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威廉·凡·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后印象主义的先驱,他的画色彩瑰丽,线条奇幻,风格独特。保拉·拉佩利、阿尔弗雷多·帕拉维奇尼著的《深渊里的向日葵(凡·高作品赏析)/影响世界艺术史的艺术大师》针对凡高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清楚完整的交待。完整搜罗凡高的绘画及雕塑作品,搭配专业的作品赏析。作品赏析皆附重要作品完整呈现,全图导览,一目了然。评论文选集单元,让读者从多样的角度看见凡高不同的面貌。
《萍踪:李青萍艺术之旅》主要收录了远涉重洋、初见吉隆坡、执教坤成女中、师生情谊、创立泼彩图、情系祖国、相逢在南洋、出版《青萍画集》、炮声中的个人画展、重返大上海、新华艺专的日子等内容。
列奥纳多·达·芬奇非凡的科研天赋对身为艺术家的他来说,究竟是一种帮助还是一种阻碍?他是一位渊博的学者,更是一位无与伦比的创造者。人类历史中,既挖掘了闪耀之美,又统一了亚里士多德科学与菲迪亚斯艺术的人,仅列奥纳多·达·芬奇一位。其他人也许另辟了路径,但没人能比这位文艺复兴艺术大师走得更远,登得更高。 《外国名家精读 列奥纳多·达·芬奇》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资料性,应是达·芬奇研究重要的参考资料。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具传奇色彩的泼墨大家。其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大家丹青(张大千)》精选张大千存世花鸟、山水绘画精品50余幅,对于书画艺术爱好者来说,是临习、欣赏的范本。
弗朗西斯科 何塞 德 戈雅 卢西恩特斯(Francisco Jos de Goya y Lucientes,1746-1828),出生于西班牙萨拉戈萨,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戈雅画风奇异多变,从早期巴洛克式画风到后期类似表现主义的作品,他一生总在改变。本书针对戈雅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清楚完整的交待。完整搜罗戈雅的绘画作品,搭配专业的作品赏析。作品赏析皆附重要作品完整呈现,全图导览,一目了然。评论文选集单元,让读者从多样的角度看见戈雅不同的面貌。
《中国历代名画作品欣赏:朱耷作品》由文浩选编,供读者朋友们阅读欣赏。朱耷一生对明朝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朝合作。其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这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其山水画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可见他寄情于画,对明王朝充满眷恋。 朱耷的画笔墨放任恣纵,苍劲圆秀,构图疏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韵。章法结构也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对后世影响极大。
上虞丁念先念圣楼旧藏昊昌硕手迹册页九十八纸,今归陆兄玉柱、张兄荣德两先生,多为缶翁散佚之作,不乏首见、稀见之品,略可分文献、杂记、联句、跋语与诗诸类。诗为大宗,凡五十二通,已刊二十九通,大都出之《缶庐诗》卷四、卷五、卷六,其间十六通又人《缶庐集》,手迹与之稍异处,如《干嘉诸老手札》第二句『书法出入钟王问』,『钟王』改『苏黄』;《清道士画松歌》『相约同走江头哭』一句化作『犹自开口笑向天,羞为阮籍穷途哭』二句,皆人集时改定。是为副本,出之庚申(一九一〇)年前手笔,两者相较,可见用心处。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的重要古籍,《史记》中就记载了《山海经》的书名。它虽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但也是一部承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刘力文将整本《山海经》凝练为一本图画书,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山海经》中的奇幻世界。 帝江的憨厚,九尾狐的妩媚,饕餮的贪婪……《山海经》中的神秘异兽在《山海兽》中被描绘地栩栩如生。作者在每一只兽的创作上吸收宋代书画 “中国式写实”的美感,以精微素描的方式叩问传说中的生灵。并在故事上融入时间的纬度,讲述了“神兽世界”从无到有的创生大历史。 此书的创作更得到了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的关注,并由日本福音馆编辑唐亚明老师监制,日本童书装帧界设计师丹羽朋子操刀设计。
陈淑霞,1963年生于浙江,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教育学系副教授。陈淑霞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术界引起广泛关注,曾参加了“新生代艺术展”、“女画家的世界展” “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以一幅“粉红色的花”在第一届中国油画年展上获得银奖。此后的十数年间陈淑霞始终不懈地在油画语言上进行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貌,并积极地跻身于艺术当代。本书展示了她数年的代表作品外,更集中展示了其近期的新作,让我们看到了画家心目中理想的风景和对自然的超过,她以一种看似舒缓平和的语气诉说着内心清纯的心境以及对世间的观察和思考,让人们细嚼慢咽地品味其绘画对于我们的生存的意义。
