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中国画名家小品集》的画家均为当代中国画家。入选的画家有:于希宁、孙克纲、丁立人、袁运甫、冯今松、张仁芝、王玉钰、李宝峰、苗重安、马振声、石齐、朱理存、江文湛、叶毓中、吴山明、王迎春、杨力舟、谢志高、刘懋善、赵绪成、泽仁、蔡超、吴悦石、郭石夫、萧晖荣、沈岩、董小明、徐培晨、唐勇力、冯远、田黎明、董继宁、史国良、孟祥顺、关玉良、袁武、南海岩、贾正江、吉瑞森、王淼田。 出版《中国画名家小品集》的宗旨是让广大读者能有机会看到艺术家们很少有机会展示和出版的小品创作。很多艺术家的大幅创作是从小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简练、单纯的艺术语言中,凝聚了作者的智慧和技巧,艺术家之所以能在轻松和短促的时间完成小品,全靠长期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积累。这些国画家创作的小品风格各异,从另一侧面反应
该书选由天津杨柳青画社精选多幅画家郝良彬得意之作,巧夺天工的笔法,行云流水的线条,赏心悦目的色彩,再加上精美的装帧,无论是欣赏还是收藏,都有很高的价值。本书还附有画法讲解,对中国画的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
《幻想FX》是一个由Future集团创办的2D+3D的CG艺术综合杂志,提供全球一流的科幻类和动漫类的数字化艺术技巧和作品展示。这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幻想FX》,它装着奇幻设计师与科幻设计师们的创意,展示了35位设计师的私人绘画簿。
《幻想FX》是一个由Future集团创办的2D+3D的CG艺术综合杂志,提供全球一流的科幻类和动漫类的数字化艺术技巧和作品展示。这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幻想FX》,它装着奇幻设计师与科幻设计师们的创意,展示了35位设计师的私人绘画簿。
本书是《中国画技法丛书》中的一册,《中国画技法丛书》本着“少而精,学而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了科学性、趣味性、渐进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相结合,配有大量的图示和范画,便于临摹学习;强调实践性,熟能生巧。提倡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结合,鼓励创新和个人风格的表现,本册为《写意牡丹画法(3)》。
这是一本纯粹的美术教学示范作品集,除了绘画作者和绘画名称介绍外,没有文字。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该书的绘画对象为花卉——月季、茶花,均系白描画,可供广大美术爱好者或学习者,尤其是白描画学习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晁谷,原名张京华。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联谊中心艺术总监。花鸟画家,著有《金鼠画法》及晁谷水墨画辑多种,并画有《盛世百牛图卷》,作吕长10米宽0.5米。
无
《早春图》,绢本水墨,纵158.3cm,横108.1cm。画幅左方款识“早春,壬子年郭熙画。”在款上钤有“郭熙图书”朱文大长方印。该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郭熙的山水画,以神奇幽奥、突兀险绝取胜,布置造妙,变化多端。“放手做长松巨木,回溪断崖,岩岫巉绝,峰恋秀起,云烟变灭晻霭这间,千态万状。”(《宣和画谱》)《早春图》是他的传世绝品,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当时正是王安石施行变法后的第5个年头。此图主题明确而富有季节感,描绘了春回大地、乍暖还寒时的深山景象。构图上采用“十字”形章法,近景之窠石古木,中景之巨岩丛柯,远景之主峰云岗,皆置于正中的纵轴线上,两腰部有曲涧栈道、茅亭层阁,从总体上构成上高、中平、下深“三远”兼备的壮巍气局。峰恋秀挺,烟霭浮腾;林木舒发,交柯乱蔓;溪流淙淙,潭水澄静
牡丹花雍容华贵,浓情娇姿,被国人尊称为花中之王,誉其为。千百年来工画者甚多,从而积累出丰富的表现手段。唐代边鸾,五代徐熙、黄筌父子,至南北两宋众佚名画师,元人钱舜举,明之沈石田、陈道复、徐渭,清恽南田、蒋廷锡,近代吴昌硕、于非癎等,大都为当时擅写国色之高手。 中国传播画牡丹的技法大致有白描双钩、工笔重彩、没骨赋色、写意点染等等。 本书有文字讲解和大幅彩色图版。详尽介绍写意牡丹画的用笔、用色、技法、结构等并附大量范画供参考。
何海霞同志是当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绘画艺术取材广、笔路宽、底子厚、意趣浓,洋溢着活力、魅力。他早年学画以摹古入手,涉猎深邃而广博,对于唐、五代、两宋迄元、明各大家的绘事,他都别有会心之处,得以入其堂奥。后来,他又师法张大千先生,并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的新格调。这册画谱,是他几十年来绘画实践的一些心得;其中的示范图例,多姿多采,充分体现了山水画的传统精华及其创作规律,很值得珍视、借鉴。
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作者来到北京,为文化渊薮的故都,是他研习传统绘事的大好课堂。他心悟手从,在既有的基础上逐步升华,并以其佳作参加当时的各类美展,进而升堂入室,成为知名的画家。而他的《小写意》之超逸娴雅洒脱,正是基于他的画路正,功底扎实,精研工笔与写实所致。之外,他还兼擅(南宗)山水画。他的画不仅决定于画面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由之可窥画家的造诣水平,作者对此是相当考究而严谨的。布局的奇峭、险绝皆有法理可循,各类景物之疏密、动静、对比、穿插、错综、照应的处理均深见其匠心独运,多种多样的题材,安排得极其自如、妥贴。而笔墨的变幻,刚柔相济,巧拙互补,给人以赏心悦目,清丽而明快之美感!
