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永远不会陈旧的装饰形象。《中国龙凤艺术》紧贴广大读者的需求心理,从传统中走出新路,以简洁生动的文笔,精美诱人的I蛩稿,分七个章节,讲述了龙凤的历代演变和艺术特色,龙凤的种类、形式和常见绘画方法以及它们的装饰运用。并从实用的角度,节录了700余幅有艺术价值的龙凤图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编绘者创作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图。
以时间为纬线,以各个艺术流派的艺术家及其代表性的作品为经线,回到历史现场,从史前时期的一把燧石手斧开始,围绕地中海这一世界西方美术的血脉初源,带你一路走过神秘的埃及、的希腊、光荣的罗马……直到光辉的印象派,及光怪陆离的现当代艺术。或做正面解读,或挖背后的故事,数千年“美”的往事,娓娓道来。 蒋勋先生用柔美、亲民的文字,借助“西方美术史”这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使得我们眺望和浏览世界不同文化的“美”的观念、材料、技法,省思人类共同的“美”的向往与创造。
色彩,是人根据物体遇到并分解可见光所产生的知觉。色彩效果自然就与感情密切关联在一起。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常借色彩的能量来联想物体或事件的性质,快乐而高能量的色彩总与欢欣和嘈杂性的事件不可分割;低能量冰冷的色彩则令人联想冷静而理性的科学实验活动。我们还常用色彩把事件强调得富于戏剧性、以制造气氛。色彩唤起感情的力,可以用美学能量来表示。 色彩感觉的训练非常重要,因为客观的真实的色彩是看不到的,人们看到的不过是一种色彩关系(同时对比、继时对比、同化和简约)。故而,艺术设计师必须侧重于理解和研究色彩。一方面要经常综合感觉的效果,加强主观的个性的投入;另一方面要理解色彩的属性和体系,系统地把握多数色的世界。并通过客观的普通常识的配色训练,广泛锤炼自己的色感。
《关于构图问题》是潘天寿1963—1964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今*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的讲课记录稿。所讲的内容从画材的搭配安排,取舍组合、到构图中的宾主、虚实、疏密、对比、呼应、交叉、参差、三点关系、三角形的运用、平行线的问题、重心、斜正、画眼、背景、空白处理、四边四角、气脉、开合、不平衡与平衡等等具体的构图规律,以及题跋、印章在构图中的作用。
本书分为“用笔”“用墨”“布置”等几个篇章讲解绘画方式,全是潘天寿的经验之谈。该书内容无思想性、政治性问题,框架结构合理、科学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是读者了解潘天寿及其作品的重要材料。
《非翁画语录》以文字总结陆抑非在讲画论、画法、画理上的宝贵经验,在花鸟画上还进行了手把手、一笔一划的教学。该书内容无思想性、政治性问题,框架结构合理、科学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是读者了解陆抑非绘画方法、写生方式的重要材料。
《绘宗十二忌写山水诀》收录了饶自然撰的《绘 宗十二忌》和黄公望撰的《写山水诀》两部作品。《 绘宗十二忌》是作者据宋代山水画理论加以整理,使 之条理化,并逐一予以说明,其中少数涉及气韵、笔 墨,多数是指出经营位置之弊。《写山水诀》多以三 言两语为一则,从树、石、水、山的具体画法,到笔 墨、设色技巧,用绢用纸方法,从立意、托喻到 三 远 、四时,并置杂陈。
《中正大雅朴真至美》系列笔记本共8本,集齐任意8本者将笔记本*后一页沿裁切线剪下并寄回人民美术出版社,可免费获赠一本。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等,世称 赵松雪 。宋太祖子秦王德芳十世孙。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故又称 赵吴兴 。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出仕后,从元世祖到元英宗,共经历了五个皇帝,先后在济南、浙江任职,又在中央担任兵部侍郎、集贤直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等职, 荣际五朝,名满四海 。卒后追封 魏国公 ,谥 文敏 。所以后世又称他为 赵文敏 。 赵孟頫以全面向古典尤其是晋唐学习的方式,在楷、行、草、隶、篆等各个领域重新建立严谨的法度,树立古典风格的价值,从而矫正了南宋书法学时风、轻法度的巨大缺陷,使书法发展迈上较为健康的轨道。他的书法,行书深入右军堂奥,风神雅致,潇洒流美,楷书融唐铸晋,既端庄朴实,又流畅婉丽,形成独特的体势,获 赵体 之称,与唐代颜真卿、柳公
