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固然精彩,但现在能用心去读,而且能读懂的人,越来越少了。由于时代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书法艺术了解得越来越少,能够欣赏书法作品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普及书法艺术知识,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本书从中国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作品中,精选由汉至清近2000年传世书法名作,博采辑纳历代书法名家的精妙诠释,解读评析书法作品个中的艺术特色,搜寻记载创作与流传中的逸闻掌故,既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本内容翔实、评价有据的书法知识信本,又为更多的青年朋友提供了一本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故事性的书法艺术普及读本,力求为弘扬和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尽一点绵薄之力。
兰、蕙是花卉中的名品,以清逸芬芳惹人喜爱,原生于华南山野溪谷间,伴随春风,香闻十里;自从被移植进入城市之后,成了文人雅士的案几清供,诗人画家讴歌不已,此风至今不衰,乃“文人画”之一科。 兰花四季开放,春日尤佳,品种很多,从花形来看,有方舌、圆舌、执圭舌、滴水舌、素心舌、映腮舌……等等。东南亚所产兰花花冠艳丽,另有一种风貌。养兰之人多重其味,其香清醇不比一般,以香迷人的花如茉莉、月见草等都不可相比。历来誉为“幽谷美人”不无道理。 写兰始于郑所南,明、清以来,高手辈出,石涛、郑燮都长于此道,板桥道人曾把她和“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加上“千秋不变之人”誉为天下“四美”,可见历代文人墨客写兰,真心并不在丹青工夫的高低,往往不过是借题抒怀,另有寄托,所谓“四君子画”,创作
本书是中央关院中国画学院首届(也是中国首届)艺术硕士的水墨人物写生画集,它反映了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首届艺术硕士写意人物专业的写生教学实况,同时也是阶段性的小结。全书内容包括精心整理的部分珍贵教学资料和水墨人物写生作品,并将学术理论研究与课堂内外写生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文图结合,图文并茂,体现了“传统、生活、创造”的重要教学思想。它反映的不仅是对绘画造型意识、创造意识的培养,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情与志的培养。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水墨这一历久弥新的艺术形式,上海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际化大都市造就了海派艺术的不凡。辉煌的历史让我们在艺术道路的探索上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以“当代·笔墨”为主体的系列展旨在汇集当代艺术名流的水墨精品,系统全面地反映海上艺术术界在水墨领域的创造性成果,并进一步探讨水墨艺术的衍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希望不同行家的当代水墨精品在这里对话、撞、交融,对上海水墨艺术的发展起到启示性的作用。
兰、蕙是花卉中的名品,以清逸芬芳惹人喜爱,原生于华南山野溪谷间,伴随春风,香闻十里;自从被移植进入城市之后,成了文人雅士的案几清供,诗人画家讴歌不已,此风至今不衰,乃“文人画”之一科。 兰花四季开放,春日尤佳,品种很多,从花形来看,有方舌、圆舌、执圭舌、滴水舌、素心舌、映腮舌……等等。东南亚所产兰花花冠艳丽,另有一种风貌。养兰之人多重其味,其香清醇不比一般,以香迷人的花如茉莉、月见草等都不可相比。历来誉为“幽谷美人”不无道理。 写兰始于郑所南,明、清以来,高手辈出,石涛、郑燮都长于此道,板桥道人曾把她和“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加上“千秋不变之人”誉为天下“四美”,可见历代文人墨客写兰,真心并不在丹青工夫的高低,往往不过是借题抒怀,另有寄托,所谓“四君子画”,创作
观周裕国的画,自然之气扑面而来,恍若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间,身心为之所动。多年来,他以四川西部风光为题材,创作了许多广受大众喜爱的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法,尤其是雪山和云水的画法独树一帜。以传统技法画雪山,多经留白为主,有时加以简单的皴擦,在画面中也多为陪衬而已。而周裕国画雪山,则通过山石的块面划分,褶皱的聚散和背景的映衬,将雪山既纯净又巍峨的气势表现得极其饱满、壮丽和神圣。周裕国画云水吸取了传统的烘染技法,利用宣纸浸润的特点,将云与水的质感十分的表达出来,山石得云水而活,云水得山石而动,画而氤氲灵动,生气勃勃。这是周裕国的作品广受称道之处,同时也是颇受争议之处。然而他既不惶惑于这种争议,也不拒绝这种争议,而是把这种争议作为自己、完善自己的一种参照。
知名艺术家沈鑫,自幼痴迷于《山海经》等古籍里记载的上古神兽,他在二十余年的学习和创作中,查阅了大量古籍资料,凭借精湛的画技绘制了数百幅美妙 伦的山海异兽水墨图。其 本个人画集《山海经: 美水墨画卷》一上市,便引起读者的热烈追捧。推出 本画集后的沈鑫,并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他怀抱着 的热情与冲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不断突破风格的限制。在他的第二本个人画集中,沈鑫开始尝试打造一个真正的“山海经的世界”:这里有山有海,山中有可以日行千里的五彩祥兽驺吾、乘之寿千岁的神马吉量,海中有凶猛的鲛鱼、能用尾巴敲击肚皮奏乐的鼍……沈鑫让这些“山精海怪”互动起来,让它们在长页中追逐奔跑,或是群居嬉戏,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全新视角的山海神话世界。
本书由摄影家杨晓光等人组织书画艺术家根据他一次飞往新疆乌鲁木齐的航班上高空航拍的摄影作品进行国画创作,并将国画和对应的摄影作品集结出版。参与创作的画家,花俊生动活泼的艺术语言、佟飚依稀隐约的自然意境、张友宪诗意化的个性表达、张谷旻笔墨方言的特殊语境、徐龙森的水墨与静默、邢庆仁的简约与自在、罗一平合乎时代的审美意趣、李东伟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感觉、旷小津玄秘空灵的心性、黄骏忘我无形的追寻、马锋辉云性松骨的执着、沈岳自我突破的勇敢跨界……他们注定要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现代构建的忠实有效的践行者。
本书谈论画鹰,一方面强调多观察、勤动手,熟练掌握技法,提高造型能力。另一方面强调提高创作立意境界,扩大艺术视野,加深美学修养。前者是画鹰的表层功夫,后者是画鹰的深层功夫。
中国画坛步入21世纪,呈现出丰富的绘画语言和诸多的表现形式。中国画多元的审美追求,不同流派的创新,作品样式的多样化,标志着中国传统艺术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画家们在依托传统中,更“与时俱进”展现自己的艺术观和笔墨精神。面对时下的中国画坛,我们更敬仰画家对绘画执着自在平和的心境,惊叹他们笔下展露出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精神。 本书《当代国画名家图典·彩墨卷》收录了方骏、胡永凯、林容生等众多名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