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精美典雅的小书,呈现了奇异的瑞士天才罗伯特 瓦尔泽鲜为人知的一面:艺术评论。书中收录的25篇随笔行文自由洒脱、诙谐幽默,每一篇都彰显了瓦尔泽独特的眼光、敏锐的感受力和细腻的情感。 瓦尔泽的写作风格多种多样:有时,他以一种叙事性的、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思考作品;有时,他对画作进行纤毫入微的描述,不放过任何一处局部;偶尔,他又以一种俏皮的、略带讽刺与玩味的笔调,回忆起一件作品引发的逸事。无论以何种方式接触作品,瓦尔泽始终坚持,艺术是不可侵犯的自由领域。 在这批写作时间跨度长达30年的零散随笔中,瓦尔泽不仅触及梵 高、塞尚、伦勃朗、克拉纳赫、勃鲁盖尔、华托、弗拉戈纳尔等大师的作品,还从诗人的角度,给出了自己对诗画之思的回答: 诗人抬眼向墙上望去,仿佛那不朽的画面就近在眼前,他的想象
这是一本生动而有趣的书。著名水彩画家黄有维以及他的水彩班团队:付愈、刘曲毅、刘逸、纪梵、刘璐、胡泊、滑慧杰等水彩画家,给大家奉上了一份水彩盛宴。书中用一种 玩 水彩的独特视角,给读者展示了水彩风景、花卉、人物、动物的绘画技法,用有趣的长城上玩水彩、餐巾纸上画风景的随性水彩画法,告诉读者水彩画是一种水与色彩的自由融合,画画是一种即兴的艺术表达,不需要被技法和画材所禁锢,即便是零基础的初学者,也可以在15分钟之内画出一幅完美的水彩风景画。 本书用一种轻松的方式,献给喜欢画画的你。拿起笔,一起来玩水彩吧。
本书以知识点的形式系统论述中国美术史的知识要点,帮助广大考生加深对中国美术史的理解,并掌握答题的一些方法。本书可供艺术硕士考试复习用,也是文艺理论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参考书。
国际知名标志设计师乔治 博库瓦拥有超过15年的设计和开发经验。他的客户涵盖世界各地的小型初创企业和成熟品牌,包括迪士尼、新百伦、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索尼克等。 乔治 博库瓦以极简、精准的设计风格而闻名,在多年的商业实践中,有着自己一套成熟可行的设计模式。本书是他多年从事LOGO设计的经验总结,全书以标志设计基本概念、标志设计类型、视觉事项、设计过程和设计呈现方法为框架,分享了大量设计法则、技巧和注意要点,是一本面向平面、品牌设计师的实用教程,也可供设计专业师生参考和借鉴。
国宝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南唐重臣韩熙载举办夜宴的隐秘故事。那天宴会上来了两个佯装宾客实则肩负特殊使命的画家。原来,南唐后主李煜听说韩熙载家宴会上常有荒唐之事,因此命他们来观察实情并绘图报告。传世《韩熙载夜宴图》(故宫博物院藏)即是画家之一顾闳中作品的宋摹本。韩熙载出生于唐末,成长于嵩山,成名于洛阳,活跃于南唐,去世于宋初,人生横跨五代乱世,生活地域先北后南。青年时期韩熙载壮志凌云,晚年的他选择躺平,以颓废示人。然而,他终究放不下内心的骄傲。画中的韩熙载拿起鼓槌敲击想象中的战鼓,倔强地对抗着身不由己的荒诞,直到最后带着鼓槌进入虚空之中。《韩熙载夜宴图》所达到的心理深度、所采用的叙事策略闪耀着现代性的光芒,与其古老历史形成强烈反差,实乃中国古画目前不可思议的存在。《韩熙载
本选题是“读懂中国画”项目中的一个品种。书中以脍炙人口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为中心,是一部具有个案研究性质和学术普及意义的通俗艺术史读物。文中用五个章节来阐述《富春山居图》,文字与图片紧密结合,通过展卷逐帧读画的形式,以画中各类图像为依托,深入而直观地解读了《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流传和“一分为二”的传奇经历,及其所蕴含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创作、文人的精神世界等相关主题,全景展示了画面的每一处细节,生动还原了伟大的艺术家黄公望创作这件山水画杰作的整个历程,并通过海量的延伸知识,探讨了元代社会生成这件文人山水画的文化根源及其对明清绘画史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走进上百幅中国经典古画,看古人如何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驾驭跌宕起伏的人生。 王三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古画里中国人独特的生存智慧,给出了解决现代人压力、迷茫、焦虑的方法。全书分六个部分:忙闲之间;享受停留;锚定自我;支撑不倒;静笃待渡;知行合一,人生从容。从五种人生境界来应对人们生命旅途中的自我和外界的关系,以达到最后的从容而行。 看一幅古画,知一个典故,拾取一点人生智慧,给人以古今相通的生命启发,这才是古画真正的价值体现。