在20世纪中后期的中国美术进程中,长期于海外孤军奋斗、终成大器的华裔艺术家可谓屈指可数。我们比较熟悉的有赵无极、朱德群、潘玉良等人。贺慕群女士出国时间比他们稍晚,年龄上也比他们略微轻些,虽然从1960年代起她的艺术就在海外获得了充分的肯定并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因为一直比较少宣传的缘故,有很长一段时期了解她的人并不多。不过近年来,随着她回上海定居,大量作品在各大美术馆、艺术空间展示,艺术界对她的认知正在逐渐加深,关于她个人艺术实践历程以及她绘画作品的研究也在进一步地拓展和深入。 贺慕群女士,1924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先后至台湾、巴西和西班牙。1965年,为艺术理想赴法,从此在巴黎生活和创作达‘{7年之久,以自身的奋斗和过人的才华,在被誉为世界艺术之都的巴黎赢得了自己的位置,成为继潘玉良之后,最为
植物艺术画是以植物为对象,以绘画为形式,真实反映植物种类、形态特征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对植物学研究、植物知识普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芳华修远(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植物艺术画展画集)》收录了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植物艺术画展参展画作一百余幅,并对中国和世界的植物图谱历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梳理。《芳华修远(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植物艺术画展画集)》是对中国百年来的植物科学画与植物艺术图谱的一次总结,也是对当前中国新生代自然艺术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体展示,对于促进生态文化的建设、自然美育的普及有着积极作用。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的重要古籍,《史记》中就记载了《山海经》的书名。它虽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但也是一部承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刘力文将整本《山海经》凝练为一本图画书,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山海经》中的奇幻世界。 帝江的憨厚,九尾狐的妩媚,饕餮的贪婪……《山海经》中的神秘异兽在《山海兽》中被描绘地栩栩如生。作者在每一只兽的创作上吸收宋代书画 “中国式写实”的美感,以精微素描的方式叩问传说中的生灵。并在故事上融入时间的纬度,讲述了“神兽世界”从无到有的创生大历史。 此书的创作更得到了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的关注,并由日本福音馆编辑唐亚明老师监制,日本童书装帧界设计师丹羽朋子操刀设计。
《故乡,心里的风景》共收录原田泰治222幅绘画作品。原田泰治访遍日本47个州道府县,用画笔描绘了自己心中的“故乡”。驶过花丛的轨道车、运河边的石造仓库群、乡村里的烧炭人、海边的曲屋、农民庆祝丰收的场景……无论是普通人的生活场景、自然中的一草一木,还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建筑,在原田泰治的画中都可以找到。在他那朴素自然的绘画中,可以感受到他对故乡的深情与热爱。
《绘诗经》是高人气插画师呼葱觅蒜花费两年时间创作的近200幅以《诗经》中的精华——《国风》为主题的钵山图绘。“钵山图绘”系列画作中的杯盘碗盏里装的不再是美食,而是周朝整个社会的缩影:劳动与爱情、风俗与婚姻,山川地貌、动物植物,应有尽有,它们皆成了碗中美景。古典的形式、唯美的意境和内敛的情感,透过呼葱觅蒜细腻的笔触,展现得淋漓尽致。 文字部分由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张敏杰编著,每首诗配以题解、注释,部分生僻字注音,还补充了历史背景、典章制度、人文风俗等知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实现无障碍阅读。
杨建飞主编的《500年大师经典水彩画/经典全集系列丛书》是500年大师经典之一,每一张都是难得的佳作,对广大学子的学习具有指导性。相信只要大家认真地揣摩和临习,定能触类旁通,学有所成。通过作品展示出经典水彩画、色彩画的技巧、水彩画的技巧(续)、水彩原理、水彩画面构成、色彩视觉等。
《维米尔:心灵画家》属“纸上美术馆”系列之一。约翰内斯 维米尔(1632—1675),是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大师,与哈尔斯、伦勃朗合称为荷兰画家。作者通过维米尔的36幅真迹,展现了寻常事物在维米尔笔下发出的宁静光彩,以及画家对于色彩、光线、空间的把握。同时,作者还列举了彼得 德 霍赫、杰拉德 杜、加布里埃尔 梅曲等同时代画家的作品,对维米尔绘画的风格、技巧、内容、特点等进行了深刻剖析,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维米尔的绘画特点及影响力,并提高艺术鉴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