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 芬奇不仅是一位天才画家,也是一位独树一帜的设计师和发明家,他设计的许多飞行器和军事设备都大大超前于时代。 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大自然的观察细致入微:植物、水、人类的身体和面部结构都是他研究的对象。因此,达 芬奇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完美楷模,也是极具现代性的艺术大师。 本书着重介绍了达 芬奇富有远见的艺术和发明,展现了达 芬奇在发明和艺术创作过程中充满想象力的一面。本书收录了300多份珍贵插图和手稿,其中包括达 芬奇致卢多维科 斯福尔扎的信、古抄本中的概念图和设计图、天文学图纸和伊莫拉城市平面规划图等。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大设计师探索宇宙万物运行法则的雄心壮志。书中对达 芬奇的各种手稿进行了展示和剖析,读者可以从中得到灵感、获取知识。 书中简要介绍了达 芬奇的生平,作者通过对其成长
作者以中国国画的画法,精心刻画了中外100位的哲学家的肖像,并给每位哲学家写了简短的传记,中英文对照。画作以神写形,以神驭形,极尽人物情态,呈现了哲人的绝高之风骨。作者用笔优游不迫,宽博有致,刚健笃实中华光四溢,开肖像画一代新风。作者对西方哲思与传统文化有精深独到的见解,这些思想涓流化为清新流畅的笔法与传神写照的造型,从精神角度镌刻下时代的肖像。 《哲人神采》是东西方的相遇,是艺术与哲学的对话,肖像与文字、图画与书法、黑白与彩色的交融,用毛笔完成了细腻的线条勾勒,堪称大师之作。
在卡拉瓦乔逝世后的二十年间,其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先例作品激发了后来者的竞相学习。美国艺术史学家迈克尓·弗雷德率先洞悉这些画家之间的渊源,将巴尔托洛梅奥·曼弗雷迪、瓦伦汀·德布伦、尼古拉斯·图尼埃、尼古拉斯·雷尼埃、切科·德尔·卡拉瓦乔以及年轻的胡塞佩·德·里贝拉等人的作品进行汇总,并检视这群晚辈与卡拉瓦乔的本质关联。虽然他们杰出的艺术成就早已受到认可,但现有的学术研究仅仅触及皮毛。弗雷德揭示了他称之为“卡拉瓦乔派”画家作品中的深厚意蕴与画面的纯粹野心。弗雷德在涉及广度与叙述深度之间灵活切换,文笔隽永,才华横溢。在后面的论述中,他睿智地阐释了这些画作与勒内·笛卡尔思想之间的关联。这是一部针对一群伟大画家的启发性研究,并且出自20、21世纪非常重要的艺术史学家之手。
在很大意义上,不懂中国的农村,就不懂中国;不懂中国的农民,就不懂中国人。对于深爱着这块土地和农民的作者来说,选择农民,选择底层人作为作者所表达的对象,便是选择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的良心和责任,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我放逐。作者用几年的时间沉潜于那块贫瘠的黄土地上,去探摸和开掘被时间和历史的沉积物所淤埋的黄土文化的隐秘的血脉,从秦皇汉武青铜战马,滚滚黄河冲涮过的魏晋石雕,到淹埋于黄土地下的砖刻陶佣,无不捐刻着这里世代劳动者雄浑博大的力量之美。对这块土地和人民,作者有极大的文化和情感上的认同,也是作者作品得以完成的精神动机。选择远离中心城市的乡村,本身就会含有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的背景,这些作品表达了处于现代文明边缘的乡土社会中,中国千年文化的命脉如何从农民的人生哲学中所体现出它的
一九○○年七月,《申报》连续数日刊登广告称朵云轩於农历六月十五日(公暦七月十一日》在上海开张。时光匆匆,值此二○○○年新世纪来临,朵云轩己走完了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以百年老店、江南艺苑的风采在今日中国的艺坛占有重要的地位。 回想朵云轩建店时,中国尚处在清代光绪年间。那时的上海西风已经东渐,但传统依然深厚,书信往来和使用纸扇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朵云轩正是适应了这种社会需求,将自己定位在笺扇庄,也就是以制作、出售信笺和成扇以及帐册等为主营业务。信笺早在五代时就被称为『朵云』,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创始者起名号为『朵云』的本意了。但是使创始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一并不起眼的笺扇庄,后来竟成了赫赫有名的江南艺苑、书画之家和艺术公司,在二十世纪中国的美术出版和艺术市场方面,扮演了重要的
吴昌硕(1844-1927),名俊卿,初字香补,中年后更字常说,亦署名仓硕、苍石,别号很多,常见的有缶庐、苦铁、大聋、石尊者,破荷亭长等。为清末民初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吴晶硕1844年9月12日(清道光二十四年)生于今浙江省安吉县鄣吴村,1927年11月29日卒于上海。吴昌硕出身书香世家,自幼随父学习诗文,于书法、篆刻及绘画等亦临习不断。青年时靠打工务农度日,但坚持诗文书画及治印不辍,并辗转江浙沪地区拜师访友,虚心问学,在藏家处观摩古今名迹,与文人墨客交往,胸襟眼界为之大开。吴昌硕也曾有过读书要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曾一度被举为安东县令,但在当时尔虞我诈、腐败透顶的官场,一介书生的他真是格格不入,于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辞官南下,去做他的文人画家去了。他后来参与创办以研究、保存、收藏金石篆刻为宗
本书主要介绍董其昌《山水图册十八开》,他的绘画,取董源、巨然、米芾及倪瓒和黄公望之长,晚年亦有取法于李唐。此册页主要以水墨为主,在构图上,形式不一、别具一格,在笔墨上,以淡墨勾勒皴擦为主,在艺术上体现董其昌的生秀淡雅,爽朗潇洒,独特风貌。此册以高清仿真放大,内容丰富,设计精美。供国画学习者及研究者临摹学习参考及研究资料。
《周中耀作品精选》作者为我国工笔花鸟画家周中耀先生,他长期致力于工笔花鸟写生创作,作品师法古人,并不失现代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其写实细腻的面貌,清新的工笔花鸟作品备受专家和读者的好评。本书收入画家近期精品力作近30幅,均有很好的欣赏学习价值。
《中国历代名画作品欣赏:王时敏作品》是以王时敏为代表的“四王”这一派的山水画家正是身体力行,步履古人,于临仿逼肖上,下了实实在在的功夫。泥古之弊,淋漓尽致,但在摹古之中,也总结了前人在笔墨方面的不少经验心得,对于绘画历史遗产的整理与研究,也是有贡献的。王时敏正是融会古人的笔墨技巧,形成自己的面貌。
郑燮专长于画兰、竹、石、松、菊等,偶亦写梅,笔法直接取法石涛,又多从徐渭、高其佩等画家中得其意。剪裁构图崇尚简洁,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豪迈。其题材虽然局限于传统的文人画“四君子”范围,但通过题诗、题跋寓社会伦理教育于画中,能时出新意。其书法以画法入笔,介于行书和隶书之间,自称“六分半书”。纵横错落,整整斜斜,如乱石铺街,不落前人窠臼,别具一番风味,后人亦称其书体为板桥体。《中国历代名画作品欣赏:郑板桥作品(高清图)》供读者朋友们阅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