炼金术被埃尔金斯称为 被遗忘的化学 ,其文献记载中大量违反科学常识的知识和公式,却是一门用于思考物质及其内部运动过程的发达的语言。因此,关注炼金术能帮助当代人反思和重构古典时期的绘画本质和艺术理论。 作为利用水与石混合的例证,绘画等视觉艺术是其一,炼金术是其二。在炼金术中,贤者之石是终极目标;而在绘画中,通过水与石的关系终表现出独一无二的图像和色彩是终极目标。炼金术和绘画一样,其本质是实验室中复杂、肮脏、混乱而漫长的实验,这些实验的成功率不高,失败的案例也很多,并且绝非仅靠文本功夫就能深入探究,必须结合充分、专业、倾尽全力的实践。 物质性的记忆 构成了绘画的主体,而本书正是通过对炼金术常见步骤的分析解读,重现并反思油画画布上细腻的颜料纹路、笔触技巧和调配秘诀,从而有效地充实和巩固
中国书画是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蕴藏着宗法、服饰、饮食、礼俗等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你知道吗?王羲之醉酒抒怀,成就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现存最早的古代连环画《韩熙载夜宴图》,是画家受皇帝所派,监视臣子之作。乾隆皇帝拥有1800方印章,只要是他喜欢的书画,就会在上面盖章,是妥妥的盖章爱好者。从汉代的帛画到近现代的齐派绘画,文化学者丹青旅者善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带领大众近距离感受中国书画艺术的魅力。本书选取了28幅不同时期的代表书画作品,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剖析这些作品独特的内容和表现手法,鲜活立体地还原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市井生活和人文故事,你将会感知画家藏于笔下的情感细节,了解中国书画的美和魅力所在。
在当代艺术领域,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克劳德 莫奈,依然十分耀眼。可是,作为一个艺术流派的代表,他的现实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借钱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书信中更是屡有提及,读来令人心酸。但是,他坚持追求自己梦想的信念,潦倒中从未放弃的那份坚持,都在*终成功的喜悦中得到了诠释。能承受多少苦难与失意,就值得多少荣誉与赞美。 《莫奈手稿》收录了莫奈的200多封私人信件,以及几乎全部的画作,以时间顺序精心编排,完整地记录了他悲伤、失意、高兴、绝望、振作的一生,展现了这位印象主义之王的真实内心。
初入门的漫画爱好者在绘制人物服饰时,经常会遇到衣纹不会画、服装无新意等问题。本书通过提供丰富的动漫人物服饰素材和应用方法,帮助读者解决这个难题。 本书收录了2000个动漫人物服饰素材,包含上装、下装、套装、运动装、古装、配饰,还提供搭配设计素材和描红练习。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漫画新手和漫画从业者进行服饰绘画、临摹练习,还提供了将书中的服饰举一反三,进行设计的方法。 本书内容丰富,服饰风格多样,适合漫画新手和漫画进阶创作者阅读。