以往,不少学者在谈到1840—1949年的百年美术史时,都感叹于“拘飞泥守旧,故步自封”,“国画之在今日,已是到了穷途末日”,“不及千年前之先民”,云云。但实际上一百年来的美术史可圈可点之处还是不少的。即使是指传统的中国画而言,也还有人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变革创新。如任伯年、虚谷、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人,他们看到了复古主义的危害,甩掉了拟古的沉重枷锁,面向现实,师法造化,开创了中国画的新境界。更何况,近百年美术,绝不仅仅是传统的中国画得到发展,还有油画、壁画、新闻画、画报、漫画、月份牌、新兴木刻、商业广告画、雕塑、美术教育等也都显现了新的面貌。这就是本书想带给您的对近百年美术史的新认识。
《中国历代绘画珍本:乌桕文禽图》是《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之一。本系列所选皆为中国历代名画,原作仿真,高清放大,或遒劲流畅,或粗细顿挫,随心流转,圆润飘逸,节奏鲜明,落笔精道,形神兼备,是学习中国画的临摹经典范本。《中国历代绘画珍本:乌桕文禽图》可供中国画学习者临摹欣赏。 图写雪后溪边,天色晦冥,老梅初放。树栖绶带鸟一双,毛羽绚烂。自来图写文禽,多置之明媚春光中,此幅独以肃杀冬景反衬之,极具匠心。树下溪流湍急,水花飞溅,岸石上覆盖积雪。画家以水墨烘染阴天,以白粉表现积雪,以流畅的曲线描绘流水,皆具功力。为独特的是为了表现溪岸岩石为水冲蚀而形成的蜂窝之状,另创皴法,前此未见。 原大尺寸: 27.5*26.9 厘米 高清放大:400%
《中国历代绘画珍本:荷蟹图》是《中国历代绘画珍本》系列之一。本系列所选皆为中国历代名画,原作仿真,高清放大,或遒劲流畅,或粗细顿挫,随心流转,圆润飘逸,节奏鲜明,落笔精道,形神兼备,是学习中国画的临摹经典范本。《中国历代绘画珍本:荷蟹图》可供中国画学习者临摹欣赏。 图中残败的荷叶枯黄斑驳,半浸于水中,一只雌蟹挥螯伏于叶上。潺潺流水中生长、飘浮着红蓼、蒲草、浮萍、水藻等,其叶片边沿均已泛黄,显示出时已临秋,荷叶的颓势与雌蟹的鲜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画面刻意求真,荷叶用双钩夹叶法描绘,叶之叶筋、斑纹及莛上的小刺都刻意求工,雌蟹用笔缜密严谨。此图画面意境生动,题材别出新意,为宋人写实画作的典范。 原大尺寸: 28.4*28.0 厘米 高清放大:400%
于非闇著的这本《中国画颜色的研究》是《人美 文库》 之一。内容包括中国画颜色的品种及性质、中 国画颜色发展的情况、中国墨的特色、民间画工使用 颜色的情况、古代画家着色及研漂使用颜色的方法、 现代国画家研漂及使用颜色的方法,共6章。
《中国历代绘画名家作品精选系列:黄慎》精选中国清代画家黄慎的经典佳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全书缤纷万象,赏心悦目。从欣赏品味中,读者可以亲近艺术,拓展视野,陶冶性情,提高素质,体验阅读的快乐,培养创新的能力。 黄慎擅长人物、花鸟、山水,以人物画和花乌画为突出。初师上官周,学工细人物山水,后变化为粗笔挥写,以简驭繁,气势雄伟,笔意纵横,于粗犷中见精炼。他所画人物除历史故事、神仙佛像之外,多从民间生活取材,常画流丐、纤夫、渔民等,往往只用寥寥数笔,便能形神兼备。他的花乌画宗法徐渭,以狂草书法入画,笔姿放纵,气象雄伟,纵逸泼辣,挥洒自如。黄慎亦工草书,师法二王,更得怀素笔意,从章草脱化而出,点画纷披,散而有序,具有“字中有画”之趣。
《黄宾虹画语录》按照黄宾虹的论画性质,分为画理、画史、画法及杂论四个部分,分别对照选辑文章、整理成册,介绍中国古典山水艺术的艺术内涵、黄宾虹在中国山水画方面的非凡造诣,以及他作品中的艺术价值,以此解构黄宾虹及其作品。
王维撰、王森然标点注译的这本《山水诀山水论 》分为《山水诀》、《山水论》两部分。《山水诀》 谈的是画山水风景画重要的窍门,《山水论》谈的是 画山水风景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