐舞、饮宴、耕种、杂耍等人间百态,还有玄奘取经、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故事,以及虎纹、团龙纹、莲花纹、忍冬纹等华美的藻井图案……从吹奏弹唱与轻歌曼舞的盛景中窥见盛世恢弘,从繁复各异的装饰纹样中看见古老技艺巧夺天工,从腾飞俯冲、婀娜多姿的飞天中感受自由烂漫。作品配有文字解读,从历史背景、艺术特色、鉴赏方法等维度切入,感受审美与知识的双重盛宴。 随着每日翻阅使用,定会收获诸多不曾发现的细节。飞天乐舞、长河落日、饮马灌驼、勾栏百戏,都会在某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