潘天寿《中国绘画史》介绍上至远古,下至清末民初的中国绘画史,将中国文化、哲学、个性、风俗融入其中,正式提出中国画与西方画并立为人类艺术双峰的观点,是一本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美术史专著。全书分为古代史、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四编,介绍24朝、1600余位画家及创作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各画派源流、特点等,包括但不限于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宫廷画、文人画、佛画、界画、墨戏画等,介绍了美术目前“南北宗论”“吴浙之争”的重大争议,并对对西域、古印度、西洋宗教画等外来画派对本土画的影响进行了系统介绍。本书初版于1924年,原稿因淞沪战火焚毁,经作者撰写修订,于1936年重新出版,被列入“大学丛书”。书中观点受到包括汉学家高居翰教授在内的诸多学者的推崇。有人说,如何在世界视野下不失本位意识地观照中国绘画
作为文化部“九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拟向全国推荐使用的专业艺术教育的教材,“大系”的编写集中了文化部直属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被称为“国家队”院校的各学科领导人,以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相关学科的翘楚,计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数百人。同时,这些教材都是经过了长期或至少几轮的教学实践检验,从内容到方法均已被证明行之有效,而且是比较稳定、完善的优秀教材,其中已被列为重量重点教材的有9种,部级重点教材l9种。况且,这些教材在交付出版之前,均经过各院校学术委员会、“大系”各分卷编委会以及总编委的三级审读。可以相信, “大系”的所有教材,足以代表当今中国专业艺术教学成果的优选水平
编辑推荐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是台湾美学大师、百万册畅销书作者蒋勋先生的又一部经典之作,堪称 《美的沉思》姊妹篇 ,荣获台湾出版奖项 金鼎奖。 蒋勋先生用柔美、亲民的文字,带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借助 西方美术史 这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使我们眺望和浏览世界不同文化的 美 的观念、材料、技法,省思人类共同的 美 的向往与创造。 神秘的埃及、伟大的希腊、光荣的罗马 直到光辉的印象派,及光怪陆离的现当代艺术。或作正面解读,或挖背后的故事,数千年 美 的往事,娓娓道来。全书200幅西方经典美术图片,日本超感纸张高清印刷,双封裸书脊装帧,为你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海报: 内容简介 以时间为纬线,以各个艺术流派的艺术家及其代表性的作品为经线,回到历史现场,从史前时期的一把燧石手斧开始,围
《宋代徽宗朝宫廷绘画研究》是学者李方红在对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研究积累下,在其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综合性著作。该书不仅采用了传统美术史风格学的研究方式,还将图像学、艺术社会学、政治学、视觉文化研究等跨学科研究方法融入其中,重新梳理、再现和重塑宋代徽宗朝宫廷绘画的整体面貌和生态。本书共有五章,在向读者厘清徽宗绘画研究的范式转变后,从徽宗文治的政治特点与文化传承,到宫廷绘画与文化绘画的对比,再到宋徽宗与宋元绘画在面貌和理论的转变,从而总结出徽宗绘画的历史意义与政治使命。
国宝名画《洛神赋图》是依据曹植的千古名篇《洛神赋》创作的长篇叙事画卷,传为东晋顾恺之所作,描绘了那场发生在1800年前的经典爱情大戏。戏剧的主人公是三国魏人曹植和洛水女神宓妃,一个是痴情的王子,一个是敏感的女神,他们的爱情大戏因而无比梦幻、瑰丽、磅礴,具有动人心魄、牵人心魂的艺术能量。本书秉持细读中国画的理念,对文本与图像进行超细解读,完全打破理解障碍,使读者可以舒畅地阅读与观看;由作者亲手打磨修复的《洛神赋图》,也将一如既往地带给读者超清视觉体验;作者还在幕前幕后、戏里戏外介绍了此画的时代背景、画家故事、摹本比较、后世影响等,既具体又广阔,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图文并茂,文质兼美。总之,本书是“读懂中国画”丛书的又一部力作,堪称读懂《洛神赋》和《洛神赋图》的标配,在《洛
