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传统山水画须从临摹入手。初学者面对古画名作,往往无从下手。本书作者为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山水画教育家,且具备数十年山水画教学经验,为初学者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临摹学习方法。 全书分三卷:*卷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法,第二卷为初级临摹,第三卷为高级临摹。*卷中,作者亲手绘制近百幅基础技法解析图。第二、三卷,精选六十余幅意境、笔墨俱佳的历代传世珍品画作,展示原图,划分临摹步骤,示范临摹画法,一步一图,以精致笔触配合精到讲解,使得本书极具可操作性。 独特的大开本设计能够完整展示名画的画面和笔触,配合精心设计的画面解析、局部放大等环节,更使得本书具有与众不同的实用性。 本书美轮美奂,还具有极高收藏价值。
明代 七子 之一王世贞不仅以诗文名世,其书画收藏与鉴赏亦独步一时。王世贞收藏宏富,书画真迹经眼颇多,前人书画论著更是稔熟于胸,从其所辑《古今法书苑》七十六卷、《王氏书苑》十卷、《王氏画苑》十卷中可略窥一斑。王世贞《弇州山人题跋》是明代重要的书画史研究资料,对书画的追溯源流、品评优劣往往带有一定的研究成份。《题跋》详细记录了明代书画的流通,展示了明代文人生活的真实侧面,也是探讨王世贞书学、文学、史学思想的重要材料。《书画跋跋》正编三卷,续编三卷,是孙鑛针对王世贞书画题跋所作的题跋,或推其说,或辩其讹,或补其阙,议论翩翩。正编依次是墨迹跋、碑刻跋、画跋,各一卷,续编亦如之,共计四百二十六则。本书中《四部稿》底本采用明万历五年王氏世经堂刻本,《续稿》底本采用明崇祯刻本,均校以《景印
范曾将画家分为正六品,负三品。正六品与官品位的排列次序,北辕适楚,数愈大者品位愈高:正一品者称画家,作品能赏心悦目,满足视觉之快感,而于心灵之启示则付关如;正二品者为名家,作品风格独特,面貌自具,代有百数;正三品者乃大家,作品突兀于群伦,天下从,代有十数;正四品者是大师;正六品者曰魔鬼,违至高至极之境。负三品,依次而下,数愈大则品愈低。 范曾现为南关大学历史、文学两院的博导、终身教授,对于年已六十有八的这位大学者、大书画家来说,正是笔墨神驰之岁,诗文鹏举之年。 八大山人的画当然有着以沈雄郁茂和深文隐蔚为底蕴的崇高修养,然而它并不费解和艰涩。
《中国历代名家技法集萃(山水卷石法)》由吴宪生和王经春主编,张伟平和林海钟选编,对山水卷石的绘画技法的特征作了剖析研究,并选名家杰作为例,其中不乏稀世精品。书中图解深入浅出,图例以全图与局部相结合,而以局部为主,编者这样处理,意在使作品的表现方法及其表现特点更容易显见于细部中。本书不只是给读者以浏览,并给读者提供了一流的学习临本,既有欣赏价值,也有重要的实用价信。
印象派大师埃德加?德加与诗人、思想家保尔?瓦雷里之间曾有一段持续了20多年的友谊,这段友谊催生了瓦雷里于1937年出版的著作《德加,舞蹈,素描》。瓦雷里在书中以诗意而细碎的笔触回忆了德加的个性和艺术,对创作进行思辨性的反思,配以德加作品精美的插图,使其在初次出版时,就被巴勃罗?毕加索、乔治?鲁奥和伊达?鲁宾斯坦等大师争相购买。 为了纪念埃德加?德加这位独树一帜的画家逝世一百周年,法国奥赛博物馆以《德加,舞蹈,素描》为基础举办了一场藏品展览,本书作为展览的 收藏图册,收录了奥赛博物馆所藏 出色的德加作品,它们是这位艺术家 鲜为人知的画作,在无声无息的岁月中被默默地创作出来,压在箱底,直到1918年德加画室作品拍卖时才进入大众的视野。书中包含近200幅作品,汇集了油画、雕塑、数百幅色粉画和素描,还有
《当代中国工笔画人物》收录何家英、唐勇力、齐鸣、王仁华、徐惠泉、王根生、汪港清、韩学中、张艺、杨佩璇、杨健生、任乘鋈、崔雪涛、倪春林、白鹏、袁玲玲、杨斌、王鹏、何俊、刘鹏辉、高飞、王洪杰、刘智勇、马迎军、许浩共25位画家的优秀作品。 他们的作品贴近生活,无论是热衷社会意义的表现,还是表达个人内心的体验,都传达了现代生活的时代特征和氛围。多元文化并行的时代背景和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赋予了他们开阔的视野和心胸,使之既不拘泥于即成模式,也不迷失于诸多所谓的观念之中,从自身感受出发,以*终的艺术效果为本源,在延续传统材料、工具和精致样式的基础上,追求作品内容、形式及所表达意趣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他们消化、吸收了古今中外的相关元素,以不拘一格的手段呈现出丰富的当代生活内容,从而表达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写生作品集》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师近年来的写生作品,作品包含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种类,作品题材丰富,贴紧自然,贴近生活,格调清新、形式新颖,书中有教师们写生创作的感想,中国画系教师多为中国画坛画家,其写生作品对学习和研究中国画创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幅作品的特色在于运用单纯的墨色,出色地描绘了山间大气和阳光,展现在人们眼前的虽然是冬天枯寒之景,树木尚未发芽,但大地已经开始复苏,枯瘦的树影间,浮动着濛濛雾气,而且在山谷间升腾弥漫。