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图问题》是潘天寿1963—1964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今*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的讲课记录稿。所讲的内容从画材的搭配安排,取舍组合、到构图中的宾主、虚实、疏密、对比、呼应、交叉、参差、三点关系、三角形的运用、平行线的问题、重心、斜正、画眼、背景、空白处理、四边四角、气脉、开合、不平衡与平衡等等具体的构图规律,以及题跋、印章在构图中的作用。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美术卷):中国绘画艺术(原始绘画~唐代绘画)》的编纂在学科内容上,注重选取与大众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领域,如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在条目的选取上,侧重于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基础性、实用性条目;在编纂方法上,为增加可读性,以章节形式整编条目内容,对过专、过深的内容进行删减、改编;在装帧形式上,在保持百科全书基本风格的基础上,封面和版式设计更加注重大众的阅读习惯。因此,普及版在充分体现知识性、准确性、性的前提下,增加了可读性,使其兼具工具书查检功能和大众读物的阅读功能,读者可以尽享阅读带来的愉悦。
以往,不少学者在谈到1840—1949年的百年美术史时,都感叹于“拘飞泥守旧,故步自封”,“国画之在今日,已是到了穷途末日”,“不及千年前之先民”,云云。但实际上一百年来的美术史可圈可点之处还是不少的。即使是指传统的中国画而言,也还有人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变革创新。如任伯年、虚谷、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人,他们看到了复古主义的危害,甩掉了拟古的沉重枷锁,面向现实,师法造化,开创了中国画的新境界。更何况,近百年美术,绝不仅仅是传统的中国画得到发展,还有油画、壁画、新闻画、画报、漫画、月份牌、新兴木刻、商业广告画、雕塑、美术教育等也都显现了新的面貌。这就是本书想带给您的对近百年美术史的新认识。
《黄宾虹画语录》按照黄宾虹的论画性质,分为画理、画史、画法及杂论四个部分,分别对照选辑文章、整理成册,介绍中国古典山水艺术的艺术内涵、黄宾虹在中国山水画方面的非凡造诣,以及他作品中的艺术价值,以此解构黄宾虹及其作品。
马,是徐悲鸿先生一生中炽爱描绘的题材。其托物咏志,喜用马抒怀,以此表达赤子之心,爱国之情。本书选取的各个时期徐悲鸿的画马之作120余幅,,全面呈现了一代宗师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踌躇满志、任重道远与壮心不已。以徐悲鸿卓越的艺术成就,及深入人心的画马题材,辅以步骤与分析,相信这本精美的画册一定会带给读者良好的帮助。
如果说有人给你讲5天将教你学会绘画并掌握绘画的精髓,而且不论他是5岁小孩还是50岁的大人,5天之后他不但掌握所有技巧,而且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会发生改变。你认为他不是一个疯子就是一个骗子,但事实上真有这样的绘画教程。 这样神奇的教程来自一个美国加州大学的艺术学博士、画家贝蒂的头脑。贝蒂博士试图用5天教会绘画的方式启发人们积极开发自己的右脑——在传统教育系统中被忽视的创造力大脑。通过5天对边线、空间、相互关系、光影等这些绘画基本技巧的掌握,获得一种新的视角,也就是像艺术家一样看事物,并且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开发自己大脑的创造性潜力,从而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获得一种新鲜的富有创造力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是一本教你在最短时间,用效率学会绘画技巧的书,它在美国就销售了300万册,可见非
《谈执笔》由项翔高先生编著,该书本于传统书论,尤其是蒋和《书法正宗》、包世臣《艺舟双楫》等,就传统执笔方法予以探讨。主要分为指法、腕法、肘法等部分,结合书学文献记载及作者实践,分别对历史上的各类执笔方法之利弊加以分析。因为项氏精研体育,因此对于书写动作中的肌肉运动能有着深刻认识,这是其他书学论著所匮乏的。本次以《自修》杂志所刊本予以标点整理,并随文插配了相关的图片,同时对个别字句所征引文献加以标注,以便读者阅读。
《谈执笔》由项翔高先生编著,该书本于传统书论,尤其是蒋和《书法正宗》、包世臣《艺舟双楫》等,就传统执笔方法予以探讨。主要分为指法、腕法、肘法等部分,结合书学文献记载及作者实践,分别对历史上的各类执笔方法之利弊加以分析。因为项氏精研体育,因此对于书写动作中的肌肉运动能有着深刻认识,这是其他书学论著所匮乏的。本次以《自修》杂志所刊本予以标点整理,并随文插配了相关的图片,同时对个别字句所征引文献加以标注,以便读者阅读。
本书分为“用笔”“用墨”“布置”等几个篇章讲解绘画方式,全是潘天寿的经验之谈。该书内容无思想性、政治性问题,框架结构合理、科学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是读者了解潘天寿及其作品的重要材料。
本书分为“用笔”“用墨”“布置”等几个篇章讲解绘画方式,全是潘天寿的经验之谈。该书内容无思想性、政治性问题,框架结构合理、科学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是读者了解潘天寿及其作品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