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山水画通鉴》和《中国花鸟画通鉴》的相继出版,我们又推出了《中国人物画通鉴》,至此,经由不同面貌的门类艺术发展史组构而成的中国绘画通史,也就颇具规模了。 就艺术独特性而言,中国人物画不如山水画和花鸟画,无论反映在形态史还是观念史上,它都具有与域外绘画更多的共性表现。个中缘由,也许与人物画题材不像山水、花鸟那样适合文人畅神寄兴,从而很少受到文人画价值体系的灌溉有关系。但中国特有的文化土壤,仍然赋予其鲜明而优渥的民族文化色彩,从早期人物画的发生发展,到汉唐、明清、近现代数度中外文化交流形势下的演化鼎革,这种色彩不仅始终未曾消褪,而且有时还会成为艺术价值体现的重要依凭。 纵观数千年的中国人物画发展史,领略其伦理教化、体道言志之类绘画功能观的流行变易,以及主题、风格、形式技法
写意人物画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赏心悦目的画种。在今天沸腾、开放的社会生活中,给写意人物画的内容入注入了新鲜血液;借鉴西画关于造型、色彩的功力,运用传统的各种技法,使人物画找到了新的表现形式。这种形既可用古代题材,寄情寓志,勉人励已,更可以让充满生活气息的时代新人入画。从北国老农,到南疆少女,从草原牧民,到矿山工人,皆入画图。写意人物画坛呈现出一派崭新的面貌,众多画家都在和自做着可喜的尝试和精心的创作,出现了不少写意人物画的大家和先行者。写意人物画所呈现的艺术美,可以说是画家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的一种发现和创造,丰富的写意人物画技法也只不过是一种实践经验的积累,不能成为一种不变的程式,技法时常是因人而异、因人成法的,它也总是在各人的艺术创作中得到发展。
《中国历代名画技法精讲系列·故宫画谱·人物卷:罗汉》旨在以故宫博物院古代绘画藏品资源及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的古代绘画作品为基础,借鉴古代传统画谱的教习方法,组织知名美术院校或研究机构的中青年教师对这些古代杰作进行深度解读、画法示范,力图回溯中国画的教学传统,探寻中国画技法的本源,展现国画技法的传承体系。
在中国历史上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才子佳人、智者、勇士、贤人、平民百姓之类的人物以及神仙佛等,但是在所有这些不同阶层的人物之中,画家所崇拜和选择的代表人物总是选择道德完美的人、境界崇高的人和诗意化的人。因为这些人物集中了人类的优秀品质、智慧和才智,所以才具有无限宽阔的包容性,在精神上达到了永久的宁静,是人类精神统一性的标志。而多年来,当代著名画家王西京以传统文化为导向,以人为中心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他沿着“助人伦”、“穷神变”和“测幽微”的思路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助人伦——以道德为标准,以近及远,以今及古,以显及隐,把人物形象置于现实和历史的统一性之中。所以他的作品中出现了作家柳青、爱国诗人于右任、画家齐白石,还有李白、杜甫、郑板桥、孔乙己、阿Q等诸多人物形象。作者透过人物形象传
本书分线描工具的使用和线描的基本方法、七幅著名古代线描临本详解、十八描介绍、线描临摹的常见问题、线描客观物象、线描写生步骤、人体结构解剖、衣纹画法、写生中模特儿的安排、意笔线描写生画法等,附线描临摹与写生作品赏析,大量局部放大图版配以详细文字讲解。
暂时没有内容
《现代工笔人物画法》立论新颖、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具有鲜明的特色,是美术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中国传统绘画中,人物是最早的画种,而工笔人物又是趋于成熟的。工笔人物画是以线描为骨干、精细入微地表现人物对象的绘画手法,是区别于水墨人物画的一个绘画概念。
戴敦邦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家,也是深受读书人喜爱的插图艺术名家。他早年曾任文艺出版社装帧设计师,插图艺术自然当行。后调任大学教授绘画,出版界仍对他紧追不舍。本书便是其绘画作品集合之一。作品的内容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神话、小说等。 本书为竖排文字。
任伯年,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任伯年、任阜长、任渭长、任预)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任伯年人物画精品集》收录作品均为任伯年人物画中的精品之作,作品涉及各个年代,有的作品我们确实是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