花鸟是造物主对人类的恩赐,它给生活带来了美,增添了乐趣,人们喜爱自然的花鸟,也喜爱花鸟画,这是因为自然的花要调谢,自然的鸟会死亡,而艺术中的花鸟却可以不朽,而且在艺术创造中,花鸟被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愈见其丰富多彩,在古代象征皇家富贵的牧丹,在今天则用来借喻社会主义事业的昌盛繁荣,在古代寄托孤傲超俗的情怀的梅花在今天却被当作观欢喜漫天雪的报春使者,客体的自然物没有变,但时代变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变了,花鸟画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这便是艺术来自生活双高于生活,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的客观现实,也正体现了中国花鸟画推重和物抒情传统的可贵之处,从之个角度理解田世光先生的花鸟之所以为人们所推重和喜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世光所以走学画花鸟之路,当是受他生活环境的影响。他的花鸟画艺术
家父曹克家,号汝贤,一九O六年生于北京,一九七九年病逝。 他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父曹渡为清朝进士,曾任陆军部员外郎,对书画也很有研究。由此对他也产生了较深的影响,他先后毕业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染织专业和北平国立艺专国画系。 毕业后为专业画家,同时广泛涉猎中国工艺美术并进行研究,著有《宋瓷纹样》一书。他一生对多种艺术进行过研究实践,但有趣的是在绘画方面他又是非常专一的,一生都致力于创立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工笔动物画技法。由于于不断地探索实践,其画法风格逐渐达到了的程度。他早期曾用工笔技法画过猫、虎、猿、鹿及小熊猫。 从绘画实践中他认识到画工笔猫最能充分表现出他的自己的笔法风格,用这种笔法画出的猫,形象生动传神,毛色浓淡相间,层次丰富多变,产生逼真的质感效果。由此在继随发扬传统绘画技法
出北门六十里,芙蓉峰下,有山焉,连亘秀拔,溪环其足。志云:山产石如珉。又云:五花石坑,去寿山十里。长老云,宋时古有坑,官取造器,居民苦之,辇致巨石塞其坑,乃罢贡。至今春雨时,溪涧中数有流出,或得之于田父手中,磨作印石,温纯洃润。谢在杭布政常称之:品艾绿。卒叹其未见也。谢殁五十年,吾友陈越山赉粮采石山中,得其神品,始大著。去秋予江左归,好事家伐石于山者,凡三月矣,日数十夫,穴山穿涧,摧岸为谷,逵路之间,列肆置侩。耕夫牧儿成有贸贸之包,于是名流学士,怀瑾握瑜,穷日达旦,讲论辨识,锦囊玉案,横陈斋馆,接文采则增荣,共欣赏则无倦……——清?高兆《观石录》
本类编将收集到150余种画谱,按传统及使用习惯分为《历代画谱类编·石》《历代画谱类编·山水》《历代画谱类编·名胜》《历代画谱类编·梅》《历代画谱类编·兰》《历代画谱类编·竹》《历代画谱类编·菊》《历代画谱类编·花鸟》《历代画谱类编·百兽》《历代画谱类编·人物》《历代画谱类编·仙佛》《历代画谱类编·仕女》《历代画谱类编·博古清供》《历代画谱类编·扇面》等14种。《历代画谱类编:清供(1)》为其中一册。
吴蓬现为上海书画研究所研究员,能文,善古琴,书法篆刻皆精,创立“五行品味说”,并且常年致力于中国画教学,自创“蓬庐皴法”,这种方法既继承了宋人米氏云山的遗韵,又摒弃了时下泼墨泼彩的无笔墨性,让读画之人领略了墨中有笔与笔中有墨的传统国画之韵味。