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为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经典画库系列选用了齐白石大师的国画山水精品画作近五十幅。展示齐白石的山水精品力作的同时,反映了齐白石在创作山水画方面所独具的个人艺术风格,该书的出版将对应广大的国画爱好者、收藏者、研究者起到重大借鉴作用。
赵婉如的山水写生大多取材于泰山和沂蒙山脉,其山水特征是朴拙、雄浑、粗放和简旷。画家选择的是水墨写意表现方法,偏爱宿墨的运用,以追求笔墨的浑厚华滋。其实她的着眼点实际上还在于她的感受和印象所依据的自然对象的特征上,或者是山峦的气势,或者是农舍的错落,或者是林木的劲拔,或者是秋景的萧疏,她的精力投在“写”字上,以提高笔墨的内涵和形质。 赵婉如,号伊水生链,又名水生链居士、伊水生链居斋主。1969年2月出生,曾先后毕业于泰山学院美术系,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2-2004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从事龙瑞、陈绶祥先生,主攻中国山水画。现为泰山学院美术系讲师,主要从事山水画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省重点科研课题《泰山写生与山水画图式的继承与发展》的项目负责人。 从教以来勤
本书采用数据统计、实证分析及比较研究等方法,以定量分析作为定性分析的辅佐,紧扣题山水画诗文本,并结合特定的社会环境考察有宋一代题山水画诗,从文化背景、创作机缘、题材类型、思想内涵、艺术表现、对前代题画诗的传承与新变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大体展示出了宋代题山水画诗的历史存在状态。本书认为,宋代是题山水画诗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说其成熟,不仅在于其在题画诗和绘画史上实现了诗书画结合的艺术体式,还在于其以思想内蕴的丰富和艺术表现的高度成熟,为后代题画诗树立了艺术的典范。
本书由画家刘绍勇、王秋菊编绘。本书对树木、山石、云水的画法作了介绍,特别是对山石画法的讲解尤为具体,而且每部分内容都用口诀的形式将绘画要点概括出来,生动活泼,很有特点。本书图文并茂,适合初学和有绘画基础的人阅读和临摹,对专业画家也很有参考价值。
曾则的作品有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一咱隔世的宁静,观其画,往往会使你思绪进入一种梦一般的佳境,飘渺的白云,清澈的溪水,巍峨的群山,仿佛在向你叙述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但在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就需要画家有坚强的毅力,艰辛的付出。这正是曾则长期坚持到大自然中去体会和感悟,内在气质受到大自然的启迪而显示出来,当看到曾则那气象多变的山水画,我会觉得内心“自然”比自然的“自然”从艺术屋面上业说更重要,通过自然景观来观照自我心迹,叙述自己的故事,这种自然向心迹的转变是艺术家一生的课题,愿曾则能把握住时代的脉膊,把蜀在地大山大水化为他心中的大山大水,大胆探索,阔步迈进,更上一层楼。
丛书选取了山水画具有代表性的树木、山石、云水及点景的题材分类。详细而细致地讲解各类画法,并分步骤示范技法要点。使读者在临习过后,基本掌握山水画的基础画法。本书的编排上也注重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法,让初学者能从本书中获得绘画的乐趣。
本书分技法与作品两部分。作为山水画技法,绝非是寸篇尺幅,几千字所能详尽的。鉴此,这册《写意山水画技法》,作为入门、启迪丛书,仅能略介山水画最基础的表现方法,藉以起到津梁引玉之作用。书的后半部,为作者写生与创作的山水画,意在供学之借鉴,求同道们指正。
黄宾虹是近现代画家、学者。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其西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鸟草虫亦奇崛有致。除绘画之外,并从事绘画史论、篆刻的研究和教学。曾任杭州国立艺专教授等职。著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画法要旨》等。黄宾虹(1865-1955),近现代画家、学者。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鸟草虫亦奇崛有致。 在我国近现
唐译编著的《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山水画》内容简介:中国绘画艺术历史久远,独具魅力,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现今传世的山水画作为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诗情面意般的巧笔为后人留下了宏伟的历史画卷。《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山水画》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历史及各时期名家的流派、风格、及绘画手法等,并收录了数百幅最有欣赏价值的传世名画,通过系统的介绍与评价,带您轻松走进中国绘画艺术的殿堂。
一、 《中国现代山水画全集》分为四卷。 二、《中国现代山水画全集》内容分三部分(1)论文(2)图版(3)作者简历、艺术点评。 三、本卷图版按作者出生年月为序。 四、图版标题文字按以下顺序排列: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创作年代、作品材质、尺寸、收藏单位。 五、图版艺术点评内容分为:作者姓名、生年或生卒年、作者简历、艺术点评、点评作者姓名。
在艺术门类中,绘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就中国画来讲,山水画更集中地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更贴近文人的审美情怀,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追溯山水画的历史,早在东汉时期就作为背景出现在人物画中,六朝时期出现了有关山、水的画论,隋唐时期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后气、韵、思、景、笔、墨等基本艺术范畴的提出促进了山水画表现程式的形成。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加深,山水的灵性与美突显出来,从而使山水画在宋元时期达到高峰。本书收录了卢禹舜、方向、钱广信三位画家的写意山水画作品。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曾刚的树木画。他的画主要表现在对家乡山水的一种人文关怀,一种乡情的眷恋。一角山石,一叶扁舟,无不蕴含其浓浓的情思。他将自己的人生信念和审美追求一并融入他的彩墨世界,于空谷幽泉中令观者感受到那份久违的清新和远离尘嚣的宁静。冥冥之中,仿佛天籁。曾刚早年学习素描,有很强的造型能力。 曾刚作画,首重气势,次在得法、得意,其画不论小品巨制,皆浑厚华滋,气势逼人,于雄厚之中蕴藉意韵。观之若壮士拔山、若侠客仗剑,风樯阵马,荡气回肠处足以令人扼腕,岂不亦快也乐哉乎?近来曾刚尝试以西画的肌理效果植入中国画中,其作品更见质感,其势亦愈见恢宏。暂且不论曾刚此举的成功与否,这种探索性、创造性的思维就是值得肯定和称道的。 当然,并不是说曾刚的画就达到很高的审美境界。对一个青年画
本丛书从众多的中国画派中撷取了15个重要的、影响大的、具有代表性的画派,作了全面、系统地论述和评价。时间跨度从五代(907年)到现代(1951年)1000多年;涉及的画家、画论家等1200多人;面种有山水、花鸟、人物画。每个画派实质上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参照自然,并汲取民间艺术以及接受外来艺术的影响而形成的,每个新画派的产生,都将中国画艺术向前发展了一步。所以,本丛书在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一部中国画沿革、演化、发展的历史。对中国画的争论也提供了一些史实上的解答,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画的无限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