《中国艺术精神》是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创作的艺术学著作,首次刊行于1966年。《中国艺术精神》是美学理论与历史考据相结合的成果,共分十章,除第一章论上古音乐艺术之精神以外,其余九章均为论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书中颇多真知灼见,义理明晰,风骨超然。徐复观深入研究庄子讲的学道、体道及成道的境界,发现其与现代、近代西方思想家所讨论的美与艺术的情况颇多近似或相同,从而认定庄子的道正是中国的艺术精神。这对研究中国艺术精神具有开创性的作用。
蝗虫象征破坏与灾厄,也有复活之意;蜘蛛是邪恶的象征;独角兽象征处女之神与圣母;狐狸在西方代表恶德,在日本却成为信仰的对象;而松鼠则竟同时象征预知与迟钝;还有樱桃,既是 天国的果实 ,也暗喻性爱? 这些以及更多解读世界名画的密码,你知道吗? 日本知名美术史家宫下规久朗艺术鉴赏代表作品《这幅画原来要看这里》好评续集。作者从不同时期的不同画作中提炼出共有的形象,如苍蝇、蜜蜂、风、雨、雪,等等,通过通俗的讲解,告知人们不同事物作为绘画的主题时分别象征什么(即使是同一种事物,在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寓意也各不相同),以及一些知名画作中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在表达什么。 全书包含50个绘画母题,配有东西方绘画名作260余幅。 宫下规久朗对世界名作的解读,不是全面而宏观地介绍其创作背景、风格和主题,而是关注
《极简中国服装史》讨论了从先秦时期至清代的中国服装史。以时间为序简明扼要地讨论了服装形制、色彩、衣料、等级制度以及服饰变迁的原因与规律。在古代史方面,对考古发掘的已有成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新的考古发现成果进行了补充;在近代史方面,基于近代档案与文献的逐步开放,对此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补充。本书以时间为顺序,以相关考古发现的发掘与研究成果、以《二十四史》舆服志等历代文献为史料,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与同类书,简要地梳理、介绍、讨论了古代中国服装史的演变历程。
作为中国美术史领域国际著名的学者,巫鸿教授自上世纪开始尝试进行中西两种文化的转译,开启了一种新的中国艺术史写作范式。本书便是巫鸿30年来在哈佛和芝加哥大学给学生第一学期第一堂课的讲稿合集,希望中国读者可以通过他的眼光,重新发现和认识本国的艺术与文明。不同于以往的艺术史著作,作者用一种专题性的讲述方式,来代替以往以时间为线索的艺术发展史写作,并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将作者思想中的每一个灵光,汇聚成一片星丛,在更为真实、开放的历史时空中展开。 《第一堂课》堪称中国版的《艺术的故事》,它以深入浅出的讲解,系统展示“中国美”的意蕴,带你领略中国艺术的至高境界。它是西方学子了解中国艺术史的“第一堂课”,也是艺术史初学者进入艺术殿堂的“第一堂课”,更是国人重新发现和认识中国文明的“第一堂课”。
名画为何神秘?艺术家有何怪癖?本书为你实力揭秘。在本书中,你不仅可以看到描绘多到爆炸的肌肉猛男的巨作,冥冥中预示了画家本人一生的神秘画作,屡遭磨难、命途坎坷的 被诅咒的名画 ,还可以看到痴迷于描绘后背和肌肤的画坛*门人,画极度写实裸体的自恋狂人,以及疯狂连画200幅的超级奶爸等怪咖。 在本书中,你将全方位领略到西方艺术大师们趣味十足的艺术生涯。本书没有复杂难懂的深奥语句,没有故弄玄虚的费解描述,而是以浅显易懂的趣味对话形式为读者揭示艺术大师们的神秘世界,呈现他们别样的生活以及名作诞生背后的奇闻轶事。阅读本书,艺术史将不再枯燥乏味,你将轻松入门毫不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