画面描绘的是早春来临的山中景象:以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之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远处山峰耸拔,气势雄伟;近处圆岗层叠,山石突兀;桥路楼观掩映于山崖丛树间。在水边、山间活动的人们为此画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山石间描绘有林木,姿态各异。树干用笔灵活,树多虬枝,枝条上多有像鹰爪、蟹爪之类的小枝。画中山石以抑扬顿挫、粗细有变的墨笔勾勒,挥洒恣意,具有干湿浓淡的效果;整幅画用笔劲健、精练,笔法生动多变,令人觉得既深且远。此图是郭熙的代表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左署款“早春,壬子年郭
本年表分以纪年、纪时、事略、备考目编年,收录宋、元、明、清时代书画家之生卒、年岁、重要事略、传世作品及其资源来源、作品藏处等,以备读者参考。本年表另辑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截止至一九九六年九月)的书画家之生卒、年备及参考资料出处,作为别部一、二;活动于清末民初书画家及其部份作品一併列入别部一,以舆前代賡绩;为编年行文一致,将一九四九年九月底之前的是年内容列入别部二。本年表共收书画家近四千人。凡载籍可考之金石书画家、著述家或舆书画史乘密切相关者,亦並列入。他如利玛竇、郎世寧、艾啟蒙等外国教士,其人其藝于中国近代藝苑不无影响。故亦入録。本年表采用建元、干支、公元为纪年,别部二则以公元、干支为纪年,據以分列书画家之生卒、事迹和作品。作品凡有纪年纪时者各按时序节令次第列述,仅存纪年者列
丘挺深知笔墨的价值,甚至可以说是一位信守笔墨的画家,以信守笔墨信守精神的家园,以对家园的描绘体现对笔墨意义的执守。他作品中的笔法极为丰富,笔线的质量极高,放笔落墨如娓娓道来,语出经典又词发性情,在统摄的整体中呈现线条的润涩变化,笔意的吟咏情态。这种专注语言并将其推向新的深度的做法,体现了当代学人见高怀远的理想。
中国古代服饰,历代嬗变,样式形制,蔚为壮观。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约是在夏商时期初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别。 本书介绍了从秦汉以来各个朝代的服饰特点,并配以服饰线描画谱,供广大读者学习与参考。
崔如琢先生的作品画如其人,朴茂厚重苍中见湿,大气磅礴大巧若拙,个性显明,收放自如。无半点修铮造做之态。他的画取材甚广,包括山水、花鸟、虫、也间有人物。而尤以泼墨山水、荷花、水仙、墨竹、鸡最多得意之作。或简朴古拙,深厚浑穆,或清新雅致,充满趣味,或淋漓酣畅,妙意横生。数丈巨幅,随意挥洒,册页小品亦精奇生动,小中见大,气势磅礴。山水画用笔浑厚,画面以墨水不为,不追求色彩的复杂变化,单纯中予人丰富的美感,善用浓墨、破墨,苍茫厚道,枯湿浓重,枯湿浓淡均为笔力。
《文徵明/中国绘画大师精品》为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系列中的一辑,分为文徵明及绘画艺术,文徵明绘画作品,文徵明传略,画论及后人评价,书画创作年表共5个部分,全方面立体的展现了文徵明的艺术世界。其中绘画作品里收录了文徵明的山水画精品的作品,因为其绘画作品众多,《文徵明/中国绘画大师精品》中收录的是由知名博物馆美术馆收藏的作品,具有专业性,通过局部放大,让读者近距离的研读文徵明山水画艺术。同时,文稿部分刊载的传略,画论及后人评论,对于全面了解文徵明的艺术观点,以及其画史地位都有重要的价值。整部书稿制作编辑水平高超,内容精良,图版清晰,资料珍贵,是难得的好书,相信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文徵明/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的价值值得关注。
画家周沧米先生就是乐清籍书画名家群体中一位极具智慧与才华的艺术家。他一直孜孜不倦地博采众长,对山川风物,对社会人生,对天地万物,有着自己独到的体验与追求。他尤其眷恋家乡雁荡的山水、风物,将其称为“家山”,致力于"家山"的水墨展现,佳作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